端正的坐在三驾马车之上,明太夫人逐步理清思路。这位大长公主之子,也是当今比较喜欢的侄子,如今听说在军伍之中历练。
既然明雪源他们在军中,那么偶尔遇上被惦记上,也不算是什么意外事务。这跟月姐儿的亲事一样,属于非常好的结婚对象。
只是出身太高,明太夫人难免会觉得担心,担心孙女们无法胜任。
而后按照规矩进宫面见,明太夫人很快被皇后娘娘召见,进入正厅皇后和太后赫然在座,还有几个宫妃在列,场面倒是非一般的大。
一番参叩拜见之后,按照礼仪就可以放明太夫人回去了。
太后缓缓品茶,而后颁下赏赐,话语中带着感叹。“二十多年不曾见过,咱们倒是都老了,好在还能做儿女亲家。”
开口就是回忆往事,宫妃们都有点插不上嘴,毕竟她们的年纪居中。少说也比皇后年轻十几岁,个个都是貌美如花朵一般。
但皇后在这些群芳之中,却能够独树一帜的站着,雍容华贵明艳无双。
“臣妇早已经老了,望着太后还是当年模样,驻颜有术令人艳羡。”明太夫人说的可是实话,太后一直都养尊处优,顶多算是徐娘半老。
比实际年纪看起来年轻几十岁,女人谁不希望能够年轻些,太后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太后的端庄贵气,是个被岁月厚待的女人。
这两个人要是一直互夸下去,能夸到明年去还有余,太后步入正题。“你家孩子历来都招人疼爱,赐婚的事你回头跟亲家好好办,叫人高兴。”
在这两门婚事上,皇室还是处于辅助地位,纵然两个男方都跟皇家关系匪浅,由宗人府办理也是可以的,但却不好叫人越俎代庖。
明太夫人一脸的苦笑,而后跟太后汇报到。“六女明璃月十岁不到些,三十九女明璃音还不到八岁,婚事怕近年难成。”
要不是相差的时间太大,这桩婚事也不至于让明太夫人,显得如此惊慌失措。明璃月议亲都还早,这俩孩子排行也远,中间的女孩们怎么办?
虽然说先嫡后庶也不算违背规矩,可这年纪上相差也太远,只叫人觉得完全没了规矩。几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都没定亲,就先定了小的。
事情荒唐的太后都笑出声来,而后假作严肃的开口。“只是先定亲而已,又不是马上就要成婚,你家姑娘议亲到那一位了。”
这个问题还是很有用的,太后觉得若是明家忙不过来,他们不介意帮忙相看一二。反正明太夫人教导出的孙女,还是相当值得相信的。
说到这里明太夫人笑得更尴尬,面强撑着说道。“刚刚商定了长女的婚事,长女明璃兰比六女大两岁,还要再过两三年才成婚。”
一时之间皇后带头,厅上的贵人都笑了,太后异常兴奋地挥挥手。“你这狭促的丫头,以前在闺中就这般闹人,如今成了太夫人还这样。
左右长幼有序之上,本就还有一个嫡庶有别,哀家带着媳妇都帮着多看着些,至少要将六女之前的四个未定亲姐姐,全部都定下婚事才好。
必得要好好相看才行,保媒做的婚事出问题,娘几个脸上也无光啊。”太后顿时取笑着,虽然这是半开玩笑的说道。
顿时就直接给太后给跪下了,明太夫人连忙回答。“臣妇叩谢太后好意,只是这些小儿女的事情,哪能劳动娘娘们帮忙相看。
回头叫媒人们上门,细细议论个两三年,必然能全部定下的。”反正上下相差也就两岁,差不多明璃兰成亲开始,就可以陆续的出嫁了。
顺顺当当的过渡到明璃月,估计太后就不掺和了。总不能姐姐们都不曾议亲,当妹妹的就首先出嫁,显得他们家多没有规矩。
就算是嫡庶有别,也不能相差太大,不然面子上不好看。
底下一个妃子,立刻就开始说道。“启禀太后,妾身娘家弟弟,虽然说年长几岁,但跟明家姐儿正好相配,太后不如趁着今日一并玉成。”
皇后懒洋洋的靠在枕头上,叫人上来给太后添茶换水,一点都没有搭理那个妃子的意思,气氛略有些尴尬,其他妃子都忍不住偷笑。
淡定的瞥了妃子一眼,太后不悦的说道。“越发的没有规矩了,就你娘家那破落户,也配得上侯爵之女?那几个纨绔,又算得上是才俊?”
直接将妃子家中的老底都给揭掉,太后对那年轻妃子相当看不顺眼,一般而言就算是皇家,也没有这般对皇妃下脸,至少要保证皇家脸面。
笑着将茶水递到太后面前,皇后又给年轻妃子上眼药。“王妹妹娘家家底单薄,婚姻上不如意也是有的,难免想要在这凑个趣。
也当个人选留着,等日后慢慢在选就是。咱们这般扣着明夫人,明夫人还怎么回去找孙婿,母后还是早早放了明夫人回家吧。”
轻易地被儿媳妇逗乐了,太后瞬间搂过皇后,在皇后背上拍了几下,婆媳俩好一副亲热的模样,看的妃子们那叫一个眼热。
“怎么就娶了你这么个皮猴进来,明妹妹就先走吧,容老身收拾这一群皮猴。”太后指着在内的妃子,忍不住笑的前俯后仰。
明太夫人得到了指示,非常迅速的就给溜走了,等着回去迎接两个亲家。宋家那是远远不如他们,接下来几个姐儿,大约不能这般低嫁。
历来明太夫人就不赞成低嫁,实在是因为历年低嫁的人家当中,闹出来的笑话实在是太多了。那些不庄重的东西,尽干些不要脸的事情。
至于之后太后怎么发作年轻妃子,又怎么训斥管不好媳妇的儿子,这就跟明太夫人没关系。皇家的事情无论什么,还是不要掺和的好。
回到家中打开专门划出来的小仓库,明沈氏打从庶长女出生开始,就开始打造庶长女的嫁妆,其他几个女儿,也是一样的。
从出生开始就寻木料,庄子上每年送来的皮料,再有一批人早早晚晚的抄书,而后打首饰做头面,以及给姐儿绣嫁妆。
当初明沈氏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给明璃兰做好了嫁妆,红木的千工床,榆木的整套家具,四季的被面帷帐。
大量的布匹皮毛料,还有大幅的绣作,以及不少的书画作品。以及早就绣上花样的料子,只需要裁剪成型之后,就可以做成衣物等。
以及一个京城的小院子,虽然只有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