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400000012

第12章 “219”小组在行动(1)

1963年7月,在莫斯科,美、英、苏三方举行了核裁军首脑会谈,阻止中国拥有核武器是会议的主题之一。8月,三国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企图阻止中国研制核武器。

几天后,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召见了周恩来,周恩来告诉他:这几天,各国的报纸都发表了赫鲁晓夫同美国国务卿哈里曼热烈拥抱的照片,影响太坏了,这表明,苏联已经完全和帝国主义站在一起了!

毛泽东马上交代:这张照片,我们也要发表出来,印得大一点,叫中国人民看一看,什么是修正主义。

毛泽东还神情十分激动地说:原子弹一百年也要造出来!有什么办法?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说话不算数。

这年底,侯德封去国防科委开了一次会回来,他把欧阳自远一个人叫到办公室。一向随和的老先生,脸上少见的严肃,“欧阳,跟你说一件事情,我们国家现在要搞地下核试验了。”

欧阳听了,很兴奋,他明白核武器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他也有些迷惑,这应该是军界一手操办的重大绝密项目,与地质所难道有什么关系?

“现在上面要找一个人,他学过地质,同时也是学过核物理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地下就要懂地质,搞核爆炸还一定要懂核物理。你可是两个专业都学过,我向上面推荐了你。到时候,具体的任务、安排,由国防科委通知你。”

此后,大概隔了一两个月没有动静,他知道这一定是在进行政治审查。

他当然想为地下核试验出力。他又告诫自己,以侯先生的身份、地位推荐,这推荐虽然很硬,可再硬,硬不过政治审查。在当时,在报刊上发表个豆腐干大的文章,都得先发函到单位,了解作者是什么成分,有没有什么问题,何况这可属于参与惊天机密的政审?他觉得有些悬了……

倒不是为自己,他是中共党员,还通过了预备留学苏联的严格政审。而是为邓筱兰家。

她妈妈是贺子珍的小学同学。她本来还有一个哥哥,过继给了三叔,三叔给国民党杀了,解放后成了烈士。可在当年吉安地区国共两党翻烧饼似的拉锯战中,她的四叔又是国民党,刚解放就被枪毙了。胆怯如蚁的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她日后离家了,什么党派都不要参加。到了第四军医大学,班上的同学个个在政治上奋勇争先,就是她按兵不动。党支部做她的思想工作,她说:入党以后事情就多了,我这人笨,还是先集中精力把学习搞好。

她不敢写入党申请书,这申请书一交上去,必然就要政审。那年月,几乎在空气里也呼吸着政治气息的人们,谁不明白,叔叔虽不算直系亲属,但四叔的被镇压,却是政审中最恶劣的有亲属“关、管、杀”一档。凡列入这一档者,仿佛个个与新社会有不共戴天之仇,新社会当然要把他们盯得牢牢的。

现在他和邓筱兰已经是夫妻了,审查他必然要审查她,他很难估计,在这势必是最严格的政审中,妻子多少年里的锥心之痛,是否会让他接过来,成为他日后的锥心之憾……

他只当是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可还得做些相应的准备。当时在地质所和科学院,找不到任何有关核试验的资料,就到部队系统的图书馆去查美国的地下核试验的相关资料。这里有一些,但主要还是理论上的东西,与具体实施相差很远。而且,因为不知道中国会怎么搞,它们有没有参考价值,有多大参考价值,还是雾里看花,心里很不踏实……

他忐忑不安,他心急火燎,他又有些百无聊赖。

终于,有一天,走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他长舒了一口平生少有的大气。

这天,欧阳自远被通知到国防科委去接受任务,这任务是在地质所选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他担任组长,小组的代号是“219”,专门为地下核试验选址。其经纬度的范围已经上面确定,只能在这范围里选,不能跑出去。

原来都是所里的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可七八个人经过了三个月才能坐到一起来,其主要原因显然还是政审。欧阳被告之,关于“219”小组以后的工作,他不能告诉自己读完研究生后也一直关系密切的导师涂光炽。后来,他了解到,涂先生的父亲因做过国民党政府驻缅甸、加拿大的大使,被认定有严重历史问题。其实,涂先生的父亲后经平反,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但在当时,两人见了彼此都自觉隔着一张纸,从来不谈“219”的工作。一般来说,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心理素质被敲打得很好,彼此不会觉得有什么尴尬。

“219”小组登上了西去的列车,这是一支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的年轻队伍。从这天起,欧阳自远和这个小组就从亲人的视野里消失了。

到了大西北马兰科学城,向他们下达具体任务的,是负责地下核试验的程开甲教授——当时任核试验研究所所长,也是“两弹一星”的元勋。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根据他的建议,否定了原先由苏联专家提出的“空爆”方案,改为“塔爆”;也是他提议,核试验应由“地面爆”及时转为“地下爆”。

程开甲教授对于“地下爆”的选址要求是,第一,别掀顶。要是把山顶掀开了,会造成很大的事故;第二,核物质不能从坑道中冲出来,冲出来也是大事故;第三,不能泄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之所以由“地面爆”转为“地下爆”,就是要避免大气的污染;第四,附近有一条孔雀河,起码要确保三十年内河水不会遭污染。

此外,还有一个要求,即整个核爆炸过程在地下是个什么样的图像,最后得描绘出来。

已给出的经纬度范围内,大约面积有几百平方公里,经过三四个地方的比较,“219”小组花了一年时间,最后选定的是一座小山,方圆有二三公里,有五百米高,再大的原子弹也掀不掉。但一个要害的问题是,此山和在已给出经纬度范围内的山,都是石灰岩成分的岩层。

从地质要求上说,石灰岩不利于地下核爆炸,美国都是在硅酸盐岩层中做地下核试验,如火山凝灰岩、沙岩和花岗岩,这些岩石的二氧化硅含量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硅有一个特点,就是爆炸以后会变成玻璃,自然把那些放射性物质裹在里面,若遭地下水浸泡,也不会溶化掉。而石灰岩,在核爆炸后,只能烧成石灰,一变成石灰,遇水马上溶解,肯定会泄漏出来。

其他方面的困难,也非亲历其境者所能够想象。

比如说,要使这座山不可能被核爆炸掀顶,不会有核物质泄漏出去,先得要做精细的研究。山体很大,欧阳自远爬了一个上午才爬到山头,以后的日子,他和同事们还得踏遍山上的峰峰谷谷,皱皱叠叠,角角落落。山上的每一条裂缝,他们都要发现,都得量出来。在山上至少有的几千条裂缝中,每条裂缝怎么个方向,裂缝有多宽,延伸有多长,气体怎么沿着裂缝窜出来,他们都得测量记录,并画图一一分析,再将数据输入当时的手摇计算机。通过严密的计算,以确证这几千条裂缝既不会成为山被掀掉的决口,也很难有放射性物质跑出来。

再有防止河水污染:这一片地质构造是什么岩层,地下水流向上各处岩层的厚薄,地下水怎么流过去,在各处的流速多大?如果有放射性物质,岩石本身能不能吸附一部分?如果不能,是否能加点什么东西,起化学反应后将其锁住。还有,为什么可以保证河水三十年里不污染,不到三十年之前有没有可能出现污染?这一切,都要反复勘探和做大量的模拟实验。

程开甲教授向“219”小组要的,只能是确凿的证据——既有扎实的实验基础,又有数理逻辑说服力的证据。

没有一个门外汉,真能说清楚“219”小组在大西北的那些日子,即使由他们自己表达,外人看起来,也可能是将象鼻子当成了一根大葱。只能用几句俗话匆匆带过:翻山越岭,旰食宵衣,冥思苦想,永不言败。还得加上,有的时候那是“贼胆包天”,敢走“月黑风高”;更多的日子里,必须心细如发,如履薄冰。

所有的问题和难题,都被“219”小组踩在了脚下,仅解决石灰岩如何在爆炸后也变成玻璃,就先后用了二年功夫。

在当时的中国,“219”小组成员们的精神风貌,可谓个个都是不能见报的王进喜、陈永贵、郝建秀。国家也给他们提供了远超出他们想象的物质条件。

因为是快要废除军衔制了,欧阳自远至今还记得,就在这之前,有一天,一位上校来找他,说,你需要什么仪器,现在就给我开单子,三个月内,我一定给你搬到实验室。

在“219”小组需要的诸多仪器里,少数国内可以生产,多数只能买自国外,如能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各种物理力学的试验机等等,它们都出自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而且,大多具有敏感色彩。即使是进口一般仪器,也先得在国内审批,看得花去多少外汇,再去国外订货、谈判,当时与西方国家没有直接贸易,还得通过香港中介……其关山重重,就是神仙来办,也不止三个月。

欧阳不管要花多少钱,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开了一张单子交给上校。刚满三个月,所有的仪器都梦幻般地进了实验室。他至今不知道对方是用什么力量,通过什么途径,搞到这么多先进仪器,而且真的掷地有声,决不耽误你一天。

同类推荐
  •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听雨

    听雨

    时下,文学差不多是被出版家和文学家们搞得面目全非了。文学跟蓬勃发展的经济遥相呼应。文学的堂庙亦如商场,装修气派,作品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文学的盛宴已经开场,欢声笑语,热气腾腾。面对它,阅读者是需要准备了一副好肠胃才能去消化的。作家们的笔墨,母语的血液还没有浸透,就忙着穿行在博尔斯、马尔克斯等等等等大家的文字里,迁回曲折,大显其能。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绝对理念的绝对显现:文天祥

    绝对理念的绝对显现:文天祥

    从总体上看,南宋王朝是个衰弱的王朝,但也是个英雄辈出的王朝,总有些优秀人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竭尽全力捍卫国家的尊严,如岳飞、陆游、辛弃疾、陈亮等等,在这一系列优秀人物中,最优秀者当是文天祥,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大宋王朝可以亡,但中国不会亡!公元1236年6月6日(南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初二),文天祥诞生于江西吉州庐陵县的富川镇(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他父亲文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乡儒,由此推测,他的家境应是个中等地主,所以有财力供他们父子专心读书。庐陵县是产生过“名人”的地方,欧阳修、杨邦义、胡铨,都是庐陵人。
  • 讲述

    讲述

    万宁的散文漫散着人间烟火气息,记录着世俗人生,温婉地体谅各种状态各类群体,带着真诚,坦言自己的观点与来自内心的种种感受。这本万宁的散文集,既有散文必然的真切情感的凸显,又有小说叙事的节奏和张力,给人阅读的快意和回味。
热门推荐
  • 无敌从成为NPC开始

    无敌从成为NPC开始

    陈清莫名其妙穿越进入游戏,游戏就游戏吧,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头五级的野牛?
  • 我是夜中的月你是我渴望的光

    我是夜中的月你是我渴望的光

    A市,所有人都向往的一座城市,是影不惜反噬为代价也要来的地方虽然不清楚她想做什么,但也因此我来到了这城市中,没有人知道我的过去,在这里开始了新的人生一路的不断摸索,迷茫过,不安过,恨过也爱过,也许这一切都是必然,从影在沉睡中被我唤醒的那一刻,一切就都在改变,暂停的时间再次转动,又怎么会平凡但能有一个人始终对你不离不弃,陪在你的身边,那得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他曾说“不管怎样,我都会陪着你”他曾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不管是前世还是以后和未来,对我的感情都不会改变”这份执念会深深的印在灵魂深处,不灭不散等到一切结束后,才发现,自己才是最傻的那一个,那抹一直在寻找的那道光,原来只要回头就一直都在~
  • 回到滑国当王子

    回到滑国当王子

    主人公陈翔是个悲催的人,一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最终绝望跳楼,不料灵魂出窍,降生在春秋时期一个叫滑的小国的王子身上,悲催的是弱小的滑国在春秋那个动乱的年代始终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本想跳楼结束在现实中的噩梦,哪只又进入了另一个噩梦,陈翔彻底怒了,他决定要对可恶的老天开战,改变自己悲催的命运。
  • 混世农民之无双奶爸

    混世农民之无双奶爸

    十年前,唐正清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夜走出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十年后,唐正清开着破旧的汽车返回出生的小山村。只不过,唐正清的身边却多了两个拖油瓶。儿子别怕,老爸教你怎么打坏人。女儿别怕,老爸给你做好吃的。这是一个无双奶爸的成长史。
  • 长风破浪终有时

    长风破浪终有时

    农村女孩春晓,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原本有着远大志向的她,却在毕业前遭遇家庭变故,被迫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所在的城市,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工作。男友姜浩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再加上异地恋的关系,最后两人无奈分手了。穷途末路的春晓最后凭借着自己的知识以及敏锐的商业眼光,跟邻村有养殖技术的小伙子华致远一起合作发展养殖业,经过了一系列挫折和奋斗,并在政策的扶持下,终于脱贫致富,还带领着全村人一起致富。
  • 神裔传说之风起

    神裔传说之风起

    青龙入海,白虎归山,朱雀涅槃,玄武孤寂漫长长。世间灵气枯竭,传承者春后笋拔尖冒头,开启后现代神活。风心雅化形人首蛇身,受女娲传承,携伙伴寻灵气枯竭之迷。
  • 重生之农门娇女

    重生之农门娇女

    林家万倾草地一朵花,孙女孙子都是顶呱呱。偏偏金贵皇子被放逐,可见最是无情帝王家。好在有空间作弊器在手,娇娇和八皇子这对儿命定姻缘的小儿女,一路混合双打,踩小人,斗BOSS,成长的彪悍又凶险。最终登上帝王宝座,带领大越奔向现代化,威震四海八荒。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护法天尊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护法天尊

    姬卫道又穿了,以太上门下首位护法弟子的身份,来到僵约的世界。你说马小玲,别逗了,我没有抢别人女朋友的习惯!你说瑶池圣母,别开玩笑了,那就是更高级的僵尸!姬卫道表示,身为太上门下,定要修个长生逍遥!.......................作者说............................作者最近又回忆了一遍僵约,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新人新书,希望能带给大家回忆!在情节上有改动,不喜勿入!
  • 还缘

    还缘

    米乃和丈夫尔不都吵了一架,这一架吵得不算凶,但特别异常。主要是尔不都大声叱责米乃,让米乃滚,永远再别进这个家。本身夫妻的吵架就像刮风下雨般的正常,一般都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况且米乃和尔不都还处在新婚燕尔的蜜月期。但尔不都的话却像晴空的霹雳,震得米乃魂飞魄散。尔不都说出这话后也顿时像尊雕塑般凝固在那里。米乃自小就在阿訇世家长大,学没上几年,就在家跟着父母学经。当她出落成一个多情美丽的少女时,前来说媒的人络绎不绝。米乃一心想跟一位对宗教虔诚的小伙子过日子。
  • 谁能救我于水火

    谁能救我于水火

    遭遇挫折的底层草根儿因缘际会,得到了神像上不可思议的神奇灵力,获得了异能。否极泰来,在师父的传授下,原本困顿的男主兑变得博古通今,功力也渐臻化境,从此拥有了如开挂模式下的多彩人生。翡翠赌石、古玩收藏、古董捡漏儿、金融投资赚钱……然而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看似完美的生活中总会有暗流潜动,危机四伏……这是一部十分贴近现实生活的都市温情小说,行文上属于《黄金瞳》的风格,对于翡翠、明清古董家具和古瓷、青铜器、古字画等有大量具实描写。作者讲述的是云谲波诡的曲折故事,描写的是义薄云天的朋友义气,表达的是感人至深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