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600000021

第21章 从天堂启程(8)

《明史一马后传》有记载,大意是说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要修筑高城伟墙,各方集资,沈万三慷慨资助筑造从洪武门到水西门高达两万多两白银的费用。此举惊动了朝野,皇帝于是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然而沈万三毕竟是个没有政治头脑的商人,他见皇帝高兴便又拿出一笔巨款想表示亲善,犒赏三军。这就犯了大忌。一个商人哪能凭着有钱到朕的应天府摆阔气、耍威风?皇帝当然是要勃然大怒了。后来有人说情,才免沈万二一诛。不过还是被流放到云南,最后客死他乡。

我与朋友从“沈厅”出来,走在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的石板路上,不时地有人要为我们算命看相,这纠缠令人生厌又大煞风景。不过周庄仍然在我的视野里有一种禅境,那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凡俗、自足,像上做的骨肉,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的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就是我喜欢的地方。

我们停下来照相。我们在这里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然而谁不都是过客匆匆?那些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村民、百姓全都是过客,唯有水镇周庄永恒。于是我们走进永恒的水镇周庄的小饭馆吃一顿饭,尝一尝名闻遐迩的周庄饮食文化。

也许已过了吃午饭时间,小饭馆很空闲也很安静。我们坐在二楼临街的窗口,朋友的絮语就从窗口飞落到周庄咿呀呀摇着乌篷船的河汊上。朋友说:“你从前看着女儿吃肯德基而自己不吃,今天我就看着你吃周庄的鱼,而自己不吃。”朋友的话很暖我心,也很令我感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爱,但我知道这种爱里面我眼中的爾庄瞬间是没有自我的。

这一顿,我一个人吃了一条周庄新鲜而柔嫩的鱼。朋友就坐在我的对面默默地、微笑地看着我吃。那样子就像当年我看着女儿吃肯德基一样,不同的则是朋友眼里还有无限绵绵的深情。

坐上从周庄回杭州的车,已是黄昏时分了。一路上我靠在朋友的肩头休息,恍惚间我朋友的肩仿佛慢慢晃荡成一条河。那是周庄的河,而我宛如是游在周庄河里的一条鱼。

19.初到西塘

很多年来,我向往着去西塘古镇。那是因为小时候,听外祖母讲过西塘的故事。西塘的明清建筑、石拱小桥、幽深庭院、书香人家常常缥缈而又朦胧地萦绕在我的梦中。

前些日子,我终于来到了西塘。西塘没有周庄热闹。的确古朴宁静。它会让很多在喧嚣闹市中住久了的当代人,喜皮上这里。这里的水,是从远古的婿塘河流过来的。它轻轻地拍击着堤岸,载走了多少沧桑和传奇。我记得外祖母曾经讲过,民国初年有个叫翠花的女子,为了抗拒包办婚姻毅然跳河自杀。她的刚烈性格,使古老的婿塘河仿佛更加翠绿。

此刻,我走在婿塘河边的长廊上,长廊被当地人称为廊棚。它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水镇街市遗风。我想象着当年沿河开设的店铺,以及农船来往穿梭登岸购物的场景。不错,西塘人是水上人家。但他们似乎非常懂得走向宽广和辽阔,懂得该怎样通往远方的世界?那些从前的进士和举人,那些著作传世的名士,足以说明这里的文化底蕴和书香风气。

所以,西塘人的生活是令人称道的。当我走出廊棚,站在高高的五福桥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古老建筑,黛瓦粉墙,让我仿佛回到了明末清初。

于是我从远古走来,像一红花树后,一片瓦屋。

个落难的风尘女子;我脸色苍白、憔粹,不知心里的冤屈向谁诉?历史是一条长河。过去的和现在的,很多事情都是相似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社会精英,每一个时代同样也都有行尸走肉的无聊之人。有多少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西塘有世代书香人家。他们拥有宽敞的厅堂、书斋和精心修饰的庭院。读书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沉醉于四书五经,倒也安然恬静。累了,到庭院里散步,徜徉在竹林之中,既惬意又能感受到竹子的精神和气节。大凡正义的读书人,最讲究的就是“精神和气节”。

从五福桥上走下去,青青扬柳、悠悠流水,两岸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因水而灵秀、而温柔和忧伤。水,是西塘人的生活依赖。他们的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也有枕水而筑的。特别是居民后屋,大部分都设有河埠头。河埠头对我倒也不陌生,小时候随外祖母居住在杭州东河附近,那时候东河也有水上人家,他们在河埠头淘米洗菜、洗衣洗床单的。水,淘洗着物体的污浊,也淘洗着人类灵魂的污浊。

我走在西塘古老的石板地上,西塘给我的感觉是宁静的,也是沉默的。宁静和沉默,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然而,如今赋予我们这样品质的地方和人,已经不多。我们已经被太多的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太多浮躁的声音所围困。我们已经被那些纠缠不清的诱惑所干扰。在这个纷乱热闹的世界,那些无耻攫取国家和众人财富的人,那些贪婪地挥霍浪费和享受奢靡淫荡的人,那些因妒嫉而背地里拔刀伤人的人,他们能宁静和沉默地反省一下自己的灵魂吗?我想古老的中华民族,传递和沉淀下来的伟大文化精神,应该能够具有净化和升华灵魂的作用。

石皮弄是西塘一条有名的弄堂。它位于西街西端,紧挨种福堂。我们这一生走过的弄堂一定不少,但像石皮弄这样窄,最窄处只有零点八米的弄堂,我还是第一次走。走在窄窄的弄堂,想着脚下踩的石板薄如皮,就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是啊!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没有归宿,我们的归宿在另一个世界。

我曾经在工艺美术单位工作,对绘画和雕刻比较关注。西塘的木雕宗承汉唐,盛誉明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你看,明代建筑雕刻多见花草,装饰图案,讲究雕件与整体构架的和谐自然,让人感觉简洁,凝练。而清代雕刻处格却是华丽繁复。内容不仅仅在花草虫鱼,已涉及到人物形象、古典名著、历史传奇和戏文等。因此一段普通的木材,被西塘木雕艺人精心构思后,无论何种式样,都是整座建筑中恰到好处的装点。

西塘是美的。夜晚的西塘更是美丽的。当我们坐在木船上,船老大划着桨,吱嘎嘎地把船游了出去。夜是那样的黑,黑黑的夜空中无论廊棚,还是临河的屋宅窗前,都点亮着一盏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这是西塘的浪漫。远古文人的浪漫气息,仿佛就镶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

夜已经很深了。

我漫步在西塘古镇,想起一首民歌:

一条水巷弯弯流,水巷的歌儿轻悠悠,斧边红杏胭脂色,青砖墙外开满枝头……

这是西塘水巷民歌。哼着它仿佛那古老的婿塘河水溅满了我的全身。我双眼朦胧地仰望寂静的夜空,西塘的夜空是宁静而温馨的。它让我感觉人类最终会像水一样清洗自己的灵魂,抛弃皁俗与丑陋,逐渐走向壮丽、崇高的境界。

20.又到宁波

那天我们下榻的是宁波大酒店。宁波我虽不常来,却是与它有着割舍不断的深情。记得第一次来宁波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父亲的学生结婚,父亲因工作繁忙派我作代表来宁波参力口他学生的婚礼。那时候的婚礼很简单,没有婚纱、没有摄像机、更没有小轿车的接送和排场。他们只在父母家里摆几桌酒,亲朋好友聚一聚,隔壁邻居分一些糖,就算举办过一生中最隆重的婚礼了。

在我的印象中,宁波市民百姓那时的住宅大多是老式木结构的,有的屋子还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显得苍老与疲惫。我父亲学生的婚房,就在一栋微微倾斜、外墙斑驳脱落的老屋里。然而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遗憾。他们在老屋包裹的新房里充满着爱、温馨和甜蜜。大概上小学的时候,我在书本上知道宁波是七千年文明史河姆度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自古以来的港口城市。它在唐朝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可是第—次到宁波时,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么好,港口有多么大。那破破烂烂的房子,那灰蒙蒙的港口,像雕刻一样进入我的记忆里。

我第二次来宁波已是十多年后了。那时候随着经济改革的开放,宁波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我父亲的学生也搬进了公寓房。只是他们十来岁的儿子,还没有单独的房间。他们夫妻二人,也没有自己的书房。一室一厅,对三口之家来说确实是小了点。但他们的心态很好。他们说比比从前的老屋,住在公寓里简直就是天堂了。我知道他们所说天堂的意思,就是厨房与卫生设备齐全。

与父亲的这个学生在一起,不会感到消极。我从没听到她感叹“做人没意思”之类的话。她有很好的心理素养,那种积极向上又豁达开朗的性格,我想应该是她吸收了中国最智慧的哲学家庄子的精华部分。

后来我每次到宁波,宁波在我的视野中总会出现一些新意。就像我父亲的这个学生,每次见到我都会带给我一份惊讶一样。我与宁波的感情,就在一次次相遇中深厚了起来。

“天一阁”是珍藏明代刻本、抄本和地方志最多的藏书楼。毎次到宁波,父亲的这个学生就会陪我到“天一阁”去。如果说宁波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变化巨大,那么身处宁波城西的“天一阁”,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

现代人大多都处在动荡与不确定之中,以不变应万变在某种时候,倒是一种人生的本领和智慧了。然而很少有人能做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拥有更多的物质文明,把自己和家庭安顿得更好些?我父亲的学生为了她的宝贝儿子也未能免俗,借钱为儿子买房。她的理由很简单和传统,就是早点抱上孙子。

这次我来宁波,她匆匆来我下榻的宁波大酒店看我。她与我所谈的全部是宁波楼市的情况。她说宁波楼市上演了一则空城计,无房可售的局面导致了价格大幅上涨。她说东湖二期有少量小高层和高层公寓,可是一共才十几套房子,一早就抢光了。我看她为儿子的房子操心得头发也白了,不免有点伤感。这年头楼市是个热门的话题。人们的普遍心理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拥有了这座城市的入场券,住在这座城市才会心安理得。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追求的东西也是与从前大不相同的。只是我认为物质生活不如人的时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超越物质文明时,丧失了内在的精神。

现在我一个人漫游“天一阁”,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我想宁波的人文优势和地域特色我是喜欢的。但生活在经济条件不错的宁波的人,如果太接近实惠和物质利益,就势必减少古典情趣的熏陶。没有这种熏陶与积累,人的学识修养就会变得浮浅起来。而一座城市,除了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繁荣。因此我想市民们的学识修养,是一座城市的根基。

21.去婺源

在作家陈村的小众菜园里,看到菜农东方明珠贴了不少婺园的图片。图片上天光水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之美,让我神往。于是,有一天我很兴致地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坐火车又坐汽车,从杭州来到江西景德镇,又从江西景德镇来到婺源。这里果然青山绿水,简朴的农舍掩隐在绿荫中,山间坎烟衾袭,像唐宋诗词意境中的画面。往前走,我看见碧透的溪流上架着一座有屋檐的红栏木桥。走过木桥,村落白墙黑瓦的屋宅,保持着古时风格。

据说婺源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有流落民间的皇亲国戚,有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主事、副都御史,以及现代文人和政治家。我们一脚踏进去的,也许就是某个朝代,某个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砖雕门楼、木雕窗栏,各种彩绘精致的图案,依稀能辨出主人当年的身份。在这里阳光、风雨、月亮、星辰都仿佛被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锁在屋宇里了。即使房门紧闭,也能演绎天人合一、自给自足、中庸平和的意境。

婺原是美的。那些古扑的明清建筑,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而婺源的山川茶岭、碧波清流,则幻化出东方的智慧与文明。我徜徉在婺源,最喜这里没有被破坏污染。这里的村民在现代文明下,依然保有浓浓的乡村情味。比如:那个老人牵着水牛,后面跟着个三四岁的光屁股小男孩。他们身旁的油菜花早已谢了,但稻田里一畦畦绿绿的秧苗,就像老人身后的光屁股小孩,给他以希望。

那天中餐,我们被安排在千年古村的农家宅院里,与当地村民一起聚餐。正是暮春时节,八仙桌,长条凳摆在河边露台上。青花碗、毛竹筷,还有自酿的陈年米酒,端上来。这是我久违了的乡村聚餐,感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浸润着我。红烧肉、咸菜鱼、土豆、竹笋还有四季豆、青菜与芋头,让我胃口大增。不仅喝了酒,还满满地吃下一大碗饭。

午餐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我们依然穿梭在古村曲折幽深的街巷里,任脚步声回荡在古老的石板路上。那情景、那氛围,很温馨平和。仿佛这里的一切,似曾相识。在梦里,抑或是在我们自己的想象中。

同类推荐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本书分为六章,从不同角度解析历代的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造诣和创作背景,并介绍了诗词作者们的生平经历,较完整地勾勒出了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脉络,是一本不错的诗歌赏析类读物。
  • 陈昂诗选(下)

    陈昂诗选(下)

    全书共收录陈昂现代诗歌375首,非现代诗歌38首,陈昂谈诗11章。该书是21世纪慢抒情诗歌中的典范之作,更是“诗歌王子陈昂”献给新诗百年的重要贺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韵达问道

    网游韵达问道

    十年的梦境,十年的雕琢,被系统荣誉为鬼才穆韵达,然,当大年初一当天晚上,天地奇经问世而导致洪荒系统降临。到底是因为天地奇经问世而系统降临还是早有预谋。天地奇经的问世,天劫降临,鬼才穆韵达应劫而神魂受损,天地奇经化为108天碑散落地星。本应该死去的鬼才穆韵达因梦惊魂而改变命运,从而踏上问道之路。雕刻惊魂惊世间,梦惊魂转生归来到底是为了救穆韵达还是另有隐情?一件件的事扑朔迷离,如何揭开这惊天谜团?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宫闱总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宫闱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会拐弯的青春

    会拐弯的青春

    【高考】【初恋】【挫折】【青春】本来积极向上的的女孩叶潇潇在经历了高中一系列的变数与挫折之后变的自卑胆小又极度缺乏安全感。在霸道痴情男神林慕言五年的深情守护下,叶潇潇终于愿意对林慕言敞开心扉诉说那些藏在她心底的伤痛。最终叶潇潇在林慕言的帮助下终于解开了多年的心结重新找回了自信,这一次叶潇潇决定要用尽自己所有的勇气去奔向那个她以前只敢远远的望着的男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缠结双绕

    缠结双绕

    你相信这世间,有因果轮回吗?你又是否相信这世间,有善恶果报呢?
  • 战国谋乱世战歌

    战国谋乱世战歌

    烽火燃,战乱起。元年一六七年,东洲,南楚,西境,北越四国鼎立,战火纷飞,人人自危。十二年前,她是护国将军之女,挽起青丝,穿上戎装与父亲一起守护这太平盛世。十二年后,她是不问世事渔家女,原以为安稳顺遂的一生,却在她救下他的那一刻起,尽数改变,那些所有被刻意掩埋的真相全都漏出端倪。母亲曾说穆家沾染的鲜血太多,便与她们姐妹二人起名一个唤穆善一个唤穆仁,希望她们一生为善,一世为仁,可她终究还是负了她的愿,这一生她注定做不了一个善人。既然做不了这一世的善人,那不妨就做个旁人眼中的恶人又何妨?但只求对得起这穆家上上下下一百零六人,对得起穆家军三万七千人,可就在这为恶的路上遇到了个他,陪她一起绕一世盛世浮沉,谱一曲荡气回肠。
  •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束阳光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束阳光

    本书精选了田丹女士数十首诗歌,十余篇散文。其诗歌清新、自然,意象优美,具有现代诗歌的特质。散文文笔流畅,立意深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诗文中关于风景、自然、节日、家人的描写,如《写诗的季节》《夏日爱情》《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束阳光》《日子》等,内容健康向上,透露出作者积极乐观、诗意的生活态度,能够为读者带来正能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Nile Tributaries of Abyssinia

    The Nile Tributaries of Abyssi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