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3300000004

第4章 南极梦开始的地方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下午2点整,我步入北京国际机场候机楼,将搭乘下午3:35的国际航班,从北京经上海转机,飞抵悉尼,在那里登上在弗里曼特尔港(Fremantle)临时停靠的“雪龙号”,与第25次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们会合,正式开始我的南极之旅。

曾多次踏进北京国际机场候机楼,尽管这一次的意义大不一样,但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和激动。是心态在衰老,还是心智在成熟?

从上海飞抵悉尼需要十几个小时,我有充足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心情。绚丽的极光、冰雪的世界、懒洋洋的海豹、憨态可掬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帝企鹅……提起南极,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是这样纯净唯美的画面。但我清楚地知道:我此番面对的,将是一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旅途。

我告诫自己,必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认真细致地筹划。从开始酝酿南极之行,到出发道别之际,我一直向亲人、朋友们尽量轻描淡写此次行程的风险。如果把风险如实告知他们,只会徒增他们的牵挂和担忧,却于事无补,这不是我的风格。

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已经养成遇事提前考虑、规划,做好最坏打算的习惯。我开始再一次预想此次南极之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严寒、暴雪、翻车、迷路、掉入冰裂缝……思路逐渐迟缓,我居然在飞机上糊里糊涂地睡了一觉,这在我的飞行史中并不多见。

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当地时间早上8:40(北京时间早上5:40),飞机在悉尼机场降落。时隔19年,再次降落在悉尼机场,面对似乎熟悉而又陌生的候机楼和机场,尽管已是不惑之年,“物是人非”的感慨还是涌上心头。

19年前,我第一次出国,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就是从悉尼转机到南澳大利亚州州府阿德莱德(Adelaide),在那里的Modbury医院当住院医师。第一次远离家人踏上异国的土地,有些微微的忐忑,但更多的是踌躇满志。

当时国内条件和西方国家相去甚远,悉尼机场候机楼的各种设施、服务、店铺,无不让我感到既新奇又惊讶。19年后,命运让我再次回到这里,机场还是那个机场,设施却也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机场里的人流和气息都似曾相识。而我,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对悉尼机场充满惊奇和羡慕的毛头小伙子了。

从悉尼搭澳大利亚国内航班赶往佩斯(Perth,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佩斯机场规模更小,也更精简,但是干净整洁,亲切便利。佩斯四季分明,属地中海气候,是澳大利亚境内阳光最充沛的首府城市之一。此时在南半球正是春末夏初之际,当地的人们已经穿上了短衣衫。

从佩斯机场出来后坐上出租车,原计划是到当地火车站,再乘火车到离佩斯十多千米的南部港口小镇弗里曼特尔,我们的“雪龙号”正停靠在弗里曼特尔港。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如果坐出租车从机场走旁路直接插到弗里曼特尔港,虽然稍贵一点(50澳元),但可省去很多周折和麻烦,我同意了。

出租车司机的英语带有明显口音,我猜测他是斯拉夫裔移民,交流后证实,他果然来自前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话题自然谈到年轻时看过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瓦尔特当时可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司机一下猜出我是中国人,他说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商人,只要听说他来自萨拉热窝,就立即提到瓦尔特。司机自豪地告诉我,他本人就曾在瓦尔特牺牲的那个老电厂工作过,该电厂后改名为“瓦尔特电厂”。一个国家的英雄被另一个遥远国家的民众赞扬、推崇和记忆,确实是件令人自豪的事情。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在谈到美国时,态度总是高度一致,司机言语之中表现出对北约组织轰炸、拆分南斯拉夫联盟的愤愤不平。

出租车上的交谈很融洽,闲谈中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弗里曼特尔镇。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小镇,很少高楼,当地的最高建筑是一座朝鲜战争阵亡士兵的纪念碑。建筑多是旧式的欧洲风格,整个小镇安宁平和。出租车载着我在小镇沿港口的路边转悠,寻找雪龙号。在事先同船长和当地代理的沟通中,已得知雪龙号就停泊在火车站附近。

终于找到了火车站,规模很小,门口清静,是一栋别致的小房子,猛一看还以为是座教堂。在火车站正后方,我看到了高耸的红色吊车缆臂,曾在照片中看过雪龙号的吊车,我几乎确定那就是雪龙号。出租车停下来,当我看到通红船舷上巨大的“雪龙”二字,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那是一种找到“组织”后如释重负的感觉。

跟出租车司机道别后,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船边。码头上有一群穿着鲜红队服的人们,他们正忙着组装一辆德国产的雪地车PB300,指挥大家的是一个长方脸、外形阳刚、堪称“老帅哥”的中年男子。第一次近看雪地车,体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像一辆小型坦克。那个老帅哥“指挥官”正是拥有“冰盖王子”美称的传奇英雄人物——本次内陆队队长李院生教授。

登上雪龙号甲板的那一刻,我知道没有任何理由、任何意外能阻止我去南极了,南极我去定了!

我被安排同李队长一个舱,五层的一个单人房间。原本是李队长一个人住,但由于第25次南极科考人员数量之多是有史之最,共有204人,将近40人没有固定床位,我的床位就是李队长房间内的一个长沙发。

船上的条件比我登船前想象的要好得多。房间里有洗手间和淋浴设备,舱内有空调,饮食也不错,还免费供应啤酒、牛奶和速溶咖啡等。最重要的是,通信设备也还算齐全。

舱房的凌乱程度在我的意料之外,但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因为204名队员中只有7名女队员。凌乱是我们生活中久被压抑的本性,短暂的不适应后,我很快释然了。可以随便乱丢东西、可以不用铺床叠被、可以臭袜子满天飞,但不会有任何唠叨和指责,一种无法言表的自由感油然而生。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雪龙号是11月3日傍晚到达弗里曼特尔港的。经过几天的整修、补给后,将于明天开拔。今天是比较清闲的一天,我决定好好探究一下雪龙号。

我们国家在南极的科考工作,最主要的根据地是“一船两站”,两站即“长城”和“中山”两个南极科考站,而“一船”指的就是雪龙号。这是一艘两万吨B1级的破冰船,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因苏联解体,当时中国政府以1750万美元的低价购得。

之后雪龙号进行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费用近两亿元,大大提高了船上科研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配备水平,现在雪龙号的身价估计值七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海上极地科考站,已经去过十多次南极和三次北极,为我们国家极地科考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一层甲板下面有一个可容纳150人左右开会的多功能厅;一个小小的游泳池,大概有五六米宽,十余米长,放水后水深约可达三米。听说不会游泳的李队长曾经独自下水,差点招致生命危险。池内目前还没有放淡水,可能是要等到确保淡水充足时再放吧。

游泳池旁还有一个迷你桑拿室;一个健身房,里面有些简单的器械;靠右边有一个方方的房间,房顶比较高,两边的墙上有篮球架,虽然整个场地可能还没有半个篮球场大,但已然能进行小型的对抗赛。就是不知开船后,在摇晃的船上投篮,命中率能有多高?

雪龙号的驾驶室在最高层,科考队员被允许自由出入,前提是保持安静、不影响船长和其他船员们的工作。驾驶室显然比其他房间宽敞得多,而且“前后通透”,四面有朝下倾斜的玻璃窗,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海面。

雪龙号在行驶中全程使用卫星导航,在玻璃平板中有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电子航海图,沿着这张电子图的航线走,方向基本上就不会出错了。我突然想,与郑和下西洋时代和15~17世纪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相比,科技的进步,是否使得对船长的航海技术和个人决断能力要求要小得多?那时的船长大部分只能靠经验和直觉来驾驶船只。

雪龙号的船长是一个瘦小、和蔼的中年人,同我想象中叼烟斗、留胡子、瞪眼睛的船长形象有很大的反差。我小心地走进驾驶舱,提防着被严厉呵斥“离开工作重地”,但船长热情的笑容很快打消了我的畏缩心理。打了招呼以后,他还简单地回答了我几个有关驾驶的问题。进入驾驶室和船长一起“开船”,有很强的参与感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今天的另一个任务是在船上接通我的电子邮件。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和家人朋友保持必要的联系,而我还有很多本职工作要继续,“通邮”就更为重要了。主管船上通讯的尤主任是一个总是乐呵呵的、带浓重广东口音的中年人,在他的房间里居然有一套喝乌龙茶的茶具,即便在船上,喝茶时的程序也一道不落下。

同类推荐
  • 见闻札记

    见闻札记

    华盛顿·欧文(1783—1859)一生曾三度赴欧,在英、法、德、西等国度过17年。在这期间,他访问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收集民间传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1819年起,他陆续发表了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1820年汇集成《见闻札记》在英国出版,引起轰动,流传甚广,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见闻札记》的艺术水平,超过了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它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浪漫主义奇想与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幽默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这是一本故事和散文集,其中的《作者自述》、《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名篇。
  • 到北方城市暂住

    到北方城市暂住

    煌煌13王朝,历时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西周的青铜器、秦砖汉瓦、陶俑、汉唐石刻和鎏金以及唐三彩等历史文物,都是民族的稀世珍品和一个符号。到地王的72层去办事,你要在大厅乘电梯到40层,再转乘去72层的电梯,你从40层的电梯里出来,眼前到处是简陋的白墙,你会一下子产生迷惑,这就是地王的里面吗?当然,这不但是地王的里面,这也是深圳的里面。
  •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这本书会让读者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闯去梦。你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去爱,努力奔跑,世界就在眼前。
  • 一号楼

    一号楼

    离开诗坛再次回归,写诗已经成了最安静的事。褒贬诗歌少了,关注新人也少了。诗歌于我已经不带有任何世俗的色彩和诱惑,它更像我心中雨后的一抹彩虹,美得短暂,更美得珍贵。与诗歌多年断断续续的情缘,让我只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它带给我的心灵的滋养。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神,来上分啊

    大神,来上分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大神,上分吗?某游戏大神,迫不及待,拿错了剧本,说好的被追求呢?这是一个游戏坑神想死皮赖脸纠缠颜好声苏游戏大神,却被一步步套路入怀的故事。“叶神,得偿所愿的感觉怎么样?”叶朗微微一笑,“很爽。”白锦锦扯袖子,小脸爆红。
  • 雪影剑

    雪影剑

    他,冷漠如斯,却有温柔的一面。他,身手非凡,就宛如地狱的曼珠少年,他,淡定睿智,众女生为他迷追随他一生。他,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就此开辟新的世界。雪非雪.雾非雾,情之剑,非正非邪.非神非魔.神魔妖裳,无情却情无意却意神魔之冠,破六道,斩九界,只为知自好友和红颜半神半魔王者之剑九界之主创世新作品《魔剑士与猎美王座》http://m.pgsk.com/bk/qh/m.pgsk.com读者前来支持啊
  • 巨化危机之黎明

    巨化危机之黎明

    不一样的时空,不一样的世界。在生物巨化话的危机中如何带来黎明
  •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宅魅影

    豪宅魅影

    故事的主角是位年过中旬的老处女,她放下城市里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来到一个小镇避暑度假。其间,她住进了一处装修豪华的别墅,谁知却被卷进一场神秘的刑事案件里。这桩案子令新闻界和警察局震惊不已,他们的事业也完全可以因此平步青云。
  •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国学的发展自然是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学的存在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发展史,而且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延伸到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学堪称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国学渐渐与时代相脱节,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渐行渐远。
  • 世间始终你最好

    世间始终你最好

    我不愿束缚你,也不愿被你束缚,这个世界,我最喜欢你,这个世界,始终是你最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人爷罩着的

    这个人爷罩着的

    他将她壁咚在墙上:女人,我喜欢你。凉予: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这是你的思想,又不是我的思想。衍墨:…… But,来自于他最后的倔强,开始实行每日一撩,终于征服了女王。于是,画风便变了。“爷,梁小姐带人围堵云少。”“炖了。哪个不知死活的狗子,竟然敢动我的男人。”【神逻辑霸道女王x会打会撩霸道大少】【男主一点也不弱鸡!!!欢迎观看两个霸道之间的互撩】【感谢你那么可爱还喜欢我的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