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700000010

第10章 海宁的吃

我来海宁,抱有两个目的:主旋律自然是观潮,小插曲则是品尝当地美食。后者却跟大名鼎鼎的钱塘潮一样,给我日趋麻木的感觉带来一次震撼。确实不同凡响!

其实,在我来海宁之前,就对海宁的吃回答有耳闻。海宁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1923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八,海宁人祭典潮神伍子胥的日子,志摩邀约了胡适、陶行知、朱经农、马君武、汪精卫等一班名流来海宁观潮。众人在斜桥下火车,上了志摩早已租好的水网船,走十几公里水路,投奔观潮地盐官镇。他们一边欣赏两岸的江南水乡风光,一边还吃了一顿饭,是富有地域特色的船菜。这桌船菜的菜谱,在谁的回忆录中被记载下来:小白菜芋芨,鲜菱豆腐,清炒虾仁,粉皮鲫鱼,雪菜豆板泥,水晶蹄膀,芙蓉蛋汤……据说吃得胡适他们赞不绝口。

食物再好,留给人的记忆终究是短暂的,更令人难忘的则是就餐时的氛围乃至谈笑。有人先问经农:“什么事这样得意?”精卫说:“结婚吧?您得请我们吃喜酒。”行知说:“比结婚还好。”精卫说:“那么是生儿子了。”志摩说:’生儿子不如结婚,结婚不如订婚,订婚不如求婚,求婚不如求不成。”精卫所猜,是一般中国人之心理,志摩所说,则本现了诗人的“另类”态度。陶行知根据这次“船宴”的笑谈写了一篇《精卫与志摩的喜事观》,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有所感叹:失了恋才写得出好诗来,歌德失掉夏绿蒂而《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却占据了普天下青年们的心灵,志摩知道这个道理却不能终身奉行;小曼答了一声Yes之后,诗神便向志摩不告而别了。他当然还会做诗,只是没有从前的那么好;这在爱读诗的人们看来是何等重大的一个损失啊……

一段诗酒喝酬的文坛佳话,使海宁的吃进入我的想像,使大半个世纪前那一班兴高采烈品尝海宁的船菜的各色名流,进入我的想像。他们的交谈,既像醉话,又耐人寻味。

我是带着对船菜的憧憬来到海宁的。三五好友,坐拥乌篷船上,听桨声悠扬,交杯错盏,闲谈漫议,简直置身于山水画中。这才是真正的江南:诗人的江南,隐士的江南,乌托邦一样的江南。喝的当然应该是黄酒(花雕或加饭),下酒菜,选择芋芨、鲜菱、豆腐、雪菜、鲫鱼、河虾之类的家常口味最好(可照搬徐志摩所点的那一套菜单),在船上,肯定能品尝出在岸上所无法体会的某种滋味:无论它属于浓冽,还是散淡;属于醇厚,还是轻松……喝着喝着,钱塘潮就涨起来了。钱塘潮,首先在杯子里涨起来了;让我们的嘴唇成为它投靠的岸。钱塘潮,接着在所有的举杯的人脑海里涨起来了。是水在摇晃,还是船在摇晃?是船在摇晃,还人在摇晃?是你在摇晃,还是我在摇晃?

钱塘潮,老白干一样易燃易爆的钱塘潮,啤酒一样冒着雪白泡沫的钱塘潮,黄酒一样散发鱼米之乡典型香味的钱塘潮,在桌布上涨起来了,在餐巾上涨起来了,在床单上涨起来了,在枕头上涨起来了,甚至就在我的袖口、领口,我的嘴角、眼角,涨起来了。醉吧!我渴望在海宁大醉一场。不是醉在床上,而是醉在船上。醉在以筷子为楫、以汤勺为桨、以酒杯为罗盘的船上。醉在有状元红、女儿红乃至船菜供应的乌篷船上。当然,最好醉在志摩接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那条船上,或他迎娶陆小曼的那条船上(海宁徐志摩故居曾燃亮过志摩与小曼的洞房花烛夜)……

海宁硖石干河街中段的那栋中西合璧式小洋楼,是特意为志摩与小曼结婚而建造的。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有眉轩,志摩亲热地称小曼为眉并纵情谱写《爱眉小札》的地方。哦,在海宁,这是最让我陶醉的一个地点。诗的摇篮,爱的遗址,梦的废墟。曾有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

海宁,你不仅仅是皮革之都、丝绸之府,那仅仅体现在商人眼里。

海宁,你不仅是潮乡、酒乡,还是诗乡、梦乡。是诗神与爱神嫁接的地方,酝酿出最美的梦。想志摩携带小曼在爱河里弄潮之时,一定由衰感叹:现实太美了,美得像假的;梦太美了,美得像真的。直至分辨不清是醉是醒、是真是幻,是在水里,还是岸上?志摩的浪漫与激情,惊世骇俗,挟雨带电,注定是爱河里的钱塘潮,构成旁人无法模仿、只能称绝的一道风景。

我来海宁,纯粹为了看风景。潮是一道风景,人是一道风景。我分别看到了自然中的高潮,和人海里的高潮。比钱塘潮更耐看、更有感染力的,是徐志摩那如梦的诗,和如诗的爱。看着看着,我就醉了。风景也能醉人。

我这次来,恰巧参加的是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主题是“走进海宁——徐志摩的故乡”。采风团里除了吉狄马加藏棣、祈人等才子之外,还有冯晏、李轻松、李见心等佳人。好在这几位女诗人才貌俱佳、诗酒俱佳,能跟我等喝到一块儿、聊到一块儿、玩到一块儿。大家每顿饭围坐在圆桌周围,斟酒碰杯,谈天说地,气氛非常融洽,令我下意识地联想起志摩、胡适、行知等那个时代的文人相逢在海宁乌篷船上的情景。没准,很久以后,也会有更为年轻的诗人,羡慕并且神往我们今天的聚会呢。甚至连我们在海宁点了哪几道菜、吃饭时聊了些什么,都想打听呢。

惟一的遗憾是:我们在海宁,走的都是陆路,没乘坐乌篷船,也就无缘品尝到真正的船菜。也就无法重温志摩、胡适等人聚饮于船上的那神仙般的悠闲与浪漫。所以我对海宁船菜的了解,仅限于胡纸堆里记载的几道菜名。我甚至怀疑:乌篷船,如今是否还用作营运旅客的交通工作?作为“旅行食品”的船菜,是否已失传了?

船上的菜,与岸上的菜,按道理讲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就餐的环境不同而已。可环境会影响心情。在船上与在岸上,进食时的心情,会有所盖异吧?采风海宁,该采点海风或江风。那些日子里,主人很热情,体恤我们车马疲劳,每顿饭菜都很丰盛,不是江鲜就是海鲜,可我心头仍掠过一丝淡淡的惆怅:来到徐志摩的故乡,却不曾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回原汁原味的“船菜”。唉,徐志摩的时代,小桥流水人家的慢半拍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看来,从此只能忆江南了。忆那个属于时间概念的古老江南。忆那些超凡脱俗,此由只应天上有的才子佳人。

或者,只能凭借想像了。无论在宾馆里,还是酒楼上,每面对一道新上的菜,都要想像自己,正置身于船上,置身于旧时代的乌篷船上,置身于徐志摩乘坐过的一艘老船……这么一想,多少会增添几分醉的感觉。哦,即使我的身体在岸上,灵魂却已在船上,沉醉在摇篮般晃悠的小小乌篷船上。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人的身体与灵魂,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醉了,就会相信这一点。醉吧。在海宁大醉一场。

虽然没有吃到真正的船菜,但海宁的食物,还是让我咀嚼出特殊的滋味。面对满桌的荤荤素素,我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细细品味吧,这些,可都是徐志摩的家乡菜。

因为鲁迅的缘故,绍兴有了咸亨酒店。海宁,却不曾想到开一家徐志摩酒楼。目前生意兴隆的,是位于盐官镇的乾隆的酒楼。可能考虑到皇帝比诗人更具号召力吧?

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称作“江南第一世家”的盐官镇陈阁老(宰相)宅。于是有了谣传,说乾隆本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偷龙换凤,以同日同庚出生的女婴换取;他继承皇位后,来海宁是为颁祭双亲,报骨肉之恩情。海宁的寺庙与园林,留有乾隆的许多墨宝。乾隆酒楼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乾隆来海宁观潮,偷空探寻一番民间的美食,这本身就很有诗意。海宁名菜钱塘江鱼圆,据说就是一家过塘行(为船只中转服务的机构)的伙计,做给微服私访的乾隆吃后,乾隆很满意,甚至把这位伙计请到了北京的御膳房。如今,它是乾隆酒楼的招牌菜。还有一道“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是乾隆在海宁的某农妇家尝到的,其实是当地最常见的菠菜豆腐,乾隆偏偏给它起了这么一个附庸风雅的名字。

我们采风团,参观陈阁老宰相府之后,直奔乾隆酒楼。特意点了一道出自陈氏世家的宰相府宴球:把蔬菜、鲜鱼、肉皮放在一起,做成球状,这球状物烧出来的汤鲜美得很。据说这是陈府的九小姐(即跟乾隆掉了包的那位小公主)创制的。我很纳闷这豪门的私家菜如何外传出来,老板解答:“陈元龙把这道菜运用于陈府的筵席。后来九小姐嫁到常熟,还特地从陈府带了个厨师过去,专门为她制作宰相府宴球。再后来,因为宰相府的厨师经常更换,盐官城内就有不少菜馆,也学会了宴球的制作方法。因其口味独特,很快流传到海宁各地。如今,在海宁许村、长安等地,宴球可说是逢年过节、各种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地方名菜。”

在乾隆酒楼,以及其他餐馆,几乎每顿饭都能吃到海宁焖缸肉。导游介绍:海宁盐官一带,大凡婚庆喜宴,都会上这道用小缸焖煮的酥肉;这里新婚摆喜酒,俗称酥肉酒,可见闷缸酥肉在婚筵菜肴中的位置。这是一道“古老的肉”,宋朝时就有人称赞它“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一口小瓦缸,吊在铁架上,内盛一块四角方方、色泽油亮的酥肉,缸底还有巴掌大的红泥小炭炉烧烤着。我挟了一筷子放进口中,慢慢含化,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苏坡肉嘛!导游一笑:它不是苏坡肉,却是东坡肉的“娘”。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苏东坡应盐官安国寺主持之邀,前来撰写《宋安国寺大悲阁记》。”苏东坡是个美食家,吃惯了山珍海味,到盐官来依旧吃这些,腻了。这天,旁边正好有一户农家结婚摆喜酒,苏东坡平生豪放不羁,不管人家认识不认识、请不请他,喜筵开席管自坐了上去。海宁乡风淳厚,来者是客,东家也不怪他,任凭他大吃大喝。谁知他每吃一道菜,都摇摇头、皱皱眉,弄得东家很尴尬。当最后一道焖缸酥肉端上来,东坡品尝后连连称妙。并打听这酥肉用何物煮?东家答道:缸。用何佐料?东家把厨师叫来,厨师如实回答。苏东坡思索了一会,说如果再加上某几种佐料,味道可能还要好。厨师听之而为之,果然肉味更美。苏东坡从盐官回到杭州,根据盐官焖缸肉制作方法,加以改进,自创一道菜肴:东坡肉。历史发展至今,东坡肉成了杭帮菜的一道名菜。尽管海宁闷缸肉到今天尚未名传全国,但它终究是东坡肉的“娘”。我从陈忠祥主编《古城盐官》一书中引用了这段文字,觉得它的最后一句尤其精彩。海宁的吃,不仅给了苏东坡灵感,而且为杭帮菜锦上添花。苏东坡肯定喜欢海宁这样的地方:有肉吃,有酒喝,还有大潮可看;酒足饭饱后去堤坝上观潮,可以“帮助消化”,稍不留意就吟出一首诗来。他微醺之际感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酒在他腹中也涨潮了。

苏先生,不知在你那时代,是否吃到过海宁的船菜?

同类推荐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大众讲坛(第六辑)

    大众讲坛(第六辑)

    “大众讲坛”是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联合创办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讲座。自2006年3月25日正式开讲以来,精品讲座每半月一期,截至2012年底,共组织精品讲座七个系列200余期,做客“大众讲坛”的主讲嘉宾既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文学家、前文化部长王蒙,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奉祀官孔垂长,易学家刘大钧,知名学者仓修良,清史学家阎崇年等。
  • 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修订版)

    在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过程之中,“社区营造”之理念也随之回流中国。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强调空间、呼吁居民享有知情权甚或参与权的社区(community)保护观念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正如人文区位学(Human Ecology)强调的那样,空间、人口和文化是一个社区的三个基本要素。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在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有领导,还有一大帮同事。同事既是你的同盟,也是你的竞争对手,大家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期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获得晋升。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头。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本书站在同事的角度,针对同事相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叙述,以此来帮助读者解决与同事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同事关系融洽、和谐,最终促进读者事业的发展。
  •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本书精选关于北京的散文50篇,收录了梁实秋、朱自清、老舍、朱湘、汪曾祺、邓云乡、张中行等名家经典之作,从北京的风景、风俗、吃食、人物和对北京难以割舍的情感方面,展示百年间都城京华的盛景与风情。
  •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让你时刻保持大脑清醒的逻辑入门书,适合每一位普通读者。书中以小故事为线索,从概念、命题、规律、推理、论证、判断等方面讲述逻辑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故事,许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或诙谐或滑稽或幽默,揭示出逻辑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你在轻松愉快中了解逻辑的真实本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启发我们像哲学家一样,去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 大龄剩女的奶狗时代

    大龄剩女的奶狗时代

    白洛洛十八岁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二十八还在单身。其实白洛洛长得挺好的,不说肤白貌美大长腿,但是却给人感觉很舒服自然的那种美。她的身材匀称,163cm的个,100斤重,不过肉都没有长在胸部和屁股上,而是一些看不见的地方。鹅蛋脸,脸上没有多余的赘肉,双眼皮大眼睛,这些年体重变过,皮肤变过,就是这眼睛没有变。有人说,一个人的衰老是看眼睛的,但是白洛洛的眼神一直都那么清澈,除了生理年纪摆……
  • 神厨医妃:王爷,靠边站

    神厨医妃:王爷,靠边站

    传闻天食国的六王爷身患隐疾,所以这么些年从来不近女色,太后为了维护皇家颜面,平息谣言,赐了个废柴给他做王妃废柴?呵呵,某女轻轻一笑,随手就杀了条鱼王做嫁妆。不祥?某女紫色眼珠一亮,一碗白芷汤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修灵力,做灵厨,带着个灵童四处开挂,亮瞎众人狗眼。白莲女,心机男?收拾完一个换一个。说她嚣张,说她跋扈,那又如何?
  • The Yellow God

    The Yellow G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殿下,你命里缺我

    殿下,你命里缺我

    她是来自2X世纪的科研小白鼠。倒霉的碰上设备故障,命没丢人回不去了。她为那帮科学家老头儿执行的脱线任务岂不成了得罪人的买卖,要被人追着往死里杀?等等等等,殿下,方式不对,杀人可不是这样,不能生咬……某人冷眼一翻,本王要活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傻妃:邪王你真坏

    独宠傻妃:邪王你真坏

    男友和妹妹的双双背叛,她没来得及伤心,便被推下山崖摔死。有幸重生在异世,可惜是墨府不受宠的女儿,一睁开双眼,她就要面临嫁给陌生人的命运。对此,她坚持不从,并且给自己找了个夫君,那就是人人恐惧的邪王-轩辕沐。别人眼里是杀神的轩辕沐,在她面前化身为忠犬,只会一件事,宠妻,宠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嫡庶不分

    重生之嫡庶不分

    随身空间系列(一)一句话简介:讲的是一个从嫡女变为庶女的女主,如何保护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同时打倒所有欺负她的人的故事。详细版简介:她有一个秘密,不,或者说她有两个秘密。一.她是穿越的,在这个身体十岁的时候穿越过来的。二.她有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有山有水还有许多的吃的,她很喜欢。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是一个淡定的人,别人欺负到她头上了她都能平静的看着。这样的她原本在那样的豪门大族里应该是没有存在感的,但是奈何她的身份过于尴尬。身为嫡女的她因为母亲身为主母,无错却被休弃不忿而死,而亦她成了庶女。她淡定,她从容,可是就是有人看她不顺眼!主母欺她,姐妹欺她,父亲亦欺她!唯有兄长处处护着她。可是现在,兄长的前程要被耽误了,于是某女奋起了!“老虎不发威你当咱是病猫吗?”——————————————————————————推荐好友文文:火小炎《轻薄帝师》薄荷清凉糖《嫡女不得宠》西子姐姐《妾本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