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朝会。
寅时过后,众官纷纷集中在宫前广场。景监看到,惠相下车,走了过去,作揖到地:“拜见惠相!”
惠相,魂魄皆无,茫然地看着景监,点了点头。
“惠相!您对庄子请托之事研读的怎么样了?
惠相,低头沉思,浑然不觉,自言自语道:“鲲之大,一个袋子装不下。”
景监,抱拳退下:“惠相!两国结为昆仲之好!世代友好,停战和平,可好!”
惠相惶然道:“一个袋子装不下!”
“谢,惠相!你高度赞同昆仲之好!”
“各位大人,快请进吧,君上将要临朝了!”
众人,鱼贯而入,按平时站位,排好班次。景监跟众使节一起,进入使节班区。
“奏大雅之乐!”乐曲响起,魏惠王在宫人凑拥下,从左掖门进入,走陛阶之上,龙书案后,站定。
“臣等,叩见君上!”庭臣,行稽首礼,后退归班列。
惠王,将手在空中虚扶:“诸位爱卿平身!”
“谢,君上!”
惠王,身着大朝缂丝蟒袍,头戴,平天冠,上垂七酼。腰系魏公剑,慷慨而立,气势如岳。就见他年约四十,脸如满月,红光满面,神情庄重,双手上场:“诸位爱卿!今日大朝,朕宣布,几条重要政令。”
“寡人,即位以来,九年六战,现在军民暴于野地日久,寡人心实疼之!鉴于,军民两困,寡人决定,从即日起从秦中撤兵,签定,停战国书!”
“王上,英明!臣,替两国百姓叩谢君上天恩。”秦使,景监高声颂和。
“臣等,附议!”一些臣子,大声附和。
“臣,少府,史举,反对撤兵!”史举说着,跨步出班,躬身施礼,态度强硬。
惠王俯视着少府,目光凌冽,声音冰冷:“史少府,朕,的政令尚未宣布完毕,你就要反对吗?你的眼中,还有没有寡人?”
“君上,臣,前日朝议就说过,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我们攻秦首都栎阳,是一百年来,最大机遇,错过了灭秦机遇,未来必为秦害!俗话说‘打虎不死,必为所害。’”
“少府,忠心国事,朕,甚感激!但国者,民为本也!只有爱惜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富民强兵,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至于说兵机,函谷关在我魏国手中,时刻都能杀回关中,何愁兵机错失。”
惠王看着惠施,还在低头沉思,高声喊道:“惠相!朕与秦国结为,这昆仲之好,你认为如何。”
“……”惠相,低头不语。
魏惠王,大声问道:“惠相!!
惠施,被猛然惊醒,抬起头来:“嗯“了一声。
“昆仲之好,可行否?”
惠施一惊,急忙答道:“鲲之大,一个袋子装不下!!”
魏惠王大喜问道:“惠爱卿!何为昆仲之大,一个袋子装不下?”
惠施头上,惊醒,紧张的头上大汗淋漓,急智道:“禀君上,昆者——哥哥也,仲者——弟弟也,这一个袋子装不下,指一代又一代人,以秦晋之好换来的,如兄弟一般的国家关系。”
“好!!惠相这个说法极好!寡人决定,此事决不再议。请诸位爱卿,为两国之友好,共同努力吧。”
“谢王上,隆恩!”景监,跨步出列,以大礼叩谢。
史举指着景监,叹气道:“唉!你们都不知道,收了他多少好处。这朝上不闻正声,国之哀也!”
“少府,此乃是大朝会,各国使节云集,不得引喻失义也!”
“唉!”少府史举长叹一声,退入班中
“这第二件事,寡人决定,营建大梁城!朕,已经命令庞将军,十日内将兵,撤至大梁城,等宫城建好后,举国迁入。”
“啊!”众臣听闻,低下头去,纷纷议论。
“王上,英明!”景监、寺人令,高声赞道。
韩国使者申不害,进前一步,连连叩首:“恭喜王上!贺喜王上!这大梁城,地理位置优越,水系发达,粮产丰富,最适宜兴建国都。韩、魏两国,本出自晋国,韩国愿意为王上,营建大梁城,供奉金丝楠木大梁一根。这根金丝柚木生长了约八百余年,木质细腻,坚硬如铁,其声如罄。最符合,营建大殿用木料,请王上本着两国友好之义,予以接纳。”
惠王大喜道:“好!韩国,赠送珍材木料,寡人,深受感佩!朕,决定从即日起,不再对韩国进行战争!”
申不害狂喜道:“谢王上,大恩!君上,您大德大爱,比肩周文王!臣,叩请君上,进位为王上。”
惠王,满脸谦恭:“寡人,德寡才浅,德不配位!王上之说,以后不要再提!”
景监,叩首奏道:“王上,您撤军为民,多国百姓,因此免于战火涂炭、暴尸郊野。您的恩德!比三皇五帝还高,您不进位为,王上,谁敢为王上!”
申不害,膝行数步:“王上,臣,请您进位为王上!”
众大臣,相互看了一眼,齐齐跪请:“王上!!臣等,恳请您,进位为魏王!”
“好!诸位爱卿平身。朕要,内修文德,待远人来服后再定!”众臣,跪地不起。
“王上,我秦国秦人,对王上恩德,敬服有加!请即刻进位为王上。”景监说罢,连连叩首。
申不害,跪地膝数步:“王上,我韩国,对王上恩德,感恩戴德,深为敬服!请王上即刻进位为王上!”说罢,泪流满面,叩首连连。
“臣,宋国谒者,恳请进位为王上!”
“臣,郑国谒者,恳请进位为王上!”
“好!!既然,远人来服,朕,再却之,即是不恭!……朕,就勉为其难,暂时答应吧,待日后大梁城建好之后,再行登基典礼!”
“臣等,叩见王上!,王上,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众臣叩首:“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诸位爱卿!人皆进爵一级,百姓减免钱粮税赋一半。”
“谢王上!”众臣,欢天喜地,纷纷起身,退归班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