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300000017

第17章 王安石种种(4)

为,就是做,就是行动,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怎么为,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他认为:君子做事情,一、有绝不可做的事情,二、没有绝对要一定做成的事情,而小人做事情,则不同了,在他们看来,一、不但有必定要做成的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手,二、而且没有不可以去做的事情,什么都敢干,什么都不在乎,什么后果都不在话下。这就是说,君子有能够约束自己的定力,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量力而行,不可做的事,就坚决不去做,界限很清楚,不越雷池一步。而小人当道的话,他们就无顾忌,无制约,无法度,无规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是不可做,不该干的,也敢去做去干。

王安石这个政治人物,在宋以后,一直延至清末,从来是作为一个负面形象出现在历史读物里面,也是差不多所有的普通中国人心目中的共同观感。虽然,王夫之也说过,“安石用而宋敝,安石不用而宋亦敝。”宋朝的敝与用不用王安石没有什么关系,北宋王朝的最后灭亡,是一种必然趋势。但王安石在短短三五年内,所推出一系列的让老百姓目不暇接的改革大法,诸如青苗、方田、均输、手实、市易、经义、保甲、免役、保马……还不包括轻启边衅,动兵打仗,收复失地,进行军事活动,任何一个中国的中央政府,包括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除非十恶不赦的暴君,除非神经错乱的昏君,都不可能一个早晨起来,全面出击,马上进行彻底更改,立刻要求万象更新,简直是颠覆性的剧变。

姑且不论王安石的新法,其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群众接受,其推广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可行参数,其实施究竟有多大程度的认知可能,其组织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实效治理,这一切都在未定之天,就匆忙地在数年间,简直来不及地颁布全国,强制推行。这对积弱的北宋政权来说,犹如沉疴在身,奄奄一息的病人,已经禁受不起峻急的药石,剧烈的手术,越是折腾得厉害,越是不停地为之开肠破肚,切肺换肾,割胃易心,搭桥支架,这个王朝也就灭亡得越快。

“故王安石之允为小人,无可辞也。安石之所必为者,以桑弘羊、刘晏自任,而文之日周官之法,尧舜之道。则固自以为是,斥之为非而不服。其夫必不可为者,即令其反已自攻,固莫之能遁也。夫君子有其必不可为者,以去就要君也,起大狱以报睚眦之怨也,辱老成而奖游士也,喜谄谀而委腹心也,置逻卒以察诽谤也,毁先圣之书而崇佛、老也,怨及同产兄弟而授人之排之也,子死魄丧而舍宅为寺以丐福于浮屠也,若此者,皆君子所固穷濒死而必不为者也。乃安石则皆为之矣。抑岂不知其为恶而冥行以蹈污涂哉?有所必为,骨疆肉愤,气溢神驰,而人不能遂其所欲,则荆棘生于腹心,怨毒兴于骨肉;迨及一踬,而萎缩以沉沦,其必然者矣。”

接下来,王夫之谈到王安石匆匆忙忙强推新法之败因:“夫君子相天之化,而不能违者天之时,任民之忧,而不能拂者民之气。思而得之,学而知其未可也;学而得之,试而行之未可也,行而得之,久而持之未可也。皆可矣,而人犹以为疑;则且从容权度以待人之皆顺,如是犹不足以行,反己自责,而尽其诚之至。诚至矣,然且不见获于上,不见信于友,不见德于民,则牵身以退,而自乐于天。唯是学而趋入于异端,行而沉没于好利,兴罗织以陷正人,畏死亡而媚妖妄,则弗待迟回,而必不以自丧其名节。无他,求之己者严,而因乎人者不求其必胜也。唯然,则决安石之为小人,非苛责之矣。”

王安石之败,就在于他不明白改革是一个缓慢渐进,徐图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水滴石穿的过程,也是一个面对最顽固最保守最害怕变化的小农经济,需要说服和示范、需要等待和耐心的过程,历代中国的改革家无一取得成功的原因,与王安石同样,就在于用常用革命的手段来进行改革。孰不知革命和改革是用截然不同的手段来推动社会变化的。通常,我们对革命的理解,最直接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句话便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就是说,在革命的过程中,暴力的因素,强迫的因素,专政的因素,武装的因素,是少不了的。但改革,虽然也不是请客吃饭,但对被改革的普通群众而言,得不到实惠,尝不到甜头,也就是王夫之所说“人犹以为疑”,那就“且从容权度以待人之皆顺。”

在王夫之看来,公元1069年(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用革命的手段强行变法,属于非君子而是小人的行为。

中国历史上的维新、变法、改良、改革,从王莽、桑弘羊起,到康梁、谭嗣同止,未获成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重要一条,这些领袖人物,往往缺乏真正的治国才能和足够的人格魅力,坐而论道者多,浮躁偏激者多,而且这些人中,多多少少具有精神上的缺陷。精于谋划的张居正如此,乱来一气的王安石尤如此,所以,王比张的政治寿命更短。几年之内,把宋朝搞得一团糟以后,回南京赋闲去了。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有两个神宗,一为宋神宗赵顼,一为明神宗朱翊钧,之所以著名,都搞过成功或不成功的改革。

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新政,倒是一直坚持到这位首辅寿终正寝。但张师傅一死,皇帝翻脸,满门抄斩,鸡犬不留,也还是一个半截子改革。“明亡,实亡于神宗”(《明史本纪》),张的新政也救不了颓败的大明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直到崇祯吊死煤山。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环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宋史本纪》),这个半截子改革,不但未能奏效一时,而且导致党争分裂,互讦不止,一北宋从此益发衰弱,最后只好南渡。

稍晚于王夫之的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的《王安石之得君》一文中,谈到这场熙宁变法,不能全归罪于王安石,赵顼其实要负更大的责任。“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这个赵顼“自命大有为之才,为颖王时,即与韩维论功名”,“意在用武开边,复中国旧地,以成盖世之功”,是一个有雄心的年轻皇帝,抱负很大,但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因为大宋王朝这只破漏的木桶,已不堪一击,不进行自我修缮完备,焉能有兴兵讨伐,恢复疆土的战争计划?曹太后说得更白,“苟可取,则太祖太宗已取之,何待今日?”这其间,并非所有与赵顼唱反调者,都是贪生怕死之辈,都是因循守旧之徒,都甘心情愿花大笔银子和丝绸向外邦买和平,而更多的是头脑清醒的人士,分明知道,面对冗官、冗兵、冗费的不可收拾,大宋王朝如同一条超载的船,不马上下沉,就托天之福了。因此,陛下,您的雄心,尽管有,轻举妄动,却是绝对不行的,赵家江山到了今天,根本不能再承受任何风浪。

到处碰到的都是摇头派,都是灭火器,弄得赵顼很郁闷。他穿上戎装,戴上盔甲,让太后看,以为能讨个好,两位老太太直皱眉头,不以为然。’大臣富弼在他即位时说的第一句话:“愿陛下二十年不谈兵。”所以“安石一出,悉斥为流俗。别思创建非常,突过前代。”让他一下子找到了知音。这个王安石真敢忽悠这位多少有点忭急,多少有点稚嫩的年轻皇帝,“当什么唐太宗啊,那算老几,你是应该当尧、当舜的料,那才是陛下的学习榜样!”于是,“帝遂适如所愿,不觉如鱼得水,如胶似漆,则倾心纳之。”这样,王安石将其多年积累下来的改革主张,推行到帝国的政治生活中来。赵翼总结得非常准确,这个赵顼是要打仗的,不打仗,如何收复失土,不收复失土,如何能立不世之功勋?于是,“欲用兵必先聚财,于是青苗免役之法行,欲聚财必先用人,于是吕惠卿、章悖之徒进。虽举朝争之,甚至内而慈圣光献太后,外而韩琦、富弼诸老臣,俱以安石为不可用,而帝持之愈力,护之愈坚,故当时有谓帝与介甫如出一人者。”

说到底,理想主义者的美丽言词,最能打动的是热血沸腾的青年。王安石和神宗的合拍,就是那近乎神话的光明前景。而一个生于深宫禁院,长于妇人内侍之手,只是在书本里学习孔孟之道,只是从老师那里聆听古训,既少接触社会生活,也少参与政治活动,常居东宫的赵顼,偏又有“好大喜功之资”,正好,“王安石出而与之遇,宜其流毒不能止”。

所以,赵瓯北平心而论:“然则非安石之误帝,实帝一念急功名之心自误也。”

王安石的新法,也就是他的改革思路,其最早蓝本在宋仁宗时代,曾经小试锋芒,但仁宗不是神宗,未予赏识,寝其言不用,淹蹇而归。若干年后,神宗却对他宠信有加,他也以圣人自居,要用他的新法,对大宋王朝作起死回生的挽救。然而,在变法失败的同时,这位要打仗的年轻皇帝,在王韶取得熙河之胜后,一心求战,“厥后兵不敢用于北而稍试于西,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随着战争的失利,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三十八岁的赵顼,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按照谥法,“民无能名,日神。”下有一个小注:“不名一善”。这四个字对同为神宗的宋、明两位皇帝,倒也蛮堪玩味。

赵顼死后的次年,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四月,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军事家”王安石,也离开了人世。

伟大,是中国人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汇,但要给一个人,加上“伟大”这两个字的定语,我们不是看他说“得多么伟大”,想“得多么伟大”,而是要看他做“得多么伟大”,对于时代的贡献“多么伟大”,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多么伟大。光有前面两个伟大,而无后面的三个伟大,这种半截子伟大的人,任凭你花言巧语,强词夺理,也难以真正伟大起来。

南宋的朱熹说:“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遭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而安石乃汲汲于取熙、河、洮、岷以恢疆宇,遂以财利兵革为先,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宣之际,而祸滋极矣!”

也许这是对于这位“拗相公”的比较准确的论点。

同类推荐
  •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中国近代军事家。他从第十六混成旅起家,经过十余年经营,逐步形成了雄踞我国北方的军事集团,尔后走上了从旧式军阀到爱国将领的蜕变之路。他治军有方,又爱兵如子;身居高位,仍葆平民本色。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奔走呼告,为求抗战胜利而殚精竭虑。冯玉祥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历程、护国爱民的毕生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在黑暗中艰难求索、救亡图存。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一代奇才吕碧城

    一代奇才吕碧城

    吕碧城,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吕碧城是《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开创了中国新闻界先河。在任《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倡导妇女解放。“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吕碧城任总教习。她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
热门推荐
  • 从今以后我做主

    从今以后我做主

    这个世界,妖魔纵横,宗门嶙峋,看叶小九一步步从一个小人物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 星光天后:包个金主暖被窝

    星光天后:包个金主暖被窝

    【甜宠文】“金主先生,我收到邀约,要去拍写真。”写真?那种露这又撩那的?他脸一沉:“不许去!”她眨眨眼睫毛使劲卖萌:“可是我都签约了,万一被传耍大牌,我粉丝会伤心的!”“我亲自拍。”最好边拍边来一段爱情动动大片!半小时后,空荡荡只有彼此的摄影棚中。透过镜头看到一袭日常衣裙的她,他眼神微闪:“就这样?不用脱…光?”“……你在想什么呢?流、氓!!!”【群:329960154;粉丝兴趣部落:莫负斯楼;期待您的加入么么哒】
  •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之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小说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
  • 简约生活

    简约生活

    写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是圆自己初中时代的一个梦吧,这是我开的第一本书,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我也一样憧憬着。但我想到最后大家希望的,还是平平淡淡的幸福,平平淡淡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喜欢我这一本SimpleLife~
  • 一眼七日,一剑万年

    一眼七日,一剑万年

    人世界存在多少措手不及的意外,就有多少筑人心梦的契机。兜兜转转,缘来是你,我执剑于这世间,竟只是为了最后与你一起共眠于这壮阔河山之下。给我七日,还你长眠为伴可好?
  • 追凶:三界娇楚

    追凶:三界娇楚

    大学毕业生苏彤偶遇一场奇异车祸,人未救到,却无意发现自身异能。从此一心想要平凡的人生被迫多姿多彩,现象环生,各路人马轮番登场,彻底颠覆她的世界观。糊里糊涂成为X事务所一员,牵扯进离奇命案,穿梭于人间与地狱,又周旋于第五世界。案要破,命要保,甚至连王权斗争都不得不参与。一路走来,敌人不少,知己不缺,只是人人都背负着命运的秘密,今日不知明日事,任一路苦难重重,风云变幻,冥冥中总有希望鞭策前行……
  • 麻辣春秋

    麻辣春秋

    本书以春秋时期,吴国、楚国、越国之间自由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职场激烈角逐的时代作为背景,叙述了地处偏远的越国公司的草根老板勾践以及范蠡、文种怎样发挥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与吴国公司总经理夫差和营销大师孙武,打造销售团队,进行竞争并最终成为业界王者的传奇故事。
  • 萌妃来袭:杀神王爷别玩火

    萌妃来袭:杀神王爷别玩火

    一朝惊变,本该是翱翔九天的凤,却流落异乡,饱经苦楚。他,冷月国傲世无双的冷面传奇,却将她视为心间上的座上宠。相国追杀?仇人找上门?情敌来踢馆?为她,他摒弃世俗目光,说是“妖女”又何妨?可是,谁能告诉她,当遥远的记忆开始复苏,强加的恨意,滔天的妒火,他还能否成为自己的唯一救赎?
  • 玄亟仙踪

    玄亟仙踪

    诸天万界,种族林立;末法时代。崛起于微末之间,傲立于寰宇之巅·····
  • 庶女嫡妻:将军请自重

    庶女嫡妻:将军请自重

    上一世,骆铭忠君爱国,却英年早逝,死无全尸;夏芷瑜孝顺嫡母,却终身无子,死于非命,这一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四个字意外地将前世毫无交集的两人牵扯到了一处。夏芷瑜:“我和他青梅竹马,但终究缘分不够深,他只留了个孩子给我,就……”‘诈尸’的骆铭:“……”他是孩子爹,但并不是她的竹马,也没有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