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300000002

第2章 蔺相如不做困境中的囚徒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也的确占领了一些地方,但是他并不知足。公元前二百七十九年,他又耍了一个小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今河南渑池县西)池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自己,不敢贸然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却认为应该去,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长了敌人的威风。

无奈,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次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五千精兵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几万兵士,在边境接应,可谓万无一失。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见面,并且举行了宴会,二人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怎么样。”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了。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了一个小曲儿。

这时,秦国的史官走了过来,当场就把这事记录下来,并且阴阳怪气地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并没有料到这一着,气得脸都发紫了,却又无法发作。正在这个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缶: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的跟前,他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蔺相如这一着,也完全出乎秦昭襄王的预料,襄王勃然变色,虎着一个脸,对蔺相如不予理睬。

蔺相如紧紧地盯着秦昭襄王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芒,说:“大王未免欺人太甚,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鲜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不可挡的劲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根本不成调子。蔺相如丝毫不给秦昭襄王留面子,回过头来煞有介事地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给秦王上寿。”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

诸位不必多说。”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彼此没有动起手来。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欣赏他的勇气,因此也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气了,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后来这句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于是,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真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这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对手下的门客们说:

“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更大?”大家一齐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却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反而害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忍一点儿。”

后来,有人把这些话传给廉颇,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之后感到十分惭愧,决定向蔺相如请罪。他赤裸上身,背着一个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他见了蔺相如就说:

“我是一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里知道您竟这么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了,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从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典故,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二人博弈的实例。

博弈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指下围棋。直到二十世纪美国数学天才冯·诺伊创立了“最大最小定理”,才奠定了博弈论的第一块基石。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是一种数学方法,因为它经常用于分析并选择在竞争环境下最适宜自己一方的策略,因而被广泛地引入经济学领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一对一博弈的故事:警察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刘刚和苏生。警方对两个人隔离审讯,开始两个人都矢口否认自己的盗窃行为。警方向他们交代:如果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只判一年徒刑;如果拒不坦白自己的罪行,而被同伙检举出来,就要被判处十年徒刑;如果你们两个都坦白自己的罪行,你们两个都将被判五年徒刑。

刘刚和苏生面临两种选择:抵赖或者坦白。

两个处于隔离状态的嫌疑人都担心对方检举自己的罪行。这时,他们考虑最多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经济人从利己目的出发的唯一选择。所以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思考过程:如果对方招了,我不招,他被判一年,我将被判十年;如果我招了,对方不招,我将被判一年,而他将被判十年;如果我招了,他也招了,也要比他招了,我不招的结果要好。所以两个人都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坦白。然而,他们两个最终都面临着五年的监狱生涯。

这就是着名的“囚徒困境”。虽然两个人都抵赖的结果是最好的,但是这是一种不可能的选择,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去冒险,因为他担心对方坦白。这种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是唯一的选择,没有第二种选择,所以人们将这种结果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非合作均衡是陷入僵局的一种均衡。双方都采取不合作态度,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利己,但是最后不但没有获得利己的结果,而且还损害了对方的利益、整体的利益。

囚徒困境告诉人们:在给定他人战略决策的情况下,所有参与博弈的各方没有人再选择其他战略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没有人希望打破目前的这种均衡状态,这就是“纳什均衡”。在“纳什均衡”状态下,人们都从自身角度考虑,选择对自己最优的战略决策,但是由这些最优战略组合而成的决策却不一定是一个总体最优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参与博弈的各方都做出了“不合作”的选择,而这种不合作使参与博弈的各方都因此受到伤害,大家都受到了损失;相反,如果参与博弈的人们选择“合作”,双方则会因此得到额外的收益。

蔺相如和廉颇虽然没有学过博弈学,但是他们却是懂得合作的博弈者,他们不是消极地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们不做困境中的囚徒,而是积极地合作,摆脱眼前的困境,从困境中寻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对策、力量,获得自由。

“囚徒困境”的故事还告诉人们,任何一种制度、事件要想得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就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用通俗一点的话说,所谓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僵局”,在给定别人不动的情况下,没有人有兴趣动。大家都僵在那里了,从而保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如果一个制度安排或者一个事件的处理结果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人们就会不断地根据对方采取的某种措施而设计出一种应对的措施、对策……双方在这种一来一去的无限报复中不断升级,最终两败俱伤。

你想,如果面对廉颇的所作所为,蔺相如也针锋相对和廉颇对着干,结果会怎样?你报复我,我再报复你,怨怨相报何时有个了断?现在蔺相如无论如何也不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廉颇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也选择了不动。这就是纳什均衡。

西方主流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当然,廉颇也不能例外。他虽然是赵国的一员大将,但是首先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气方刚的男人,当看到蔺相如凭借渑池之会而扶摇直上的时候,他的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失去了平衡,他觉得自己出生人死,为赵国立下的功劳比蔺相如大,地位应该比蔺相如高,而现在却恰恰相反,他觉得很没有面子。但是这些憋气的话他不敢和赵惠文王发泄,所以他把发泄的对象确定在蔺相如的身上。

幸好,蔺相如是一个精于算计的文臣,而不像廉颇那样感情用事。其实,蔺相如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事当前,人们想到最多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

面对廉颇的所作所为,蔺相如会怎样应对呢?是与廉颇针锋相对,还是化干戈为玉帛?蔺相如进行了全面的利弊权衡。是的,蔺相如并不是怕廉颇,也并不是蔺相如的姿态比廉颇高;那么,是蔺相如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与廉颇计较吗?其实也未见,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选择回避,选择化干戈为玉帛对自己最有利,自己的收益也最大。

首先,蔺相如是赵惠文王信任的宠臣,而且刚刚提拔为上卿,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此时与廉颇发生冲突,一定引起满朝文武的纷纷议论,认为自己官升脾气长了,会认为我蔺相如没有涵养,谁对谁错是根本无法说清楚的,这就仿佛是鹬蚌相争,很容易让渔翁得利。因此不想让“渔翁”得利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给他人可以利用的机会。

其次,如果与廉颇发生龃龉,无论胜负,从此都将和廉颇结成仇怨,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敌人,从此这个敌人会处处以邻为壑,给自己制造麻烦。即使你蔺相如棋高一招,总能把廉颇制服,那也不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对方总会想办法找机会报复自己,这是蔺相如不想看到的。

再次,蔺相如充分地利用了这个送到眼前的机会,他故意躲避廉颇,先是不去上朝,然后是遇到廉颇的时候“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大家看到了蔺相如的高风亮节和宽容大度,与廉颇的小肚鸡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是不战而胜的妙计。

最后,如蔺相如所说,他想到了国家的利益,他说:

“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忍一点儿。”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如果赵国被秦国打败的话,对蔺相如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他还要重新奋斗,这也不是他所希望的。

蔺相如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面对蔺相如的选择,廉颇也无话可说,他也放弃了竞争而选择了和好,上演了一出历史上最有名的“将相和”,这件事情过后,蔺相如和廉颇都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他们不仅进一步获得赵惠文王的信任,获得了满朝文武的好评,得到了彼此的信任与友谊,也为国家的安定团结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氛围,而且名垂青史。

古时候人们说他俩这是“将相和”,用现在时髦一点的经济学术语说,这就叫“双赢”。

用亚当·斯密的话说: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人们的经济行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每一个人的理性选择,虽然市场中的人们都是自私的,但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却造成了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理论在市场范围无限大的时候的确是正确的,因为在无限大的市场面前,每一个人都只能是市场的接受者,而不能成为左右市场的力量。但是,当“市场”变小了的时候,当参与竞争的对象变成几个人的时候,情况变了。因为人们在采取对策的时候常常会考虑到对方的想法、行为、对策;而对方也会思考你的想法,可能采取的行为、对策……这就形成了一个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就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你打我,我打你,我再打你,你再打我……两个国家就这样饱受着战争炮火的痛苦与折磨。

怎么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痛苦与折磨呢?最好的选择就是合作。

同类推荐
  • 中国与印度携手“一带一路”:前景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智库报告)

    中国与印度携手“一带一路”:前景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智库报告)

    得益于地缘位置优势与可观的发展前景,印度在“一带一路”构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印度支配印度洋的意图明显,对其他国家在印度洋地区拓展利益保持高度警惕,又在印度洋-太平洋范围开展活跃的地缘政治联合,因此促使印度成为“一带一路”上畅通一环的努力面临重重困难。本书主要分析了印度的内外环境、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印携手的共赢效应,以及既有矛盾和发展空间对中印在一带一路基础上展开合作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借助低碳转型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探讨了新形势下四川的产业发展战略。本书共分8章,其中第一章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四川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三章四川能源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四章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五章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六章四川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七章四川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八章四川交通的低碳发展战略。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阅读本书,可以跟踪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动态、政策与趋势。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 生态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态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态经济学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旨在解决人类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演化。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科,不是经济学或生态学的子学科,甚至不仅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而且包含了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相互结合。
热门推荐
  • 山神美食家

    山神美食家

    “喂,青云老弟,我要一份炭烤玄龟,五分熟。”——一位来自灵山的小僧。“歪,青云哥哥,养颜珍珠玲珑茶来一份。”——一位住在瑶池边的仙子。“喂,老哥,我想喝你酿的蟠龙酒了。”——来自五指山的传讯。我,云青,道号青云,本想吃遍洪荒美食,却一不小心成了洪荒第一外卖家。其实,我原本是想修仙的。(书友群号637878436,欢迎加入。)
  • 皇道孤独

    皇道孤独

    为了能重新站在她的身边,赵小凡继往圣之绝学,杀系统,灭诸天!
  • 寻找地球和人类

    寻找地球和人类

    陆飞原本是一个宇航员,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飞船发生了事故,人和飞船飞离了太阳系,后来他被外星人复活了,但又阴差阳错的来到浩瀚无垠,万族林立的外宇宙世界,后来他越来越强大了,但心中依然牵挂着家乡,一心想找到地球和人类。
  • 二仙居

    二仙居

    二仙居这个地名挺好听的,有点诗情画意。三十年前我落户热河古城,最先认识并记住的,就是这个地方。但认识记住与诗情画意却不相干,与那儿有一铁道小站也无关,更与小站旁有座保存很好的康熙年建的大石桥亦无关。说来说去,有关的是大石桥边有一家锅贴铺。还是说透了吧,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那时是那家锅贴铺的职工,戴个烟熏火燎的白什布帽子,一身劳动服油渍麻花,先卖锅贴后烙锅贴外加倒锅灰。这店文革后有个革命的新名字(好像叫向阳饭店),但没人叫,大家都叫二仙居锅贴铺。地名和店名:叫到了一块儿。锅贴铺是老字号,老房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种后宫叫德妃

    有种后宫叫德妃

    初入宫,岚琪只是不起眼的小宫女,兢兢业业伺候着自己的主子,从未想有飞上枝头的那一天。那一场大雨,玄烨为亡妻悲伤的身影留在了她心里。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为了维护自家主子,乌雅岚琪不惜栽赃当今万岁爷。年轻的皇帝,只想吓唬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宫女,没想到,那双充满善良与温柔的眼睛,却深深进了他的心。“奴婢是想……”龙榻之上,乌雅岚琪情不自禁地紧紧盯着皇帝,要把他刻在眼睛里似的,“您连江山都担得,背一次黑锅算什么。”
  •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

    管理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领导者要想做好管理,在管人之前就要先学会做人,一切要先从自我的修炼与提高开始。
  • 假期旧宅惊遇

    假期旧宅惊遇

    在一个偶尔的假期里,吴天和肖俊出去找工作,没钱租房,然后找了一个免费的住宅,随后发生了许多诡异的怪事……故事刚刚开始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