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9800000002

第2章 北京(自序)

这世上一些人的生活,总在不停的迁徙之中度过,从家乡到外地,再把外地当做家乡,又走向另一处外地。这样的人群中,我应算一个吧。我的少年和知青时期,是在故乡开江度过的,那是川东一座并不那么秀美却有些文化内涵的小城。日子的辛酸苦辣以及不得不经受的世态炎凉,使我对这座小城的感情异常复杂,以至思念起来无比清晰仿佛近在眼前,然而淡然起来十分遥远仅有依稀影子。可不管怎么说,开江仍是我生活了二十来年的故乡。

因为求学我来到了离故乡不远的达州,州河的水流凤凰山的青翠,使我感受到了这座州城的温馨。不但在这里住了十来年,还由此地踏上了文学的漫漫长路。它在我心目之中,应是沈从文之于湘西凤凰平凹兄之于陕东南商州。至今回想,州河水声涓涓流来可以洗心。

举家从达州迁到成都的理由很充分,为了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在那座“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丽省城里,的确度过了我创作生涯最重要的十年。写了不少书交了不少友,玉林东街那宽敞的寓所里经常高朋满座,所谈所议除了文学还是文学。文学界的友人贾平凹、叶兆言、韩少功、方方、陈若曦、晓剑……艺术界的罗中立、何多苓、周华君、刘云泉……音乐界的李海鹰等等,亲切相聚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

再度迁徙却是只身北上了。目的地只有一个——北京。如今回想起来当初并未想过要把这座古老庞大现代繁华的都城,作为自己人生一个旅居地的。因为自己的特殊原因和创作影视剧本的偶然机会,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这座城市呆了下来,以为就是那么两三年最多也就七八年,还曾有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为旅居期限的想法。却没料到的是,到了2013年的春天我还滞留在这里。不由人不感叹和思考,北京到底用什么魔力让我羁留这么长久?我对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都市真产生了一种难舍之情么?是宏伟的故宫壮丽的天坛高雅的颐和园让人依恋,还是西单的活跃王府井的热闹国贸的豪华使人难舍?再是北京人艺的精彩话剧国家大剧院的华美演出令人难忘?冷静想来,这些都不是。在这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地之上,的确有与众不同的奇风异景,想走进它熟悉它研究甚至爱上它都是不容易的。尽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频频靠近它,直到在它的高楼里居住了十来年,它依然是它我依然是我。一个旅居北京的人,总觉它还那么遥远那么高高在上,真不知怎样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一句话,我不是北京人也永远成不了北京人。但北京在我人生中心目中永远是一座有分量的城市,我的愿望之一就是写一部关于北京长篇小说,它应该不同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老舍的四世同堂,那应是我经历我认识我思考过的北京。

北京,从来是中国的一部既难忘又值得去写的大书。

同类推荐
  • 梵花包

    梵花包

    南方的冬天是阴冷的,虽然才9点多钟,但是街上已经绝少人迹,沈芊芊双手插在兜里,独自走着,她做完家教要赶回学校去。身后,一道灯光照射过来,听声音,那是一辆摩托车。那束微黄的灯光带来一丝暖意,沈芊芊微微转身靠墙站立,让摩托车先过。扭头观看,摩托车手竟是一位身穿皮衣、长发飘飘的年轻女子——她没有戴头盔。又有摩托车声传来,这一辆车上坐着两个穿厚重棉夹克衫的男人。芊芊目送他们离去。忽然,她吃惊地发现那两个男人靠近了年轻的女子,坐在后座的那个男人伸出手,一把拽过女子挎在左肩的包——飞车抢劫!
  • 爱国名将张巡

    爱国名将张巡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马蹄紧促,转眼到了门前。路郎中示意女儿躲进柴草,他关闭门窗,俯身从门缝内向外张望。门前树影婆娑,十几个黑衣人打马而过。接着听见一声怒吼:“贼人休走!”伴着喊声,后面又有一人,跃马横枪急追而来。门缝狭窄,路郎中视野不及,只听刀枪撞击之声不绝于耳。半晌,喧嚣之声渐远。路郎中轻叹道:“兵荒马乱,不知何时才到尽头啊。”等了片刻,小声对女儿道:“出来吧。”过了半个时辰,忽听有人敲门。郎中藏起女儿,走近门前,见一壮士站在门外,心中顿生疑窦,止步不前。
  • 迎着三色旗

    迎着三色旗

    托马斯·罗什是一位名扬四海的法国化学家。他发明的一种名叫“罗什闪电”的攻击导弹,因为要价太高而在欧洲四处受阻,大家都认为他已疯了。他被送到美国的一个疗养院,后又在一天晚上突然失踪。原来是海盗为了得到“罗什闪电”,将化学家劫持,并用重金收买发明家,意在统治大海。当各国军舰来围剿海盗时,他们发出“罗什闪电”将军舰炸得粉碎。最后,一艘法国军舰升起“三色旗”时,托马斯·罗什的灵魂突然受到震撼,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行,炸毁了海盗岛。
  • 好友陆世

    好友陆世

    朋友的“朋”字,是两个月亮所组成,其意必须光明磊落,相互光照。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好朋友是不可多得的,但我肯定的说:陆世便是我人生中这不可多得的好朋友中的一个。——摘自时光里的日记。近日在朋友的微信圈里疯转着一篇题为《陋石铭》的短文,说是写得有味,也蛮深刻。那夜在楼下的湘水畔乘凉,时光里突然又想起这件事情来,忙打开手机从微信里找出一读,便觉得此文风很是熟悉,“譬如奇石,深埋甚久。自暴自弃,自惭丑陋……”还只读了一节,他就忍不住与陆世通了电话,一问,果然是出自他的手笔。
  • 所有的骏马

    所有的骏马

    《所有的骏马》是当代名家邱华栋的一部中篇小说集,收录了“手上的星光”、“环境戏剧人”、“空心人舞蹈”、“乐队”、“行为艺术家”、“闯入者”等8篇文章。这些作品大部分写于1990年代,勾画了北京城最近二十年巨大变化的那种现代、时尚、阔大和迷幻的影像,体现了作者对城市变化的紧密追踪,和城市新人的密切观察。
热门推荐
  •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的特点是,对《三字经》全文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设置5个板块,以帮助读者全面领会它的内涵。例如,每段句子依照内容,精选一则故事,用故事形象说明道理;用一则知识链接,开拓读者的视野。这正是《三字经(普及版)》的不同之处,相信每一个青少年都会从中真正受益。
  •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忆往初,化清风

    忆往初,化清风

    那一天,他在梦中重新开始自己的前世……“你前世负了一人,重新开始,望不负她”后来,遇见了她……年少轻狂,老后,只是想听一句“你回来了”罢了……终是我负了你……若是能重来啊……『前期发糖,后期高虐』『女扮男装』友情提示:[接受不了后期虐文的,慎入]
  •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黄昏

    向黄昏

    《向黄昏》是新世纪作家文丛第三辑中的一种,收录了戴来的中短篇小说《向黄昏》《表态》《等待》《突然》《在澡堂》等。作者潜入都市生活底层,潜入那些被忽略了社会生存地位的人群,致力于展示他们各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作品中的主人公们的灵魂世界从不安份,总是喜欢不停地折腾,不停地寻找某些足以安顿自己焦灼心灵的目标,由此演绎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荒诞场景。
  •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她,是21世纪诡异莫测的毒医,一身轻功卓尔不群,身负赌神、神偷盛名,谈笑间杀人于无形。他,古代中最年轻有为的君临者,生杀予夺,邪恶如斯魅惑天成,云端处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当她遇上他,强者与强者的巅峰,王与王的对决。第一次,她凤眸冷眯,“滚……”他嘴角邪笑,“哦?成全你!”她四脚朝天,身子像皮球一样滚出去。第二次,她烦躁不安,“滚……”他薄唇微抿,拿出一枚鸡蛋,“好,我滚蛋。”鸡蛋像流星般砸向她。第三次,她怒火攻心,“滚……”他眉眼奸笑,“我们一起啊。”被单一裹,床上传出面红耳赤的喘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不乐网红馆

    不乐网红馆

    上当了,上当了。有一个不明身份的人跑来,非说是我师弟。还说什么,时代不同了,不管什么店,都要与时俱进!在他的忽悠之下,我的店被改成了:不乐网红馆……
  • 历史编织者

    历史编织者

    被消除记忆、封印所有魔法技能,流放到永冻之地。弱小无助的人类如何夺回能力,重塑世界?——或许率领兽人帝国一统大陆,会是一个好方法。六千万年的轮回,从零开始,建设历史,重演文明。文明将走向何方?『您好,您目前的文明推动指数为0.002%』(不小白不无脑,个人视角的史诗故事)---2019.10.28建了个书友群:487333580欢迎讨论,欢迎催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