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500000019

第19章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1)

1969年秋天连续的暴雨,让逊克县山洪暴发,双河奔腾咆哮如脱缰的野马。河水冲毁了岸边的农田,冲跑了摆在地头的战备电线杆。正在双河大队插队的上海知青金训华,奋不顾身地跳进河水里捞电线杆,然而无情的江水把他卷进翻滚的恶浪,再也没有回来。

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很难过,他指示要处理好烈士的后事,并要求派作家把金训华的事迹写成小说,向全国推广。周总理的指示层层传达,上海文艺出版社到黑龙江省组稿,他们到当时的省文化局创作评论室请求帮助,负责创作工作的吕中山(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把这个采访金训华事迹创作小说的任务落实到哈尔滨市文联的驻会作家郭先红头上。

老郭日伪时期在山东老家渡过苦难的童年,祖母不甘心祖祖辈辈都当“睁眼瞎”,便把祖传下的银镯典当了作学费,让郭先红去读书,可惜家境贫困让他还没读到高小就辍学了。他14岁就进厂当学徒。解放后,在工厂当了主人的老郭继续学文化,一有空就动手写点儿东西,新生活总让他激动不已。1958年春天已经当了哈尔滨电表仪器厂车间主任的郭先红写了一篇反映工人自力更生的短篇小说《站起来的人们》发表在《北方文学》上,文学前辈茅盾先生看到后赞扬这篇小说“写得很好”,并推荐到《人民日报》副刊上全文发表。受长春电影制片厂之邀,他又改编成了电影,在全国上映。作为优秀的工人作家,老郭参加了1960年的全国第三届文代会,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在文学组的发言《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来他被调到了市文联当上了专业作家。文革中老郭也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突然接受了周总理的任务,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金训华的事迹他已从报纸上读到,对知青的任何消息他都很关注,因为这位6个孩子的父亲,已经有4个孩子下乡,有的插队,有的在兵团当农工,他时刻牵挂着他们。金训华的事迹让他感动,他觉得应该为这个英雄的青年写点儿东西,可没想到这个光荣的任务,这个周总理下达的任务能落到自己头上。

就在那年的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老郭坐火车到了龙镇,再换汽车到了黑龙江畔的小城逊克,再坐马车到了大山下双河边的双河大队。老郭知道知青的生活很艰苦,但没想到双河的条件这么差。这里的气温最低到了零下47度,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十五六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盖着从家里带来的单薄的被子,晚上冻得缩成一团,戴着棉帽子睡觉,早上被头上都挂着霜雪。他们吃的是苞米饼子、苞米馇子,菜只有大白菜、大萝卜,汤里连点儿油星都没有。水井时常被冻住,吃水都困难,洗衣服更难,许多孩子都生了虱子。看了这些上海青年的生活状态,从小吃苦的老郭忍不住一阵心酸。这些来自大城市、年纪这么小的孩子,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已经是奇迹了,还涌现出金训华这样为保卫国家财产敢于献身的青年就更可贵了!如果我不把金训华的事迹写出来,不把在边疆绝寒之地战斗的知青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告诉社会,就是一个作家的失职。

老郭住进了知青宿舍,和他们睡一铺炕,和他们吃一锅饭,白天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晚上一个个找他们谈心,了解金训华生前的故事,也了解他们的生活。知青们睡觉了,他还在灯下整理材料,写生活札记,停电后,他又点起了蜡烛或打着手电筒。知青们半夜醒来,看见老郭还在灯下挥笔,有时还看到他在流泪。老郭是个特别有感情的人,金训华和战友们的经历常让他热泪湿襟。孩子们并不知道,他因为工伤,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已下降到零点几了。

更多的时间,老郭当上了这些孩子的家长,他教他们如何糊窗缝,如何生火,如何穿戴更温暖防寒。青年们想家了,他为他们讲笑话,领他们唱歌,让他们开心;青年人中有了矛盾,他帮助化解,一直到他们握手言和。谁有了心里话,都愿意对他讲。他爱青年们,大家也爱他。他们都把老郭叫爷叔(上海话,亲叔),他们很怕冷,却把自己的狍皮褥子给爷叔铺上。虽然水凉得让他们害怕洗衣服,可爷叔的被单总是被他们洗得干干净净。细心的女知青下地回来,把在地里拣回的芸豆、黄豆煮好了送给爷叔吃。知道他深夜还点着油灯工作,当电工的知青想办法晚关闸半个多小时……

经过一年半的深入采访和体验生活,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老郭终于完成了48万字的长篇小说《征途》。那是“四人帮”大搞“文字狱”特殊时期,既要如实地写出知青艰辛奋斗的经历,又不能突破“高大全”的模式,老郭费尽了心力。现在看来,这部书不可避免地留下时代的印迹,但仍不失为英雄主义的颂歌。这部产生于文化萧条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全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共发行了300万册,还翻译成外文向国外发行。全国各广播电台连续广播,吸引许多听众,有的青年就是听了这部小说,才到黑龙江下乡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还拍成电影,观看这部电影成了当时的一个盛事。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严寒的季节,这部书给处于文化饥渴的2000万知青,送去精神食粮,送去慰藉和鼓励。当年也在黑龙江畔密林深处当知青的我,拿到这部书时竟激动得一夜无眠,先睹为快。当时对作家郭先红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没想到二十年后,我竟成了他在省作家协会的同事,与先生朝夕相处,他从未给我讲过当年写《征途》的经历,但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我作人和作文的楷模。这是后话。

书写完了,老郭回到了哈尔滨,但和上海知青的情谊却更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老郭成了双河大队的上海知青在黑龙江最亲的人,他们的家成了这些孩子在哈尔滨的办事处和联络站。他们统计过,那些年,老郭一家接待过到哈尔滨办事、看病和探家路过的知青有500多人次。人多时,他家的床上和地板上都躺着人。为了接待好知青,老郭为全家分了工:小儿子负责接站、买车票;大女儿、二女儿负责做饭;老伴负责给知青们拆洗和缝补;老郭负责对外联系,专为青年解决难题。那时双河的上海知青中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就去哈尔滨找老郭叔!”后来我去过老郭家,只有两个屋,家里一帮孩子,生活很窘迫。当时他的收入也不高,经常接待知青,实际给他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他默默地承受着。

大概是1972年9月的一天,天还没亮,老郭家的门就被敲开了,一个男知青哭着对老郭说:“黄德明快不行了,你救救他吧!”原来小黄在打场时因为劳累,倒在了扬场机上,整个身体都被绞伤了。大家把他抬到逊克县里,医院没有办法,他们又把他用拖拉机拉到龙镇抬上火车,颠簸了二十多个小时到了哈尔滨,可因为没有医疗关系,又没有熟人,各医院都不收,眼看着出血过多的小黄快不行了,他们就来找老郭。老郭边听情况边往医院跑,他一看浑身是血的小黄躺在走廊的担架上。他立刻去找在省中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傅广禄。傅大夫找到自己的老师,才安排小黄住进了医院,又在当天安排了手术。当黄德明从昏迷中醒来时,老郭就坐在他的床头,拉着小黄的手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老郭的女儿为他端来热乎乎的饺子,盖在他身上的被子是老郭全家最好的。现在一说起这件事,已经五十多岁的黄德明还感慨地说,我这条命是郭叔给的。

如果说老郭救了小黄一条命,那么他救了曹平一生。小曹家境困难,性格又很内向,情绪时常低落。老郭在双河深入生活时,对他关心很多,他们成了“忘年交”。那年老郭和老伴去上海治眼病,正赶上小曹的母亲病危,他请人把老郭两口子叫到床前,含着眼泪说:“曹平就我这一个亲人,我死后,就把孩子交给你们了。我知道你们是好人,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从此,老郭把小曹当成自己的儿子,时刻关心着他的成长和进步。无论下乡时,还是返城后,老郭对他大事小情的过问和帮助,比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都多。曹平和妻子陶建华(也是双河的上海知青)也把老郭老两口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同类推荐
  • 送给男人的礼物

    送给男人的礼物

    一件看似平常的物品,如果被冠以“礼物”二字赠给所爱的人,就变得意味深长了,因为每一件礼物都被赋予了甜蜜的物语。本书以“爱情”为主线,用心挑选30种适合送给男人的精美礼物,每一种礼物都包含一个故事,一段寄语,一种情愫。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桥是

    桥是

    桥是河海的走廊。取消舟楫以后,桥与船便成了天然的敌人。在山与山之间,桥架通的是路,在岛与岛之间。桥联接的是船,在水与水之间,桥铺排的是车。始于童年,我的印象中路桥是飞越的彩虹,岛桥是循环的船,永远行动在水的皮肤之上,只有水上的浮桥,才是真正陆地上的车。写下一个桥字,船、车、舟、路、筏,如同水的私生子联袂诞生,于是我理解的桥才能真正成为陆地与大海的摇篮。站在桥上,背后有大陆,海,或者山与岛。面对面,我们只能选择路,才有出发,这是一个无限绵延的前庭,它的目标指向未来。因此,只有桥的联通,世界才能成为整体。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三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三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校草来袭

    网游之校草来袭

    一次意外,让顾辞从地球来到了平行空间,意外的开始,是你我的相遇。《惊天》全息游戏公测,女扮男装的顾辞终于有机会恢复女儿身,现实里的A大校草且看她如何在游戏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引领顾家走向另一个巅峰。然而爱情就那么不期而至,许是老天爷看她前世太过悲惨给了她一个宠她疼她的大男孩。可前世的遭遇,注定顾辞在爱情这条路上不会一帆风顺。 (书友群:61058803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一生之传奇大亨

    我的一生之传奇大亨

    突然想写点什么,不然当我老了,拿什么证明我曾年轻过。谁都有过年少轻狂,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生活。等到百花相谢,留下的是什么?
  • 帝战苍天

    帝战苍天

    吾生伴异象,终乃不凡人。帝兵九天落,定当破苍穹。诸神无主,邪魔天降。以我帝躯,踏世为王……
  • 创世1634年的战争

    创世1634年的战争

    林动、赵平、周翼、政萧萧四个过着平凡生活的朋友,无意间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从而开始了一段奇异、壮丽的旅程。在了旅途中他们经历了自己的故事、他人的故事,碰到了许多影响他们命运轨迹的人物。残酷的战争、甩不掉的命运、生与死的抉择、为现实的疏离虽然不能切断四人淡淡的友情,但他们的心灵在这旅程中也悄然变化着。
  • 守护甜心之双柒缘落

    守护甜心之双柒缘落

    【守护甜心之碎梦重生】“彼岸,恶魔的温柔。”她洁白如雪,名曰曼陀罗华,盛开于天堂之路,是天使的化身。她鲜红如血,名曰曼珠沙华,布满在地狱之途,是恶魔的化身。她们本是双生花,骨子里都流淌着死亡的血液,却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神圣之地”与“炼狱之地”。百年来,曼珠沙华主宰于地狱,统领着坠落的难民。罂粟是她的得力部下,两人同是地狱的象征。曼陀罗华孤身作战,她是新生的象征,在天堂那漫漫星河中,指引迷途的归魂,使生灵得以安心。碎梦重生.唯玉暗漓.碎醉沉年.银笙南忆.简介随便看看就好了,和内容其实木有多大关系。
  • 变身暗黑龙女王

    变身暗黑龙女王

    再当死肥宅是不可能再当死肥宅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当死肥宅,人家从现在开始是恶龙女王。不出手的时候美美哒,一出手就是毁天灭地,当龙娘挺好~哦呵呵呵呵呵哼哼哈哈哈哈哈!恶龙女王盘踞在她的巢穴中,用岩浆制造出恐怖的恶龙军团,向所有的世界发动战争。恶龙军团吞噬一切生命,摧毁整个世界,所过之处一切都化为岩浆。恶龙女王以此制造出更多的军队,入侵更多的世界,掠夺一切所能掠夺的,燃烧一切所能燃烧的,最终建立起一个征服一切的熔岩帝国。目标是毁灭所有的世界,将整个宇宙化作一片火海。好吧,以上都是胡诌的,这其实只是一个死肥宅变身暗黑究极龙娘放飞自我的故事。
  • 疯癫随笔

    疯癫随笔

    流云走过,温柔了时光,惊艳了岁月。慢慢长空,你我皆为过客。愿时光不老,你我皆好。
  • 贪腐败国

    贪腐败国

    我国长江下游南岸有座古老的城池,春秋属吴,战国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孙权巡视长江,看到秣陵东有钟山,西有石头山,不禁发出了“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的慨叹。孙权称帝后,以此为吴国之都,改名为“建业”。西晋愍帝时更名“建康”,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恭帝而称帝建宋,历八主。479年,萧道成废宋顺帝自立,创建南齐。永泰元年(498)七月,齐明帝萧鸾辞世,临终遗诏,传位十六岁的太子萧宝卷。令六位顾命大臣辅政,时称“六贵”。次年正月,改年号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