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200000028

第28章

春天的黄昏似乎来得很快,当西边绯红的晚霞还没被暮色完全吞噬时,大地就漫上了一层银灰色。村子、树木、竹林,让这种银灰色的暮霭一罩,便显得有些影影绰绰,飘飘浮浮,没有了白天的生动感。百鸟归林,天地间一下子也变得寂静了。间或有放牛的小孩,打着长长的赶牛的呼哨,给这静谧的黄昏增添一种特别的韵味。劳作了一天的庄稼人,开始爬上田坎,在小河沟或冬水田边,洗着脚上的泥巴,准备回家歇息了。一些有人手的家庭,房顶上开始冒出一股股乳白色的炊烟。炊烟和暮霭交融在一起,更加重了夜色的来临。

朦胧夜色中,佘家老大文忠急匆匆地走着,去找支部书记毛开国要钱。他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向人要过什么东西。这时,他又一次浮上刚才的想法,这事应该由文义来做。可既然和文义较上劲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他一定要把这事做好,让文义也看看自己的能耐。

走到河堰口的小松林旁边,文忠忽然听到林子那面,有人说着话向这边走来。说话声在宁静的黄昏里,显得特别清晰:

“倒在坝坝里,咋就病得那么重了,佘家人也不先请个医生看看?”

“唉,无儿无女的,怪可怜呀!”

“请人哭娘不伤心,外人哪有自己的亲人巴心,照顾得周周到到的?!”

文忠知道,他们议论的,正是他们家刚才发生的事。佘天志老头倒在他们家院坝里的消息,被那个报信的小孩传播着,全湾上下全都知道了。人多嘴杂,人们要说啥,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只是这话,让文忠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像他们家虐待了老人一样。恰恰是这些说闲话的人,几个月前,还把老人当作累赘,谁也不愿多负担老人一点。可是,文忠不愿去和这些人争论,他知道自己一张笨嘴,说不过人家。不但如此,这个忠厚的老实人发现说话的人正向自己走来,怕人家发现他感到难堪,竟还主动地隐进小树林里,等他们走过以后,才从树林里走出来。这时,他才想起去看看说闲话的是哪些人,可是,在越来越昏暗的旷野里,他只看到了几个模糊不清的背影。看着看着,这个老实人突然产生出一种悲哀来,觉得这些天天开门就相见的人,一下子好像变成了素不相识、宛若幻影的陌路人。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生疏呀!

支书毛开国住在毛家大院子的两间退堂房里,这退堂房前面被正房挡着,后面低矮,又临阴沟,因此,整个房屋不但潮湿,而且阴暗,和另外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别墅似的村干部住房大相径庭。当然,我们这位村支书也远不是那种改革家或土霸王似的人物。他只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自己没有本事致富又缺乏本领带领群众致富的土生土长的老式农民。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他除了到乡上开会和陪下乡的干部,经常可以用公款吃到一些油大以外,再就是每月从乡上领三十元的补助,而这又是牺牲自己很多的劳动时间换来的。除了这些以外,他再没有其他油水可捞。当他看到周围一些普通的村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一眨眼变得比自己富裕的时候,他也像常见的红眼病人一样,除了妒忌以外,还想用权力去占点小便宜。而一旦便宜占不到,农民狭隘的心理便驱使他在权力范围以内,耍一点歪心眼儿,给别人一点小小的报复,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就是我们已经接触过了的毛支书。我们能对他下个什么结论呢?好耶?坏耶?

文忠走下一面小坡,从一条竹林中的小路绕到毛支书家的屋后来。因为从前面进屋,要走过大院子,再走一条黑暗的胡同,过一个天井,才能到毛开国家里。而从后门进去,则要方便得多。他走到支书门前,见从门里投出一片昏黄的光线,里面有做饭时锅勺碰撞的声音。另一间屋子里,有小孩在高声争着什么,和支书儿媳不断的大声呵斥。文忠犹豫了一下,像是稳定情绪似的,又咳了一声,才去推开了支书家虚掩的门。

屋里毛支书的老伴正从潲水桶里往锅里掺水,听见门吱呀一声响,头也没抬,便没好气地骂道:“你死到外头嘛,还晓得回来嗦!”

文忠听了,不好意思起来,小心地回答:“我找毛支书呢!”

支书的老伴抬头一看,见不是自己那个人,脸上也略微红了一红,但随即又沉下面孔来,气咻咻地说:“天没亮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充军充到哪里去了?!”

文忠听了,心里一怔,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过了一会儿,才又小声问:“毛支书——到哪儿去了?”

支书老伴仍拉着脸说:“鬼才晓得他到哪里去了!”

正在这时,支书的儿媳过来了。这个妇人,显然比她的婆婆晓事理一些,她先对了文忠问:“你找他是急事还是一般的事?”

文忠忙说:“急事呢!不急我又不会摸黑找来了。”

支书儿媳说:“是急事你就到二社社长刘华川那里去找吧!刚才放学时,我家丫丫看见他爷爷跟二社社长刘华川一道,往他家去了。”

“哦!”文忠点点头,感激地对支书儿媳说,“那我这就去!刘华川住刘家嘴,我晓得路。”说着,又从后门退出支书的屋子,按亮手电筒,从另一条小路往刘家嘴走去。

这时,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没有月亮,只有稀疏零落的几颗星星,像是多情少女的明亮的眼睛,在空中愉快地眨着。蝈蝈(蟋蟀)还没有亮开自己的歌喉。只有早醒的青蛙,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呱呱的叫声,这叫声在静穆的田野里,显得很单调。

“也不知文富他们走到哪里了?”在昏黄暗淡的手电筒光晕中,文忠一面瞅着脚下起伏不平的小路,一边替父亲和弟弟们祈祷着,“他们是抬着一个人,虽然是走公路,可天这么黑,他们又没带电筒,可千万莫出事呀!”

想到这里,文忠心里有些着起急来,文义说他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他觉得自己正在完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无论如何,不能让文义和父亲小看自己。他已十分明白地看出来,尽管父亲平时对文义咋咋呼呼,可一到拿主意的时候,父亲往往看重的是文义,而把他这个老大晾在了一边。他必须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拐过一道山嘴,这儿正对着他们家的房屋。黑暗中,他虽然看不清房屋的轮廓,可是,从每扇窗口透出的灯光,却让他感到亲切、温暖。这些灯光仿佛是在对他微笑,给他以鼓舞。“也许夜宵已经煮好了,他们正等着我!”文忠心里想着,不由自主地站了下来,朝每间屋子里闪烁的灯光,都深情地看了一阵。然后,顺着弯曲的下坡路,很快走到了二社社长刘华川家里。

果然,毛支书正在刘华川家里喝酒。令文忠感到意外的是,和毛支书、刘华川一起喝酒的,还有乡政府的刘副乡长。

一见佘家老大黑咕隆咚地赶来,毛支书先是眉头皱了一下,立即料到了佘家一定有事找他。可他却没问文忠什么,也没等文忠说话,就反客为主热情地说:“哦,文忠呀!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来来来,喝两杯!”

文忠一进屋,就感到了几分不自然。这个老实得有点自卑的汉子,看见乡、村领导在一起喝酒,就在心里暗暗责备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听了支书的话,文忠更感到不好意思了,忙嗫嚅着推辞说:“不了,我已经吃过了。”

“吃了又怕啥?”毛支书又说,“过个河沟还要吃三碗呢!来来,这屋里又没外人!刘乡长也是认识你的,常夸你呢!”

刘副乡长听了毛支书的话,果然接着说:“是佘家老大吧?”

文忠急忙说:“是!”

刘副乡长说:“好,既然来了,恭敬不如从命,就坐下吧!”

这儿刘华川也一个劲儿叫文忠坐,文忠手足无措,只好红着脸去席上坐了。刘华川的女人从厨房拿出一副杯筷,摆在文忠面前。文忠还是显得十分局促。刘华川说:“哎,文忠大兄弟,别不好意思,添人添筷子,这是规矩礼信,有啥客气的?!”

文忠说:“不客气!不客气!”嘴上这样说,却总不好意思去碗里夹菜。

毛开国见了,忙为文忠斟了一杯酒,说:“文忠,我们已经喝了一阵子,你后来,按规矩,入席三杯。”

文忠推辞说:“我不会喝!”

刘副乡长说:“哎,哪有男子汉不喝酒的?既然来了,喝!”

文忠见刘副乡长发了话,再不好意思推辞了,就说:“好,既然领导都叫我喝!”说着,一仰脖把一杯酒喝了。酒顺着咽喉一路又烧又辣地滚进肠胃,令文忠很不舒服。他这才操起勺子喝了几口汤。

三杯入席酒喝下去后,文忠的头有点晕乎乎的了。这时毛开国又给他斟了一杯,对他说:“文忠,刘乡长是我们的领导,也难得和我们一道吃饭,你总该敬乡长一杯吧?”

文忠头虽然有点晕,心里却很明白,忙说:“那是!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和乡长喝酒,说啥也得敬乡长!”说着,朝刘副乡长端起了酒杯。

刘副乡长也急忙端起了酒杯,说:“不要说敬,我们喝个弟兄好!”

文忠说:“那可不行,竹子还分个上节下节呢!”

刘副乡长说:“好,文忠果然是懂事理的人!你敬我,我等会儿也敬你!”

他们把这一杯酒喝了后,刘副乡长果然又礼尚往来地回敬文忠的酒。文忠本不愿再喝了,可又觉得这是领导看得起自己,在抬举他。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能被乡长这样抬举,这已是一种荣耀,一种莫大的信任。于是,他又咬着牙将刘副乡长敬的酒一口喝了。接下来,毛支书、刘社长又要敬他的酒,他又不能喝一个、不喝一个,又狠着心喝了下去。这样,文忠头脑就迷迷糊糊起来。大家看都喝得差不多了,才停了下来。这时,毛支书才问文忠:“文忠,你有啥事吗?”

文忠这才记起来的目的,说:“佘天志大爷病了,病了。”

“哦!”毛支书似乎很惊奇地回过头,看着文忠问,“不严重吧?”

文忠酒醉心明白,舌头打着卷说:“就是严重呢!我爹和文、文富他们,已经把他抬、抬进县、县医院去了。”

“抬去了就好了!”毛支书立即表扬说,“我就知道你们家是仁义人,是不是?你们做得对,是你文忠的主意吧?”

“是、是。”文忠一下不知说啥了。他在心里还想着钱的事,可是,该怎样开口呢?他憋了很久,耳旁又响起文义的话来,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了,“我们只、只有五、五十块钱。我爹说看村、村上能不能支些钱,明天文、文义回来、来取。”

毛支书听了,立即换上了一副愁脸,说:“哎呀,文忠,这事按说该村上负责,可是村上哪儿来的钱呢?分土地时,你是看见的,集体一个瓦片都是分光了的。这两年,集体又没有办企业,村上开个会,写张标语,都要从大家口袋里掏钱,穷得跟叫花子一样,哪去找钱呢?文忠,你是不当家不知盐米贵呀!”

文忠老老实实地回答:“那是,我都知、知道。”

毛开国接着说:“还有,你们当初说过,生养死葬,都不要村上负担一分钱!”

文忠听到这里,虽然头脑很乱,可仍然一下怔住了,说:“我、我们没说、说过这样的话呀!”

毛支书笑了笑,仍不慌不忙地说:“这可是那个庹平大记者,白纸写成黑字,印在报纸上的呀!乡上三干会,还号召全乡人民向你们学习。刘乡长,是不是?”

刘副乡长说:“是养五保户的事?对,有这样一回事!这是去年全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呢!”

毛开国接着说:“我们知道,你们一家人都是说话算数的人,特别是你文忠,更是说一不二的人,是不是?”

文忠听了他们的话,一下茫然起来。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家里人说过这话。但支书对他们一家人说话算数的肯定,他却是十分赞成的。是的,他们一家都是要脸面、讲信用的人。如是真的有人说过这样的话,那吐出的口水就不能舔回去。想到这里,这位老实人就说:“那是,我们是、是说了的话,就不、不反悔的。”

毛支书立即高兴地说:“那就好,大侄子!我就知道你是明白人!不怕说句得罪的话,文富、文义虽然读过书,可就没有你懂事。俗话说,有事问大哥,有风吹大坡,你就要为他们做个榜样!回去告诉你爹,千方百计要把人治好!”

支书一番夸奖的话,使本来头脑就有些晕乎乎的文忠,更加晕乎起来。他又觉得话说到这份儿上,再也没啥可说的了。于是就向支书表态说:“那是,救命要、要紧,我们不会不、不管的!我走、走了!”

说完,他就告别了毛支书、刘副乡长和刘华川,趔趔趄趄地往回走了。可是,这位老实人哪里知道,这都是毛支书当时为了报复他们,而又耍的一个小阴谋呢。去年冬天那个下午,当庹平记者兴致勃勃地对他采访佘家领养五保户的事时,他这个做了多年基层工作的支部书记,一听年轻人的口气,便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了。当时,他的小心眼儿一转,计谋就上来了:何不顺着这个年轻记者的需要说下去!农村的事复杂,一个老人今后磕磕绊绊的事不知会有多少。眼下,公益事业大家都淡漠了,一家一户的工作好做,千家万户的工作就难做了。现在,由这个年轻人把佘家五保户的事吹出去,今后有了麻烦,自己能推时,不就有了理由吗?于是,他不但把自己向佘家摊派五保户的事,说成是佘家主动向党支部要求领养的。而且还说佘家如何如何保证,今后不管出了什么事,都不要村上负担一分钱。这也就是那天下午,庹平从毛支书那里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而激动、兴奋的原因。

毛开国望着文忠摇摇晃晃走出门的背影,这时,内心也蓦然游过一丝后悔的情绪。他一辈子,没做过多大的亏心事。他忽然怀疑自己对佘家这户全村闻名的老实人的做法,是不是过火了一点?当初只是为了在佘家鱼塘入一份股,被他们拒绝了这点事呀!可自己却让人家摊上这么一个五保户,这是一般人家不容易接受的,可人家二话没说,接受了。如今医院的药费又贵,如果花上三百五百,人家又咋个承担得了?可是,毛支书又很快在心里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不过,这也怪不得我呀!谁叫大家都各顾各?佘家的日子再紧,但种着三十多个人的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反正得有人吃亏!”这样想着,这位毛支书的心就释然了。

文忠走出来,让风一吹,头脑清醒了一些,心里就愁成了一团。从支书那儿要钱的希望破灭了,可眼下,从哪里去筹到钱呢?人,已经抬到医院里了,医院说要一百元,你不能给九十九元九角。他知道,明天一早,父亲就会叫文富或文义回家拿钱,五十元钱就想从医院走人,没那么便宜的事。更重要的,是他在文义面前夸下了海口呀!

文忠头想痛了,也没想出一个周全之计来。办法倒是有一个,可文忠不敢去想:卖粮。家里的稻谷除了接到新谷以外,大约还可剩两三千斤。可是,现在谷价低,家里日后的许多开支,也都指望着这两三千斤谷子呢!因此,他不敢去想。但等他走到家门口还没想出办法时,心里一狠,立即就做出了这种抉择。他想,要是父亲和文富、文义在,他们会咋个办呢?他们也一定会这样的,因为再没有别的路子了。

决心下后,文忠就决定明天黎明起床,拉两千斤稻谷去粮站卖。是的,有风吹大坡,有事问大哥,父亲不在,他这个做老大的,应该做这个主。

同类推荐
  • 浮世烟云

    浮世烟云

    出身天津日伪政府高官家庭的尹宝笙因家中失势而被婆家抛弃。她从小便活得风光无限,实则她知道,自己当不上主角,做不了英雄,不勇敢,也没有思想。她从小只是随顺着命运的波涛,时时寻求庇护,做一棵渺小的墙头草,当一只漂亮的花瓶。只是这一次的抛弃,她好像从梦中惊醒,头一遭想要自立,却碰到一劫——一个地地道道靠女人混迹的小白脸,却暗含阴谋。她欲脱身而不得,被拖入了更深的洪流。在动荡的局势和晦暗难明的博弈中,她这棵墙头草何去何从?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她回首茫然眺望,那苍苍横着的翠微,在暮色里却都如烟云,好似青蒙蒙的一团雾......
  • 蓝眼孛端察儿

    蓝眼孛端察儿

    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辉煌,霸权,横冲直撞,蒙古汗王和蒙古将士出足风头。凡读过蒙古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元王朝的创建人是忽必烈汗,伊儿汗王朝的创建人是旭烈兀汗,金帐汗王朝的创建人是拔都汗,而他们三人共同的祖父,正是蒙古帝国的开国汗王成吉思汗。这是一本描述成吉思汗家族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两个中篇“蓝眼孛端察儿”和“扎兰丁算端”,为《江南》杂志刊用。我国的文学杂志极少刊发古代题材的短篇小说,而本书的短篇“生死之间”、“帖木儿的最后结局”、“术赤之死”等,出现于《长江文艺》、《作品》、《当代小说》等杂志上,这在文坛上被视为罕见的事。
  • 明代处世奇书·智囊全集3

    明代处世奇书·智囊全集3

    该书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收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一千余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书中故事,多数信而有征,真实生动,上至政治家高瞻远瞩、治国平天下,军事家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下至平民全身持家、排忧解难,妇女儿童高见卓识无所不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残酷的故事

    残酷的故事

    《残酷的故事》写的是一场疯狂掠夺的侵略战争,给巴拉圭富饶的国家带来的惨不忍睹的破坏,和给他的人民造成的令人发指的灾难。这是巴拉圭短篇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1. 我和加德尔》《2. 上帝呀,让我忘记》《3. 沙坑牢狱》《4. 双鱼座旅馆》《5. 玛丽亚》等。
  • 密杀令之谜

    密杀令之谜

    黄昏。米店。已上了门板。“汤家米店”四字横匾象刚刚被血水洗过,在残阳中闪烁着淡淡的红光。一个衣衫褴褛、满面泥垢的乞丐来到米店门前,向四外张望了一下。一条石街,两排茅屋,三株败柳。一个多余的人也没有。兵荒马乱,没事谁愿到街上闲逛?乞丐仰起脸,望了望米店的横匾,伸出脏兮兮的手掌,在门板上很有节奏地拍了拍:砰!砰砰!砰!“谁?”屋里传出主人的问话。“粮食“粮食。
热门推荐
  • 魔君之泪

    魔君之泪

    古老星空的海洋,一位大帝眼眸飘落下一滴泪。
  • 专家诊治中风

    专家诊治中风

    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走出大学校门的韩奕,怀着对爱情的执着,寻找她的初恋情人苏小然。而小然却在韩奕到来之后,郁郁冷淡。韩奕一度陷入了情感的迷茫漩涡中。然而曾经的刻骨铭心与不甘,使他想要走进小然的内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小然却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孤独的韩奕遇到了貌似小然的女子小允,直觉告诉韩奕,这个女子,可能与小然有关。而当小然真正出现的时候,一切已无法挽回,握着她的手,韩奕心如刀绞……这是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有爱情,友情,还有梦想。执着的韩奕,孤独的小然,刚烈的小九,腼腆的余可,纯真的小指……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快乐,疼痛,迷茫,忧伤,蜕变。然而,当青春落幕,曲终人散,才发现曾经的所有也不过是一片沧海。
  •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柳七月,冀州首富千金大小姐,任性妄为,仗着有哥哥爹爹撑腰,四处横行。叶羽,运筹帷幄出身高贵,颜容俊美、气度山河的男子,眸子深沉不见底,仿佛看不见底的莫测当中。十年之前,他救了她,当她的夫子,处处与她作对,她却忘记了所有关于他的记忆。一场政治的漩涡,揭起了所有的秘密。难怪有人感叹: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爱的人一生伤。
  • 道陵大师兄

    道陵大师兄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正统仙门第一派道陵首席得道统大弟子的世界!奇思若织的仙侠世界!
  • 地理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底线思维:守住底线 开拓新局面

    底线思维:守住底线 开拓新局面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思维方法,是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党90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思维提出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本书以底线思维为主题,详尽阐释了底线思维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和践行抓手,对于如何运用底线思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落实“两学一做”进行了研究,是各级党政干部提高水平必须学习运用的思维方式。
  • 星空下的眷恋

    星空下的眷恋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这样的人为什么还会一直呆着我们班,而没有掉下去呢,原因就是原来他是有后台的人,怪不得这么的有恃无恐呢,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 古剑奇谭2:永夜初晗·贰

    古剑奇谭2:永夜初晗·贰

    精擅偃术的开朗少年乐无异,因机缘离家,并因仰慕传说中的偃术大师谢衣而踏上偃术修行之旅,乐无异找到了谢衣并拜其为师。然而一股名为流月城的势力出现,引出了一个个谜团,同时也使众人陷入一次次危机。乐无异等人与谢衣一同寻找名为昭明的上古之剑,途中遇到流月城大祭司沈夜率众来袭,谢衣为救众人身死。乐无异通过谢衣遗留的偃甲“通天之器”,得知谢衣与流月城的关系及流月城的往事。原来沈夜为救即将覆灭的流月城,与砺罂达成合作,此举若成功必将危害人间。为替谢衣报仇,并阻止流月城阴谋,乐无异与伙伴们历尽艰险找到昭明剑心,赶赴至高居九天的流月城,击败沈夜、消灭砺罂,最终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