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2000000004

第4章 走出古隆中(2)

对此,诸葛亮曾着文道:“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操则不能治性。”他又说:“静以修身,俭以养性。”

入静去浮、精诚刻苦、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这就是诸葛亮端正的学习态度。就其学习方法而言,也显得与众不同,因他聪颖绝伦,常常一目十行,“独观其大略”,不搞繁琐的考证,不做寻章摘句的雕虫,而能从总体上对历史、人物、学问予以把握。

这期间,诸葛亮的阅读视野已超越了儒家经典狭窄范围,广泛涉猎了很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并对道学、墨家、法家、黄老、兵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在《论诸子》一文中写道:“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殃长于礼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在对诸子之得失进行一番审慎的分析后,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充分地吸取百家的合理养分。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道学。道学有“道家”与“道教”之分,它们虽然都属“道”的范畴,但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立身经典,往往独自隐居在中国的穷乡僻壤之间,奉行人格独立、个性自由、顺应自然、生活俭朴等准则,其生活方式即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道教则指形成于二世纪的一种宗教流派,其实践与经典所载往往有别,提倡静坐、炼丹,与独立遁世的道家实践相比较,更多的是依靠迷信和正规仪式,相信鬼神、画符念咒,具有等级森严的组织。

无论是道家,还是道教,都在诸葛亮身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印痕。

诸葛亮在隆中身体力行的,正是道家所提倡、实践的那种生活方式。他的感受与体验,与老庄有着血脉相通的关系,因此,一旦道学进入他的视野,就如迷路的行人发现了一条畅通的归途。

诸葛亮真有一种回家的良好感觉。捧读道家经典,过着道家奉行的生活方式,接交的朋友也是当地知名的道学隐士如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等人。

公元200年,也就是诸葛亮隐居隆中三年后,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于是,荆益二州就成了曹操与孙权注目、争夺、吞并的焦点。政治、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犹如涌动的春潮奔卷而来,猛烈地冲刷着襄阳大地。一批英才便在这独特而重要的政治环境中经受历史的锻造与打磨,日渐塑造成形,除了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外,还有庞统、徐庶、孟建、石韬、庞山民、崔州平等一批杰出的风云人物。他们互相拜访、频繁交往、互通信息、集思广益,交换政治见解、交流思想心得,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相得益彰。

于是,除躬耕陇亩的剪影外,我们还看见了诸葛亮在隆中、襄阳及其他名士隐居的鱼粱州、白沙州等地或悠闲散步、或匆匆奔走、或策驴而行、或鞭马如风的多姿身影。

隆中,是诸葛亮潜心养志之地;襄阳,是他眺望中国、全局在胸的“桥头堡”;鱼粱州、白沙州等地,既是他求知的营养之源,也是他验证才华、砥砺思想、锤炼磨打的淬火所在。

在诸葛亮交往、接触的隐士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数庞德公。庞德公是诸葛亮二姐的公公,他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与影响,可视为襄阳地区名士、隐士集团的自然首领。刘表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都遭拒绝。庞德公有“知人之鉴”,品评人物,颇具权威。他瞧不起儒生,认为他们不过是一些迂腐的庸才,而真正的有用之才是那些懂得时务的良才。诸葛亮尊重他,常到他的住所城东鱼粱州登门求教;庞德公深知诸葛亮,对他颇为器重。在概括、评价当地人才时,他称朋友司马德操为“水境”,侄儿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则为“卧龙”。卧龙者——一条蓄精养锐、等待观望的真龙,时机一到,可就要升空腾飞、遨游八极、搅动九州了。

在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日子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他的婚姻。

对此,《襄阳记》曾有所记载:

黄承彦者,高爽开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亮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甚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一些隐藏在这段文字背后的内涵。

黄承彦乃一有名有才之士,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诸葛亮,说明他相当看重佩服诸葛亮。黄承彦看中的不仅有他的才华,还有他远大的未来,更看中了他的德行,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托付之人。不然的话,他是不会随随便便将女儿许诺于人的。“丑女”一词,从黄承彦口中说出,我们还以为是自谦之词,但见后面所叙乡人对诸葛亮婚配的嘲笑,我们方知他娶的媳妇的确是一丑女,恐怕还不是一般的丑呢,不然的话,时人就不会把“孔明择妇”作为告诫他人的一个典型例证了。

身高八尺、有才有貌的诸葛亮想娶一个漂亮的妻子并非难事,可他怎就娶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为妻呢?于他来说,恐怕也是作了一番反复权衡的。黄承彦为沔南名士,与其女儿结婚可得到他的真心教诲与全力帮助;黄氏乃刘表后妻蔡氏、妻舅蔡瑁的外甥女,与她结成姻缘,不仅可与刘表攀亲,还可与襄阳豪族、当权派蔡瑁建立关系,可以奠立一定的社会基础;再则,黄氏虽不美,但“才堪相配”,得一贤内助,对自己日后功业将会大有帮助。

民间曾有传说,说黄承彦家藏传世兵书,诸葛亮意欲借阅。但黄家规定,兵书不能借与外人。为了读得兵书,诸葛亮只得与黄氏结为连理。而黄承彦,也就将祖传兵书作为女儿的嫁妆全数送与了诸葛亮。

历史分析与民间传说,两者互为印证,它们都说明了一点,诸葛亮之所以迎娶丑女黄氏,动机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更好地成就大业,实现自己心中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诸葛亮是一讲求实际之人,他注重的是藏在外表后面的实质性东西,深邃且远大的目光所凝聚的焦点唯有未来二字!

其实,在一个三宫六院、三妻四妾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妻子外表美不美并无多大关系。妻貌不美,自有其他途径补偿,不仅可以纳妾,还可寻花问柳。诸葛亮自然不会出入那藏污纳垢的烟花柳巷,但后来纳妾,却是不争的事实。

诸葛亮在隆中那块小小的地方一住就是十年,当我终于觉得可以写写古隆中了而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将电脑敲得“噼啪”直响时,离游览襄阳隆中的日子已是七年有余了。

岁月如风,它吹去了浮华与轻荡,留下的是经过秋霜冬雪之后的成熟,这成熟有如一颗晶莹、沉淀的丰收之果。

一如诸葛亮的隐居隆中,如果没有这七年多时间的思索,我实在没有把握来写这篇《走出古隆中》。

当年游览隆中,当属“借光”之举。1991年春天,一个全国性的歌曲、舞蹈创作会议在襄阳召开,间隙,主办者拉着一车与会人员于一天午餐后去了隆中。欢歌笑语洒在专为游览修建的柏油马路上,一直洒向幽静的隆中,也不知吵醒诸葛亮的午睡没有。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如果惊扰了他的美梦与宁静,我只有抱愧而已。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喧嚣的游览方式。一大群人挤在一起,热之闹之,什么都看了,又似乎什么都没看,来了去了,快疾如风,有时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最要命的是,你到了一处古幽之景,置身的仍是滚滚红尘,根本不能进入游览地的环境与氛围之中,也就没有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更不要说有什么深刻的思考了。

夹在一群游人中尽管无法免俗,但我仍以惯常的方式进行着一种无望的挣扎。面对隆中幽静的山水,一个问题不知怎么突然就跳进了我的脑海:当年,诸葛亮是否想到过幽静的隆中将因他的隐居而成为后人们的游览与凭吊之地呢?

我以为他不仅如此想过,还曾经在他的脑海里占据过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他能够潜心隐志、磨砺自我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正如一个将拳头收回后打出去更加有力的拳击手,诸葛亮的隐居隆中,并非要做一个真正的隐士,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山”。一旦出山,就是卧龙腾空,将像管仲、乐毅那样建功立业。于是乎,人们对他发迹之地的观光与仰慕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与他日后所要驰骋的广阔天地相比,隆中的范围是那么狭小。十年的时间,就在这么一块小小的地盘活动,隆中于诸葛亮,就像一件穿了十个春夏秋冬都不曾脱下的衣衫,上面自然也要留下一些补丁与针脚。

一进隆中,迎面就是一座古朴雄伟的石牌坊,上刻“古隆中”三个大字。两旁石柱上,刻着诗圣杜甫的着名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沿此处进入隆中,清幽雅致的景色中,与诸葛亮有关的遗址景点有躬耕田、抱膝亭、六角井、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三顾堂、草庐亭、武侯祠、野云庵等,它们与古隆中牌坊,共同构成了隆中十二景。

当我们的身影在隆中的这些遗址古迹间晃动、行走、凭吊、慨叹时,我分明感到一双无所不在的目光正灼灼投射在我的周围。抬眼上望,哦,原来是诸葛亮端坐隆中山顶,那超越千古的智慧之眼,似乎在默默地向我讲述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素有料事如神之称的诸葛亮即使当年,肯定就遥想到了隆中日后的发迹与兴盛,并设计了一些值得凭吊、具有文化价值的景点。如果上天有灵,当他见到一千七百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他的思维与设计模式中转来转去的时候,将会作何感想呢?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出山不久,其弟诸葛均也离开隆中,做了一个长水校尉的小官。以后,一户姓董的人家在诸葛亮的草庐住过一段时间,随着这家人的相继死去,此地便无人居住了,显得更加幽静、寂寞,且有几分荒凉。直到公元305年,荆州刺史刘弘到诸葛亮故宅观光,触景生情,才命人作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刻于石碑之上立在隆中。五十年后,又有一位名叫习凿齿的荆州刺史别驾前来隆中祭奠,写了一篇《诸葛武侯宅铭》,刻碑立在诸葛亮故宅附近。此后,武侯祠也就依据石碑所立之处陆续兴建起来,并围绕他留下的生活遗址修了一些相应的景点:汲水用过的水井砌个石栏杆,称为六角井;耕种过的田地叫做躬耕田;歇息过的岩石名为抱膝石;在一旁赏过月的小溪称做半月溪;刘备三顾茅庐时遇到黄承彦的小石桥叫做小虹桥;常站在上面吟诵《梁父吟》的岩石就叫梁父岩……明万历年间,荆南道观察使吴授又在隆中修造了三顾堂、古柏亭、野云庵等人文景观。

有兴便有衰,古隆中这块因诸葛孔明隐居而出名的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如我们脚下的每一块土地,也免不了要经受一些兴衰的劫波与轮回。

古隆中曾遭到空前的破坏,诸葛武侯祠也几经变迁。其中有自然灾害如洪水的冲击与侵蚀,也有人为的破坏与毁弃。最大的一次人为破坏当数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袭封襄王的简王朱见淑觉得隆中景色绝佳,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便拆除有关纪念诸葛亮的古迹建筑,毁坏碑铭石刻,在山上建造自己的陵墓,并把隆中山改为座山。

一百五十多年后,李自成攻克襄阳,对明王朝恨之入骨的农民起义军不仅将藩王及其子孙杀得一个不剩,也将隆中襄简王的陵墓扫荡一空。玉石俱焚,古隆中变成了一堆废墟。

直到半个世纪后,郧襄观察使蒋兴在东山梁修复诸葛武侯祠,隆中的主体建筑这才固定下来直到如今。

有清一代,此后虽有过多次兴建与维修,但因战乱频繁,直到解放前夕,古隆中到处都是断碑残垣,砖块瓦砾、破烂不堪,一派萧索凄凉之景。

解放后,隆中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52年成立文物管理处,1954开始较大规模的兴建、修补与装饰,这才构成了今日隆中风景胜迹的总体格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诸葛亮站在隆中山顶,望着一千七百多年的风云变幻与人世沧桑,兴也罢,衰也好,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于是,当他无意间触到我那疑问的目光时,只是将手中的羽毛扇悠闲地摇了几摇,嘴角现出一抹微笑,拂来几缕云烟,渐渐远去。可是,就在他将要淡出我视野的最后一瞬,我分明觉出那微笑之中竟带有几分苦涩。

诸葛亮定格在我脑海里的形象竟是一个颇具意味的苦涩的微笑,这不禁使我更加惑然。

七年多来,这一苦涩的微笑不依不饶地追逐着我、纠缠着我、压迫着我,甚至在睡梦中也不曾将我放过。

我苦苦地寻求着藏在那苦笑背后的答案。

一切应该发生的已经发生,并凝成永恒的历史,这本在诸葛亮的预想之中。可是,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却也发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对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嘲笑讽刺。对此,他无可奈何,就以苦笑置之,并让我来破解其中之意?

那么,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到底有哪些呢?

其一、他没有想到,后人会因为他的隐居之地到底何在而打一场不大不小的笔墨官司。问题出就出在他在《出师表》中的一句自陈:“臣本布衣,躬耕南阳。”于是,就有了诸葛亮的躬耕之地是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的争论。三国时,隆中村归邓县管辖,邓县为南阳郡属地,而南阳郡又是荆州的一块地盘。这样弯来绕去,几经变迁,就有不少后人误以为南阳是他的隐居之处了,并将南阳附近的山岗命名为卧龙岗,还修了诸葛草庐、诸葛书院等纪念性的建筑。本无多大争议的诸葛隐居之地,“官司”竟从元朝一直打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基本上尘埃落定。攀龙附凤的势利心态,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矣。如果我们将诸葛亮换成秦桧,还会有人来争他的或出生、或学习、或隐居的地方所属权吗?记得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秦大土的名士拜谒岳飞坟墓,曾经感叹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仅取名不用“桧”字,就连因同姓一秦都感到羞愧,秦桧简直就成了流行的瘟疫,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还会有谁去攀亲拉故呢?

其二、为什么一千七百多年的时光流逝了,而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少陋习陈规、人格缺陷、不良心态不仅没有随着岁月与时光一同流走,反而变得更加顽固了呢?一条长长的锁链套着他们的手脚,一个难解的怪圈迷惑了他们的眼光,束缚与羁绊,难道真如代代相传的基因难以挣脱难以超越吗?

当然还有其三、其四,可限于篇幅,还是让我们将诸葛亮那留在嘴角的苦涩微笑暂时搁下,回到他隐居隆中的“修炼”日子吧。

隆中的优美风光、躬耕田亩的身体力行、与天空大地的水乳交融、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学的影响、朋友的启迪与熏陶、时代风云的激荡……这些,都在不知不觉地塑造着一个崭新的诸葛亮。

同类推荐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 朝着东南走

    朝着东南走

    《朝着东南走》是当代实力派作家阎连科最新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精选集。《朝着东南走》内容涉及亲情、乡情、军旅生活、乡土文化批判等主题。尤其是在较多的回忆性的文章里,不时表露出作者对人性的发现、关照和抚摸,对生命的极度尊重,以及对梦想和终极命运的沉重叩询,充满了历史感和厚重感。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

    不管大工业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两个前提条件具备与否,让妇女们在农业集体劳动与家务劳动之间择一而事,是符合恩格斯二者选一之观点的。而1958年骤然兴起的大办公共食堂运动,不由分说地让妇女们摆脱日事三餐等家务劳动,不能不说是人类自家庭诞生以来的一个伟大奇迹。这一年,我经过一场糊里糊涂的考试,成了米山初中的首届学生。在一个周六下午,我经米山茶棚往北,顺新修的土公路回家,途经岔进下冯庄的大路口时,发现路边堆着一堆由老百姓家收缴回来的各式各样的铸铁炊具,像是让拉去当废铁卖的。据族弟安生最近回忆,当时他在南朱庄完小读书,也见该村的路两旁堆集有从各家收来的这些炊具。
  • 河流的表情

    河流的表情

    这是诗人王立宪的第二本散文集,是以河流为中心的文字。从故乡的小河乌龙沟到通肯河,到呼兰河,再到松花江、黑龙江……从渺小到开阔,那么多的河流进入一个人的血脉,那么多的灵动之美鼓舞着一个人前行。这是一本有关河流生态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着那么多的忧思;这又是超越了生态的文字,人生的爱与美在这里得到了绝好的展现。
热门推荐
  • 谢谢你惊艳了我的青春

    谢谢你惊艳了我的青春

    一个是聪明可爱的小才女,一个是桀骜不驯的冷美男。他们不期而遇,他给她波澜不惊的青春增添了颜色,一石激起千层浪,她从此不再平凡。他们的故事刚刚开始,会有怎样的结局?我们一起看下去。
  •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巧了,本将军上辈子真是“厦大”毕业的!烽烟起战火纷飞,唯愿与君并肩作战;待到河山清明时,只想与卿携手共看!本文男强女也强,一对一势均力敌的爱情,慎入坑。
  • 镰刀龙勇士

    镰刀龙勇士

    7500万年前,内蒙古巴彦淖尔还是一片浩瀚沙漠,在沙漠绿洲、湖泊、盐湖四周,镰刀龙群与原角龙群、平头龙群自由自在,和睦相处。“勇士”是镰刀龙群中的一员,没出壳时,它就差被窃蛋龙偷走;刚刚破壳,又突遇翼龙空袭;三岁,它在森林里迷路,被凶恶的临河盗龙群团团围住,“勇士”高举起自己的前臂怒砍临河盗龙首领“一只眼”;四岁,一场特大暴雨后,洪水滔滔来袭,“勇士”身陷巨浪,刚刚被妈妈紧紧抱住,却又瞬间失散……
  • 透视(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透视(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80后当红女作家周李立的中短篇小说结集。小说聚焦现代人所经历的隔绝与孤独,《火山》中赴日寻父的男孩,经历国度与亲情的隔阂,《另存》中寻找灵感无果的画家与周遭喧闹隔绝,《透视》中在地震后幸存的老司机与艺术区格格不入,默默埋葬往日记忆……作家笔下的人物在喧嚣的时代中独自应对命运和人生的不确定,其间呈现出多维的人性差异,叙述语言冷静从容,为较好的80后小说。
  • 诸天踏步

    诸天踏步

    一个赶上穿越末班车的现代打工仔踏步诸天的故事,这一刻,我来了,我就是主角
  • 冷帝的刁蛮妃

    冷帝的刁蛮妃

    本文视频地址:?pstyle=1(话说梦第一次做视频,都不许给我说不好,谁说......谁说不好,我就把她配给龙御彦那个花心大萝卜!哼哼)“龙御彦,你这混蛋,把我害惨了!”她喊着,一盆脏水泼了过去。......“苏如墨,难道我没有告诉你,我有一个孪生哥哥吗?”“所以说......”“你认错人了!”......第一次认错,呃,情有可原。★☆★☆★“龙御彦,你这混蛋,居然敢当众轻薄我!”她上前,一顿拳打脚踢。“你发什么疯?”淡淡的语调,却有着说不出的冷肃和威严。完蛋了,是皇帝!第二次认错,呜呜,理无可恕。★☆★☆★“民女苏如墨叩见皇上,之前屡次冒犯,皆属无心,请皇上恕罪!”“哈哈哈!”,那人先是一怔,随即爆笑出声。该死,是龙御彦!第三......呃,有人故意混淆视听,这次不算......★☆★☆★“喂,龙御彦,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大家开心一下!”他转头,淡淡的,似笑非笑:“朕跟龙御彦,真的就那么难以分辨吗?”......哇啊啊啊,他们两个到底谁是谁啊?★☆★☆★“五弟,朕看你和如墨甚是情投意合,不如朕为你们赐婚,如何?”“这个......”龙御彦顿时满头大汗,他还没想要成亲呢!“呃,四哥,以后再慢慢说吧,不急,真的,一点都不急!”“好。”刺探敌情成功!紫星的帝王低头,继续埋首奏折,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嘴角逸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其他情节,呃,敬请投票、收藏、推荐,然后,看本书作者慢慢道来......ps:本文慢热....非常慢.....新文《妖孽皇帝替身妃》推荐好友的文文:妖灵灵《娇娘子拐冷相公》鈕鈷祿姒兒《冷清阿哥俏舞娘夜嫏嬛《妖郎君的狐狸精》师蓝天咖啡《吸血蛇君》本文的群新鲜出炉,嘎嘎,江山如墨:13203895敲门砖,呃,就梦的名字吧!抱抱亲爱的娃娃,这是她贡献的群号,呵呵
  • 修仙界移民

    修仙界移民

    穿越?重生?不不,这只是最普通的一次修仙界移民。
  • 情牵三世之紫凌郡主

    情牵三世之紫凌郡主

    她,冷若芸,是一名中职生,上天安排她穿越到自小在战乱中失去双亲,被神秘人所救的亡国公主身上,还她所欠下的情债,又因她容貌生得像曦靇国公主又救了国王的命,深得国王喜爱策封为郡主,后又赐婚给轩王,从此卷入一场阴谋争斗之中,踏上了她的复国之路。演绎了一场生死虐恋。某男语气霸道,目光清冷,眼眸深邃如潭盯着某女说道:睡了本王还想跑,你被本王吃干抹净,有了本王的印记,所以生是本王的人,死是本王的魂,现在连孩子都有了,你还不原谅我,我心里至始至终都只有你一个人。某女心烦意乱道:为什么?你弃我伤我甚至抢走我的孩子,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想让我原谅你没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铠甲勇士之危机来袭

    铠甲勇士之危机来袭

    简介:公元2023年,来自河外星系的魔星首领黑魔,也为夺取银河系,跟银河系的守护星球阿瑞斯展开斗争。原银河系之王皮尔,因为贪念而投奔魔星,告知魔界可以通过抢夺能晶来能快速的夺取银河系,而银河系过半星球的能晶已被路法带往地球,地球也是取得过半能晶的最好一站,由此战场转移到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