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900000022

第22章 关于《神灯》--致冯骥才(1)

骥才同志,一口气读完了你的长篇小说《神灯》(第一卷),心情是十分高兴的。我为你取得的新成功表示祝贺。虽然,我现在还来不及对它进行更深入仔细的思考,却很想尽快把感受和意见告诉给你,就很匆忙地提起笔来,给你写这封信。

最近,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正在和一些同志一起集中时间读近一年多来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说句心里话吧,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吃力的工作。一般讲,看小说,应该说是一种享受,可现在我从这里得到的享受真是太少了。有的同志讲,这是在“啃酸果”。这话倒是名副其实。不能讲目前的长篇小说中没有好作品,但可以说大部分作品是让人看了头疼的。这些作品尽管作者花费了不小的力气,但是,无论是人物、结构,还是语言等方面,都很明显地缺乏作者自己的个性特点。不少作品还在那里不断地重复着让人烦恼的老套子,而且写得又很长,动不动就是什么三部曲,上、中、下卷。我无意反对写大部头的巨着,可我认为它应当是建立在精致的基础上。《红楼梦》四大本,我读它并不觉得有一点吃力,很有兴味。《创业史》、《保卫延安》、《红旗谱》、《红日》等作品也不算短,但读时却一点也不觉得长。问题主要还在于作品内容的好坏。古人讲多而不觉其多,多即是洁,少而尚病其多者,少亦近芜”。何况我们这些作品并不是“少而尚病其多”呢?我讲这些话,不知你是否同意,但肯定有的同志是不满意的,不过它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我决无意当面奉承你,正是在我这种枯燥的工作中,你的《神灯》给了我一种少有的欣慰和享受,也可能这两相对照起来,有些过分的感觉吧。我觉得,《神灯》有两点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一是它的有机结构,二是你所塑造的一批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下面就分别扯扯这两个问题。

先说结构。我们现在不少作者很不重视作品的结构,认为编织一个讲得通(实际并不一定通)的故事就行了。实际上,一部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是否深刻,人物能不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在较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结构是否合理、巧妙。结构,也可以说是矛盾冲突的安排、情节的构成、人物的设置等。这是关系到作品所能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面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的。因之,就离不开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各种事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这点上讲,它接触的矛盾越多,情节越丰富,关系越复杂,它揭示生活的能力就会越强,人物的性格也就越鲜明、突出。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一部作品,它在主题思想的深度和人物形象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而它的结构却是松散的,很不考究的。相反,我们见到的大都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

《神灯》的结构,我认为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以说它达到了有机的完整结构。作品在一个很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背景下,展现出一场英勇悲壮的反抗斗争画面。这种斗争包含着非常复杂的阶级、民族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各样矛盾,存在和发展着很多斗争事件。这些矛盾和事件纵横交错,相互牵连。可是,在读你的作品时,一点也不感到混乱。你把这些组织得有条不紊,集中明晰,主次得当。例如你一开始就写郑玉侠火烧河楼教堂这件事,就很高明,真是抓住了关键。因为这样写既一下把小说中的主要矛盾斗争揭示出来了,又能因此把各种各样的人物搅到里边来一他们在这一重大事件面前,必须做出自己的反映。后来随着这个事件的不断发展,矛盾就进一步地复杂起来,斗争也就愈演愈烈。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难解的纠葛中而生活、而表现。

你的结构不是平铺直叙地摊开,而是利用了悬念、倒叙、插叙和以喜衬悲、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因此,就显得曲折多变,跌宕起伏,饶有兴味。这样做对于读者来说既是调胃口,又让人时时存留着疑问,甚至揪着心。譬如,作品刚开始不久,读者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女子敢于独身一人去放火烧教堂,这种做法会给她带来什么后果?但你就不先告诉读者,却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郑玉侠的生命安全这方面来。我想读者是不会埋怨你的,因为他们已了解了郑玉侠的面貌,都同情她,关心着她的安全,至于她为什么要干这种冒险的事这时已顾不及了。这里,你让读者的心里总悬着个疑问,又拉着读者很自然地跟着人物走。一会儿担惊受怕,一会儿又悲愤交加,心刚得到一点安慰,又马上痛苦难抑。

《神灯》的结构还应该说是完整的,而不是分散、破碎的。你是围绕着矛盾的主要线索来开展情节,按照人物的主要性格来开展人物的活动的。作品的主要矛盾是以郑玉侠为代表的英雄们与河楼教堂神甫伊恩森德为代表的外国侵略势力以及他们的走狗侯少棠、巴虎们的斗争。凡是与此有关的就比较具体、详尽地描写,与此关系不大的就虚写,或是一笔带过。例如,你对侯少棠、巴虎怎样在神甫的指使下,千方百计设法拘捕郑玉侠、根除卢万钟一家,消灭反抗教会势力的火种,以及郑玉侠他们的反抗和斗争,就写得比较全面、仔细。对于大宝和娟子的婚姻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又如何遭到娟子父母的反对而冷下来,就写得很简单,让人知道他们之间有着这种关系就行了。甚至于把倪长发、于环等人怎样各处活动营救卢万钟也写得很简炼。你这些做法都是十分应该的。一部作品如果在结构上不能很好地掌握主次,平分笔墨,势必造成结构臃肿,重点反而不突出。这样的作品虽然涉及的生活面可能也很宽,但并不一定能把问题反映得集中深刻,很可能是平庸、模糊的。在结构作品时要努力避免这种方法。

在作品中对矛盾、情节、人物进行认真的结构,这并不是为了结构而结构,它的目的还是要表现和突出人物的形象。结构时也首先要从刻画人物性格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结构好,并不见得人物就一定好;但有了好的结构,就给描写人物提供了一个好的条件,人物就有了一个适合他充分表演的舞台。反之,没有好的结构,要写好人物却是很难设想的。柳青同志讲作品转动的轴承是什么东西?就是人物。人物是你小说构思的中心,也是构思的轴承。没有人是不行的。”他还讲:“作品不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不是事件的发展过程,不是工作和生产过程,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是作品中要胜利的人物和要失败的人物他们的关系的变化过程。”高尔基也正是从这点上讲,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再谈人物形象的塑造。

你在《神灯》第一卷中一共写了正反、男女人物近30人,可以说能给人留下鲜明性格印象的人物至少有10人(有不少人物在第一卷中刚上场,还没有展开)。这10人中,有的可能活动多一点,有的可能少一些,但不管多少―他(她)们的性格特征在明显的对比中区别得十分清楚。像郑玉侠的勇敢神奇,卢大珍的钟情执着,卢万钟的刚直不阿,卢大宝则憨厚还带点稚气,侯少棠的阴险狠毒,巴虎的粗野凶残等等。这里我不对人物逐一分析,只想研究你在塑造人物时的主要特点。

同类推荐
  •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政治写作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政治写作

    本书从德里罗的整体创作历程出发,不仅着力于德里罗小说创作中的文学审美维度,而且通过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揭示文本背后的权力逻辑和政治指向。可以说,德里罗的作品有着多维特质,涉及性别、种族、阶级、民族、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拓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议题,彰显后现代主义小说对现实和历史的介入问题,凸显德里罗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政治主题。
  • 创造与毁灭

    创造与毁灭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是一位著名诗人的人生训诫,早已妇孺皆知。令人痛惜的是,有的人本已功成名就,却因迈出错步而使多年辛苦造就的伟业毁于一旦。本文所描述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曾经是英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刑警队长;另一位是拥有数十亿资产、名扬全国的商界奇才。两个曾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初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结识,到后来结下恩怨情仇直至最终同归于尽,其间所揭示出来的性格悲剧,令人痛惜又令人深思!可悲的是,在当今中国,令人痛惜的悲剧人物远不止他们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曾红极一时最终却纷纷自毁前程的众多民营企业家。
  •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本书作者对法国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批评家圣伯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 性的思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照。书中有近半篇幅笔调与《追忆逝水年华》相似或呼应,是作者思想精华的浓缩,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亚东干文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亚东干文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亚东干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俄罗斯文化、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一方面借助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分析东干文学在复杂多元的异域文化环境中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在勾勒东干文学创作概貌、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美学、文化等层面揭示东干文学的独特研究价值,确立其在世界华语文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

    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原著,影片主角原型CIA负责人门德兹的真实讲述。电影的导演本阿弗莱克称赞它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的勇气与责任,以及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坚定信心。1979年11月4日,六位美国外交官设法逃出了激进分子围攻的美国大使馆。其余人员遭到扣押,长达444天。六位逃亡者在加拿大使馆留宿了两个多月,直到中央情报局展开冒险营救行动。
热门推荐
  •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讲述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个精神贵族?从做人、做事入手讲述趋利时代的:处世智慧、人生哲学、成功之道、人际沟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解答现代人的处世难题。宽、厚、缓、平、无意,这些是处世的格局,强调的是气度和胸怀。耕、读、勤、俭、忍、让,六个看似平凡的字眼,其实它所传承的精神往往是不平凡的。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从来都有两途:一曰精明,所谓“儒表法里”,以儒家的礼对待人,以法家的刑规范人,是为积极入世的一途;一曰退守,所谓道家精神,谦厚卑下,逆来顺受,是身处失意状态时的万灵药。同流而不合污强于遗世独立,结党而不营私胜过孤军奋战。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
  • 废材女县令:降服土匪相公

    废材女县令:降服土匪相公

    此身貌美却是草包一个。某天成县令,百姓个个是刁民,拖她游街还毁容。土匪相公要作乱,还宣称什么,方圆百里他最大。相公竟是负心汉,抢走她娃踢她走,好绝情啊!一朝浴火重生,貌丑却好厉害哦!从此治刁民,杀毒妇,还要狠狠虐残负心男。“娘子,你丑我残,乃是绝配。”“姐虽丑,却很厉害,美男手到擒来。你个废人,姐才不稀罕呢!”(男主是好滴,超级好哦!)
  • 超危险的恶劣关系

    超危险的恶劣关系

    呐,作为你的姐姐,我想……这会是你前半生的噩梦!
  • 大道平天

    大道平天

    茫茫宇宙,渺小的地球到底埋藏着什么?漫长的进化道路上,又有哪些文明能走到尽头?一个网瘾少年,从一座平凡的林场开始,第一次接触到世界的另一面。人类的进化真的不只有科技,原来修仙真的存在。请看周言是如何他的漫漫人生路的。
  • 紫色童话书

    紫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全集,让孩子在最美的故事里学会善良、乐观、勇敢。小朋友们好!想和哈里·波特一样吗?知道英国小朋友都在看什么书吗?嘘!这个秘密可从不轻易告诉别人。记清楚啦,是安德鲁·兰爷爷的十二色童话。想认识美丽的仙女吗?想学神奇魔法吗?想和王子去打巨人吗……小心,有可怕的食人妖和大飞龙!不多说了,还等什么——欢迎你来到安德鲁·兰的彩色神奇世界!
  • SD之北野青介

    SD之北野青介

    北野青介是一个接收到鲁美通知书的高三毕业生,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却被一道诡异的闪电劈到了SD世界……
  • Ancient Poems

    Ancient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世浮华乱谁浮生

    一世浮华乱谁浮生

    听说我们都是看完我们这一生的剧本之后才被生下来的,只不过你把它忘记了而已。“你想起来了吗?”大人说。“想起来了,和我看到剧本不一样。”郝泠说。“大人,又有人死了,是个两岁的女孩。”小士说。“完了……你们投错胎了……因为投错胎,她的剧本没有按时完成就死掉了,还是磕到头死去的。”大人说。“那你要怎么办。”郝泠说。“你回到原来的身体里去吧,不过这段记忆已经没有了。”冷风一吹郝泠消失不见。“原本你不是这样死的,这样吧,你按时归来,就直接去投胎吧。”仅有三岁的孩子,一脸懵逼的被带走。
  • 带着系统老婆去复仇

    带着系统老婆去复仇

    我重生了?但是我床上的女生是哪来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女孩赖上我了,我什么时候是她的爱人了?等下,妹子,收敛一点,不要一上来就这么开放……读者群号:30451134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