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00000004

第4章 毛毛虫的5亿年(2)

在昆虫中,甲虫的变异之多、变异之成功是动物界遥遥领先的一目。甲虫种类多到28万种,而所有脊椎动物加起来还不到4.4万种。甲虫之幼虫成为成虫要经历完全变态,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它住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食物,这种双重生活是极有意思的。有生物学家说,人类如果能像甲虫那样就好了,地球陆地就不会那么拥挤了,人类在儿童时期住在海里、吃在海里,地球就一定可以维持比现在更多的人类。不过人类学甲虫的希望甚微,甲虫太有本事了,它把两对翅膀的前面一对变成厚厚的甲壳,覆盖其身而成为甲盾。

你看甲虫没有一个不做武士状的,但它们并不气焰嚣张也较少衅,用的通常是防守反击。这使甲虫有了一个威风凛冻的目名:鞘翅目,翅上有鞘之意也。甲虫还长着原始的口器,较之于别的昆虫只能吸食树液和花蜜,它又多了一种优势:能咬硬物。

生物学家对一只独居蜂的观察的结果是使人瞠目结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只蜂是独居的,而且看来它也并不认为独居有什么孤独。等到这只蜂长大,它也一样知道在某个适合的地方筑一个巢,而它筑的巢和千年万代以来那种蜂筑的巢一模一样。筑好巢之后,独居蜂便悠然地出去寻找猎物。它不会随便猎取而只是找它的祖先曾经寻寻觅觅的那种毛虫或蜘蛛,它找到了就刺它一针。独居绛不是想刺死猎物,而是刺在某个最合适的部位使其失去知觉而又不死去。然后独居蜂便从一个会打麻醉枪者成了搬运夫。它要把猎物拖到巢里,拖好几米远的路。有了这个猎物以后,独居绛便放心地产一个卵,之后便把巢封好,伪装起来。独居绦离巢而去,再找地方再筑一个巢,再寻猎物,再打一次麻醉枪,如是如是。待巢里的卵孵化以后,幼虫便享用那一只麻醉未死去的牺牲品,肉很鲜但已不再抵抗……

独居蜂的这一繁衍过程很难使人相信,这并不奇怪。总是人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可信不可信之类,昆虫们却从未说过什么。莫里斯梅特林克说:

昆虫有些地方,好像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习惯、品性和心理完全不一样,仿佛它们来自另外一个星球。那个星球比我们这个地球还要怪异,还要富有活力,还要残忍,还要暴戾,还要凶恶可怕。

20世纪中确立的人类全球王国,控制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领域,但独独对比人类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昆虫,仍然知之不多,并且忧心忡忡。实际上人们非常害怕这样的突然袭击:一些零散的蝗虫不知为什么成了数以十亿计的蝗群,这一铺天盖地的蝗群在一瞬间吃光田野上的庄稼,然后又风卷残云一般聚集到大都市的上空,使阳光黯淡,人心惶惶,或者破坏了高压线路以致一片黑暗等等。其灾难性的心理破坏,专家们认为不亚于一次炸弹开花的空袭、房屋倒坍的地震。

国外的一个昆虫学家不无侥幸地说:阻止昆虫占领全世界的最大因素,是昆虫之间不断进行的内战。比如食肉毘虫,它们就吃去了不少别的毘虫,这是大自然中的相互制约以期平衡的伟大准则的胜利。否则,假设一对苍绳完全自由自在地充分繁殖,而它所有的后代又都能生存下来并继续繁殖的话,一年之后这一对苍绳繁殖的后代及后代的后代的后代……如密密麻麻地排列,就是一个直径为1.54亿公里的圆球,这一直径长度是什么概念呢?天哪!它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还要长!人不可能灭绝苍蝇。

只有别的昆虫才能大量地扑杀苍绳。

我们其实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穿过一片森林或在田野上散步时,那些盘旋打转的会飞的昆虫,那些蛰伏着突然跳将出来的昆虫,那些永远忙忙碌碌的蚂蚁们,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不是在表演各自身怀的绝技,而只是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生死存亡而搏斗。阳光下疾飞猛进的靖蜓肯定是在进行战斗,它把捕获的小虫装进用足造成的袋子里,它不会马上享用,袋子里的食物还太少。草蜻蜓的幼虫是贪吃的小肥虫,它在草茎花叶上的来回巡游是要把岈虫的汁液吸干;七星瓢虫也专爱捕食岈虫,如果一次吃饱,那不是三五十只蚜虫的问题,小瓢虫胃口出奇得好;螳螂似乎有点计谋,它不慌不忙稳如泰山地等候在竹篱笆的牵牛花下,当一只小虫经过,它便伸出长长的前腿把猎物抓住,然后像可以折合的瑞士军刀一样把它挟在怀里……昆虫的各种口器就是昆虫的生存搏杀之道,如蚊子的刺和吸,蚱蜢的咬与嚼,蝴蝶有吸管,蜜蜂则既嚼又舐等等。

有追杀就有各种各样的逃窜和躲避。

跃跳法是常见的,蟋蟀、蚱蜢和跳蚤的灵巧无比的跳跃,使捕捉它们的昆虫无计可施。磕头虫不仅能跳还会发出咔嗒之声。它先跳继而装死,当小鸟衔起它时却突然发出类似扣扳机的声音,小鸟便扔下磕头虫疾飞而去。

一只蚱蜢的一次跳跃,是它身体长度的30倍。

如果人学得了蚱蜢的本事,汽车与火车都可以铸铁为犁了,因为你只需跳三下就可以眺过一个足球场。高层楼房的电梯也用不着了,往上一蹦就能蹦5层楼高,如果你住20层,也就是四蹦而已。

仔细观察一只蚱蜢,它的后足特别长也特别粗,在蹦跳时两条后足不像其他昆虫一先一后行走,而是同时发动。它的股节与胫之间的角度很小,就在这个角度突然增大时,蚱蜢被发射出去了。蚱蜢后足的肌肉能产生8倍于蚱蜢本身体重的发射冲力,为此那些纤细的肌肉所产生的惊人的冲力之大,要超过肌肉本身的重量约2万倍!更加精密的实验还得知:蚱蜢为了完成一个跳得很远的连续动作,必须发动后足里的大约3500根肌肉纤维,而整个行动又只在1/30秒里完成。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过几种动植物,那优美的文字,清淡而逼直的描写,使读过的人难以忘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呤,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萆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鲁迅先生大约曾经按过的斑蝥在西班牙很出名,称为西班牙苍绳。其实它是甲虫,也不独西班牙有,分布很广。斑蝥向后喷发的液体是防卫武器,沾在皮肤上便会生疱。

甲虫中拥有最复杂武器的还不是斑蝥,而是一种名叫炮钾的小甲虫。它拥有一个炮塔,它的大炮位于腹部最后几节,可以缩进,可以弯转,可以前射,也可以向后方或两侧发射。炮岬的大炮非常有效,它的喷雾不仅可以瞄准,而且可以连续迅速发射。几天没有发过一炮的炮岬,可以在4分钟内发射29次。有人进行过一组试验,让炮岬与大型蚂蚁对阵,在200次交锋中,炮岬一次也没有受到看得出来的伤害。《昆虫》,彼得法布)

一般认为,昆虫的拟态是为了保护自己,专家们的这个看法非常准确,但总是缺少了一点什么。我曾多次和环境界的朋友讨论过,认为,保护自己以求生存之道回答了为什么拟态,却忽略了更有意味的另一层次的思考:它因何能拟态?极而言之,人跟昆虫比,在这方面人只能学得昆虫的一种技巧:装死。但,怎么想像人能拟态成树叶、花朵、枝干等等呢?我们不能不承认,毘虫之所以拟态,是因为它能拟态,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它要虔敬、刷服得多,它的色泽本来就是自然色泽的一部分,它全无人工的痕迹,所以它能拟态。

就连拟态、模拟这样的词都是人类加给它们的,如果以返本、归真称之也未尝不可。

枯叶蛱蝶的翅膀就跟枯叶一般,它落在一棵金色叶片的树上,岂非返本?当叶子落地,它也随之落地,形同归真。

杆峭以足抓住竹梢仰天而立时,它实在是这根修竹的一个部分,活着的枝枝节节。―根枯木立在林地中,一只灰尺蛾幼虫以口器吸住枯木枝千以30度角倒立,从颜色到形象完全与枯木融为一体了。而在另一根树枝上的木榇尺蠖幼虫则弓其背,蜷曲以待,人称之为仿蛇。对叶蜡虫的观察告诉我们,这种俗称枯叶蝗的扁体甲虫因为出生时及以后的生活环境都在青草绿茵中,因而其体色便演化成了嫩绿色,而6足则似残破的叶子。你说是叫縧虫拟态绿叶呢,还是生存环境把虮虫染得如一片绿叶?有一种飞蛾的毛虫从卵里孵出时正值夏末,以桦树为食,那时它的身体是红棕色的,间以绿色斑纹,与林中秋色和谐而协调。冬天是冬眠时节,而到春天醒来时,这个毛虫身上的秋色也已经消褪,代之而起的是春天的绿色。

无论怎样变异、隐形、拟态,大自然中总是免不了吃和被吃;无论怎样吃和被吃,甲虫、蝶蛾们依然活跃、依然美丽。

小看毛毛虫何止是无知!我们的身边都是昆虫。在一般情况下,昆虫们只是不和我们争地盘就是了。可是,倘若人类聚居的地方看不见一只毘虫,那是彻底地清洁卫生了,离世界末曰也只有咫尺之遥了。

同类推荐
  •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各单本按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进行有逻辑的组合排列。文字浅显、活泼、生动。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宫、离奇的谜案、远去的传奇、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了大干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弥足珍贵的彩色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编著的《世界神秘现象》是“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之一。
  • 植物园的奇迹(探索发现漫游记)

    植物园的奇迹(探索发现漫游记)

    《植物园的奇迹》本书为您讲述植物园中的各种奇迹。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别让春天说寂寞(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别让春天说寂寞(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地球的春天应该是满眼绿色、鸟语花香,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绿色日渐消失,荒漠日渐扩大,鸟儿渐远的歌唱,花香也只存在于*记忆中..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不应该因为我们自己的某种欲望而破坏我们生存家园的模样!不要让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让*地球远离“没有鸟语花香的寂静的春天”,我们一定不要让春天说寂寞!
热门推荐
  • 保护我方余年年

    保护我方余年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明清,别人穿越不是公主王妃,就是京城名妓绝世才女,再不济也是夫妻美满儿女双全什么的,余年年看看眼前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唯一的亲人刚刚离世,这日子她十一岁的小丫头一个人怎么过?哦,不是一个人,她还有一只猫……
  • 魂破九荒

    魂破九荒

    这是一个拥有无敌武魂的少年如何统御万界的故事……
  • 等不到的我爱你

    等不到的我爱你

    十七岁,豆蔻年华,他许她地老天荒。 二十七岁,荏苒光阴,她拒他千里之外。 这十年之中,他说过无数次爱你,却遥远得连末梢都听不到。 这十年之中,她想过无数次忘记,却挣扎得连呼吸都很艰难。 兜兜转转的岁月,如风一样来去自如,一场相遇生动彼此生命,却又爱得倍感苦涩。 也许,很多事往往都没办法,就像先爱上一个人,却又不得不选择忘记。 可惜的是,宿命让我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却未教我怎么遗忘……
  • 重生之邪妃乱世

    重生之邪妃乱世

    母亲惨死,装疯卖傻十几年。嫁入皇家,本以为可以逃脱地狱、却不曾想到却是掉进了另一个深渊。五年夫妻,抵不过一张臭皮囊。以为真爱,却只是她人的垫脚石。好,很好!杀子夺夫之仇、抛弃辱杀之恨,定要你们血债血偿。废柴重生,逆天为凤。浴火凤凰,翱翔九天,负我者,我必诛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是我国著名园林专家耿刘同先生的皇家园林文化随笔。由于作者诗画兼善,所以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专家学者对附着在皇家园林景点景名或者建筑宗旨诸方面文化内涵的解读,更是一位诗人画家独具特色的艺术的描绘。
  • 千古风流话周瑜

    千古风流话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有姿貌、精音律,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自此三分天下。究竟孰是孰非,君子小人,就从这里开始!
  • 会计基础(第二版)

    会计基础(第二版)

    权责发生制是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货币收支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情况。所谓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代表作。《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讲述了一个边境小镇,从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与丈夫迁居这片乡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各种传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场: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这是一部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交错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
  • 太清石壁记

    太清石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