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亲事两个字,小姑娘脸上自然泛起红晕,跟那池中半开不开的粉莲倒是有的一比。长乐长公主之前细细问了,这孩子学问什么的都是好的。
虽然不能算作是定好,但是她们这些女孩子,又不需要出去考功名,那些东西学那么好作甚,真要学的比男子还要好些,她们反倒不敢娶。
跟孙女脸上的红羞不同,明太夫人脸上却有愁容,却是说出了一桩天大的难处。“老婆子多年守寡,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哪里知道什么好人家。
偏生孩子他娘又去的及早,说不得是耽误了哥儿姐儿呢。那几个开窍晚的也叫人担心,妹妹们都已经相继定下了,做哥哥的也不着急。”
长乐长公主倒是想的更多些,明雪源是个鳏夫,如今嫡子嫡女都是前头夫人留下的,并且根据顾湛鸿的来信,那几个小子都是极好的。
并且还已经早早的请立了世子,想起之前母亲拖得那桩事,倒是可以趁此跟明家商谈。以明家老侯爷对皇上的忠诚,倒是不愁此事不成。
只是难免耽误了孩子的婚事,还是要先将嫡子嫡女们都定下,反正结婚也不紧着这两年。明雪源只是续弦而已,当年未婚先育也过来了。
脸上的笑容多了些真诚,长乐长公主说道。“孩子们自有缘分吧,跟我家那个似的,怎么忽然就来信求婚。不瞒太夫人,当娘的都吓了一跳。”
稍微顿了一下,长乐长公主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儿子娶亲事情不小,可不能都让明太夫人办了,明雪源尽快续弦也好,礼数上更得体些。
在说明雪源年纪也不大,不过就是二十来岁而已,而不到而立之年。如果不考虑这满屋子的小孩,还真是个让人满意的良配。
“何止你吓了一跳,那日本宫家里也是鸡飞狗跳的,好在孩子总算是定下来了。真是谢天谢地,少年人做事疏漏,明太夫人可要见谅。
顾家侄孙好歹还知道跟岳父通气,我家那小子可真是连个信都不透。”说起来雨虹大长公主也是咬牙切齿,也顾不上看花儿似的小姑娘了。
明太夫人不知道其中内情,只听说这两位都在军中,因此也只能把话给圆过去。“可不是么,月姐儿他爹事情办得,也是很不地道。
老身当他怎么跑到军营去了,原来是满世界的找女婿呢。好在孩子们算是定下了,今后咱们可都是亲家,二姐儿的婚事就拜托长公主了。
我这孤老婆子不好出面,两位长公主就是这哥儿姐儿的正经长辈,怕是还要劳烦长公主带着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
放下手中的香荷露,长乐长公主拍手笑道。“这事倒是可巧,明个我那大丫头办诗会呢,回头就叫她送了帖子来。
太夫人可别拘着姐儿们不让出门,说不得日后留着住几日也是有的,也好给家里的女孩们做个伴。”长乐长公主非常配合,顺便打下预防针。
雨虹大长公主立刻打配合,恨不得将这么多姐儿,一气都给许出去才好。他们家儿子要去的那个孩子,听说前头姐姐可多了。
现在是能许出去一个,就许出一个吧,雨虹大长公主自然配合侄女。“咱们是圣上赐婚的正经亲家,女孩们在亲戚家做客住两晚,能算什么事?”
同样非常不喜欢明璃锦的雨虹大长公主,倒是瞅着明璃琳相当的顺眼,这么个干脆的老实孩子。给她那庶子做媳妇刚好,不过也不必强求。
说起来明家这样的高门大户,庶女嫁庶子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但难免长辈们还是疼爱儿女。明太夫人对孙女的好,她们是眼睁睁看着的。
说不得会觉得不乐意,听说大姐儿就是低嫁了的,对方是个难得的出息小子。只怕是其他几个姐儿,也是不求门当户对,只求夫婿人好。
“正是这个理,可惜这大姐儿刚刚才定了亲事,老身还是拘着她多绣点嫁妆的好。”明太夫人此刻倒是不着急起来,反正长公主们自有分寸。
眼下他们虽然是圣旨赐婚,可是一应流程都还没开始走动,姑娘们诗会出个门倒也罢了。这就将人留在府中住宿,到哪里都是说不清楚的。
并且明璃兰既然已经定了亲,还是不要放她到处跑才是,备嫁实际上也是门学问。再说也到了绣嫁衣的时候,虽然不用明璃兰亲自绣。
但是规矩些的人家,新婚的床帐衣服什么的,都是要新嫁娘自己来的。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倒是也不比这么麻烦。
但多少还是要绣上一两样,到时候也能够看得过去,何况明璃兰的绣活那是真好。能多绣点涨涨面子也是好的,嫁衣倒是针线上的做。
长乐长公主看明璃兰面不改色,只是温和的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真个是端庄又大方,可惜已经许了人家。
这头她们才刚刚说起,两个粗壮的婆子,就抬来了一箱的大红料子。可都是一点花纹都没有的素锻,红艳艳的煞是好看。
雨虹大长公主顿时笑开,打趣了两句。“果然是要拘着孙女绣嫁妆,这一大箱的料子,你这小孙女手再快,怕是也要绣个两三年,叫她轻省些吧。”
仔细检查过这些大红锦缎,明太夫人露出满意的笑容,回答两位长公主的话也很正紧。“也不光她一个人绣,她那一屋子的丫头婆子呢。
就算是再不济,一人绣个几针,出嫁前也该是绣完了。”虽然姐儿们身边的人都有定例,但是既然都已经定亲备嫁,自然是应该加上几个人。
等到出嫁之前的时候,还应该再加上点人,亲家公的家底薄弱,发家的时间也有些太短,只有她们多陪嫁些人过去,方才能打理那一大家子。
总不能等到孙女嫁过去,连几个趁手的人都没有,才想起来要加人吧。再加上明璃兰嫁的比较远,说不得今后是要打理好几个宅院。
那李妈妈也跟着凑趣,首先将明璃兰摘出去。“您这要仅仅是准备了一箱也就罢了,这样的料子您可是准备了整整十箱,大姑娘要绣到几时?
您这做祖母的就别拘着孙女,快些放大姐儿回院子里,叫她早些绣好了也能轻省些。”今天是两位长公主凑上了,否则也看不见明璃兰。
而后众人就看着一箱箱的布料,飞速的从眼前闪过,除了头两箱是大红色的,其余的倒是颜色齐全,大约明璃兰不爱艳色,故此其余的料子倒是很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