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400000056

第56章

英国的保守的政府官员们在理论上占了上风。它们觉得不能轻易地将香港归还一个未被证明成功的政府。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它有悖英国传统。谁都知道,一个迅速成长的城市不仅仅会成长,它还会萎顿和停滞,甚至会死亡。就像中国西藏境内的古格王国,就像埋在火山灰尘下的庞培古城,就像成为废墟的雅典遗址等等。既然香港由一个偏僻的荒凉渔村变成崛起世界城市之林的大都市,既然它是邂逅英国才有此鸿运,那就是说它仅仅属于英国,离开英国,就像飞机偏离航道,火车离开铁轨,人类离开地球,那还成何体统?不能!不能!不能!

麦理浩带回来的关于中国准备收回香港的信息激怒了英国上层。矜持的英国贵族集团们说:要收回香港只是中国的厢情愿。而英国从来不会答应!

但是,既然香港回归问题已经提出,就由不得英国人了。由英国主宰世界的时代巳经结束……

各国舆论纷纷发表中英香港争夺之战。英国衰落了。现在正是收回被它掠夺的领土的大好时机一一位阿根廷军方人士说。

因为阿根廷和英国也存在着领土之争。这是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引发的冲突。马尔维纳斯群岛,也叫福克兰群岛,位于大西洋南部,总面积11700平方公里,居民仅2000多人。1833年英国人占领了此岛,从此便被标为英属两字。英国人派驻了部队,委派了总督。此岛离阿根廷近千公里,阿根廷一直认为该岛应该是它们的,它的主权应该属于阿根廷,英国人过去掠夺了它,现在应该把它归还给阿根廷。

尤其是在该岛海底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藏,阿根廷就更加当仁不让。国内政界军界商界要求归还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呼声越来越高,它们认为英国人占领该岛是殖民主义的掠夺,是海盗行径,现在是二十世纪了,是文明进步的时代了,英国应该无条件归还阿根廷。

军方人士强硬地表示:英国已是昨日黄花,再说,英国本土离该岛万里之遥,飞机和军舰及军队的后勤补给线都受到制约,而阿根廷则以逸待劳,万一双方发生军事冲突,相信日不落帝国就会变成落日国……

阿根廷人的话语激怒了英国新任首相撒切尔夫人,这位女强人,以非常强硬的态度阻断了阿根廷人试图靠谈判收回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企图。

撒切尔夫人之所以强硬,有着种种原因,最隐秘的原因很有些杀鸡给猴看的意思。80年代,她上任伊始,似乎赶上了谈判的年代,她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奔波于谈判会场之间,而且大都是领土边界势力范围之争。种种迹象表明,大英帝国今不如昔了。

这是她内心难以言述的感慨。她最相心的就是与中国的香港问题的谈判。不谈判似乎是不现实的。

自她1979年入主唐宁街以来,中英两国上层的往来也频繁起来。这并不仅仅是她作用的缘故,而是中英双方河床春潮澎湃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世界潮流所致。

比如:197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华国锋访问英国,这是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问英国。

1981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访问中国。1982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赵紫阳在北京会见英国副外交大臣兼掌玺大臣艾金斯。赵紫阳再度代表中国阐述了对香港问题的立场。他说:中国对香港、九龙、新界全部领土享有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后不久即宣布一切不乎等条约作废。中国重视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的地位,重视香港作为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关于将来香港地位的安排,中国政府主张:

(工)在较近的将来,中英双方进行讨论;(之)中国方面的态度是有理有节合情合理的;在作出正式安排之前,希望双方都不要做任何有损香港经济繁荣的事。

中国政府在遥远的彼岸向英国政府发出了正式谈判的邀请。与此同时,香港境内的居民却积极行动起来,民众们纷纷派代表去港府游说,表达它们盼望回归的意愿。香港舆论界也开始行动,为香港的未来筹划开来。1979年7月,香港《信报财经月刊》发表一组文章,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若干设想,这是香港报界提出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具体方案的始作俑者,此后,各新闻媒介开始竞相炒作,把个香港回归的消息搞得周天响彻,无人不知1997年。

显然,以不成熟,时机不到为理由拖延归期,阻搁谈判进程是不明智的。

撒切尔夫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香港问题一直是她的心腹大第。她的政府不想放弃香港,她的英国也不想放弃香港。

谁知正在这时,半道上杀出个程咬金,阿根廷这个南美小国竟也闹事来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不使出大英帝国的威风,以后谁都会白眼瞧我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于是她飞速运转着大脑,计算着该怎样走马尔维纳斯这步棋。当今世界充满凶险。尤其是政治家的命运,通常是险象横生,一着不慎,就会跌下尘埃,再无出头之日。撒切尔是和平时期的首相,要想强硬,就必须和战争打交道。但是,英国已远离战争多年,如今再重敲鼙鼓,英国还能打赢吗?这确实是一着险棋。但这一仗却非打不行。

阿根廷是小国,竟敢如此张狂,若是大国呢?难道让英国从此臣服别人吗?

不行。

正在这时,一场突发唭变更坚定了撒切尔夫人的决心。1982年4月1日午夜,阿根廷的警察部队包围了英国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使馆和贸易机构,军方封锁机场。第二天,阿根廷陆海空三军一齐出动,几乎兵不血刃,便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岛上的英军士兵全部束手就擒,总督雷克斯亨特似乎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就像办理一次普通的调动手续一样就把一切交给了刚从海上钻出来的阿根廷军人。他和那些英国守岛士兵被送到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就像一次春季游历。马尔维纳斯就这样被阿根廷占领了!太不可思议了!

英国舆论大哗。这是英国外交史上从没有过的负件。由英国人守备的地方竟被个小国占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国内各界人士的目光都齐刷刷聚集在撒切尔夫人身上。

撒切尔夫人拍案而起:与阿根廷断交。宣布对阿根廷进入战争状态!

1982年4月5日,英国政府派出一支由36艘舰只组成的庞大的特混舰队,从朴茨茅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带着撒切尔夫人,一个复仇女神的全部希冀怒气冲冲地出现在南大西洋。

撒切尔是政治家,又是战略家。她一直认为,虽然马尔维纳斯群岛离香港十万八千里,但它们却是有联系的。马岛好比是香港的前哨阵地,如果马岛失守,从英国人手中滑落而无人过问,香港就会重蹈它的路辙。任何精明的政治家都可嗅到它们共同的气味。这是英国海洋霸权下的殖民气味。现在马岛要挣脱英的控制,而英倘若无所作为,它很可能就是香港失落的序幕,这出闹剧的高潮就会在南中国海出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大英帝国最后的挽歌。

因此,撒切尔夫人怒气冲冲地说不。她要挣回英国的面子,同时也挣回自己的面子。她要杀鸡给猴看。她要敲山震虎。她要挽将倾大厦给世人看看我铁娘子手段如何。她要给中国人一次含义深远内容丰富的暗示: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我可以通过战争得到!英国人开始反击。

4月25日,英国海军陆战队重新攻占位于马尔维纳斯以东1267公里的南乔治亚岛。4月28日起,英军全面封锁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200英里空中及海面。

紧接着,英军对马岛实行地毯式轰炸,并随后发动攻击。身穿伪装服的英军身背几十公斤的军事装备竟然跃动自如,他们经受住了长途奔袭的考验。战前,他们经受了强化训练和一系列模拟训练,所以战斗之后进展异常顺利。它们在东马岛登陆之后,三支突击队和空投的两个伞兵营很快在沙滩上建起桥头堡,然后向岛内纵深处攻击。

面对英军的如潮攻势,原本喜形于色的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害怕了。加尔铁里是个投机家,他是追随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将军发动的肮脏战争上台的。1976年3月24日,他们发动政变推翻了政府,对总统伊沙贝尔马丁内斯,德庇隆实行保护性监禁,并组成军人政府。在他们执政期间,对自由派左派和政治恐怖分子进行无情镇压。任何涉嫌同情这些组织的人都被随意逮捕,人们在街头横遭绑架,并从此不见踪影;狱中所谓的政治犯如同蝼蚁,残酷肉刑司空见惯,法律程序荡然无存。据称,自1976-1981年间,估计有1.5万阿根廷人失踪。加尔铁里总统为转移国内逐渐沸腾的民怨,便发动了这次马岛战争。谁知,英国人真的发怒了。

加尔铁里看到了撒切尔夫人斩钉截铁的手势。他自知不敌。倘这样下去他的本钱就会输得精光。他觉得应该举起橄榄叶。于是他找人调停,想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是,撒切尔夫人并不摇动橄榄枝。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一枚飞鱼式导弹击中了英舰谢菲尔德号。这艘军舰集中了英国现代科技的骄傲,具有第一流的抗干扰电子设备和反导弹技术。它被击沉,使英国朝野震惊,舆论大哗。

英国能打赢这场战争吗?

英军已死伤近二百人,舰船损失已近特混舰队的十分之一。再打下去,英军能顶得住吗?

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都出面规劝,似乎整个欧洲和美洲都对撒切尔夫人说,行了,适可而止吧。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也出面请双方息怒,尤其劝撒切尔夫人息怒,诚挚地劝他们坐到谈判桌边来。撒切尔仍不为所动。

她再一次显示出她的性格,她的意志。既然人们称她为铁娘子,那就是说她的一切,都是铁的。她孤注一掷了。

她向遥远的南大西洋抛下骰子,就像一个真正的赌徒。她口中哺喃,让上帝保佑英国。胜败在此一举了。她胜利了。

英军相继攻占了索莱达岛上的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港。接着又向马岛首府斯坦利港推进。

1982年6月14日,英军全部占领了马岛苜府斯坦利港。阿根廷守军无条件投降。

至此,英国取得全面胜利。

撒切尔夫人取得了成功。她以强有力的姿态显示出她的战斗性格。她用铁的手臂把阿根廷人演奏的回归序曲打落在南大西洋,残剩的音符溅落在波涛汹涌的洋面上,使其随波逐流,向世界广为扩散,扩散……

1982年9月22日,中午1时22分,撒切尔夫人的专机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

撒切尔夫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正是秋天,一个金色的城市被黑色车队划破。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一百多年前,英国人率先撞开了这个东方帝国的大门,一百多年后,英国人又将最后退出这个国家。

透过车窗,看到斑斓的城市快速地向后退去。车队路过天安门,路过新华门,前来迎接她的使馆官员不停地向她介绍着。她一一侧头看去,其神情就像个旅游观光者。

这个国家马上就要了结和英国的百年恩怨了。而自己,似乎就是终结者。撒切尔隐隐有些伤感。这是一队感伤的行旅。

马岛之战胜利之后,撒切尔曾在首相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香港前途问题。

不久前,前首相希思曾专程赴中国访问,希思是作为她的特使去北京的。希思曾经在1974年在北京会见过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同时还有陪同的邓小平副总理。

毛泽东当时曾经对他说:香港作为英国管理下的亚洲贸易及金融中心,其地位是安全的,至少目前如此。

毛泽东去世了,他所说的目前已经过去数年。香港的问题该解决了。

希思来到了北京,邓小平和赵紫阳都会见了他。数年前,邓小平曾在希思告别北京时宴请了他,邓小平对他说,香港问题将在适当时机解决。当两位政治老人为重逢相握时,世界和平进步的钟声悠然响彻他们的耳际。他们为对方的国家祝福,为对方的健康祝福,更为人类世界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祝福。

邓小平对希思说:现在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希思就这样回到了英国。

希思在会议上介绍了访华过程和他本人的看法。他以一个持重的有经验的政治家的口吻告诫与会人员说,中国正在崛起,它将会成为真正的东方雄狮。我们过去曾说它是一匹昏睡的狮子,现在我向诸位报告,这匹狮子已经醒过来了!

希思接着说,鉴于此,我们应该慎重地调整我们的政策,继续拥有香港般的优势……

希思的话引起大家的沉思。尤其是他说的拥有香港般的优势这句话,耐人寻味。这就是说,香港真的不属于英国啦,但还要想办法像拥有它一样,使英国仍然据有在亚太地区的优势。

会上,外交大臣卡林顿谈了香港地区目下的形势。自从中国正式提出香港问题之后,香港的居民开始对未来焦虑不安起来,尤其是投资家们更甚。卡林顿曾于去年4月份访问北京。那时,香港最大的商业银行汇丰银行就已萌生动意,它们开始大规模地集资套购,准备搬回英国。

汇丰银行享有香港政府授丁的中央银行的一些特权。因为港英政府没有自己的银行,于是它就把某些权利授给英办的汇丰银行。它可以印发钞票,掌管着港英政府的金库支出,负责替政府监督金融机构等等。汇丰银行董事长是香港银行公会的主席,被银行家称之为金融港督。

香港是名符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之所以如此,是与6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的急剧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全球性金融变革的产物。

香港目下的持牌银行就有165家,分支行共1377家,外国银行驻港代表办事处就有158处,持牌接受存款公司36家。香港的外资银行大多数是国际性大银行,世界首位500家大银行中,有117家在香港有分行,其中77家更在首100名之列。香港的银行业对海外同业资金调拨频繁,资金流入大于流出。据1981年统计,海外银行存放香港同行的余额高达257153亿港元。

有人说,伦敦的猫比挪威的人还多,而香港的银行比商店还多。

汇丰在众多银行中一览众山小,可见其在香港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汇丰银行曾打算与英国莱斯银行合并。弄得撒切尔不得不出面解释:汇丰银行的举动和英国政府无关,是纯粹的商业考虑。然而,1989年,汇丰银行仍然从香港的金融帝国里分裂而出,搬回到英国伦敦。

汇丰银行曾是香港金融界的头羊,如今头羊西去,香港的金融帝国还能维持多久呢?

卡林顿大臣说,汇丰的出走香港,显示出香港资产界和金融界对香港的未来信心不足。倘若这样下去,香港将会垮台。这样对英中两国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撒切尔夫人礼貌地听完了卡林顿大臣的话后,谈了她对香港问题的看法。这是她深思熟虑许久才说出来的。她说她想起了伟大的英国传统。

这个世上最完美的最古老的最颠扑不破的英国传统告诉她:

不要理睬那些中国人!

同类推荐
  • Wu Renbao: China’s Most Eminent Farmer 精彩吴仁宝

    Wu Renbao: China’s Most Eminent Farmer 精彩吴仁宝

    《精彩吴仁宝》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分为精彩求实路、精彩为官道、精彩和谐发展、吴仁宝特色语言四部分。该书记录了老书记吴仁宝几十年来带领华西村致富的创业经历和精彩人生,将老书记身上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共同富裕的崇高境界,丰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愿所有的坚持终不被辜负

    愿所有的坚持终不被辜负

    本书是15位豆瓣、微信等网络人气作者的合集,作者通过讲述温暖的故事,给读者以励志或感悟。本书不光写爱情,也写了友情、亲情,是一部优秀的,向上的文学作品。不管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坚持做一个温暖的人。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血海国魂(下)

    血海国魂(下)

    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雄踞中国版图之中央,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延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发生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保卫大武汉”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次会战。为准备武汉大战,日军先后投入9个师团、3个旅团和两个野战重炮旅团,共计25万人,并有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各类舰艇120艘,飞机500余架参战,总兵力接近35万人。
热门推荐
  • 快穿:男主拜倒在脚下

    快穿:男主拜倒在脚下

    夏沫沫睡了一觉后,莫名其妙的被女配逆袭系统绑定了,从此开启了攻略男主之旅,什么暖男校草,霸道总裁,可爱小竹马······通通不在话下此书已弃坑。
  • 神童故事

    神童故事

    本书编选了中国历代神童经典故事,按年代分为四篇: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朝;元、明、清朝。所选的神童故事具有创造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属于真人真事,真实可信,读者受益匪浅。该作者出版了多部孩子(中、小、幼)教育读物及音像教材,创作大量(500余首)教学歌曲,受到孩子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他坚信:思维、潜能的挖掘,必然得出教育进化与人类进化更完美的硕果;品格的培养、心灵的塑造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必将蕴育品学兼优和智力超群的神童!
  • 古道仙恒

    古道仙恒

    神途破灭,仙路崩殒。自太古、神古、仙古三大纪元后,翰世难寻,浩土不再。唯有星路横空,诸方争据。梵音重鸣,悲歌弥响。孤舟泛渡,蓑影独立。浮生遗梦仙尘尽,空余古道孤影长。
  • 阿曼的往事

    阿曼的往事

    有时候又常常在想,在这个喧闹复杂,物质横流的都市中,为什么自己却依然孤独着。不过,我却喜欢这种孤独。我认为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让人空空的。而孤独时,我就会越发的清醒过来,以便于清楚的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所以常常的尽情的享受着这种孤独感。或许说这是一种自恋的倾向,可是我却并不讨厌。有人说,时常回忆的人,象征着他已经渐渐的老去,而我却不认为这样。我觉得,回忆是一种心情,只有当你的心情在最最平静的时候,才可以去回忆。回忆过去的苦,过去的甜,过去的酸,还有过去的辣。回忆其实是一件另人愉快的事,心中那些尘封已久的,都会一点点的浮现出来,然后细细品味,这,或许又别有一翻滋味吧!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莫负古菱

    莫负古菱

    儿女情长,爱而不得,恨而不得,在爱情面前都很微不足道,历经险阻,谣言四起,婆媳不合,护妻狂魔。女主患有重度郁抑症,其他三位女主为爱痴狂,为情所伤所困……男猪们为爱放弃官职,丢掉谣言风声,摆脱家族怨气,与爱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李风,从国际佣兵组织“前锋”退役回国之后,希望可以过上平淡的生活,泡泡妞,打打游戏,过一过普通人的生活。结果回国之后就惨遭逼婚,李风还不想这么早就就被婚姻所限制,于是开始浪迹花都的生活,在玩熟英雄联盟这个游戏后,逐渐热爱上了这个游戏,并以这个为泡妞手段,走上了一条“电竞泡妞”两不误的不归路……
  • 幸福是什么: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

    幸福是什么: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

    郭明义是学雷锋的优秀模范人物,被誉为雷锋传人。这本书是作者与辽宁省新华社记者合写的一本书。书中着重写了郭明义从小爱劳动,爱社会,爱学习的故事,也将郭明义在部队,在鞍钢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奉献精神赢得大家的喜爱和尊重的故事,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学身边的英雄,从小事做起,此书得到了辽宁省委、政府的支持和表彰。
  • 闪婚溺爱:霸道老公疼妻入骨

    闪婚溺爱:霸道老公疼妻入骨

    惨遭未婚夫背叛,她放下一句狠话。“我一定会出现在你家户口本上!”原以为,嫁给这个男人只是报复未婚夫的跳板,谁想,他却是一条披着人皮的狼,步步为营,在她没有防备的时候一点点拆吃入腹。“离婚,我要离婚!”某女大喊。“宝贝,你说什么?嗯?”“呜呜呜,老公大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本书作者通过“选择比努力重要”、“人生何处不套牢”、“老狗学不会新把戏”等十三篇,阐释了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成功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抉择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