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一同去的静妈妈及春玲等人,回来后跟明太夫人说了些什么,随后紧跟而来的宋兆,毫无疑问的被拒之门外,连媳妇的面都见不到。
听到婆子说的消息,宋兆又匆匆的回去,发现院子门都锁上了。两箱东西随意的丢在地上,几个表妹被成家带进府中。
东西也紧跟着被抬进去,连忙两三步追上去,宋兆却被成家的拦下。
随后堂弟宋工拉住了即将暴走的宋兆,当着一应围观群众的面,把话说的清清楚楚。“是张家姑娘自愿进成府的,何必硬拦着她们攀高枝。
二叔和二婶没法子过来,所以就让爹娘过来了,就在前面客栈等着你呢。李家跟咱们沈家已无关系,连先头二婶的灵位和尸骨都送回去了。”
此次的事情是闹大了,长辈们做事情雷厉风行,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两家如今是彻底的交恶,不只是翻脸成仇这么简单。
完全搞不懂现在的状况,宋兆有种茫然的感觉,怎么连死去的母亲都牵扯到了。并且还到了挖坟这么严重,他娘死了都六七年了。
既然提到了长辈到来,那就不能够等闲视之,宋兆连忙跟着宋工离开,到了对面的客栈住着,房间中却并没有长辈。
只听见隔壁传来一个婆子,相当粗糙而又尖锐的嗓音。“宋太太也要看看外面怎么传的,表哥配表妹,逼死表嫂成一对。
只怕外面楼子里的窑姐儿,都比你宋家出来的姑娘干净些,小的当众拉扯表兄,纠缠几个公子不放,老的公开勒索侄媳妇的陪嫁院子。
你们宋家都是些什么人,门第差也就算了,尽干出些不要脸的事情。别说不敢娶你们家的姑娘,明家瞎了眼才将姑娘嫁给你家。
还有脸问为什么退婚,不退后难不成等姑娘嫁到你家,被你们吃得骨头都不剩一点。现在退婚还有点赚头,别等过两天什么都捞不到。”
那婆子高声讽刺着,一点也没有给宋家留颜面,话都说到这种程度,若是宋家还不退亲的话,真有些死皮赖脸的味道。
“你家姑娘不敢嫁,宋家还不敢娶呢,你这婆子嘴巴最好干净点。说这种不着调胡言乱语,也不怕烂了舌头。”宋李氏呵斥着。
她如今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这婆子不过是个小人罢了,还吓不住宋李氏。只是儿子的亲事泡汤,也不知到底是好是坏。
并未感觉到慌张,那婆子继续开口说道。“就算是说破大天去,也没有父母具在的表妹,平白住在表哥家这么久的。
宋太太还不知道吧,因为先后在明家铺妆成王世子处闹事,今日你那表姑娘被成王府送进监牢,却查出来怀有身孕,宋太太觉得会是谁的。”
这一个反问句,真是将宋李氏给问傻了。她在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未婚的表姑娘,在表兄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居然还能怀上孩子。
除去是宋兆的之外,还能是跟谁怀上的,明家就算是给宋兆纳妾,也绝对不会是这样的贵妾,更是亲表兄表妹的关系。
刚才婆子所说的那些,表哥配表妹,逼死表嫂成一对,不就说的是这种情况,别说明家不会相信,就连宋李氏都不相信,张家只想要做妾。
冷笑一声,宋李氏回过神来。“少在这里以为然,那几个上京才多长时间,就算是怀上了也不可能诊断,你说这些废话,真叫人恶心。”
上京才不过一个多月,就算是立刻怀上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能诊断出来。必然是上京前怀上的,这是准备赖给宋兆当长子的节奏。
心头恨得牙痒痒,宋李氏也多少找回点理智,写下退婚书直接从窗子扔下去。若是对方想要的话,就直接下去捡吧。
随后悠哉的端起茶来喝,这种无所谓的婆子,她不必与之计较。随便就有方法收拾了对方,还让人说不出话来。
让人将这婆子赶出去,宋工才将宋兆带到这个房间,宋李氏立刻回避,而宋文面色铁青的不成样子,对侄子难得的没有好脸色。
“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也不必伯父再说什么,如今因为言行不谨,家破人亡近在眼前,宋兆你可知错。”宋文声音铿锵,掷地有声。
把头垂得低低的,原来那些看似寻常之事,竟然是如此的令人非议。甚至连宋家都被拖累至此,宋兆真不知是何处有了差池。
宋李氏在帷幕后面,冷冷的开口说道。“你从小就是家里族里最优秀的孩子,往日谁也说不出你半句不是,你如今跟发面似的膨胀起来。
姑表本就可以结亲,几个及笄的表姑娘过来,不说在你门口就闹了场大的。连你媳妇都被逼得难产,好在最后母子平安。
你倒是跟没心没肺似的,往日明家对你的大恩大德,竟全然忘了个干净。抛妻弃子的顾着什么表妹,是要纳她们做小,还是索性娶回来做妻。
幸好兰儿反应机敏,洗三那日察觉不对,立刻就将你的妹妹们送回来,躲开了张家那些姑娘的污糟事,如此也闹得举族难安。”
侄儿媳妇那真是千般的好,在她身边待了几年的时间,几个姑娘们都落落大方起来,眼见好亲事就在眼前,如今却可怎么办才好。
还有儿子的婚事,本是上京到明家提亲时定下的,没想到如今才出了点子事情,对方就如此不留颜面的前来退亲,说的那都是什么话。
到底没受过这般骂,宋兆还是辩驳一句。“侄儿原本想着到底是表亲,几个妹妹孤身上京,总不好叫她们流落在外。谁知,出了这些事情。”
长长叹了一声,宋文认真的说。“当初就不该给你讨兰儿做媳妇,你这持身不正的下流胚子,还不如照你母亲的意思讨了表妹。
那样好的侄媳妇,配你倒真是可惜了,如今既然闹得这样难堪。你若是还执意护着那几个祸害,我宋家也留不下你,你便回你外祖家姓张吧。”
“这样倒好了,我跟太夫人商量去,叫你跟兰儿合离,兰儿带了孩子跟和儿在一处,再不会有这样恶心人的表妹,跟癞蛤蟆似的落她绣鞋上。
怎么说也是二叔的嫡长孙,你要自作践去认张家的亲,不能带累了宋家的嫡孙。”宋李氏哼哼道,早就惦记上了明家姑娘。
也知道明家看不上他们这样的人家,宋兆那是自个出息,若是宋兆这般不争气,商量下还是有路子的,叫明璃兰在宋家老家待上几年时间。
再过几年事情都淡去了,他们夫妇上京赶考,若是能得中当真是美哉。一切都顺过来,至于宋兆该怎么活,都不姓宋了理他作甚。
当着侄子的面,宋李氏将话说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