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600000012

第12章 诗艺生活(4)

1896年叶芝结识了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女友一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如果说茅德·冈给叶芝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激情,奥莉维亚·莎士比亚夫人给了叶芝生活的温柔和宁静,那么格雷戈里夫人则为叶芝成为一个大诗人创造了写作和生活的条件。格雷戈里夫人出身贵族,在爱尔兰西部拥有一座庄园。她发现叶芝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后,便请他到她的庄园里去度假,安心从事创作,并让他接触到贵族社交活动,扩大、丰富了他的生活圈子。此外,她还慷慨地给予叶芝经济援助,使叶芝不用像其他诗人那样靠卖文度日。1904年,叶芝、格雷戈里、沁孤等人一起创办了阿贝剧院,叶芝任经理,并为剧院写了很多关于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

1912至1916年,尚未成名的美国现代派诗人庞德,断断续续为叶芝工作。现代派当时正在西方诗坛渐渐崛起,庞德正是现代派的一个狂热鼓吹者。据一些批评家说,是庞德使叶芝的创作有了现代派倾向。1917年,已经61岁的叶芝还没有结婚,他开始追求茅德·冈的养女伊沙贝尔·冈,但依然遭到拒绝。翌年他娶了乔治·海德·利斯为妻。

叶芝年轻时对三样东西很感兴趣,即:一种文学形式,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民族信念。在他的头脑中常出现的一句话是:“把你的各种思想键炼成为和谐的整体。”因此,昨芝的一生体现了这样一个“锤炼、统一”的过程。他的诗歌精神是不死的,一直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13.无言的心曲

十多年前读法国19世纪诗人魏尔仑的诗,我最喜欢他1874年出版的第四本诗集《无言的心曲》。《无言的心曲》代表了魏尔仑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这时候他已彻底摆脱了巴纳斯派的影响,以一个成熟的象征派诗人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他的生活,这期间已经和正在失去一切:职业、家、妻子和孩子,因而在他这一本诗集中大多回旋着倦怠、凄切和感伤的调子,泪水像雨丝一样洒落在他心上,他祈求着宽恕一让我们成为孩子,两个很小的女孩子对一切只有惊奇,没有爱和怒悄悄走到纯洁的榆树下,面色苍白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得到了宽恕魏尔仑生于1844年,死于1896年,52年的生命历程不长却也够丰富多彩的。他早年是一个爱文学胜过法律的法律学院学生,接着是必须奉命唯谨的巴黎市政厅小职员,和放荡不羁才华横溢的酒徒,再接着便是沉湎在幸福和华宴中的歌手和饱尝异国铁窗风味的囚徒。他一生都在渴望平静的生活,却最后在颓唐中贫病而死。死之前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被封为“诗人之王”的象征派大师。

我曾把他的作品全部搜集起来读,发现他“既有温柔诚挚、高尚纯洁的感情,又有从玩世不恭的心灵中排泄出来的污泥浊水;既有如珠似玉富于艺术魅力的清词丽句,又有如糟似粕矫揉造作的陈辞滥调;既有如繁星皓月的诗的天才闪光,又有如枭叫狼嚎的人的绝望和悲鸣。”魏尔仑是一个集矛盾于一体的诗人,也是一个悲剧诗人。他的不幸在沉溺于社会的罪恶中不能自拔,起而反抗又缺乏意志力。所以,他便是一个被社会的罪恶毁灭了天才的诗人。

1866到1884年,他先后出版了六本诗集,这是他创作前期的作品,而后他还出版了十部诗集。应该说他前期的作品精华多于糟粕,后期的作品则糟粕多于精华。1867年魏尔仑结识了诗人莫泰·德·弗乐维尔的女儿,美丽的玛蒂尔特·莫泰。他为她写了不少优美动人的诗篇,结集为《幸福之歌》,于1870年6月在他婚前两个月出版。这部集子里的诗歌,大多写得婉约温存、充满爱恋。

然而新婚不久,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了的第二帝国政府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魏尔仑自愿参加了国民自卫军。1871年3月,巴黎工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成立了巴黎公社,魏尔仑担任了公社新闻处主任。五月流血周后,他避居外地,8月返回巴黎,但失去了公职。后来他与青年诗人兰波同住伦敦,旅居布鲁塞尔。因失意而酗酒的他,又因兰波的介入,导致他和妻子玛蒂尔特感情破裂,最后离婚。

1873年2月魏尔仑在布鲁塞尔醉酒后,开枪击伤了兰波的手腕,被判处两年监禁。从此在蒙斯的牢房里,他版依了天主教。《无言的心曲》大部分在狱中写成,狱中的他由于没有一家巴黎出版商愿意出版这部作品,他便让友人爱德蒙·勒佩蒂叶出钱印刷。

出狱后,魏尔仑希望玛蒂尔特的宽恕,重归与好,但玛蒂尔特却断然拒绝了。于是诗人写道那么,这些叹息还有什么用你不爱我,一切就这样结束广因为男人应该独自承担他的伤痛!我将平静地淡然地忍受苦楚。”魏尔仑是不幸的,但我们能从他黯淡和愁苦中看到优美的诗篇。他的诗就像散在无穷无尽的平原上的孤寂花朵,它们带着向往唱着忧伤的歌。

1897年元月,为了纪念魏尔仑逝世一周年,马拉美写了《墓碑》一诗,这是马拉美写得最朦胧的十四行诗之一。马拉美把人和诗人区别开来,并企图用诗为这个流浪者立一块墓碑。因此魏尔仑作为一个诗人,比他作为一个放浪形骸的流浪汉活得更长久。

14.流浪者之夜歌

歌德故居歌德是德国大诗人,也是世界大诗人之一。他活到83岁,一生中从事写诗的时间有六七十年之久,所以他的诗作极为丰富。那些丰富的诗作常常来源于他热恋的情人们身上。比如《诗歌集》是他早期的一部诗集,也就是他莱比锡时代的诗歌。那时他跟某个饭店老板的女儿凯卿·辛科普恋爱,他为她写了不少诗歌。那些诗歌,深受当时流行的安那克瑞翁诗体的影响。

接下来歌德去斯特拉斯堡大学求学,又跟塞森海姆乡村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凯·布里翁相爱,他为她写了《欢会和别离》、《五月之歌》等。歌德一生都在恋爱,在魏玛参政那些年,他爱上了斯坦因夫人,为他写了《无休止的爱》、《对月》,以及1783年9月1日,在伊尔美瑙的吉息尔汗山顶小屋上题壁《流浪者之夜歌》。那些都是歌德抒情诗中的珠玉名篇。

歌德于1786至1788年在意大利旅游,古罗马艺术对他有强烈的魅力,也引起他对于古罗马诗人的兴趣。1788年6月歌德回魏玛后,认识了制花女工克里斯蒂阿涅,随即爱上了她并把她娶回了家。这期间歌德对古罗马诗人的爱情抒情诗特别感兴趣,于是就根据自己在罗马的生活体验和对克里斯蒂阿涅的爱情写成了《罗马悲歌》。

爱情是歌德诗歌创作的源泉,1790年3月歌德作了第二次意大利之旅。这一次的意大利之旅,本来准备在威尼斯等候魏玛皇太后安娜·阿玛莉,并陪同她一起回国,但皇太后没有如期到达,歌德只得在威尼斯单独停留,一直待到这年的5月6日。

歌德74岁那年爱上了19岁的伍尔里凯小姐,他为此写了最有名的《悲歌》。

斯蒂芬·茨威格曾以这首诗为基础,为歌德和伍尔里凯的一段佳话,写出一篇传记体的短篇《马里恩巴德悲歌》。所以有称歌德的这首诗为:老年歌德的天鹅之歌。

1831年8月底,歌德完成了诗剧《浮士德》,82岁的生日快要到了,那一天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乘着马车前往伊尔美瑙的吉息尔汗群山去看望很久以前曾居住过的一栋山顶木屋。其实他不是真正去看木屋,而是看早年题在木壁上的一首诗。那首诗就是他近半个世纪前写的《流浪者之夜歌》(梁宗岱译):

一切的峰顶沉静,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

重读旧作,歌德思绪万千,不禁泪流满面。是的,“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这世界“一切的峰顶”便是安静,安静之后便可以安然地向世界告别了。所以歌德当时的心境决不是出于感伤而潸然泪下,而是对如梦的人生有一种彻底的醒悟;那醒悟使他全身颤栗。因为他正在一天天走近死亡,面对死亡他已经可以无憾了。

15,遥远的声音

那个秋日的黄昏,楼下街心公园来了几个流浪艺人。他们的乐器中有胡琴、埙、风笛,还有一个我叫不出名儿的乐器。在我的印象中胡琴总是与盲人连在一起的,它常常被盲人拉得哀伤又凄凉。最最有名的就是瞎子阿炳拉的《二泉印月》,那如泣如诉的悲切,仿佛可以看见人们的眼睛里闪动着泪光。因此我从小就害怕听胡琴的声音,害怕那一种悲凉深深地播进我的心灵。

其实,胡琴没有什么不好。它是一种乐器,可以给人带来艺术享受,可以在舞台上贏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然而,近些年胡琴在乐器商店比之钢琴、小提琴、长管号之类的东西要冷落得多。现在的青年人谁会去买一把胡琴来拉呢?即便要拉也要拉小提琴。胡琴这种遥远的声音,似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了。可是最近到北京逛街,到处可以看到卖胡琴的、拉胡琴的。

那些年轻盲人、老年盲人在地铁口三三两两地拉着胡琴,搪瓷缸子里就有了别人施舍的钱币。于是,那场景就像胡琴拉得悲凄断肠一样,把你带到悲怆的境界里去。

当然,这几个流浪艺人与盲人不一样。他们拉完二胡,又开始吹一种叫做埙的东西。这种东西看上去形似小茶壶,不过无壶嘴,是古时土烧的一种乐器,有孔,像吹笛那样吹。我曾经听见过。它古朴的声音在静夜里飘,有一种比胡琴更哀婉悲凉、如泣如诉的味道。我喜欢独自默默地享、气受它哀乐般伤痛绝望的旋律,还有忍不住要流下泪来的感觉。所以埙、哀乐和流泪形成的一种氛围使我一下想到,在大船铁达尼号背景音乐里听到的爱尔兰风笛。风笛悠远,埙声低沉,但二者仍很相似一忧郁而感伤,美得令人心痛。

流浪艺人最后演奏的一种乐器,仿佛来自印第安部落。透过它的声音,好像可以感觉到远古荒原上,那树叶草蔓间的绿意和虫鸣,还有星星在树梢眨眼。这种声音像穿越漫长的时空走廊,来到我们的耳畔叫人难以忘记。于是我静静地站着,怀念并且感动。我很想与流浪艺人说些什么,但是没有。因为胡琴、埙、风笛,还有那种我叫不出名儿的乐器,给我的感受已经足够。

如今半年过去了,这几个流浪艺人再也没有出现在我家楼下的街心公园。但他们远去了的音乐,常常把我的梦惊醒。我时而在胡琴悲怆的意境里,时而在埙声绝望的旋律中,那感觉便是—种不可抗拒的艺术力量。我喜欢这种力量。音乐与世界、音乐与人性的奥秘,也许就在如水一样的流程中,使我们的灵魂升华,使那遥远的声音不再遥远。

同类推荐
  • 山响

    山响

    《山响》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经典美文,如《万物之母》《春的林野》《再会》《疲倦的母亲》等文章。
  • 赤子丹心图报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赤子丹心图报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爱国从来不是没有缘由的,少年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下耻辱地活着,激发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的爱国情怀。本书选取了这一段经历,以及季老论述爱国主义、热情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缅怀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名人的文章,培养中国孩子的爱国情怀。
  • 浮世澡堂

    浮世澡堂

    《浮世澡堂》是日本江户时代滑稽本顶峰之作,也是式亭三马的代表作。全书共两编。前编描写的是澡堂男子部的情景,时间上是从清晨一直到午后,一片热闹喧嚣的气氛。浴客中有瘫子豚七、70岁的隐居老太爷、带着孩子的金兵卫、胡吹乱奏的江湖医生、错把别人内裤当毛巾的外乡人、醉汉、瞎子等数十个人物,以及19个小场景。二编则描写澡堂女子部,同样热闹非凡。浴池中有各种身份的女人,艺妓、使女、女儿、母亲、媳妇、婆婆、乳母等,年龄跨度大,总共16个小场景。这些前来沐浴的男女老少,每个人的性格通过对话被塑造地鲜明异常,风趣无比。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菊戏

    菊戏

    穷书生在落魄潦倒之际意外得到老板的垂青,得到一份陪伴富家千金的特殊工作,只因他有一张与小姐死去的男友格外相似的脸。然而每当小姐唱起昆曲,穷书生似乎就会发现一丝鬼影,他的梦里也总是出现唐僧取到的佛经,这一切到底在暗示什么?菊花盛开的私家花园到底与小姐男友之死有什么联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以新的史料与视角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新音乐运动、左翼音乐、抗战音乐、秧歌运动,萧友梅、黄自、黎锦晖等老音乐家,田汉、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的业绩,《国歌》、《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哀乐》等的创作与演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做出了新的解读。作者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在书中贯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发挥音乐史学研究的正能量。
  • 争霸之星际人族

    争霸之星际人族

    星际之中,各族林立,血与火的碰撞,金属怪兽的怒吼,肉体进化的生物,星系之间的战争,脆弱的人类是否能夺得一席之地?星球与战舰才是刺激男人荷尔蒙的最好激素。“我没有无敌的战斗力,没有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但是我的小弟有啊。”(听说书狠毒,你不点进来看看你都亏大了。)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强势归来,吴镇宇、黄磊、曹格、陆毅、杨威分别带着他们的宝贝Feynman、多多、Joe、Grace、贝儿、杨阳洋登上真人秀的舞台。全新的冒险与全新的体验,却送来久违的欢乐与美好的记忆!更多感动瞬间尽收书中,寓教于乐,一本全家可以阅读的亲子图书。
  •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 农家姑娘会持家

    农家姑娘会持家

    “滴~恭喜你成功穿越至古代!”“穿越契约一经签订成功,穿越方必须帮白家发家后方可返回现代,否则,将长留于梦中,永世不得苏醒!”占小雅:“……”我有说同意吗?白家家徒四壁,是村里出了名的破落户;光棍六人,人人避之如瘟疫。为了重回现代,占小雅不得不面对现实,领着白家上下一起卖肥肠、打野味、染彩纱……可是,占小雅头疼的看着像狗皮膏药一样粘人的白家四郎——穿越大神只说让她帮白家致富发家,没让她舍身成家啊!(作者简介无能,先这么地,总而言之一句话:本文主角1Vs1,身心纯洁友爱,宝宝们可以入坑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