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000000027

第27章 纯粹的艺术情怀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是一部极为抒情的艺术札记,对中国的艺术家有深刻的影响;而中国的文艺青年则把它作为艺术的圣经膜拜不止。如果你跟文学青年聊天,他们会把书中的精彩章节丝毫不差地给你背出来。我正是受了这些赤子的感染,才阅读这部著名的著作的。读后感到,与其说该书论述了什么是艺术、怎么从事艺术的问题,不如说是论述了如何艺术地看待生活的问题。生活的灰暗只要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便有了亮色,一切就变得可以容忍了。所以,从事艺术活动,当艺术家,其实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关键的是,既然你进入了艺术的行当,就要甘于承受,心无旁骛,葆有纯粹的艺术情怀;否则就会误人误己,落人痛苦和失落的渊薮。怎么葆有纯粹的艺术情怀呢?《金蔷薇》的确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我们都有很多温暖与幸福的记忆,以为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阶段。那么,童年就没有痛苦,甚至苦难吗?有,而且与其他的人生阶段相比,一点也不少,甚至更多。之所以感受到童年是幸福的,其一,人的记忆具有天然的淡化苦难、美化生活的功能;其二,童年具有诗意地理解生活的本能。

所以,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儿童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成年人,为什么常常感到生活得不幸福、不如意,系丢掉了这一“最可贵的礼物”之故。所以,海德格尔呼吁人们要“诗意地栖止”,亦透出他极良苦的用心。

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艺术家在成年之后的漫长的冷静的岁月中,没有丢掉那“最可贵的礼物”。因此,形成了特殊的认识品格: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抑或,在痛苦中找到快乐,在不幸中找到幸福。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语说:“几乎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鼓舞者,自己的守护神,后者一般也都是作家。”这是经验之谈,我毫不保留地接受它。因为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只消将自己喜爱的作家的作品读上两行,自己立即就想写作,写出能与之比肩的作品来。比如读萨特,立即就想到要构筑自己的哲学体系或思想体系;读鲁迅,立即就想把鲁迅写过的题目也写上一遍。还比如,一个专门写与思想大量“对话”的作家,当冲撞的文思弄得他头绪纷繁无从下笔的时候,他总是希望与我谈上一会儿。我的谈话,一下子就深入到他冥思苦想的那个认知层面,帮他拨开缭绕他思绪的那团迷雾,他豁然开朗,进入了极为清晰的思想路径。他情不自禁地恳求道:“你要呵护我呀!”

所以,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呵护,就是心灵与精神上的呵护;你可以不帮助他以物质,但不可以不支持他以精神。

梭罗说:伟大诗人的作品,只有伟大的诗人才能读通。这一方面是说,思想者只能追寻思想者,思想者是思想者的友人与知音;另一方面是说,思想者不要寄希望予以市井人物,亦不要寄厚望予以世俗评判,夏虫不可与之言冰也。

左拉在一次同朋友的聚会时指出,想象对于作家来说,是完全不需要的;作家的写作只应当根据精确的观察,就像他左拉一样。

在场的莫泊桑问道:“那么您常常根据报上的一条简讯就写出一大部长篇小说,而且一连好几个月足不出户,那又该怎么解释呢?”

左拉无言。

左拉的话可能别有用意,但莫泊桑却真的动了心。其实,他们都太知道想象之于艺术之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了。

想象乃艺术生命力的发端,是艺术“永恒的太阳和上帝”。

想象力乃是大自然的伟大赐予,它蕴藏于人的天性之中,亦即:想象,是人的本能之一。人运用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想感情的积累,创造出与现实并存的虚构的生活、虚构的人物及虚构的事件。现实的缺憾,人通过想象予以补充。

所以,想象一方面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它靠现实来滋养;另一方面,想象又经常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生活的流程与走向,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想象是一种心灵的力量:现实生活的冰冷,可以在想象中感受到温暖;现实生活的残缺,可以在想象中修补得圆满……想象在这个层面上,比现实更重要,它是精神蕴藉之途,是心灵安妥之径。因着人对想象的信任,促使人到生活中去寻找他所想象的东西,并为其最终的实现而奋斗不息。

回望来时的路,想象的历史,恰是今日的现实。于是,想象是一种永恒的内驱力,亦是永远的生产力。

物质的挤压与冰冷,消费的疯狂与迷乱,内心的疲顿与不安,正是人的想象力衰退与匮乏的征兆。而没想象力的人群,正是没有创造力的人群,是没有希望与未来的人群。所以,诗意的生活与美好的未来,呼唤想象力的复生与勃发。

面对一束橱窗里的花,男人说,花是装饰品;女人却说,花是生灵。

装饰晶,是缺乏想象力的冰冷的物质世界;生灵,才是在想象力召唤之下,饱含生命激情,充满活力,温暖快乐的人类生活。

女人之所以美丽,亦正在于此。

一场柔雨,青草更青。这是自然境界。

一双眼睛,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头脑,它便会明亮起来。这是心灵的境界。

青草承认最小一滴雨水给它的影响,它努力报以春天的颜色;眼睛承认每一缕思绪对它的影响,它努力发现世间的美好。春天已经来到了,植物不会再停留于冬天的枯黄;阳光如此温暖,恶人也会回头。

自然给心灵以昭示,人类陶醉于自然的法则,因而给心灵找到出路。

梭罗是尊崇自然法则的八。他恬静地生活在瓦尔登湖畔。自然界有序的律动,使他恢复了自己的纯洁,因而也发现了“邻人”的纯洁。

普里什文亦是尊崇自然法则的人,他以农艺师的身份,在林中感受每一片落叶;发现每一片落叶都可以写成一首长诗,都是一种思想的具形,人只须忠实地记录大自然,作家则正是大自然的“记录员”。他正是忠实地观察了,记录了,传达了,所以他自己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当现实生活的浮躁使你感到世界是那么苍白、单调和枯槁的时候,你要自觉地走人一片莽林:你会发现,一切是那么的青葱、丰富与神奇;你会发现,除了钱币的破碎之音外,还有风声与虫鸣;你还会发现,林中的广阔与幽深,使你来不及驻足回望,前面的瑰丽与神秘是一重又一重的吸引,便感到以往的境界是一叶障目,未盲而自盲。

所以,一个健康的人类社会,不能远离自然与艺术。艺术是什么?艺术是艺术家用心灵感受了大自然的万千风光之后,创造出的“第二世界”。这个世界,使大自然的美性情化、思想化。它提炼、凝聚了自然的意志与法则,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与心灵。那么,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就是摆脱了环境强加于他的一切非固有的人为的东西,而尊从自然的启示与召唤,只“按心灵的意志”生活的人。

这种生种方式,即体现了大自然的意志,又体现了最健全的理智。一个“按心灵”、按内心呼唤而生活的人,永远是创造者,是造福于人类的人。

我听到了一个声音,毫不保留地转达给你——

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

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

地区未曾发现。

那么去旅行,

成为家庭(心曼)宇宙志的地理专家。

(威廉·哈平顿:《致友人》)

作家的头衔已失去了原有的灵光。虽然有时势的因素,但根本的是作家使命感的消失。

这种使命感的消失,其外在的表现,是作家把自己的写作当成一门手艺,一个行当;写作不是为了神圣的精神召唤,而是为了谋生。于是,作家已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世俗生活的一个役徒。

作家的世俗化,是一种根本性的堕落。

在人类的精神史上,伟大而不朽的作家,正在于他们内心的强大,即具有无与伦比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荷兰作家爱德华·德比,出生于航海世家,曾被任命为爪哇岛的行政官员,具有锦绣的前程。但荷兰对爪哇的殖民统治,使爪哇人穷困潦倒,痛苦不堪。强烈的正义感,使他视自己的前程为粪土,他写文章抨击和揭露殖民统治的罪恶,以争取爪哇的解放与独立为己任,不屈不挠,英勇斗争,承受了巨大的自我牺牲。然而他那用心血写就的作品,却永远流传于爪哇人和荷兰人的心中。

在忠实于自己的事业这一点上,爱德华·德比有一位同道——他的荷兰同乡文森特·凡·高。凡·高一生坎坷,饱尝艰辛。他本可以安享于成功画家优裕的生活,但他认为画家的事业就是用自己的全部天才竭尽全力地对抗苦难,从而为人类创造欢乐,这是他的天职,别无选择。于是,服务于人类的凡·高在时间的深入,大放光芒。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为人类正义和社会良知服务的人。使命感和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兀自经受苦难,创造出入间的精神奇迹。这种精神奇迹,就是人类的灵魂,它使人们坚定了生活的信念,对未来充满了欢乐的期待,人间因此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人类因此而祥和与进步。

出海人的生活是风险、苦难与牺牲相加的生活。他们时时感受到死亡,便在崖礁上刻下一行铭文:

“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

这样的铭文给一般人的感觉,是绝望与忧伤。但一位拉脱维亚作家却说:恰恰相反,这是一行极有英雄气概的铭文。它说明人是永远不会屈服的,不管风险有多大,也仍要继续自己的事业。我倒想把这行铭文作为卷首语,题在每一本描写人类生活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书本上去。对我来说,这个铭文可以读作: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大海的人。

所以,真正的作家,正是这样一种解读“铭文”的人。他们内心坚定,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他们背负的使命,便是丰富人们的内心,提升人们的精神,使人类生活得崇高而尊严。

所以,作家从来不应该是世俗生活的役徒,而是一种肩负天职的人。这种天职,便是召唤人类的心灵从现实步人理想,从物质步人精神,从自私步入忘我,从世俗步入天伦……

除此之外,作家的称谓,便无所附着。

同类推荐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曾有素衣、红妆、一盏香;曾经跋山、涉险、过湘江。她是林徽因,有着沸腾的情感、血液,更有着温存的眼角、眉梢。文学的、哲学的、建筑学的意义都曾染过她的风气;诗人、哲学家、建筑师都曾倾倒于她的顾盼生姿。她曾用指间触摸过无数古迹的余温,她曾置身诗篇沾染着文字的热切,她曾随着命运的波涌翻山越岭,她曾用满腔赤诚跳脱出了人潮汹涌,她自始至终付诸一生探寻着美学真正的奥义。
  • 曼苏尔

    曼苏尔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曼苏尔》为回族爱情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一曲曲“花儿”袒露着回族青年爱的情愫,抒写着爱的圣洁与美丽,爱的不屈与忠贞……
  •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是多多的一部诗歌自选集,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创作的的诗歌作品,按照年代编排,包含多首过去已出版诗集未收入的新作,完整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面貌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多多的诗歌个性和风格都十分显著:语言的锐利简洁,对细腻情感的洞察理解。
热门推荐
  • 盛宠之医妃祸国

    盛宠之医妃祸国

    {言情版}她,是从现代而来的医女。他,是威名赫赫的祁阳王。一场意外穿越,让两个人相知相遇。一次善意搭救,让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他深情地看着她:“我曾见过你。”她面无表情:“何时?”“你五岁的诞辰宴我曾去过。”她“哦”了一声,“毫无印象。”“……薄情寡义。”{中二版}一朝得势,她逆天而行!谁能阻挡她?没有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主神

    重生之主神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一枚普通女人,因丈夫的背叛孩子亡死,自床不成反而来到异界成为天地初开唯的一神!冰封千年的心……直到遇见他
  •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九世纪英国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研究》的结项成果。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本书分析了这种“词语焦虑”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对关键词语和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还原道德思考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语境,指出文人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构道德的手段,反思现代化过程中伦理建构和文化调整的困境与出路。
  • 余生惟愿有你

    余生惟愿有你

    在滚滚历史的长流上。有多少作品的无辜猪脚,在令人懵逼的场景中穿过来穿过去,令人不忍直视。“小”明星苏拾雨意外之中竟然又一次被幸运女神抽中,在睡梦中换了个壳子,恢复了自己以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男儿身”,实在让人很惊喜有木有?淡定喝茶的慕言:对,没错,我很惊喜。上上世身为暴君的他,日常打人还打出感情来了!匪夷所思有木有。慕言:感觉还不错,白得了个男朋友。林辰:其实我觉得抖M也不错,有助于培养感情。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灵之梦幻训练师

    精灵之梦幻训练师

    治愈文,轻松向,不黑暗,喜欢训练家和宝可梦之间友情故事的可以进来看看啊。我发现自己无意之间穿越到了精灵宝可梦的世界,本以为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训练家,但没想到自己居然变成了幻之宝可梦——梦幻,并且肩负起了拯救宝可梦世界的重要任务。我!梦幻!变成人!成为训练家!励志成为联盟第一!顺带拯救即将灭亡的世界!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
  • 宦官毒妻有喜了

    宦官毒妻有喜了

    重生归来,这一世为了报仇,她选择嫁给了太监总管。*****人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可又有多少男人能够在有了权势和金钱后仍然守住与他风雨与共的枕边人?唐肆肆在宸王最落魄、最无助时嫁与他为妃,却在他登基为帝后,成了弃棋。大雨磅礴之日,她的儿子命丧毒手,而那个男人却搂着毒害了她儿子的女人。她想要除掉那个害了她孩子的女人,却被那个男人挑掉脚筋,挖掉眼睛,烈火焚身。重生归来,这一世为了报仇,她选择嫁给了那有绝美之姿又权倾天下的太监总管为妻。夫妻两狼狈为奸,杀渣男,斗庶姐,让皇位易主,让百官战栗,成了恶贯满盈的“夫妻”。半年后,皇城里有传言,那恶贯满盈作恶多端的九千岁家的毒妻竟然有孕了!一时间孩子的父亲是谁众所纷纭,有人猜是儒雅温润的太子殿下,有人猜是清冷如冰山的三皇子,有人猜是睿智多谋的五皇子的……而孩子的真正父亲此时正媚眼如丝,风情万种的牵着自己的妻子。
  • 天乩之桃之夭夭

    天乩之桃之夭夭

    第一个百年,我站在九奚山上,日夜难寐,看着满山白雪,我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他的身影。第二个百年,我潜心修行,我想如果我能修成正果的话,我就可以上天入地,用我的法力把他救回来了。第三个百年,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心想如果有他的陪伴,是怎样的光景,第十个百年,直到看到他的那一刻……桃花林开,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白蛇出世,断桥之约,等了七日,终究还是留了我一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如果一切还有挽救的机会。他也把你忘记。他还是那个两千年前没有遇到小白蛇的他。你。还是那个对他一往情深小白,他身上还有那致命的命格。白夭夭,你可还敢于天再搏一回?
  • 致命攻略

    致命攻略

    名为魔方游戏的死亡游戏,穿梭于游戏世界中的亡命之徒……便是魔方玩家。拥有稀有的天赋技能,却是个麻烦的负面效果?名为理性值的束缚不断逼迫着李言锋放飞自我,亦或者……游戏世界:火炬之光、激战2、泰拉瑞亚、暗黑破坏神……
  •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作者从零散的资料收集开始,聚沙成塔,掌握了大量的关于犹太人的各种资料,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古犹太人传下来典籍《塔木德》。《塔木德》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它是长达10个世纪的时间内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在它的哺育下,犹太人在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与匹敌的成就。《塔木德》也是犹太人精神的百科全书,为犹太人提供了生活的准则和处世、经商、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犹太民族被称为“一《犹太富翁的经商课》的民族”,即犹太人的生活被限定在《塔木德》这一本书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