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7400000010

第10章

在平常情况下,小孩子不经意将泥球砸到一个人鼻头上也不什么大事儿,只要小孩子诚恳道歉,被砸人就会原谅。那为什么驹儿听到老八婆的骂声就认为自己摊上了大事?吓得撒丫子逃跑呢?这源于老八婆不是普通人——

老八婆是岗儿存的名人,丈夫弟兄八个排行第八,人们便称她老八婆。老八婆七十多岁,人极精干:脸颊干瘦,但皮肤白皙、紧绷油亮,没一块老年斑;颧骨轮廓分明,眼窝深陷,双目炯炯放光;流线型鼻梁,鼻头略带弯钩;头发花白,但黑白分明,发髻用黑丝网罩住,别一根牛角簪子;元宝形嘴巴,薄嘴皮,似玉的牙齿整齐排列,一颗不少;一年四季穿藏青色裤子,裤管打绑腿;脚曾经遭受裹足摧残,是标准的三寸金莲,常年穿一双雪白棉线袜,一双圆口尖头藏青布鞋;夏季穿月白或浅蓝斜对襟儿上衣,上系丝绸蒜圪垯盘扣;冬季穿藏蓝斜对襟儿上衣,上系丝绸蒜圪垯盘扣。无论是上衣、裤子,还是袜子、鞋子,绝不会沾一丁点儿灰尘;不管是藏青还是藏蓝,颜色一定要纯正,稍有褪色就会用染料染上一遍。

老八婆能说会道,为人热情,街坊四邻有大事小情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尤其是婆媳吵架拌嘴,她都会去劝解。她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矛盾切入点,通过透彻的道理让双方由怒变喜。

但老八婆和丈夫是一对冤家。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老两口在一起六十年,对骂了六十年,在家骂不够还到街上骂;别看她七十多岁一双三寸金莲,骂街骂得起了劲儿能一蹦老高;老伴儿一点不含糊,和她蹦着高对骂;蹦着高对骂不解气还会对着啐,你啐他一口,他啐你一口,唾沫星子顺着老俩的脸颊往下流。老两口对骂成为桥东、桥西的一道“风景”,听到他们的骂声,孩子们便围上来当玩意儿看,大人们则躲在家里不出来。因为讲道理谁也讲不过老八婆,给别人家劝架,老八婆能把双方说得服服帖帖;而别人劝老八婆,反被老八婆说得哑口无言,所以没人出来劝解。骂累了、够了,气就消了,事儿也就了了。

骂街好像是老八婆的爱好。除了好和丈夫对骂,街坊四邻、大人孩子,但凡惹到她便会没完没了地骂。都知道老八婆好骂街,成年人没谁招惹她。去谁家帮忙,主人会对她恭恭敬敬,被她数落两句,“哈哈”一笑算作回应。大人能处处留意不招惹她,但孩子们做不到,老八婆院子种着桃树、枣树,园子种着西红柿、甜瓜、西瓜。园子用高粱秸篱笆围着,少不了有熊孩子钻进去摘上一两个,只要被老八婆发现,就会站在大碾盘旁骂上一天半日。若是那个孩子被逮个现行,老八婆就到孩子家门口无休止地骂,站着骂累了,拿个蒲团坐下骂;坐着骂觉着不过瘾了,再站起来骂。老八婆骂街有两个特点:一是会骂,有人记过,老八婆骂街半个钟头不重复,什么缺调少教、有人生无人教、石头缝暴的、兔崽子、王八羔子、??????;二是骂“文明”街,无论骂多长时间,怎么骂,绝不使用那两个最污秽的字眼。

有熊孩子知道老八婆好骂街,却偏偏招惹她。弄两个不熟的桃子,一个青西红柿放到她家门口,老八婆瞧见气炸肺,在大碾盘旁一骂就是半天一宿。老八婆骂街骂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些熊孩子却躲在一旁偷着笑,嘴里还重复两句话:“骂街沾不到身上,累死你我拍巴掌。”这些熊孩子中总有三乐。

老八婆拐过房角,看见球儿哥儿仨和三乐在大碾盘。她知道三乐这小子特别坏,也知道他没少糟蹋自家园子里的瓜果菜蔬,还听人说在自家门口放生桃子、青西红柿的就有他。泥球一定是他甩的,这次抓个正着,看老姑奶奶怎么收拾你!想到此,老八婆指着三乐就骂:“三乐,你个有人生没人调教的!祸害老姑奶奶的园子,戏耍老姑奶奶还不够,现在又开始朝老姑奶奶院子甩泥球。老姑奶奶招你惹你啦,你却骑在老姑奶奶脖子上拉屎?老姑奶奶今天跟你拼了!”老八婆喊着、骂着,迈动一双小脚,旋风般扑向三乐。

三乐虽然顽劣,还是被老八婆的一通喊骂吓蒙了。球儿反应快,赶紧过来说:“这回八嫂可冤枉三乐了,不是他??????”——在农村,人们祖祖辈辈在一个村子住,辈分是从祖上一代代排下来的,八十岁老人叫十来岁孩子叔叔、姑姑的情况多得很。球儿辈分高,尽管他才八岁,却叫老八婆嫂子。有句俗语——“萝卜不大长在背(辈)儿上”说得就是这种情况。没等球儿把话说完,老八婆抢过话头:“这里就你们两个能干这种坏事,不是他,就是你。你也不是好东西!”

球儿连忙辩解:“也不是我??????”

“不是他,不是你,难道是鬼?”

球儿忙说:“这回八嫂说对了,是鬼——就是鬼,是驹儿那鬼孙子。”

“少胡说八道,驹儿都不在这儿,怎么朝我院子甩泥球?”老八婆原先是冲三乐来的,球儿接过了话茬就奔他这边来。

球儿退后两步说:“他听见你骂街就跑了。八嫂也不想想,泥球要是我们甩的不早跑了,还等在这里让你抓现行?”

老八婆听球儿的话说得在理,语气缓和下来:“驹儿跑哪儿去了?找到他你敢作证吗?”

球儿一拍胸脯说:“当然敢!告诉八嫂,在你家门口放生桃子、青西红柿的也是他,这些我都敢作证。”球儿开始无中生有。

三乐这时也凑过来添油加醋:“泥球也是他故意扔的。扔之前他还说:‘老八婆好骂街,让泥球把她的嘴粘住,大家耳朵根子也清静些。’不曾想泥球没扔到你嘴里,却打在鼻头上。”

老八婆听后信以为真,愤怒地说:“快告诉我,驹儿这王八羔子跑哪儿去了?找到了非撅折他的手不行。”

球儿觉得火候还不够,需要再加把,于是对老八婆神秘兮兮地说:“驹儿这小子太坏了,胶泥是他和了尿摔成的,八嫂没闻到泥球有骚味?”

老八婆听了球儿的话更是火冒三丈,在大碾盘旁就高声骂起来。

球儿见老八婆的火烧起来了,又继续扇风:“龟孙子不知早跑到哪儿去了,八嫂在这儿骂龟孙子不一定能听见。不如到龟孙子家门口骂,辫子、红绳下工回来见到,肯定会收拾他们的龟儿子。”

同类推荐
  • 谁难受谁知道

    谁难受谁知道

    综艺节目?没劲!前些年,一水的参赛选手卖惨,不是死爹的、就是没娘的,最“幸福”的那个也是“全村最穷”的。这几年,嘉宾又来劲了,表情那叫一个丰富,都跟痔疮“晚期”一样,呲牙咧嘴、一会哭一会笑的。既然没劲,那就自己做一个综艺节目好了……………………注:本书中提到的演艺工作者姓名皆为虚构,如果您能通过那些名字联想到谁,与笔者无关。咔嚓!轰隆隆!诶?怎么打雷了?
  • 莫湖梦

    莫湖梦

    村子里有一个废弃的戏台,主楼最上,是祖宗堂,中间是戏台,过去每到节假日这戏台就成为村子里最聚集人的地方。最下面就是大家聊日常谈闲坐的地方,同样也有处于楼上的舞台。
  • 食光记

    食光记

    与吃饭相关的随笔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先吃了这碗饭再说!
  • 大案纪实

    大案纪实

    这是一部关于刑警队的非虚构写作,每一个角色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个案子也都有厚厚的卷宗真实记录过。刑警队,是一个比你们想的严肃,也比你们想的温暖的地方,关键要看,你是谁,你做了什么。这里是一群糙老爷们奋斗的地方,案件的侦破,既没有电视演的神奇推理,也没有小说里的烧脑高智商,大多数的嫌疑人,就是隔壁老王。声明:每个案子都来自真实的案例,案发现场的结构、位置、衣着、物证均为真实记录。如果在一些报道中看到相似的情节不要意外,或许那就是这个案子。时间地点涉案人的改换姓名,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隐私,也是为了对受害人家属减少次伤害。莫要追溯。对号入座。
  • 三十无畏

    三十无畏

    三十岁的我们依然在迷茫中止步不前,安于现状惶恐未来。上啃老下啃小,回忆着曾经的辉煌,抱怨着现实的不尽人意。数十年的光阴不过弹指间,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十年,当我历尽喧嚣,洗净铅华,可是……
热门推荐
  • 嗨!你是我的大爱

    嗨!你是我的大爱

    一些片段的记忆……妈妈!她亲我!韩少习捂着左面的脸蛋,瞪着水旺旺的眼睛边向妈妈告状,边向旁边的多多示威,他十分不喜欢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不明白爸爸妈妈怎么会把她带回家。小少哥哥,我喜欢你!多多一脸天真的表情无辜的看着韩少习,为什么小少哥哥会哭,被人亲是很幸福的事啊,多多就喜欢爸爸妈妈亲自己。我讨厌你!韩少习推开多多,跑了出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港乐时代

    港乐时代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这是一本香江娱乐圈的风情画,有争奇斗艳的璀璨繁星,也有朴实无华的甘草绿叶。
  • 思维屠夫

    思维屠夫

    我是一个屠夫,灵魂的王者,我不求永生,只为找到你。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如果你说:“老王,我想和老李认识一下,我的公司正需要他的软件公司那样的合作者,我公司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老王就成为一个能人,一个能够“促成好事”的、让双方都感谢的人。本书教你在一些关键点上,面对关键的人,做对关键的事。
  • 我的修帝之路

    我的修帝之路

    为了当仙帝,莫岚选择了转世投胎,从头再来。
  • 迷城璃光寂哀殇

    迷城璃光寂哀殇

    一场意外她闯入了他的生命一次邂逅她得到了他全部宠爱前世今生命运齿轮已错位转动左顾右盼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
  • 舰队荣耀

    舰队荣耀

    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与跌宕起伏的人类生存之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不论是地球人与地球人之间所发生的势力碰撞,还是人类探索未来宇宙的故事,都为未来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而这一切将由你来一幕一幕揭开。
  • 九霄神剑

    九霄神剑

    神魔大陆,外族入侵,九天破碎,神剑受创,坠落人间,遇有缘人,重掌神剑,展雄才伟略,立九霄之上,斩妖除魔,捍卫家园。
  • 衍化无尽世界

    衍化无尽世界

    陈瑜穿越至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世界,逃亡过程中意外获得了太一门的隐藏功法……机缘巧合之下,陈瑜衍化一方小世界,披荆斩棘于微尘,撼长天!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