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8800000001

第1章 序:还原真实生活的颗粒感

三川玲

《下乡养儿》有一种迷人的气质,从第一行起便欲罢不能,我丢开了手头一切要紧与不要紧的事情。中间去老友家喝了一次酒,把书落在她家,第二天一早便去讨回。《读库》分两期连载这个作品,本是双月刊,中间还隔了一期,整整半年我都沉浸在冯丽丽笔底的那个世界之中。

在将其作为亲子书讨论之前,我想首先强调一下这本书的文学性。我知道有两类文字深受欢迎。一类是反映人们梦想的,那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比如我们的武侠小说,来自外星球的都教授,孩子们的《哈利·波特》和《冰雪奇缘》;一类是再现现实的,读者看了会深感共鸣,觉得写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情。后一种作品的魅力在于,读者“被看见”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在无限沉醉之间,你似乎能听见一根手指在轻轻叩开你的心门。

本书的迷人气质来自于后面一种。这个作品有两个文学特点,第一是事无巨细纤毫毕现的流水账,作者冯丽丽像摄像机一样记录着他们的生活。这种文学手法让我想起我对相机镜头的感受。一些高级的光学镜头能够拍出超肉眼的效果,而冯丽丽冷静、克制、琐细的笔法,很像那种昂贵的光学镜头,捕捉到我们肉眼不见的细节。而那样的细节,正是令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部分。我看罗中立那比照片还写实的油画《父亲》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表达上的克制。冯丽丽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没有推崇赞美,她有非常强烈浓郁的情感,却能一直控制住自己不去表达,不去说破。心理学有个治疗方法叫“隐喻”,通过故事的暗示性来达到治疗效果。隐喻发生在人的右脑,其力量之强大,可以影响人的潜意识。削弱隐喻力量的方法就是说破。

高级光学镜头感下的生活、表达克制的作品,却注定要让读者思绪万千、万马奔腾。他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生活立场大发议论,可以解读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和内涵。这就是文学批评里所说的“形象大于意义”。

本书的高超文学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反思的空间。

显然,本书也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亲子书,而且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那种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践行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了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家长在书里也是成功的,拥有强大的内心、生活的智慧。然而,《下乡育儿》里的角色却是软弱无力的。孩子天天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最后辍学在家,一直延续到九岁,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只能在深夜里玩倦了才躺下,以至于很久没有见过太阳。执行家庭教育的父母也看上去懦弱无能,没有单位,做着散工零活,从事的工种也是出版业里最辛苦最琐屑的校对。到了乡下,连农村大妈的小孩都斗不过。用老六的话来说,这是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但是,我始终无法简单地把戎先生冯丽丽夫妇贴上人生失败者、性格懦弱者的标签,书里面隐藏着大量相反的信息。比如,他们自己的房子在东大桥,那可是北京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段,世贸天阶和芳草地就在那里,中国但凡时尚一点的时装片都在那里取过景。戎先生是有正式单位的,他是为了专心陪伴天天而辞职的。夫妻俩也绝对不仅仅是在角落里默默看错别字的校对,因为戎先生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了大段的写作时间,冯丽丽也写出了如此高超的文学作品。他们虽然是沉默的大多数,但他们的心也许比天还高。

他们是有选择余地的,但凡有一点点企图心,也许会过得比你我更加光鲜。

在缺乏进取心的同时,他们却拥有莫大的放下的勇气。试问我们当中,论放得下,谁有跟他们夫妇匹敌的勇气和决心呢?

这不是我们熟悉的选择,它营造了一种陌生的语境。我开始猜想,在冯丽丽和戎先生的世界里,究竟什么算是成功,什么算是幸福,人一生应该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天天在乡下,普通儿童该做的事情——学习读书,有明确目的的游戏,一样都没有。天天做的事情,在家庭分工上,是我们家奶奶做的——买菜、做饭、洗衣、放羊。这些事情,作为曾经是妇女主任的奶奶,也觉得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放在我们家小丸子上面,奶奶肯定觉得我们要毁了这个孩子。

陶行知说,儿童生活即儿童教育。教育者也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我们越来越少给儿童真正的生活,我们提供给儿童的,都是虚假的购买来的生活——比如农作,是去大棚里面摘下成熟得刚刚好的草莓,然后用比市场更贵的钱去购买;我们不去真正的沙滩上玩沙子,不在真正的泥地里玩泥巴,而是到商场围起来的15平方米里面,花30元玩一小时干净的沙子;我们不在田间地头、小区楼下跟小伙伴游戏打闹,却在优雅漂亮的早教机构,跟一群突然认识的孩子进行“社交”。长此以往,当我们看到真正的儿童生活时,都以为那是儿童最不该过的生活。

这令我想起现代学校的起源。蒙台梭利创办的儿童之家是现代幼儿园的雏形,她创办儿童之家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要解放孩子的妈妈和爸爸,让他们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工作;其次是提供给孩子水准稳定的教育。我们知道,有些家长的教育水平高一些,有些则低一些,有些甚至很低。对于那些水平较低的家庭(他们通常也位于社会底层)的孩子来说,学校教育,尤其是福利性质的义务教育,无疑是个巨大福音。但是,无论学校的老师,还是教育主管,或是学生家长,似乎都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学校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好像是为了生产出整齐划一的标准件,因为不符合标准件要求的孩子,就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儿童;学校的教学过程,好像是给流水线的一个个瓶子灌装饮料,如果一个瓶子没有灌够内容,人们总会责怪瓶子大了小了,或者没有放到合适的位置。

但是,孩子本来就不是标准件,也不是流水线上等着被灌装的瓶子,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有着自己尊严和个性的生命。

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为什么有些孩子不符合学校的标准,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应该符合什么标准,他只需要成为他自己。因此,我们也不能指责一个儿童为什么装不进去学校的知识,因为学习的过程本不是灌装的过程。

书中,对天天的教育起了重大作用的乔老师,当年因为一个得意门生为了一件小事精神分裂,进了精神病院,便毅然考了教育研究生,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上完研究生,她还是搞不懂这个问题,就去当了幼儿园老师。她要从孩子最小的时候开始观察。乔老师如此内心独白:

最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很脆弱的。所以后来我在幼儿园,就开始帮助一个一个脆弱烦恼的孩子,让他们都变得快乐强壮。

乔老师想让天天和其他孩子过的,正是孩子本来应该过的儿童生活。而乡居一隅的冯丽丽、戎先生、乔老师,他们也在尝试成年人本来应该过的一种生活。冯丽丽这样描述她的乡居时光:

窗户的灯光照着院子。鸡鸭狗兔羊都安安静静。天天坐在我腿上,我抱着她。

村子里有说话的声音,狗叫声,电视响声,蟋蟀叫声,还有烧火的烟味,做饭的香味,泥土的湿味。

过两天我们就可以去西瓜地买西瓜。头伏萝卜二伏菜,我们可以种白菜和萝卜。中秋节我们可以看到清清楚楚的月亮。……冬天烧土暖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炉子里烤我们自己种的红薯。

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朋友都渴望的一种生活。当然,每个人想过的理想生活并非只有这一种。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做理想生活的旁观者,有勇气真正参与进去的,只有冯丽丽夫妻这样的少数人。

【作者介绍】三川玲,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中国教育报》特聘家庭教育专家,网易教育论坛主持人,创建最具影响力儿童教育公众号“童书出版妈妈”。

同类推荐
  • 人间的星河

    人间的星河

    本书由青年作家刘喜悦历经多年探访后倾心写就。4个不同人的故事,4段让你疼痛窒息的体验。当我们走在人生低谷,前路茫茫,也要相信,那些刺痛我们的经历,终将成为我们的力量,从此未来坦荡,鸟语花香。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本书包括三部分:关于谈论国民之修养的散论(如美育与人生、科学之修养、义务与权力等)、中学修身教科书(上下篇)、华工学校讲义(德育三十篇、智育十篇)。这是蔡元培谈人生、谈道德、谈教育、谈修养的精华之作,对于弘扬传统德育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手写情书

    手写情书

    希望《手写情书》,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人的一些想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10多年前,就曾有朋友邀我将写过的文章整理一下,出个集子。我没有答应,当时的想法是,等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好、更厚重的时候,再说。然而,随着生活的变迁,我想写的东西越来越少,应景之作却越来越多。渐渐地,就有了一种惶恐,害怕会失去“我手写我心”的自由和快意。一个男人到了36岁,除了向青春告别,还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困惑。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是答案之一。我就下决心将过去写的文章整理出来,算是对自己多年创作的一个纪念。也算是对一直支持、关爱着我的家人、师友们的一个回报。
  • 农耕年华

    农耕年华

    作者将自身对农耕文化的丰富积累,对农耕、农村、农业、农民的深厚感情灌注到这部散文作品之中,那些即将消失的农耕形式或已然消失的农耕形式,在每一篇短文中得以保留,踩水车、推乌头、沤制草塘泥、打连枷、消夏……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书中还大量介绍了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时节气、农家菜肴、农村行当,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热门推荐
  • 替身:许少的绯色宠妻

    替身:许少的绯色宠妻

    在许景行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对于他而言——要么得到,要么摧毁。而遇上顾吟安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情绪也可以不受控制。有时候认为她是前者,可当他失控时,便觉得她是后者。顾吟安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被所爱之人舍弃。当许景行强势的进入她的生命中,她本能的反应就是送他入地狱。毁了她的婚礼,夺了她家产业,将她爱的人逼入绝境,这样的人怎么懂爱!望着他幽深的瞳仁,失足坠入替身的豪门婚姻里。原来藏在幕后的不是绝口不提的爱,而是动魄心惊的阴谋暗藏……顾吟安苦笑:青梅等竹马,你知道的,我爱的人从不是你!他的指力深深钳入她的肩,似乎想要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楔入她心底。“顾吟安,这辈子我都不会放手!”
  • 王的宠妃爱妃别想逃

    王的宠妃爱妃别想逃

    她在和韩琦的婚礼上出了车祸莫名的穿越到了汉朝!委屈的指着他的鼻子控告他的恶行————欧阳静,是第一个敢直呼他名讳,第一个敢在朝堂上骂丞相,第一个敢跟皇后打架的妃子!对于这些,他都能容忍,可是她太得寸进尺了!以为能驯服的了她,她竟然,竟然逃跑了?欧阳静,你别想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都市

    武都市

    顾星位于奇怪的世界,这里灯火酒绿,他在新鲜下武动。
  • 云中歌(套装全3册)

    云中歌(套装全3册)

    这世上,时光会改变太多事情,但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只要你相信,就永远不会变。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身陷万里荒漠,走投无路之际,一个骑着天山雪驼的绿衫女孩云歌凭空降临,将其带出荒漠。冷漠的刘弗陵最终被精灵可爱的云歌打动,互赠礼物后相约十年后在长安相会。十年后,云歌带着儿时的诺言来到长安寻找刘弗陵,却发现此时的“陵哥哥”不仅不记得儿时的大漠诺言,身边还多了个贤惠美丽的女子许平君。云歌伤心之际,遇到了风雅出尘的贵公子孟珏,孟珏陪伴她左右,对她十分体贴照顾,长安城中这一场偶遇,却并非偶然。
  • 梦魇天祭

    梦魇天祭

    徐乾是一名知名医生,而面对一个衰老综合症的患者,却无能为力。本故事从一个病例开始,引发往事与恐怖经历……
  • 蝴蝶说蜜蜂是害虫

    蝴蝶说蜜蜂是害虫

    杨福久编著的《蝴蝶说蜜蜂是害虫》精选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杨福久创作的多已见诸于报刊的寓言故事、知识寓言、寓言戏剧、系列寓言、微寓言、寓言连环画脚本和寓言剧等作品,充分体现了其寓言创作的创新性、拓展性和多样化、艺术化。作品主题鲜活,中心突出,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多数作品融故事趣味与现代知识和哲理于一体,使读者在领悟到为人处世等道理的同时,感受剑寓言文学带来的愉悦,也感知到原来的不知。《蝴蝶说蜜蜂是害虫》适合阅读传诵,适合排练表演,适合绘画插图,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寓言合集。
  •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访吸血鬼(纪念版)

    夜访吸血鬼(纪念版)

    新奥尔良,浓馥花丛掩埋着腥腐尸骸,苍白的贵族世界上演着凄美的场景。幽暗力量从斑斓城市之下乘虚而入,掀起一段交织着绝望、妖艳与迷乱的壮丽波澜。吸血鬼王子莱斯特,忧郁的贵族后裔路易,吸血鬼女孩克劳迪娅,纠缠着度过十九世纪的癫狂、绝美时代。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