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900000001

第1章

走出JR御殿场线下曾我站的检票口,八月炙热的午后阳光已经开始不那么刺眼。这是阔别十年的故土。

昭和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我出生在当时还属于神奈川县足柄下郡的下曾我。直到昭和二十六年春天母亲重病住进东京的医院,我一直都与她在这里相依为命。

对于下曾我的记忆,我只能想到一些如同梦境的碎片。然而我还是觉得,这里是我最眷恋的土地。

尽管我一直想到下曾我看看,而今,距母亲离世已经二十余年,我造访此地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下曾我站还是跟三十年前我与母亲来时一样,单线轨道旁只有一座小小的木质站楼。屋顶发黑的瓦片和站楼柱子,仿佛都与当时一模一样。

离开车站走向眼前悄然铺开的商店街,我终于找回了儿时的舒畅心情。最近,无论多么小的车站都能见到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这里却还没有。唯有一片老旧的木房子散落在周围。

或许因为盂兰盆休假刚结束不久,几乎所有店铺都开着门,却没有陈列商品。这座毗邻大海的小镇,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鱼店和点心店。用梅子做的和果子是下曾我特产。

一阵清凉的微风拂过,我蓦然想起母亲以前对我说的话:我的父亲太宰治头一次走出下曾我站时,已经临近黄昏了。那是昭和十九年一月的某天。母亲太田静子在上一年年末刚与她母亲纪沙流落到这里。

“真是个好地方啊。”

两人并肩从车站走向母亲居住的山庄,太宰在路上反复喃喃着这句话。他们刚去探望了住在小田原医院里的纪沙女士。

“你对下曾我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正读大学的女儿万里子就走在我身边。

我们一过中午就从小田急沿线的住处出发,乘坐小田急小田原线到松田站下车,再转乘御殿场线,到下曾我站全程只花了一个半小时。比我想象的要快。

“没想到这里田园气息这么浓郁。”

她眯着眼睛说。这孩子,平时常常叫嚷着要住到乡下去。

“空气很好吃吧?”(注:除此处用张嘉林译文版本外,此书中其他《斜阳》的引文均采用陈德文译本(太宰治《斜阳》,陈德文译,重庆出版社,2013年)。此处考虑到下文提到“那个词好‘新奇’”,而陈德文本则用“洁净”,前者更为恰切,故采用张嘉林的“好吃”一说。本书中的引文,除脚注标明的作品外,其余均为自译。后同。)

我不假思索地说完,心里突然慌张起来。这是《斜阳》里的对话。同时也是母亲交给太宰的日记中的文字。

《斜阳》是根据太田静子的日记写成的。

“那个词好新奇,真像太宰治的风格。”

曾有人这样对我说。

我忍不住回答:

“那是我母亲的话。”

母亲并不认为自己是世人所说的《斜阳》角色原型,而是帮助那部作品诞生的助手。

“我觉得,那是我们一起创作的纪念作品。”

她是这么说的。

《斜阳》有太多地方直接用了母亲的文字。并非一词一句,而是常常引用一大段,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未作改动。

尽管如此,这部作品还是因为太宰在最后写的和子的信,摇身一变成了小说。

生下所爱的人的儿子,养育他成长,这就意味着我道德革命的完成。

私生子和他的母亲。

我们将永远同旧道德战斗到底,我打算像太阳一般活着。

和子的信中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她还能与孩子一道迎接明天。

我认为,《斜阳》是一部明朗的小说。即便是太宰融入自身灵魂,以和子弟弟直治之名写的遗书,也未能抹杀它的明朗。不仅如此,我甚至认为那封遗书更突出了女主角的明朗。

“我想写出契诃夫《樱桃园》那样的小说。”

太宰曾对母亲这样说。母亲也很喜欢契诃夫,仰慕他稳重沉着的风范。

她对太宰说出心中想法,却换来了一张突然阴沉的面孔。我想,即便对方是心底敬爱的作家,他也希望有人称赞自己更好吧。和子信中写的M·C,其实是My Chekhov的缩写。

“我母亲就像《樱桃园》里的郎涅夫斯卡雅夫人。”

太田静子的一番话,必定让太宰脑海中涌出了日本《樱桃园》的图景。

契诃夫晚年剧作《樱桃园》的结尾很明朗。夫人最珍重的樱桃园被卖掉了,可是她在女儿安尼雅的鼓励下,两人一起走向了新世界。我想,太宰最初可能也想把《斜阳》写成一部透着希望的作品。

昭和二十二年十二月,新潮社出版了《斜阳》单行本,当时我才出生不到一个月。半年后,太宰投水自尽,《斜阳》一转眼就成了最畅销小说。

母亲带着还是婴儿的我住在下曾我,打算以创作小说为生。家里人都责备她与有家室的作家生了孩子,她便主动断了亲缘。

我想,母亲一定是把和子最后那封信,当成了太宰写给我们母女俩的遗书,并凭着这个信念支撑了下来。

有人说:“把小说与现实混淆实为荒谬。”然而太宰治正是将小说照进现实,为文学而献身的小说家。我想,他一定坚信小说必须与现实相同。

《斜阳》创作完成时,我还在母亲肚子里。我总觉得,若太宰对母亲和尚未出生的孩子毫无眷恋,那封信也就不会闪闪发光。

当时母亲心中并不存在信中所谓“道德革命”那般决绝的信念。然而决定写小说为生,反倒遭受挫折,散尽钱财罹患重病,陷入山穷水尽之境,这对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小姐生活的母亲来说,应该算是革命的必经之路吧。

我认为,《斜阳》是跟《樱桃园》一样的喜剧,就像和子信中的M·C可以从My Chekhov变换成My Child,再摇身一变成了My Comedian。

站在断崖绝壁上,天真的女主人公坚强地想要生下孩子。那绝不是毁灭的姿态。她将平安成为一名母亲。

落日

落日在石岸边晕开,藏入松林里。女人产下了胎儿。

我想起了母亲在昭和九年二十岁时出版的诗集《衣裳之冬》中,富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诗句。

仔细想来,《斜阳》的和子即便处在战争这个令所有人窒息的状况下,也独自一人活出了不同的精彩。她并没有甘于如羔羊般屏息静气地苟存。

这一切,完全是太田静子在日记中的姿态。把院中蛇蛋当成毒蛇蛋,与邻居孩子一同点火焚烧;在“灯火管制”中看见浴室着火,惹出不小的事端,这些都是母亲日记中的内容。

在下曾我山中劳作时也一样,所有人都穿着传统劳作服,唯独母亲踩着凉鞋,穿着洋装。据说一同参加劳作的作家尾崎一雄夫人松枝太太,看到她也吓了一跳。我想,那在大战中必然是典型的“非国民”模样吧。

母亲是个自由主义者。十二月八日即珍珠港事件后,她硬是去学了法语和洋装裁缝。据说还反复习读了罗莎·卢森堡的《国民经济学入门》和冈义武的《近代欧洲政治史》。对于她来说,这些并非装点门户,而是深入学习。

然而,我并不认为母亲穿着洋装参加劳作,是出于非常明确的反抗军部意识。那可能仅仅是单纯的,不愿意对军部言听计从的心情。因为她在家里从来都是穿着和式短衣裤下地劳作的。据说她还曾下决心,今后要一直替病弱的母亲操持家务。

日本战败那一年年末,她的母亲去世了,彼时她才对太宰有了新的感情。

太宰当时与家人疏散到了家乡津轻,母亲给他写了一封商谈的信。是像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那样,结婚以后继续小说创作;还是彻底放弃文学,只考虑结婚;抑或从此继续作为M·C先生的情妇生活,母亲在信中询问了自己该选择的道路。

这是她头一次使用“M·C”这个缩写。母亲还说,如果他回复“结婚吧”,她就真的会结婚。因为两人一直都保持着柏拉图式的关系。

母亲把信寄了速递。

太宰连续给她发了两通电报。

我命何哀

这是第一通。

那是何等装腔作势的文字。但我想,母亲一定满心陶醉地抱紧了电报条吧。两个小时后,第二通电报来了。

无须忧心生活 信中谈 治

母亲的心愈发敞亮了。

第二天收到的信上,写着“生活之事”。

你居住的下曾我,不是个好地方嘛。且多住些时日,静观天下形势罢。我自然也会拜访,彼时再与你商讨百年之计。莫要慌张。你一人的生活,总有办法过下去的。就放心罢。

请再给我来信。再见。

保重身体。

太宰是否真的有那个自信,认为母亲一人的生活无须担忧呢。若他的话出自真心,倒让我觉得,他确实怀着明朗乐观的心态在考虑自己与太田静子的将来。

同类推荐
  • 追寻逝去的时光(原书第一、二、五卷)

    追寻逝去的时光(原书第一、二、五卷)

    翻开《追寻逝去的时光》,回到世界突然安静下来的瞬间!在人类文学史上,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追寻逝去的时光》,用诗一般唯美的语言,描绘了我们生命中每一个心动的瞬间。普鲁斯特,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凭借《追寻逝去的时光》开启了20世纪欧洲文学的新阶段。普鲁斯特透视人心的能力无与伦比。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毛姆法语翻译届泰斗周克希经典译本,三卷(原书第一卷、第二卷、第五卷)收录!附赠原创精华册,18幅原创插画,半小时理解《追寻逝去的时光》之美。附赠《追寻逝去的时光》巴黎故事地图,帮助读者走进文中世界。
  • 乱世风华

    乱世风华

    吴尔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厦门市政府文学艺术奖。出版长篇小说《雕版》、《九号房》、《姐妹》、《人皮鼓》,历史专著《厦门与台湾:交融共进》、《话说台湾地方文化根系中华》等。汀州——历练千年的历史名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七百三十六年)建汀州,从此,历经城垣变迁,古城汀州处万山之中,成为盛唐至清末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汀州——名扬天下的客家首府。自隋唐始,中原汉人为避战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入闽粤蛮地,经千年繁衍,终于开创出一片举世瞩目的客家祖地。
  • 陈家麦中篇小说集

    陈家麦中篇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作家经典的两部短篇小说《凤凰桥》与《妈妈的发廊》。作者以家乡为写作蓝本,用文字为读者绘出一副浓郁的家乡美图,把当地的风土人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心路

    心路

    小说从60年代写到90年代,时间跨度较长,反映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乡镇曾经发生的人和事,重点描写一批年轻乡镇干部,在山区艰苦创业的事迹。
  • 天龙策(下)

    天龙策(下)

    公元1602年,努尔哈赤励精图治,欲问鼎中原,为了控制情报系统,命精通汉文的孙女赫梅蓝下嫁都护府总管大明叛将李永芳。孰料赫梅蓝嫁入李府后决死不圆房,却与武长春产生恋情。武长春是李永芳的女婿,明朝锦衣卫安插在后金的高级卧底间谍。李永芳觉察出两人的暧昧关系,想方设法离间二人灭掉武长春。大明国土辽阔人才济济,努尔哈赤和四贝勒皇太极精心制定“天龙策”,旨在离间大明君臣,绝杀大明高级将帅精英人才。武长春冒死盗取“天龙策”,送交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但大明高层忙于内斗一盘散沙,阉党魏忠贤与东林党的酸儒们竟然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将极为重要的战略情报“天龙策”抛在一边。
热门推荐
  • 上部之门

    上部之门

    一封信,一个失踪多年的父亲。一个小镇,一起讳莫如深的命案。一个传说,无数个不可对人言的秘密。我们是欲望的奴隶?还是良心的主人?
  • 真,汪星人

    真,汪星人

    帅:“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咳咳,汪某是人类的好朋友,救命啊啊啊!!!)系统:“不好意思,我不是人类!接着受电吧!”帅:“啊啊啊,变态的系统!”帅:“要不是为了重新变人,我。。。”系统:“你想干嘛!”“兹,兹,兹”“焦了”……欢迎加入豆檬吐槽群:523032863
  •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本书分上篇昔日火星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下篇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几百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把火星视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在许多特点方面跟地球很相似。天文学家还观测到许多条纹布满火星表面,便据此推断那是火星上水量充沛的河流水系,抑或是火星人修建的人工灌渠……是否存在过火星文明?大家莫衷一是。然此书记录了世界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上发生的怪异现象和宇宙灾变研究中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发现,以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火星文明以及人类将如何征服遥远而艰辛的火星之旅,如何开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点的雄伟壮举。
  • 穿越之锦绣荣华

    穿越之锦绣荣华

    穆锦程觉得,自己这次穿越,穿得还不错。曾祖母是大长公主,当今圣上嫡亲的姑姑,父亲是毅勇侯府的侯爷,母亲是金陵王的嫡长女……而自己,打一出生,就封了世子。这一生,怎么瞧,都该怎么着的花团锦簇,荣华无量。就是……就是,她要真的是个男的,就好了!
  • 极品全能剑仙

    极品全能剑仙

    剑法,与当代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墨心出生在这样一个剑术世家,却没有掌握高深的剑法。反而遭遇家道中落,成为孤儿,最后只有祖传的一个盒子遗留给了他。盒中召唤出的剑仙,号称墨家专属的剑仙。有此极品剑仙相伴,墨心从此会过上走向人生巅峰的生活吗?
  • 穿越之时空任务者

    穿越之时空任务者

    这大千世界,都有一个任务者,他们需要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竞选资格,也被称为主神。她,上一届主神之女,也是布莱克多星球的主神候选人,可是在任务中碰见了一个男人。她以为那个男人仅仅只是位面出现的bug,可是当她回到布莱克星球的时候,这个男人竟然找上了门…她一直想不通,为何她的每一个任务都有他?他靠近她的耳边,悠悠回答道:突然想要感谢上一辈的恩怨,不然我们怎么能像如此的纠缠不休呢?上一辈?主神之争?
  • 孟七堂

    孟七堂

    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行事果断的将军。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堂主。孟祥辉靠自己一路走来。终抱得美人归
  • 全职医圣

    全职医圣

    天阳中医学院学生任江驰脑子里意外多了一部神奇的手机系统,从此展开了开挂人生……全职医圣书友群:369295372
  • 刀塔之混乱之始

    刀塔之混乱之始

    这是刀塔的世界,但又不仅仅是刀塔的世界。游戏中的混乱逐渐向现实漫延。年轻的祈求者就此走上传奇之路。
  • 挥剑破九州

    挥剑破九州

    挥三尺长剑,拔七分情丝;握十分天下,扔一心美人。一番言语激起心中愤怒;“我七岁经生死,十三四岁改名换姓闯荡江湖,十八九岁杀死贪官污吏近百名,二十出头武功卓绝天下难逢敌手,可我却偏偏身负血海深仇不能报。追了一辈子的仇人竟是亲生父亲,而我认为的生父,竟是害得我家毁人亡的恶人;还有我背负的血海深仇,最后沦为一个笑话。我一心求死,却偏偏死不了,反而害死了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安道,我来问你,我当何去何从?生该如何活?死了,是会下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还是如同你们佛家所言…羽化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