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鞅弟!我看公子卬,英气逼人,极具将才。”
“出将入相!是迟早的事儿!”
“鞅弟!我看他现在被雪藏到县尉府,短期内绝难翻身。”
“笑话!一个军事天才,会在战国乱世,找不到翻身机会吗?再说了,他现在要是被惠公重用,会是秦国之福?”
“我与公子卬,虽然只是见了一面,也很喜欢他快意恩仇,心无牵怪。若非他是魏王亲弟弟,我刚才都想邀请他到秦国治军!”
卫鞅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老师让庞涓打了三年柴,却让他学了五年兵法!只是可惜,他哥哥魏惠公,目不识宝呀!要是他让跟庞涓统军灭秦,现在秦国已经被灭了。”
景监决然摇了摇点:“也不尽然吧!春秋几百年战争,秦国也能屹立不倒!岂能是说灭就能灭了的!”
“此一时,彼一时也。军机不可失时,也不可违时!公子卬,前天酒醉之后就跟我说过,‘若是他本次统军,必然会兵出雕阴,抛开栎阳,而直袭雍州城’,要是这样攻取雍州,恐怕早就得手了。攻取雍州城后,切断秦军辎重补给线,再兵围栎阳城,只怕秦国早就亡了。”
景监,听闻计划,惊得是一身冷汗,心道:“军事天才!果然是人如其名,这鬼谷子的弟子,真似鬼魅一般,才气过人,算无遗策,让人感觉阴风阵阵,背后发凉。”
“鞅弟!若是有机会,请公子卬喝酒,我们再聚聚!若是,他在魏国无人重用,设法请他到秦国,我保证君上会委以大将军之职。”
“等以后有机会吧!他也是心高气傲自视甚高,独来独往。”
“嗯!只怕今日一别,难有机会”
“景兄放心!我与公子卬是两心无猜,莫逆之交。日后,若真是有机会,不管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公子卬,请到秦国!
“好!痛快!到时我们兄弟,共扶英主,共话天下!”
卫鞅笑道:“就怕他的哪个伙食标准,秦国养活不起呀!”
“呵呵……呵”二人开怀大笑。
“鞅弟!你这文大夫,灭吴之计,若是我们秦国,送了金珠,又送栋梁,我们掏钱给魏国建国都。魏惠公会不会幡然醒悟!”
卫鞅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静思片刻:“出奇兵吧!”
景监,一头雾水,疑惑不解:“谁是奇兵?”
“韩国!”
“如何出?”
“你明天约见,韩国驻魏谒者,就说,为了求得和平,秦国愿意出资给魏国修建,大梁城宫殿。若是韩国谒者同意,他只需要启奏惠公,韩国也愿意出栋梁木料,赞助魏国兴建王宫。……至于木料,当然是我们买来。让韩国捐赠给魏王,他韩国一分钱不用出,却白得一个彩头,肯定会答应。”
“这万一韩国,跟我们不合作?”
卫鞅放下茶杯,冷笑一声:“哪就告诉他,秦、魏两国将合力灭韩。”
景监,恍然大悟,抚掌大笑:“妙呀!兄弟,你这奇兵计策,策策神奇!我对你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鞅弟!我明天就按你的计策行事,联系韩国谒者,行谋魏之计。……我们重点要说服两个人,寺人令韩阬,御史大夫,要让他们配合我们说服魏惠公,使其签定停战和约。……还有,让各派建议,惠公建都大梁,用以破其国……至于宰相惠施……我估计,他这会儿,还在一个袋子装不下里面迷瞪呢。……最终众人上阵说服惠公也!”
卫鞅,站了起来,在他的耳边,悄声说道:“要卑词甘言,以劝其心,金`珠宝货,令其更改国策,钱粮之策,迁都大梁!……景大人,你要这样……说服,他才会听!
”
“正兵为秦,奇兵为韩,正奇两策,阴阳两谋!”
“然也!”二人伸出双手,击掌而定,卫殃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众人宴罢,回府。各自归去。
翌日。景监,唤来谒者令二人,望着陈轸吩咐道:“陈大人!你任谒者令多年,在各国间负有盛名。你今天去韩国谒者馆驿,负责联络好,韩国谒者,让他在大殿上,先捐献栋梁之料。”
“诺!”
“秦大人!你去拜会御史大夫!我去拜会,寺人令,韩阬。”
“诺!”
午时,不到。景监就看到二人,兴冲冲走了回来。
景监笑问:“情况怎么样?”
陈轸当胸一揖,一脸兴奋:“恭喜大人!事情很顺利,韩国谒者一口答应,明日上朝时他会依计行事。”
秦升,一揖,喜道:“禀大人!御史大夫说,他会赞同兴建大梁城的建议。……他不会反对迁都大梁”
“秦大人,寺人令,啥时有空吗?”
“禀大人!寺人令,前几天都说了,让我们等他的消息。我到他有空时再提议。……其它事项,只要是送他的黄金多,都是没有问题的!”
“哪我们,就等吧!他会选择,哪天惠公心情好时,让我们进宫面谏!”
“也不知到,栎阳城情况这几天啥样子了?”
“二人大人,不必担心,这半个月霖雨栎阳就保住了。因为增援之兵就会到达栎阳城了。”
“好,现在万事具备,只等惠公了。”
景监下意识地摸了摸珠宝盒:“成败在此一举了!”
陈轸喜道:“将军,不愧是带兵打仗的,这正兵、奇兵,两策,鬼神莫测呀!”
“这全都是卫鞅奇谋!我只是执行,罢了!”
“景大人!这卫鞅这几条计策,当真是匪夷所思,却也功效卓著!”
“卫鞅大才,国士无双!我们回国之时,要设法保护其安全,现在要着手安排,他离开魏国的安全事宜。不要让他受到任何伤害。”
“好,我去疏通离境手续。”
“好吧!”……
魏王宫中。
惠公退朝,回到后宫,神情专注地看着地图:“宣,工正觐见!”
“诺!”
寺人令,躬身禀道:“启奏君上,斥候将军有重要消息回禀!”
“宣!”
斥候将军,魏错,施以庭参礼后,悄声奏道:“启奏君上,公子卬,昨晚与秦国使节,景监、公叔相府卫鞅、魏齐等人,有过交谈,为时一个时辰。”
惠公看着地图,头也没抬:“都聊了些什么?”
“主要是喝酒!也聊起他跟卫鞅在鬼谷学习时的往事,二人神情亲密,相互推荐……似乎对庞大将军兵法心存不满,……详细情况,魏齐大人在场。”
惠公惊问道:“他跟秦使,秘密接触,意欲何为?”
“禀君上!二人在凌云楼,射箭时才认识的,公子走后,秦使跟卫鞅聊天时,有过想请公子入秦治军的说法。”
“景监,入魏后都会见了什么人吗?”
“卑职,对秦使消息不清楚。因为我们在秦国没有建立秘密斥候组织。”
惠公怒道:“失职!身为斥候将军,消息如此闭塞!你去,再招收些女斥候,将人秘密派到各国,要收集到各国公族、世族日常有关军、政方面的情报,要对各国,国君身边安插秘密斥候人员。要派人单线联系,负责收集绝密消息。”
“君上,如果各国都设立秘密斥候组织,这个费用将很大。鉴于,女斥候也很难招募,不如另外设立女斥候组织。由其主事管理,女斥候能到达,男斥候无法达到的位置!她们能以身体为武器,进行,情报网络建设、消息收集、刺杀技能。要让她们如蜂后一样,能聚集一群工蜂。”
“哪就命名为蜂后吧!派到各国的蜂后主事,按副将品级给予奖赏。至于费用,你们另外单列就行了……人员你们可以在每年落选妃子中挑选,或者买进一些美女……这重赏之下,还怕找不到人嘛!。”
“诺!”
惠公,目光凶狠,冷冷地说:“要密切,关注景监,在魏国内一切活动。对于卫鞅、公子卬等人要实时监控,不可使这些鬼谷子培养的人才,流落到其它国家。必要时……”
“卑职明白!君上万岁,万万岁!”斥候将军魏错,却步而出,回府安排。
寺人令,看着斥候将军退出,轻轻地给惠公捶着双腿:“君上,工正,在门外候见!”
“宣!”
“臣,工正,魏愕,叩见君上!”
“魏爱卿,寡人上次,问你要大梁城,建设宫城的图样,现在出来了吗”
工正,从身上掏出帛书:“君上,请看!这是大梁城,宫殿布局图,这是运河水系图。”
“能将这几个水系,连在一起吗?”
“禀君上,宫殿图是实际测量过的,宫殿周边这五条水系,经过测量,都能连通。至于其它水系,还在测量。”
惠公指着宫殿图,轻声问道:“这宫城你设计了多少亩?”
“禀告,君上,八百亩大。比安邑宫大了三百亩地。”
惠公,眉毛向上挑动了一下,微怒:“太小了,你先按三千亩地大小,规划出王宫建筑。鸿沟运河水要能直达宫中。”
“诺!微臣,这就派人重新绘制,不过,臣担心这三千亩宫区,太大!整个建筑群下来,费用极大!”
“你去,设计图样,要按照“国宝级别”设计。堂堂大魏国,岂能没有几样国宝!让天下人耻笑”
工正面带难色,顿首说道:“三千亩地宫城,这个建设花费将会是个天文的数字,史少府到时,又说没钱,拒绝拨付钱粮款。”
“朕,自有办法筹集款项。”
工正叩首奏道:“臣,建议可否将宫城,建成一千亩地大小……也可……”
惠公将袍袖一拂,怒道:“退下!……我魏国,富甲天下!朕,花这点钱算什么?”工正吓得叩首请罪,一脸恐慌,退出宫去。
寺人令,忙跪地请奏:“君上,请息怒!……切勿生气!万一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
惠公怒道:“这些老臣,不明事理,全都是死脑筋,都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寺人令,轻拂惠公后背:“君上!这老臣,看来是要调整一下,要起到杀一儆百,敲虎震山。要不,都跟史少府一样,欺君罔上,君上,的脸可往哪儿放呀?”
惠公,气恼难抑,恨声怒道:“拿寡人,玉露春酒来!”
“是!”
寺人令走到酒柜,轻手轻脚将酒捧出,用银盘盛放了。端到惠公面前,斟满一爵。又命宫女到御膳房中,端来御宴。
移时,数十名宫女,排成二行,个个手捧食盒,走到桌前小心摆放好。
寺人令韩阬,躬身上前,掀开盘盖,惠公嗅到香气扑鼻而来:“君上,这是我新研制的菜谱,您先尝尝!”
惠公用筷子指着鼎中菜问:“这是?”
“这道菜是,锁阳炖鹿肉、这是虎仗蒸玉薯、清凤甲鱼汤……”
“嗯!味道还行!”
“谢,君上夸奖!俗话说这金凤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来,给寡人斟满!……寡人一会儿,要与魏贵妃赏游夜景。”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