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甄氏和长乐长公主回到顾家,才知道顾家才闹得天翻地覆,昌南侯都直接跟顾李氏动手,他已经放出要休妻的话,并且绝对不是虚言。
谁都知道昌南侯已经跟原配离婚,再休个没脸的填房,实际上并不算什么事。更何况太后连后继的人都找好了,昌南侯还有什么问题。
自然是相当放心的闹腾,更何况眼看着嫡长子娶了个庶女,因为这件事情被族长叫去训一顿,族老们苦口婆心兴衰荣辱的说,让人回过神来。
当年自个荒唐的闹出事情来,妻妹来家中借住一段时间,连做表姐的昌南侯夫人都要送客,昌南侯半路看见拦下,才让顾李氏李玉容住下。
谁知道还没过多长时间,李玉容就已经怀孕几个月,爆出来顾家脸上很难看。冰清玉洁的姑娘借住在你们家,怎么现在爆出来孩子都快生了。
查来查去查到了昌南侯身上,李玉容更是一口咬住了昌南侯不放,昌南侯也很痛快的承认了。答应李家纳李玉容为妾,别的东西一概没有。
结果昌南侯夫人也没法子,一面跟娘家沟通起来,表示这个表妹着实不要脸。早就让她回去非要装傻,现在怀孕李家找茬怎么办吧。
跟李家说的话就更难听了,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你闺女要是没有问题,为什么男人满屋子的丫头都不摸,非摸到你姑娘身上。
回家还要跟男人闹矛盾,几乎夫妻两个都不说话,李家还在那里咄咄不休,南宫家跟李家直接反目成仇,将寄住家中的李家女儿都轰走。
人赶出去箱笼也给扔出去,基本上是半点脸面都不留,到后面的结局就是昌南侯原配合离走人,回到娘家南宫家另嫁,昌南侯续娶了李玉容。
然而京城中众所周知,这是李玉容怀上了昌南侯的孩子,再加上逼走了亲表姐南宫嫣语。才挺着快满月的肚子,加入了昌南侯府。
因为合离的事情,昌南侯就恨上了原配嫡妻,说好了要走一辈子,结果你半路就毫不留情的离开,不就是一个毛都算不上的李玉容么?
所以由着新出炉的填房李玉容,折腾原配嫡出的几个子女,结果今天李玉容闹成这样。昌南侯回头想想之后,才发现他有孩子还不如没孩子。
长子托病在房中装昏迷,外面的风波一概不管,李玉容一进去就开始躺地上装死。次子吓哭了跑去找叔祖父,跟个小姑娘的哭着不撒手。
三子畏畏缩缩的躲在房间里,好像一点事情都没有的看书,由着外面闹得天翻地覆,总之就是不管不顾,四子直接把院子门关上。
头三个女儿都在长乐长公主身边,四女就开始拿着几个妹妹追着打,一点都没有侯门千金的模样。
叔父说是训斥昌南侯,实际上也只说了一句话。“当初夫妻恩爱儿女承欢膝下,若侯爷修私德遵守礼法,何至如此耶。”
说白了一切一切的祸事,不都是昌南侯玩女人玩到小姨子身上,招惹上这种祸头子般的污秽,如今昌南侯的日子要多好过,估计孙子都好几个。
紧跟着顾家的几个族老,拿着太后赐婚的圣旨,对着昌南侯车轱辘话说了几十遍。你家不能这个样子了,这是亡家灭族的前兆啊。
看着满目狼藉的家里头,在房间静静地坐了两个时辰,昌南侯才发现往昔之时,竟然是他错的离谱,没事跟老婆赌气做荒唐事。
结果成功把老婆气跑了,又拿无辜的孩子撒气,最后闹得家里头一团乱。
去看长子,长子连忙躺床上不起来,一副昏迷中不要打扰他的意思。这昏迷装的那真是毫无破绽,却瞒不过精通医术的老爹。
探望下吓得不行的次子,顾族长说孩子受到了惊吓,一时之间怕是不能见人。尤其是那个不负责任的老爹,昌南侯本人孩子压根不能见。
剩下的孩子根本不能见,让四女在祠堂门前跪着,什么时候昌南侯发话了,再让四女起来说话,是该管管这个跋扈的孩子。
亲妈固然是亲妈,难道妹妹就不是亲妹妹,哪能这么满府里头追着打。今后若是在夫家有什么不顺,难不成追着婆婆妯娌小姑子打?
怕是顾家都要被指着脊梁骨骂,亲兄弟堂兄弟到时候都要恨死他。
哪怕是再如何显赫的门楣,也禁不起嫡长房这么折腾,一开始老昌南侯非要去一个医女,到最后抛家舍业的跟医女私奔,才有的昌南侯本人。
紧跟着昌南侯在闹出个偷情,又跟原配合离迎娶情妇,现在情妇上不得台面被太后惦记,弄个平妻过来,这纯属是给顾家添乱。
若是再出个没事打妹妹婆婆妯娌姑子的女儿,被休回家若还是要继续闹嫂子弟妹,恐怕顾家的名声就一点都剩不下。
长乐长公主差点没被气死,随后冷冷一笑嗤之以鼻,几日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定了昌南侯三个姑娘的婚事,直接让太后赐婚。
紧跟着也万事不管在家中带孩子,亲女侄女围绕在身边,几个庶子也开始议亲,嫡长子终于愿意结婚了,底下的弟弟也可以议亲了。
昌南侯不声不响得了个闭门羹,眼看着原配的儿女都定下来了,新夫人那边也开始纳徵,就定下一个庶三子,嫡四女还没有定亲呢。
指望顾李氏出门议亲,其他孩子的婚事顾李氏不上心,亲生女儿的婚事总不至于乱来。结果不论去哪个权贵家中,人家都是直接拦下来。
至于顾李氏身边的那些闺蜜好友,说得上话的都是些没根底的,倒是愿意高攀这门婚事。可对比着原配的几个女儿,顾李氏总觉得不顺心。
凭什么南宫嫣语生的女孩,就能够嫁到勋贵人家中去,一个亲王世子妃两个郡王世子妃,各个都是要高嫁的,就她的闺女要低嫁。
选来选去勋贵人家不让进门,普通官宦人家顾李氏又根本看不上,嫡四女的婚事就直接僵持住。人人闻之色变,左右不肯联姻。
最后昌南侯亲自出场,跟同僚们提起家中女儿,那真是谈嫡说庶鸡同鸭讲,最后无奈只能请求嫂子弟妹姑母,结果也是不怎么如意的。
顾甄氏抹着眼泪,一句句说当年给轩儿说亲,把京城的富贵人家都说了一遍。可惜最后一家都不成,顾甄氏没脸在往人家府里去。
长乐长公主更是直接,你三个女儿在我这呢,咱们是不是来谈谈,这个嫁妆问题你准备的怎么样,弟妹这里添妆已经列好单子,大哥你看看。
基本上是逃出来的,然而其他几户人家,能推则推不能推则举例。
倒是齐二奶奶一口应承下来,这可是长乐长公主的嫡亲弟妹,结果却是作为这位齐二奶奶娘家的商户人家。
气得昌南侯找堂弟聊天,你家这位老婆还真荒唐,侯府小姐再没人要了,也不能往商户人家送,这不是纯属打脸吗?
齐二爷也非常的生气,回房就呵斥老婆,惦记娘家就回娘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