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9000000012

第12章 献纸

四月十八这天,所有的村民都回到自己以前的岗位,太甲安排了专人负责秧苗的日常管理,先期每隔十天还有施肥的。粮食生产是所有工作中第一重要的事,同时村里也派了新的人手到各个联盟村子去替换先前的那批种田老手。又安排了一些村民给新来的五十户人家修建竹楼,在对岸也要修建了一排竹楼,让养蚕季节,在那边也有住得舒服,准备今后的麻打下来后,就在那边剥皮,处理干净过后再拉回村子里来纺织。毕竟按照计划,那边的麻地和桑林,准备种植十万苗,这是尧光的原话,他说这些是好东西,不怕多。

村子里现在才开始把收割回来的麦穗脱粒,村里的老人妇女小孩们天天的工作就是这个。麦秆造出来的纸张现在已经能用于写字了,只是没有漂白那道工序,所以颜色很很黄,但这个并不影响使用,尧光已经开始把后世种植方法在纸上写出来,他想自己来到这人世界一回,能留下些书也是好的,第一部书准备就叫《农书》,还要写一本《本草》,这些需要的都是时间。这些天,纸厂那边也立起了二个大大的水车,里面的工作人员,已经全换成了村里的壮年男子了,粉碎、磨浆正在慢慢的用水力代替人力、畜力。

尧光带着回村支援夏收的三十多个少年,跟着部落里的船队顺流而下,直往宕渠去,这条航线,村里人来往多次,早就熟悉得不得了,晚间也照常航行。五天时间就到了宕渠城,尧光进城先去汉王府拜访,送上十刀新产的纸,并且附上一本自己抄写的认语。汉王自己在纸上写了一段话后,问这东西叫什么名字?尧光说,这是纸,名字还没有取,请汉王赐名。汉王沉吟片刻:这纸是你们通州部落献上来的,就叫通州纸吧。还当场写了通州纸三个字,让尧光带回去。并且决定今后通州部落每年要为宕渠城上交二千刀纸,就按通州杂货铺的售价算,这些都用来抵税。又补充说,今后通州部落的所有税收都包括在这二千刀纸上面,当然通州杂货铺的税该怎么交就怎么交。尧光为难的说,每年二千刀纸是没有问题,问题是通州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向宕渠城交上这么多纸张,因为这些纸张也是才开始试制,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汉王大度的说:最近这四个月每个月上交一百刀纸张就行了,后面的八个月每个月上交二百刀纸。尧光表示自己会把消息传递回去,尽量早些为汉王交足这个月的纸张。

从汉王府回来去弘文馆里见过了先生,先生在他送过来的纸张上试写了几个字后,对这些纸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有了这个,教化天下就事半功倍了。先生当既就决定,今后的教学全都用纸张,不再用竹简了。所有的同学看着先生在纸上写出来的字苍劲有力,还很轻松的样子,纷纷打听,通州杂货铺里现在还有没有?先生今天特别高兴,放了大家半天假,让他们都去购买纸张,明天不在用竹简写字了。今天先生准备先把论语在纸上写出来。

一大群学子跟着尧光回到通州杂货铺,才把纸张摆上柜台,就有人问着要买,尧光标价二百钱一刀有五十张。学堂里所有同学每人都定了二刀字,让送去家里,然后一哄而散,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通州杂货铺的伙计,抱着二刀纸,给他们送货。柜台上的纸还剩下十来刀。下一批纸要十天后才能送到,下一批船来的时候,纸张应该会多些了。尧光起身到南门码头,让村子里的船队他们载上货物,马上返回,给太甲带信,告诉太甲汉王一年要二千刀纸张做为通州部落的税收,最近四个月每个月要有一百刀纸,后面八个月每个月要二百刀纸,让他稍微多安排些人,把这些纸张做出来。第二天村子里的船队就载着牛马、皮毛回去了。

尧光再回到铺子的时候,柜台上的纸张已经卖光了,原来宕渠城里那些官宦人家在见识到纸张的便利后,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把所有剩下的纸张全买下。后面来的几家没买到,还筚人匀了半刀去。他们堵着伙计们非要现在买纸,追问还有没有,伙计们都说这次送来的全卖光了,不过十天后会有一批纸过来,这些人家,每家都订下十刀纸,丢下钱,让货到后直接送家里去。

第二天,学堂里先生把自己写的那本论语放在课堂上,没有装订,就那么散着,几个学生分发一张正在学习的那页,方便极了。学生也都用笔在纸上书写,这个比在竹简上书写方便快捷得多,而且字写出来也好看得多。尧光把写好的孟子用线装订成册,递交给先生审查。同学们这才知道原来纸是可以装订的,这样装订起来,好看又好收藏,尧光把先生的那本论语也装订好。先生看到自己那一大堆竹简,现在变成了这么薄薄的一本书,又进了里屋,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一捆竹简,让尧光把它用纸抄写出来,原来是《诗》,过后的日子里,天天在学堂,先生就是让尧光抄书,不认识的字再问先生,同学们在课堂上写的字全都收藏起来,等学完一本书,就装订起来,就是一本新书了,这些书都被带回家里珍藏。

五月初五,太甲带着船队从通州来到宕渠城,这次他运来了二百刀纸,三船钢铁和五船瓷器,这次他们的船也是商品,回程的时候,他们只会带一艘船。太甲是过来和尧光商量麦秆造纸,按现在的规模,村子里的麦秆是肯定不够的,能不能从联盟村子里买些麦秆过来,再就是从上游那些村子里也买些麦秆过来,主要是什么价格买这些麦秆,尧光大略计算了下,给出了十斤麦秆二钱的价格,全部是送到纸的到岸价。尧光在告诉太甲,可以按麦秆造纸的方法,用竹子试试,不过竹子造纸要跟麦秆造纸分开,二样别混到一起了,这次回去就先试验起来。同时这次回去还要带几个少年回去,他们这次回去是带着《农书》《论语》回去的,尧光让他们在村子里把村里所有十五岁以下的青少年全教会识字。十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每天上下午都要上学,十岁以上的每天要抽半天时间上学。其他年龄的村民只要愿意的,都晚上一起上课,尧光称这叫扫盲班。太甲听说,这书里写有怎么种植稻谷,小麦,桑麻,各种小菜的方法,马上表态说自己会带头学,为了让大家更有积极性,上学的孩子们,每天在村子里的学堂吃午饭,包括那些十到十五岁的小孩子们。至于那些十五岁以上的,自己会去强制他们去的,除非是年龄超过四十岁的才不做强制要求。

尧光告诉太甲,自己现在在帮先生抄书,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书抄写出来,都会送一份回村子里,让村子里的人把这些书好好学习,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能明白,学会书上的知识才能更好种田,采矿,造船,造纸。自己现在正在先生那里抄一本医书,等抄完了后,会教几个人学会,然后回村子里多培养几个人来,这样村子里的人今后也有医生看病了,而这些都必须要会读书识字。听到这些,太甲激动得双眼发红,一再表示自己一定要让全村人像种粮一样去识字。没有地方暂时就把村子里的会议室和给八个部落建的那几座竹楼当学堂用,自己会再找地方重建学堂的,而且学堂要用砖瓦建造,自己还要建个藏书楼,要把尧光说的这些书全部抄录副本后,存入藏书楼,留传后世。

这些话说完,太甲才说起这些天,村里的蚕已经长得白白胖胖的了,只是桑树还是太少,蚕养的不多,那些养蚕的人说的。他们看到村里那二亩桑苗田,也很吃惊,他们从来不知道桑苗还可以这样子直接用枝条扦插,现在扦插下去的第一批枝条已经长出新的嫩芽了,现在还没有移栽,上回说过,这些要到秋天才能移栽。那二亩苗地现在已经种满,自己在边上又开了五亩桑苗地,准备继续发展,争取早些种上十万亩。

村子里的秧苗已经施过二次肥料,长得粗粗壮壮的,每株秧苗都已经分蘖了五至七根苗了,其他八个部落也派人传信过来,他们村子里的秧苗都长得很好,他们严格按照通州派过去的那些老把式传授的方法在做,因为他们栽秧晚了十多天,所以才施过头遍肥,不过这几天应该在施第二次肥了吧。村子里的小麦已经按每人一百斤的量,分过一回,还有很多麦穗还在脱粒,剩下的自己准备再给每人分配一百斤,其余的就全部算做部落公粮,准备存放起来,用于公用支配。尧光这次让太甲拉上一船钱回部落,因为收麦秆是需要现钱的,当然能以货易货那是最好不过。

同类推荐
  • 蜀汉陆家军

    蜀汉陆家军

    还记得那个光荣的岁月吗那是汉军的战歌在九州上。华夏土地上,大汉将亡,生灵涂炭,群雄并起!还记得丞相五次伐魏,姜维九入中原吗?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有,定是轰天动地的旷世伟业陆黎回到蜀汉,再拾大汉雄风!整顿兵马,再伐强魏!东征北战,战无不胜!陆家军,杨名青史。请大家支持新书《宁府天下》
  • 穿越之逍遥少爷

    穿越之逍遥少爷

    一个公司高管来到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的世界,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甚至连马都是稀有东西。是的,他穿越了.........怼权贵算什么惹急了皇帝都敢揍........作诗对联抱歉不会,但照样把一干才子耍的团团转。且看叶云的不平凡人生...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 调教大宋

    调教大宋

    庆历六年,歌舞升平的赵宋王朝。迎来了一个疯子....亲眼见识了大宋的雍容华贵与温情。起初唐奕只想享受这个时代,什么靖康之耻、蒙古铁骑都与他无关。反正再怎么闹腾历史都有它自己的轨迹。千年之后中华还是中华!亡不了!但当那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变了...他想为那个老人做点什么顺便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于是怎么把大宋这只羊,变成呲着资本獠牙的狼!成了唐奕唯一的目标!!吐槽群:492610427;全订群:531461799
  • 三国骁雄韩遂

    三国骁雄韩遂

    序言本小说主角韩遂,从距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尚有21年的公元164年冬写起,尽量吻合史料记载的重大事件和时间,重在推演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介绍了东汉末年许多重量级人物以及他们的来龙去脉。历史人物的重要职位、重要事件及时间基本遵循历史。通过文学手法将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使之生动鲜活。184年,韩遂以凉州小官吏身份被大将军何进召见,同年因在西凉名望大而被逼迫参加叛军,187年灭叛军首领掌握军权,雄据西凉32年,与曹操起兵到去世32年军政生涯相当,比出身西凉的重量级人物董卓、李傕、郭汜、张济、马腾等都活的长,是解读东汉覆灭秘密的关键人物。刘备214年占益州,韩遂亡于215年,东汉亡于220年,三国正式形成于229年,北魏始于386年,隋朝建于581年,唐朝建于618年。这些政权的种子其实都与汉末西凉密不可分。耳目一新的东汉末年趣闻、天文地理、历史人物、事件、物产、物价、贸易、风土人情等足以一饱眼福。对西部甘肃、青海、宁夏、内外蒙古以及中原、东北、南方、周边国家等地的历史有全新的了解。
热门推荐
  • 一人独武

    一人独武

    远古祭神之法流传至今,愚昧的世人不分对错,越陷越深。弱者对强者的不满,发出一声声的怒吼,疯狂的老天让世间变得疯狂起来…… (简介短小无力,望各位小哥哥小姐姐不要介意。)
  • 吻别前夫

    吻别前夫

    小说从34岁的甘晓颦离婚那一天讲起。甘晓颦是一个普通平凡、却自视甚高,也不懂得体恤他人的女人。那一天,失业中的她离婚了,这才发现:婚姻中的女人,原来就是温室中的花朵。昨天她还可以对别人说自己是全职太太,今天就只能说是孤儿寡母了。现在的她,除了一边照顾身体不好的儿子,为生存忙碌外,一边还要报前夫卢家仪给她的雪耻之仇。
  • 地球毁灭之丧尸之战

    地球毁灭之丧尸之战

    人类不断探索太空,却不知地球一直被外星人窥视。丧尸降临,人类该将,何去何从?
  • 余生太长,你好难忘

    余生太长,你好难忘

    很多女孩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情感问题,不知道怎样和男朋友相处,失恋时很容易迷失自己。cheese少女用自己和朋友的恋爱经历和对恋爱的美好憧憬,让这些女孩找到合适自己的恋爱法则,让她们尽快从失恋中走出来,找到那个迷失的自己,不再纠结与过去的忧伤,将其转化为动力,去提升自我,遇见那个更好的人。余生很长,和那个人的倾城时光的确很难忘,但是和你共度余生的人终究不是他。感谢他曾经来过,也不遗憾他离开。因为那个很爱你的人,那段很美好的未来,在路上。《余生很长,你好难忘》是拥有百万粉丝的cheese少女的倾力之作,由70篇治愈文章组成,读者能够从文章中看到自己,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放下那段过往,带着丰盛的自己前进。
  • 豪门厚爱:娇妻不上门

    豪门厚爱:娇妻不上门

    三年前,所有的爱情都在一场大火当中烟消云散。她如今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倾尽所有好好的把自己的宝贝给抚养成人。然而,某位不知廉耻,冷酷无情的家伙为什么会不打招呼的就冒出来?“妈咪,他是谁?”“不认识!”“乖,叫爹地。”此时的男人哪里还有当年的冷酷和残忍。洛溪面无表情的牵着自己的小宝就要离开,谁知道这该死的混蛋竟然又恬不知耻的凑了上来。“老婆。”“谁是你老婆!”“你啊!”“……”经年未见,某人的脸皮真是与日俱增。
  • 世界级诸天游戏

    世界级诸天游戏

    罗卓重生到了一个和地球类似的世界。原本他以为自己会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一个月后他发现,这个世界变了。 全球几十亿人同时获得诸天穿越的能力。同时世界各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像游戏中一样“刷新”一大堆怪物出现。正当罗卓打算恶补这个世界的电影作品时,他发现系统里出现的部分电影似乎有点眼熟。“这不是《热血高校》吗”“哇!《哈利波特》啊”“妈耶!这是贞子啊”
  • 阴影笼罩时

    阴影笼罩时

    扭曲的怪影总是从隔间内探出,半夜总是敲门的邻居变得更加阴测,洗头时喜欢在浴台上坐着的黑猫也变得暴躁了不少。就连老老实实挂在墙壁上的油画都开始玩失踪了。顾清寒不禁开始问自己,他还能在这种环境中活多久?
  • 孙绍振幽默文集

    孙绍振幽默文集

    本书内容包括:幽默逻辑的基本规律、幽默逻辑结构的两大类型、关于幽默逻辑建构的对话、幽默原理等。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嫡女无畏

    嫡女无畏

    当今皇上的亲姐姐,一代传奇摄政长公主因病薨逝!因病薨逝?笑话!她的母后,误她谋逆,要她痴傻;她的驸马,害人杀妻,只为仕途;她的皇弟,赐她毒酒,以固皇权。帝王之家,权臣之路,究竟有几分真心?重活一世,长公主容宓摇身一变成了相符嫡女姜无畏,帝都赫赫有名的天骄之女,她再也不要痴傻地为他人铺路。步步为营是为了报仇雪恨;满心筹划只为颠了这王朝!八年死局,我若归来,你待如何?【男女主皆非善男信女谨慎食用】新人作者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