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600000015

第15章

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熏陶了一种群体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把家族精神——和谐相处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进而扩大到整个国家。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

以义制利:以道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

诸种美德融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的血脉里,就成了他们赖以开天辟地的立身之本。以桥梓村为例,这些周敦颐的后代们,从他们一个家族的遭遇中,就可以看出悠悠长存的传统精神有着多么隽永的光芒。

周敦颐死后的100年时间里,宋朝正陷入亡国之难。就在他的曾孙周直卿1114年呱呱坠地时,这一年,恰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第一次闯人中国历史的时刻。就在这一年的9月,女真族完颜部的阿骨打率部反辽,仅仅13年后,这股北方风暴就已吹垮了宋朝的都城汴梁,将宋钦宗、徽宗二帝及3000嫔妃悉数掠走,将宋所藏的天文、历算、阴阳、数术、兵法、历史、文学典籍、州府地图等,装满1500辆大车,一直拉到金国京师会宁府。此后,赵构称帝,是为南宋。之后百年,南宋小朝廷一直在风雨飘摇之中,而它的臣民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就在金兵又一次侵入江西濂溪周家的故地时,周直卿携家从江西迁至广东南雄。当时周直卿官职为正千户,在任州任职。晚年定居番禺。

周直卿幼子周宣酋后来迁移到东莞常平大沥镇,成为常平周姓始祖。

周宣酋膝下只有一子,叫周宋维,据说他好学能文,存心仁孝,获举茂才,岁荐教授,是乡里颇有威望之人。只是这时期国难频频,北方蒙古民族兴起,灭金后又兴兵伐南宋。在周宋维晚年时,正值国破之难,他有9个儿子,因受祖训爱国传承,必定起事反元,因此曾有一子遇害,其余8子四散而逃,藏匿至东莞、博罗、中山等地。周宋维四子没有远逃,择仙溪朗(即今岗梓、桥梓合称屋厦)地方定居下来,成为屋厦始祖。其时正是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30年。

周宋维四子叫周库。周库又生四子,老三周德茂,老四周德祥以后到了东莞的坑尾和坑口村,老大周德光、老二周德瑞则在屋厦开花结果,繁衍成岗梓、桥梓两村。

桥梓二字为父子的意思。这是个浓郁的充满亲情的词儿。

如果从桥梓始祖周德瑞算起,至今已经730年过去。如今的桥梓人口已经繁衍至五六千人。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从清末、民初起,一些胆大的桥梓人便走出家门,向国内和国外发展。他们去时两手空空,只是怀里揣着祖宗传下来的族谱,心底里牢记着祖先的教诲,就这样顶着风雨走向比天边还远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桥梓村旅外人数约三四千人,他们有的去了香港,有的去了东南亚,还有的侨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桥梓村是个名副其实的侨乡。据说在外的桥梓人比在家的要多。

桥梓现有人口2100人,大部分以农为生,这个清一色的周姓人家,这个曾以诗书传家礼爱仁义为本的周敦颐的传人们,经过千年更迭,在南粤这个盛产莞草的地方扎下了根,平静地过起了农家生活。祖先教导他们要重理去欲,重义轻利,立公去私,主张人们严格要求自己,培养高尚情操,鼓励人人都当圣人,这些遗训,已经散落在村中草庐里、半亩方塘中、农人心间里了。他们与世无争地过着真正草民的生活。贫穷而质朴,喜文好崇高,这就是桥梓人。

笔者来到桥梓管理区,村有一座巨大的牌楼,牌楼两侧书写着这样一副对联:龙衍濂溪濂水钟灵十万里与图地观桥梓凤鸣岐秀岐山绍圣三千年文物人爱莲花桥梓人以莲花为旗,莲花成了他们心灵的图腾。有人爱莲,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桥梓人则是用生命来品味莲花,他们的生命似乎已经融人了莲花的某些特征和特性,莲花的精髓就散落在每个桥梓人的心头。

桥梓村因人多地少,一直是远近有名的穷村。苦难实实在在剥蚀着一个诗书传家的部落,将他们原本的儒雅和格调打落,成了真正的斯文扫地,从外观看桥梓人和南粤任何一地的山野村夫毫无二致。到了60年代,这里的人只得到外地当民工,靠出卖劳动力挣钱,到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全村只能靠烧砖、烧瓦为农业的经济来源。桥梓村人穷到家了。

但是桥梓到底还是周敦颐的后代,虽然他们衣衫褴褛,皮肤粗糙骨节粗大,但在他们粗卑的外表下,每个人内心仍着尚文尊道的潮汐,显露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仅清以来,桥梓人中举及进士就有5人。清末民初时,旅外桥梓人多走经商、科举之路,在国外完成学业的大学以上学历者就数以百计。

特别是现在,桥梓人由穷变富了,富裕后的桥梓人仍然以莲花为旗,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注重文化修身,注重生活的诗意。现在,这里办有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活动室,总投资1600万元。并且办有综合性的小报——《桥梓通讯》,从1991年创办起,现已发行数百期,每期发行量都在2000份左右,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桥梓人还创办了莲花诗社和吟香诗社,他们曾在周氏宗祠的大堂里,将诗社成员的诗歌和书画作品进行展览。莲花诗社以写古诗词为主,社员大都是中老年,他们在茶余饭后于清风明月中追寻古意,以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去和先人的意趣对接,在怦然心动感念难与君说的妙得。几株修竹,一壶清茶,三两人影,几声长吟,你说句莲远乡清濂水学,他就吟哦对出花前月下逸居吟来,这一幅恍若诗人墨客对韵图,谁能想到竟是真正的山野村夫呢。周敦颐当年主张的人人为圣,想不到却率先在自己后代中闪现出动人的轮廓。而吟香诗社则是另一种婉约的表达,社员大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就像当年黛玉葬花那般的年龄,不过她们的体格要比黛玉丰满得多,健美得多。虽然她们大部分是外地打工的女青年,偶尔也有寄人篱下的飘零感,但总的来说要比黛玉的际遇强得多,她们依靠自己的劳动,有着独立自由的人格,因此她们要比黛玉幸福。现在,她们就把这幸福和偶尔的愁绪很委婉地表达出来,像一声轻柔的叹息飘在开满鲜花的山冈上,让人产生微微颤栗的幸福联想。大概有不少本地的小伙子被这种幸福子弹击中,成了诗人的俘虏,于是他们终生都在倾听,倾听她们永远的表达。

桥梓人就是要把他们的幸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就多次举办征诗征文征对联活动。比如他们举办《爱莲说》读后感征文活动,让现代人和先古的情韵浸润在一起,然后再萌生出崭新的芽芽。这是娇嫩壮硕的新芽,它会在将来开出瑰丽的奇葩,会结出沉甸甸的思想果实。据说《爱莲说》征文一次就收到稿件五六百篇,他们从中遴选出30篇获奖。征文结束后,管理区把100篇优秀文章汇编成《让莲花香飘梓里》出书,印数2000本,分赠给国内外周姓族系,又一次让莲花的清香遍及世界……

桥梓人以丰沛的激情保留下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改革开放,桥梓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需求。比如这里的舞龙狮、放烟火、赛花灯、清明祭祖、端午粽子、中秋月饼、九月重阳等等节日,每过一个节日,实际上都是游历一遍中国感情,这是中国人最为独特的语言,是民族心灵的祭奠,也是中国国情的隐形教育。我们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每逢中国的节日,不管是美国的华人社区还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下,都有挥舞龙狮的中国人在尽情狂欢。这是中国人的世界性语言,只要出现了龙狮,就等于听到了中国人的呼喊,听到了他们的歌唱。只要他们舞起了龙狮,就说明他们对万里之遥的祖国的思念,就说明他们对祖国的深情。而国人只要一看到他们手中的龙狮,就如看到平安信号,就知道他们已经扎下根来,并且有了一个灿烂的前程。他们挥舞的龙狮中传达了多少中国情结,凝结了多么坚定顽强的中国精神。然而,文革中却把舞龙狮之类的东西强行打为另类非要加以剔除,想来是多么愚不可及!而现在的桥梓人却再次把它们高扬起来,让它们平淡无奇的生活,让日子过得更精彩。

比如桥梓人每年举办的闹元宵活动,已经成了该村的名扬乡里的名优品牌。在元宵节上,他们放电影、放烟花、摆灯饰、猜谜语、表演节目,还有舞龙舞狮等等,竞能吸引数万人前来观赏。

常平镇党委书记周华驹说:毛主席有一句话叫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句话我们可以发展一下。先说古为今用,对待民族传统,对待民族文化,特别是那些充满中国气节,又有教育意义,或者是具有丰富人性的节日,要重新包装,这叫古为今用,使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现在我们国家挤进来不少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情况。认真分析一下,洋节何以能挤进中国市场?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洋节比较适合人类的精神需求,二是比较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消费心理。而我们的节日文化的元素较为单一单调,偏向政治性和团体性,在个性化和丰富性上有所缺欠。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谓文化,所谓文明,都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的,节日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为什么洋节能传到我们国度,我们的节日就不能传到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呢?因此我们一定要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的意义,并把它纳入精神文明的范畴去考量,下功夫去包装它,给它赋予崭新的意义,然后让他漂洋过海到外国宣传我们的精神文明,这叫中为洋用。

周华驹,皮肤白净,文质彬彬,再加上一副眼镜,给人的感觉书卷气很浓。听他讲话时,除了他善于用征询的口气外,基本上就是一个在学术报告会上的发言者。来常平镇之前,他原是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笔者曾和他有三面之缘。

第一次,笔者受东莞市委一位领导之邀,在参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时和其认识。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东莞处在前沿,港台方面常有人来此观光走访,内地亦常有朝东南走的时尚。于是我就加入了这个行列。记得正巧有香港文艺代表团来访,市领导便于陪同,就把我们弄到了一起,大概周华驹当时是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来参与接待工作,这样,我们就认识了。第一次交谈不多,印象不深,只是彼此交换了名片。第二次,笔者接受中央电视台之邀,参与撰写一部大型专题片来到东莞,接待的正巧又是市委宣传,这时周已是宣传部副部长了。这次彼此因了上次的交情,所谈较多,知道他身在侨乡,家中有许多人都在海外,他不久也要到国外发展。笔者印象很深的是他的从容和沉静。一个具有海外背景的政府官员,他为什么还能一丝不苟地从事工作呢?一边是微薄的收人,一边是丰厚的进项,两者之间的反差如此之大,他何以有这样的耐性呢?这样的念头闪过之后就烟消云散,等这次又来东莞,再度想起戴眼镜的老周时,就想,他此时一定是在国外的某一处,据说是在美国的关岛,说不定已经成为大老板了。哪成想,这次竞在离桥梓不远的常平镇意外地和他相遇,况且知道了他也是周敦颐的传人,也正是因为是周的传人,他才不忘祖训,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想法,回到故乡,决计为常平镇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华驹说了许多,给我震撼的是如下一句话:自桥梓有史以来,700多年,周姓人家为官之人,没有一个贪官,皆效先祖周敦颐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

同类推荐
  •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本套书是洁尘多年以来电影随笔的精选集,以电影为支撑点,用自己的才情、睿智和优美绝伦的文字,倾诉了对电影艺术、著名电影演员及导演的深深爱慕和眷恋,呈现出对人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独特而别致的思考与释读。其思想诡谲、表述鲜颖、感情率真;语言精致、考究,富有质感。本册分为4卷:随笔精选集《江湖论语》、华语电影《夏虫语冰》、英语电影《清冽之水》、日韩电影《颓灿之人》等其他语种电影……
  • 智慧女性千千结

    智慧女性千千结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较多的写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悟,分为五卷:卷一读书阅万象;卷二萍踪飘千里;卷三心灵游万仞;卷四情知人间冷暖;卷五友居洲之四方。语言优美生动。“文字不是风帆、不是灯塔,更难以准确地为你我导航——它也许只是,我们全身松懈时的一件居家衣裳。”
  • 百里歌哭

    百里歌哭

    小时候我经常登上老家屋后那道迤逦的山岗,假如这是一个霞光明丽的早晨,或者阵雨初歇的傍晚,就会看见在仿佛水洗过的天空底下有一条波浪滔滔的大河,大河那边有蜿蜒的长堤、参差不齐的树木、隐隐约约的房舍和冉冉袅袅的炊烟。那就是百里洲。百里洲,一个像星星一样遥远和梦一般神秘的名字。我的老家叫拾宝山。打我记事起就听老人们说,百里洲富啊!别说种庄稼,就是随便插根树棍就能长出青枝绿叶!这样的富饶之地男人们是不用操心找媳妇的,只要你亮出百里洲的名头,马上就会有一大群姑娘跟在你身后,就像现在的老板或者款爷。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国内首部百年女性散文诗选,精选几代散文诗女性作家的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散文诗诞生一百周年、集中展示几代女性作家散文诗创作成就,散文诗作家兼评论家王幅明编选了这部文图并茂、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选集。这是中国第—部女性散文诗选本,收入自1918年中国散文诗诞生以来,176位海内外女性华人作家的散文诗佳作500余章。作品个性鲜明,绚丽多姿。女性散文诗,尤其以唯美唯情、细腻细微见长,以女性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入骨的美丽的追求,受到读者青睐。本书是对百年女性散文诗文本贡献的一次集中呈现。编选者在前言中对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作了精到的评述。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可视为全书的主题。
热门推荐
  • 综穿之病娇女神太凶猛

    综穿之病娇女神太凶猛

    朕有空间手镯,朕有强悍后台。朕有武装到牙齿的金手指,朕就是金光闪闪的金大腿!但朕就是没有一个好身体。朕貌美如花,朕富甲天下!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朕就是没有一个好身体。为了修补神魂,良辰穿越到一个又一个世界。或夺或抢或偷或骗或蒙或坑或拐,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收集养魂玉的碎片摆脱病娇。
  • 道侣总是不消停

    道侣总是不消停

    师尊:千秋啊,你既然无心修炼,那为师就给你定门亲事吧。叶千秋:什么情况?师尊:毕竟,总跟辈分低的弟子动手,为师有点掉面子。叶千秋:......等叶千秋见到自己未来道侣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惹是生非的实力。师尊,你是嫌我太消停了是吧!
  • 出尘埃记

    出尘埃记

    一段网络直播的恶意剪辑一夜间让业界炙手可热的女心理医师遭众人唾弃并丢了工作。深夜买醉邂逅另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以为是露水情缘一场,不料是命中注定的最好安排。“未来是死亡,灾难是我。”“不,未来是我们,温暖是你。”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最强尸王

    最强尸王

    末日求存,人性考验。看我如何在丧尸遍地的混乱星球苦苦挣扎的。末世四人组擅长暗器,掌法,腿法和快剑,在末世中齐心合力越变越强的的故事。
  •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拆拆爱

    拆拆爱

    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亲的时代已经过去,拆爱师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从雇主处取得报酬,以“拆爱”为最终目的。良心拆爱师白素素与黑心拆爱师的鸡血对决,看谁能拆了谁的爱!
  • 反派女主病娇男

    反派女主病娇男

    人皆有好色之心,久居山上的萌美除了自己和娘,见过最漂亮的美人便是继父了。下山第一眼尚且觉得妙手神偷长的耐看;第二眼便遇见了一生劫难宋思。宋思之美震慑萌美心魂,但他是有婚约的人,且又有渣男的预言,萌美不敢造次。宋思一撩拨萌美便应承,有美人调剂的下山之旅本就是一场风月趣事。与他相约盗财偷宝,助他寻亲稳固他地位,送他一世美名,本以为就此一别甚是完美。谁知这个宋思却赖上了这个当今江湖武功第一的女侠,势在必得。萌美为保贞操,为求安稳收了玩闹之心,又回到那座悬崖之巅,做娘亲的小蜜饯,继父的小宝贝。谁知宋思却学了那蹩脚的轻功爬上山来要做女婿。娘亲瞧他俊美,便默许,继父瞧他顺眼,便推了一把。婚约在萌美半推半就之下就这么成了。但婚事却被无线延期了。她想,嫁了,这个男人就变脸了,不能嫁。他想,她肯定是外头有人了。我要抓奸夫。
  • 我的老婆是龙套

    我的老婆是龙套

    温影帝的世界:不拍二遍戏,不走回头路然而遇到了苏酥后———“导演,我可以再来一遍!”“苏苏,老子要和你在一起!”问苏酥是谁?大概就是收了温默燊这只点火就炸,不爽就骂的高岭之花的仙女了。仙女?单手能举起温影帝的苏酥表示,不存在的。
  • 阴天官

    阴天官

    我叫杜从云,是鸡冠乡医院唯一的中医,专治各种疑难,尤其是不干净的东西。有一天我突然接了个诡异的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