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500000012

第12章 挺直腰 向前走(2)

这之后王志钧和他的团队又在香港和内地的几十家企业的竞标中拿下了“北京国际饭店”的牌匾和门面装饰的项目。在“连中三元”的不俗业绩后,他们的公司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他们从单纯的牌匾制作进入到商业服务业的装饰,北京的西单商场、长安商场、北京城乡贸易中心大楼都有他们创造的非凡业绩。

也许广东省东莞虎头镇的“豪门大饭店”更是王志钧的得意之作。那是1999年圣诞节,他应朋友之邀到虎门去玩,一处正在建设的宾馆引起他的兴趣,这是一家外国公司承建的,光设计费就花了1000多万元,而王志钧竟发现设计中大的毛病就有30多处。最后东莞请王志钧重新干,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使这个豪门大饭店成了国内公认的最精致的五星级酒店。在这个过程中,王志钧已实现了一个病退知青和制牌匾的小工匠向工艺美术师、装饰设计师的人生蜕变。同时因为他突出的业绩,连续三届被评为黑龙江省的劳动模范。

我想,当年在基建战线艰苦奋斗的知青很多,为什么王志钧成为成功者?也许是因为他在兵团锻炼成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也许他不甘沉沦为尊严而战的决心和毅力。王志钧自己说:“功夫在诗外。”这些年,在任何时候,他都在学习,读书、画画,从来没有停止过。什么书都看,美术专业的,他当教材学,非美术专业书读得更多。他说,凡是有阳光有灯光的时候,我都在读书或写生。

他善于从能获取知识的所有渠道学习。在没有改革开放之前,要得到国外的资料很难,他特别爱看外国电影和中国领导出访的纪录片。他拿着速写本边看边画,本上画满了,就往手上胳膊上画。画外国的建筑画外国的招牌也画外国的服饰。因为没有灯光,他画得一塌糊涂,可是他自己能看明白。有一次一家商店找他设计门面,他说:“等几天我看完新西兰和中国足球赛,我再给你干。”其实他不是球迷,只是想在那球场周围的广告牌和球赛中间展示的城市风光中获得灵感。

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准备,一旦有了展示才能的时候,他就如火山爆发了,你想挡也挡不住的。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武艺高强者总能取胜。在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中,总有胜利者和失败者,胜利者奋斗并不抱怨,失败者抱怨多于奋斗。胜利者总是有知识和才能的准备,失败者往往在这些方面有不足,即使有了机会也抓不住。这也是我从许多老知青的人生经历中体会到的。

王志钧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为人真诚善良,团结起一个能和他生死相依的团队。他说,我干的这么多工程没拖欠过工人一分钱工资,我不怕走夜路,也不隐名匿姓,因为我没有仇人。当时我们企业有一句口号:“对待工人,政治上不压迫,经济上不剥削。上台一出戏,下台亲兄弟。”他说的两件小事,对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个工人想开口和领导说件事,可能想了好几天。他来找你时,再忙你也要听他说,如果跟前有急事处理,你也要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再安排时间找他谈。还有一件事,他们承建西单商场时,春节到了,他为每个农民工买了探家的往返飞机票。家乡不通飞机的,回来后按飞机客票费用报销。这样做,员工能不为他卖力吗!这种善待别人的习惯,大概是他在兵团当知青时养成的,那时大家都情同手足,患难与共。

没想到,王志钧在事业高潮中激流勇退了。在50岁的时候,他移居新西兰,在风景秀丽的奥克兰的花园洋房中安了家。他说,太累了,旧伤复发,他需要修养。他说,知识付出的太多了,他需要充电,他要静下心来,读几年书。他说,他要弥补对亲人的欠疚。这些年,他常年在外施工,父亲病重时,母亲推着自行车送他到医院。现在父亲不在了,她要让母亲到气候最好的地方享几年福。当然还要还对妻子女儿的情债。其实,无论什么原因,激流勇退也是一种智慧。

在这个美丽的夏天,王志钧回家了,为了参加他们12团4连的“2007?相约哈尔滨”活动。他曾为战友们“2005?相约北京”、“2006?相约沈阳”捐了款,这次他们要为老连队搞自来水工程,他又捐了款。在国外他不是富翁,他只想表达对养育过自己的土地,对帮助过自己的战友的一份情义。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向我展示他在新西兰的“作业”--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他走遍了这个国家的山山水水,记下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关爱人类命运的情怀。

志钧告诉了我一个秘密:他要回到上海。那是一片举世瞩目的热土,他要在那里留下自己的足迹,就像当年在北京一样。因为有这几年的准备,他可能会干得更好。定居上海还有一个原因是,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现在新西兰的中国孩子很多,他们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当地人赞扬他们:“你这个中国孩子很好!”而他们总是说:“我不是中国人!”志钧心里很难过,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说出这样的话。因此他领着她回来了!

附录

五十开外正当年

王志钧

我是一个知青,是千千万万个知青中最普通的一名知青,但却有幸成为贾宏图老师笔下的《挺起腰,向前走》的主人公。

最早知道贾老师的文章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七十年代,在那出版物的极度匮乏的年代,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一个浑厚的男中音通过电波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企业开拓者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这篇报告文学给了我、一个忍着伤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从事着繁重而又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又随时面临解雇而使生活无着的“临时工”的心里,注入企业开拓的最原始启蒙。

2007年的夏天,我有幸见到啦,在我心中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作家贾老师的时候,如其说他是一位作家,倒不如说他是我们家里的一位长兄,我们知青的长兄!

“知青”是一个逐渐被人淡忘的群体和名称,但在贾老师笔下,一个个活生生的知青,一段段知青的坎拓命运,又一次浮现在人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位古道热肠的长兄,让我们知青这个弱势群体的故事,使我们和更多的人再一次地回忆,回味和知道那一段不堪回首又刻骨铭心的年代和往事。

往事如烟,但又岂能灰飞烟灭!曾几何时也流行了对“知青”,经历无怨无悔之说,对这样一个磋砣岁月、无怨无悔是不是有点麻木,对如此的命运能无怨吗!人失去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光能无悔吗?可是怨什么,怨谁呢!

一言难尽的文化大革命在革了文化命的同时,捎带脚地也革了无数风华少年的命,本应该在学校里朗朗读书的我们,却成了游荡社会的无首群龙,上山下乡成了那个时代最无奈的选择。怨吧!怨那个时代!但它已久远!。

而我们当年艰苦卓绝的劳动换来的是建设兵团十年的亏损,当年备战备荒、剑拔弩张,换成了龙江两岸的口岸通商。昨日的千军万马,排山倒海修的宏大的水利工程,不是被闲置、就是被分割的支离破碎。

只剩下了一个“悔”,悔我们这一代人被人说成是垮掉的一代,荒废的一代,我也曾为此不平,为此呐喊,可事实却是严酷的,我们这一代只有极少数的人,以30几岁的身躯与18-19的毛头小伙、姑娘同坐一个课堂,要不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从社会的最底层,闯出了一片天。我们中间也出现了一些大作家、大导演、学者教授企业家,也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但它却是风毛麟角,少之又少哇!而我们大多数回到自己出生和熟悉的城市,在人们歧视、漠视、蔑视的目光中从事着朝不保夕的繁重劳动和承受着无住房、无口粮而又拖家带口的重重生活重压,但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又一次成为了最重要的劳动成份和最主要的社会稳定成份。但终究因少知识,少机遇,被社会逐渐边缘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悔吧!但悔又何用!

上山下乡,功过是非让他人去评吧!但北大荒的“大烟炮”煅炼了我们的体魄,背井离乡却又遇到了待我们亲如父兄的兵团老兵,让我们更早地就深入地接触了人生的真谛。农村的经历彻底地改变了我们这些当年红卫兵的狂妄,与白面书生的酸渍溜。上山下乡让我们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它为我们后来的拼博生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漫漫人生路开了一个好头!曾经有一位作家这样写过我:“企业家的素质,艺术家的风度。体现着一代人的精华,他!带着“荒哥们”的质扑。掩着创伤的痛楚,踏上了开拓的路”。这些话对我十分过誉,但这位作家却在我身上发现了我们知青身上共有的“荒哥们儿”的质扑。而就这荒哥们儿的质扑,使我受用一生!

如今我们都五十开外啦!

但在知识的海洋中没有年龄,在拼博的激流中见不到弱者。

我们人未老,身且壮。五十多岁还是好年华。让我们再一次在知识的海洋中翱游,在拼搏的大潮再看到我们冲刺的身影。

珍惜吧!珍惜我们宝贵的人生

珍惜吧!珍惜我们崇敬的“邓大人”给我们开创的新时代。

又记:

贾宏图老师所写的《挺起腰,向前走》在黑龙江《生活报》和在互联网上发表后引起了好多知青和非知青的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和关注。很多热心而从未谋面的战友还掂记着我的腰,更有朋友主动要用他们家的祖传方法为我医治,我从心里感动、感激,我从心里觉得我很有幸成为了知青中的一员,我们知青是一个多么好的群体啊!今天借贾老师的这个平台回报我一下我的“腰”,当年被砸裂的邸骨,在97年终于抵抗不住岁月的重压,使两腿失去活动能力,随即手术,但不成功,在床上躺了一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后经一位贺姓的当年知青用家传的针灸妙术使我又一次获得了坐、行、走的权力。现已痊愈,我们天天煅炼,早已健步如飞。在此向关心和掂记我的知青战友和朋友致以谢意。亲爱的知青战友们,我永远爱你们!

王志钧

2008年5月25日

同类推荐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散文与诗歌精选集,收录了部编教材名作《最后一次讲演》等闻一多先生最为世人称道的经典诗歌及散文作品。本书文前由特级教师高江海对闻一多作品做深入导读,文中辅以注释、旁批,紧贴教材考点,点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文末“积累与拓展”从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时代背景、迁移比较阅读等方面,对选文做全方位阐释、引导、拓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吃透部编名作,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 林徽因小说集

    林徽因小说集

    根据早期文档资料,本书完整收录了林徽因已发表的全部作品,真实再现了林徽因从黄金时代到暮色年华的传奇人生。
  • 芳菲的花瓣儿

    芳菲的花瓣儿

    自己送给自己的,也是北京送给我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冒失”,比较无知和低幼的那种,但是,我喜欢这种无来由的依赖和追索,大约,是源于文字的气味吧。真的很偶然。在苏联电影人塔可夫斯基的著作《时光中的时光》里,塔可夫斯基不厌其烦地若干次提到黑塞,并小学生似的引用了他的作品《玻璃球游戏》里的话,许多许多,基本上证明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铁杆”关系。
  •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这不只写给女人看的书,而是适合男人和女人看的爱情良方。独木不成林,爱情是男女两个人的事,如果我只教女人如何在爱情里找到真爱,那是把男人当傻瓜显然是不行的。本书是与美食有关的爱情手册,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兵法,不是改造,也不是控制,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甘露。没有谁非得吃定谁的道理。
热门推荐
  • 温热的手心

    温热的手心

    我们喝过,却没有把记忆抛了干净。我们走过,却没有哀嚎着丢了此生。远扬豪气举杯,一饮而尽。炳浩嘴角一扬,踏步而过。力游咂了砸嘴,只道这并非虎豹之路。程颖站在另一座桥头,本想喝碗最真实的孟婆汤,无奈眼泪早已替换了汤药。白绮柔弱的样子,会被这阴森恐怖的幽闭空间吓倒,但是谁知道,她早已在桥的对面朝着我微笑了。而韩源,只是冷静地看着我们一个个脱胎换骨,好像这是她早已走过的熟悉道路。作品展现了几个少年少女一段美好的青春年华,作品基调温婉,青春微妙、复杂、美好的情愫融于故事情节中,慢慢编织成一个丰润的情感世界,在那里,读者可以轻易地寻觅到自己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的青青印迹。
  • 腹黑总裁之情深缘浅

    腹黑总裁之情深缘浅

    “你去死,我这辈子都不想看到你。”“好,我去死,只要你开心,我做什么都可以。’直到她死了,他才开始后悔……
  • 唐鍾馗平鬼傳

    唐鍾馗平鬼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间无二

    世间无二

    你是我做的很长很长的梦,梦醒了,不敢睁眼!我相信,你一定还会在这里……
  • 杀生魔术

    杀生魔术

    这是一个发展的异世界。发明家、魔导师、神圣教会、群星组织……各方势力,旗鼓争鸣。这是一个冲突的异世界。王国、帝国、教国、十六联邦……勾心斗角,纷争连年。这是一个危险的异世界。蛮人、侏儒、雪精灵、魔兽……异族在侧,虎视眈眈。这是一个神秘的异世界。遥远东方的理想国度、预知千年的上古圣人、隐藏在进化论背后的神明之影若隐若现……光辉之下,暗云肆涌。而在王国西南角的某个山村中,有一个平凡的年轻人,还在每日拼命琢磨着怎样在这个遍地魔法的世界中用自己的魔术手艺打出一片天地……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总裁我们结婚吧

    总裁我们结婚吧

    为了让唯一的亲人安心,她急于把自己嫁了。一场相亲,他娶了一个比自己小十三岁的丫头。她连恋爱都没谈过,单纯的像一张白纸。以为结婚就是洗衣服做饭过日子,可他却说自己不想老来得子,得抓紧时间快快当爹?
  • 这个修仙不一样

    这个修仙不一样

    少年边吃着鸡腿,边踩着一个老头,泪水如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欺负老年人!
  •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群雄并起、社会动荡、能人辈出、怪胎不断、民族融合、文化碰撞……南北朝,是一个大破坏的乱世,也是一个大融合的盛世;是一个分裂了两百年的铁血时代,也是一段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5到6世纪,中国从南北对峙、东西分裂,到最终走向统一的历史。书中有草原民族拓跋鲜卑的崛起、衰落与消亡,有一代代被权力击垮的南朝皇帝的变态,有边关小兵高欢的艰难奋斗与失意,有江南的烟雨柔情和在温柔乡中的魂断命丧,更有一个民族的挣扎、迷茫与蜕变。这是一曲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悲歌壮曲,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重温与铭记。
  • 永痕游记

    永痕游记

    我,不是为了游历。不想风口浪尖,只想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