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2600000001

第1章 西夏卖鱼

三月,岁寒料峭。

豫东沙颍河畔,万里平野,千里良田,一望无际。此处,无山川险胜之地,亦无崎岖多变之路。一阵凉风袭来,河堤上荆条随风舞动,伴随着阵阵‘沙沙’声响。

清晨的沙颖河,犹如母亲的臂弯,一把将司坡村揽入怀中,这个静谧的村庄,婴儿般陶醉在母亲的怀中;翠绿的垂柳倒影在河底,它更如披着黛青色连衣裙的亭亭玉立的少女,深情地凝望着乡村的美景。此时的村庄一直弥漫腥腥的水气,烟气腾绕,如云似雾,绿树蓝瓦,煞是美丽!村子里偶尔的几声犬吠划破了清晨的静,那是早起劳作的人惊醒了邻家的狗。

此时,勤劳的村民已下地劳作,玉顺则村外沙河边撒网捕鱼。

玉顺家住西夏司坡村,灾荒年间,司坡村司姓家族迁徙远走,村子成了荒村。灾荒过后,许多过路的外姓人氏见此处河水清澈,水草肥美,于是临河而居,落户在此,村中姓氏繁杂,不便重新起村名,延用以前的村名,司坡村。

玉顺每天一大早,会在河边捕鱼逮虾。沙河水足鱼肥,村人酷爱“白条儿”,白条儿是一种鱼,俗称白鲢,头小,鳞多,体白,柔嫩而刺软,滚油炸了焦香。村中多数人无钱买肉,嘴馋时会用自制捕鱼工具,逮些鱼虾改善生活。玉顺则不然,他指望小鱼小虾换些钱,贴补家用!村中人无钱买鱼虾,无论多鲜美的鱼虾,在农村都卖不出去,他只有到西夏集市上去卖。偶尔碰到,村中有谁家母猪、母牛下崽,需要鱼虾量大时,才会买些“白莲”,价格低自然低的可怜;‘白莲’是“投奶”的宝物,若没奶,清水煮白鲢,连续两天,奶水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

玉顺姓马,才三十六岁,腰已弓成罗锅,半弯的腰丝毫不影响劳作,在村中是数一数二的“好把式”。常年风刮日晒,黝黑的肤色似旗帜彰显他一生的辛勤,脸上的皱纹像一条条沟渠,沉淀三十多年辛劳的痕迹。

玉顺撒网逮些小鱼,下地笼逮些小虾,日子勉强维持着;他每天下“地笼,在地笼里放些碎田螺,蚯蚓之类,等第二天清早收笼,每天至少三四斤左右的小虾。鱼、虾拿到镇上卖完,每日可增收叁到伍元不等。若遇到天阴下雨不能赶集,玉顺会把鱼虾送到亲戚或邻居家中,自然收到一箩筐好话。

玉顺在小木船上撒了几网鱼,抬头一望,天边已微泛白光,该上集市卖鱼了。他利索地划着木船朝河岸下‘地笼’的方向赶去,一支烟的功夫,他已拴好木船,把地笼中小虾倒入盆中,地笼放回河水里。端盆走时又重新检查地笼旁木桩是否结实,用手晃晃,不动,才安心哼着小曲朝小镇走去。

小镇名叫西夏,虽小,历史久远。

小镇中心屹立的古槐,是西夏久远的见证。这棵老槐树盘踞在西夏街中心地段,阳光充足,它的树干很粗,至少三、四人才能环抱主干。主树干分出了许多分枝,分枝向外蔓延,枝枝蔓蔓,节外生枝,在半空中形成的树冠能有三、四十平方米。可能是干枯、空洞的主树干承载不了树叶沉重的“负荷”,十几米高的主树枝如累倒的巨人一般,半躺在地上。树的主干,很久以前已被风雨侵蚀成空洞,但干枯的枝条上依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只从叶的嫩绿,看不出槐树竟有几百或上千年的长寿,仔细低头一瞧,你会发现,老槐树裸露在外的主根,盘根错节缠绕在一起。这课老槐树对当地乡邻来说,并非单纯是遮荫挡凉的大树,也不全是西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一直承载着西夏人们心中所有的美好愿望,是西夏人们心中一尊膜拜的“佛像”

听老人们讲,这棵古槐是明朝初栽下的。一位常讲民间轶事的老人曾说:树百年可成精,这样推算的话,这棵古槐至少也该是“上层精灵”。老人讲道:在这棵树成精后,天上神灵曾居住于此两年,此槐树沾了仙家的神气,一年开两次花。老人讲完,围观的有几人不信。老人就让不远处卖瓜子的另一位老人作证。这位老人说确实有两年,槐树一年开两次花。有人证实,大家都深信不疑,回头看槐树眼神多了几分敬畏。再后来,人们自愿捐款,为槐树围上了栅栏,它屹立于街中心,人们担心它的安全,有了栅栏的保护,西夏村民才安心。有人在槐树旁设香膜拜,有人在槐树下经营小生意,慢慢的槐树周围成为西夏小镇最繁荣地段。

玉顺带着鱼虾和两个盆子,跟卖东西的熟人均点头打招呼,走到槐树西侧,快速地将鱼虾分类倒入盆中,蹲下来。他已赶了近十里的土路,浑身上下冒汗,吸入的凉气进入腹中,出来竟变成丝丝的热气。

玉顺左边蹲着邻村的“蝌蚪醋”,蝌蚪醋是他的绰号,原名张抓钩,张抓钩近几年以卖醋为主,逢“麦黄戏”(通常请有戏班子庆祝小麦丰收的集会)会卖十几天胡辣汤。乡人送他绰号‘蝌蚪醋’,只因一次农忙,他刚割完小麦正好是饭点,张抓钩为了多卖些醋,把小麦往“场”里一放(村民用石磙反复碾压用来晒麦的四四方方的地)用醋精兑些河水就赶快去卖醋。因为农村人平时均在地里劳作,只饭点时家里才有人。勺子娘要了两角钱的醋,回家一看里面竟然有个蝌蚪,勺子娘外号“大喇叭”,掂着一瓶子醋就找张抓钩,嚷嚷着退钱,大伙一看里面确实有个蝌蚪,自然少不了数落张抓钩。从这以后再没人叫张抓钩大名了,都改叫‘蝌蚪醋’。有时村民见蝌蚪醋就取笑他,你家醋里还有蝌蚪没?蝌蚪醋很不高兴,嚷嚷道:河里下笆篱-----憋编的,哪有的事!再后来,镇上集市越来越热闹,蝌蚪醋常拉两坛醋上西夏集市卖,偶尔才走街串巷地吆喝。

此时,镇上赶集的人还较少,玉顺与蝌蚪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地里的庄稼。玉顺打心眼里不太喜欢蝌蚪醋,他矮小精悍的身材,加上滴溜溜乱转的小眼睛到处透着精明。他也曾听说“蝌蚪醋”外号的由来,醋精兑水一本万利,你买个大缸把河水澄清,能花几个钱?鸡蛋壳里发面————小家子气。接触久了,想想蝌蚪醋除了精明也没啥毛病,精明就精明吧,也不沾我一毛,管他精明不精明呢!两村紧挨,有时结伴回家好歹有个说话的,想通后,玉顺觉得蝌蚪醋也不那么令人讨厌。

蝌蚪醋问道:“老哥,你家地里今年上化肥没?”

玉顺说道:“没!家里攒的有粪!买化肥不还要花钱么!你地里上化肥了?”

蝌蚪醋接过话茬说道:“我们村只几户买了,我没买!多费钱!”

玉顺心里想:我觉得你就不可能买!扭头看着蝌蚪醋说道:“我们村有十几户买的!二三十一袋子化肥!顶半袋子粮食了!都嫌贵!”

蝌蚪醋说道:“谁说不是呢!听他们宣传的天花乱坠,不还是没几户买!太贵!卖不动!”

不多时,赶集的人多了起来,两人顾不上聊天,各自招呼客人去了。今日他们的运气都不错,玉顺五、六斤鱼虾很快卖完了,蝌蚪醋一坛子醋也卖光了。

玉顺冲蝌蚪醋说道:“老哥!你先回去,我去给我娘拿贴膏药!抓些药,她腰闪着了!”

蝌蚪醋说声:“那行!我先走了!”目送玉顺朝老方的药铺走去,老方是乡镇的“赤脚医生”一些简单的人畜病均看,老方的膏药治疗腰腿疼病那是一绝,老娘昨天闪着腰了,玉顺想用卖鱼钱换几贴膏药。

走进村里才九点,村民正蹲大街上吃饭,农村人有个习惯,不管春夏秋冬先上地里忙完农活再开火做饭,庄稼是农村人的命根,不先把庄稼拾掇好,指望什么吃饭?村里人吃饭不用桌子,村民都蹲在大街上,不用去串门,在街上走一圈,家家的吃食都清楚了。

“又发财去了?”扑克看见玉顺嘿嘿笑着问,眼神充满羡慕的目光。只见他左手拿个白面馒头夹个葱,地上放个大洋瓷,碗底有一勺酱豆(农村人自己用黄豆晒的咸菜),大洋瓷碗旁放个瓷盆,足足有脑袋那么大,一大盆稀饭,如清水般,清稀得能照出人影(河南人用面粉煮成粘稠状的汤水,俗称‘糊涂’)。

玉顺看见扑克正吃饭,蹲在扑克对面,当看扑克的饭菜后不禁眉头一皱,问道:“老哥,你咋不吃菜呀?”

“诺,这不是菜么!大葱夹馒头,赛过吃狗肉,吃不到闻闻气也是香的!”扑克不满地说,他最不喜欢别人不拿他的葱和酱豆当菜,低下头大口咬着馒头,嚼了起来。扑克的吃相很滑稽,一根葱夹在馒头中,葱叶漏出巴掌长,左手拿着馒头,右手拽着葱叶,恶狠狠地咬口馒头,赶快拽一下葱叶,这样只吃嘴里馒头,咬不到葱,一根葱至少可以吃一周。咬过白面馒头后,先大口大口地嚼着,嚼碎咽下后,又享受般地细细品味,他感觉到一股小麦的香甜味,在口中回荡,很满足地笑了。随后,右手拿起筷子,在洋瓷碗里沾些酱豆,送到嘴里,孩子般吸吮一下,咸!咸味裹着小麦的淳甜,刺激着扑克的味觉,他很幸福地笑着,又咬一口馒头,沾些酱豆,吸一口。村民们都知道他独特的吃法,甚是不解,你馒头中间夹个葱,咬口馒头往下拉一下葱,葱又吃不到嘴里,馒头中间还夹个葱干啥?干脆只吃馒头酱豆,喝稀饭不就行了?反正咬不住,夹了也是白夹!扑克偏不!他常说:大葱夹馒头,赛过吃狗肉,吃不到闻闻气也是香的。这是扑克的口头禅。

玉顺看着扑克清苦的生活,心里难受,知道自己惹人不高兴了赔罪道:“老哥,赶明下雨,我给你送些解馋的白条儿!用油炸炸,焦酥!到时你做些烙馍,夹些小焦鱼,咂咂!真香!”

扑克看着玉顺说话时陶醉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脸立马黑下来道:“炸鱼多费油呀!我说玉顺,你咋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过两天好日子就找不到北了!日子不是这样过得!要精打细算!赶明哪天国家把地收回去,别说白面馒头了,喝清水面条你都找不到地方!”说完端起碗气呼呼地往家走,不再搭理玉顺了。

玉顺碰了一鼻子灰,吃面的打磨面的--------不识好歹,玉顺心里不痛快,低着头朝家走去。

虽说生扑克的气,想起扑克的经历他心里酸酸的。扑克命苦,从小没有爹娘,从小跟着伯父在地主家做工,地主家倒是顿顿有白面馒头,工人只能吃高粱面或玉米面蒸的窝窝头,每人每顿饭两个,别说吃饱,塞牙缝都不够。!从早到晚地里干活,每顿饭没十几个窝窝头,哪能吃得饱?一日,地主的白面馒头掉到地上,嫌脏,随手扔给了门口的看家狗,狗叼起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才十多岁的扑克看到,恨不得跟狗抢过来吃,可怕被狗咬,不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狗吃完,狗吃完白面馒头,从狗嘴里掉出来一截葱头。从此,扑克的梦想就是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夹葱。扑克经常说能吃上白面馒头是多大的福分!你们还不知足?想顿顿吃肉!地主家几顷地还不能天天吃肉,现在的人太贪心,啥都敢想!扑克过日子,抠门得出奇,媳妇做稀饭,多抓把面,稀饭稠点,他受不了,能说半天。儿子喜欢吃小油馍,他不让做,多费油!包产到户这几年省吃俭用才攒了一屯粮食,哪能都吃了,吃完了,灾荒年咋过?过去可是饿死人的!扑克一直这样教育儿子,家人嘴上不说,可没听心里,改善生活时照吃‘小油馍’!扑克反复劝说没用,气得与老婆孩子分家,另支炉灶,单过。老婆孩子反复劝说他,无奈扑克固执的很,不愿看老婆孩子‘胡吃海喝’,坚持自己一个人过,他每顿饭白面馒头、酱豆、稀饭!村中每人一分地的菜地,他也种上小麦和玉米,因为他认准粮食是最精贵的,种青菜影响产粮!老婆孩子自然受不了那份清苦,也不再劝说他了,各过各的!

玉顺径直走向了堂屋,老娘听到玉顺的脚步声,起身问道:“是玉顺回来了么?今天鱼卖的咋样?”

玉顺笑道:“娘!今儿鱼虾都卖完了!我给你拿两贴膏药,还抓些中药!一会我让秀娥给你熬熬!”

玉顺娘正躺在床上,土坯房上没有一点装饰,屋里黑漆漆的,窄窄的窗户用破棉被定牢,现在已是阴历二月,屋内空气沉闷,玉顺把门打开后,帮老娘把膏药贴在腰上,匆匆扒两口饭,拉起架子车往地里走去。地头粪坑该起粪了,起粪后,把家里粪池里的粪弄到地里撒些麦糠,沤粪两月,上到地里,肥足庄稼旺,又是一个丰收年,玉顺想着不由地哼起小曲。

年前供销社卖化肥,说一亩地上两三袋子化肥,地更壮,保准大丰收!玉顺心想:说得比唱的还听!几大车子臭粪,肥劲还不一定跟上,两三袋子肥料能行?老农们想多打粮,但多数心疼钱,犹犹豫豫地忍住没买那洋玩意,年轻人有十几位买了。玉顺心想:钱多烧的!有现成的肥料,花那冤枉钱干啥?静下心来,玉顺想想,乡干部宣传科学种田也许有道理!只是那些白面似的娃娃——科技人员真能知道如何种田?玉顺和多说老农一样,有些怀疑。玉顺心里盘算好了,这季庄稼先用粪,若年轻人的庄稼用化肥好的话,明年再跟着用;若不好,也不至于毁了一季的庄稼!这叫碾盘砸磨扇——实打实,想到这玉顺嘿嘿地笑了。

玉顺共三个孩子,两女一儿。大女儿十岁患脑膜炎去世,老婆秀娥大病了一场,精神一直恍恍惚惚,时好时坏,秀娥生病时二女儿八岁,儿子刚四岁,这些年日子一直过得半死不活;好在老娘身体硬朗,这些年一直打理家务。前几年二女儿出嫁,婆家搁家六千块钱,花四千多才把病好,近几年秀娥精神一直正常,常在家里做饭、干些小活,农忙时才下地帮忙。老娘现已五十八岁,身体还算硬朗,只是二女儿的日子不尽如人意,想起二女儿玉顺的眉头能拧成疙瘩。

玉顺与其它老农一样,在辛劳中度过每一天,农活辛苦、繁琐但看到满满的粮囤,心中踏实无比!

夜,阴沉沉的,无星无月。

潮润的风夹杂着淡淡的水草味,弥漫整个村庄,村里漆黑一团,行人罕迹,偶尔的几声犬吠打破了深夜的静谧。这样的深夜,玉顺的儿子回来了,给玉顺带来了无尽的忧愁。

儿子是带着铺盖回来的,儿子说不读书了。儿子名叫健鹏,十六岁半,瘦高个,足足一米七八,白皙的皮肤上,青春痘已经结疤,酱色的疤斑留在他坚强的面颊上,酷似句号。

“好好的学为啥不读?戏词说的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考上中专回村当个老师,咱祖坟也冒青烟了!”玉顺嚷道,玉顺恨铁不成钢,狠狠地抓住铁锹,像是想用铁锹拍孩子,更像把铁锹当成儿子的手臂,抓握不放。玉顺心中早已狂怒,仍强忍着怒火,压着心中的怨气,耐着性子劝儿子。

“家有隔夜粮,谁当孩子王?别说了,我不会去上学的!”健鹏烦躁地说着,健鹏以前也说过两次,不想上了,回家帮家里干活,玉顺都把他骂回学校去了,这次玉顺有信心还把他撵回学校。

“不读书你能干啥?”玉顺瞪眼嚷道。

“那么多人不读书都饿死了?”健鹏伶牙俐齿反驳道。

“别人家的孩子我不管,我就说你!你到底想干啥?我的小祖宗!”玉顺咬牙切齿地问,恨不得一铁锹拍死儿子。

“我还没想好!”儿子闷闷地说道,玉顺看孩子说话底气不足,信心倍增,心情好了说话也柔和了些,道:“不管你想干啥,那也要先看能不能考上中师,吃上了商品粮,端个铁饭碗,一辈子不风刮日晒,不好么?”

“好!端铁饭碗肯定好,可我就是不想读了!”健鹏泄气似的蹲下说道。

“不读书能行么?现在谁不读书?不读书到外边,男女厕所都分不清。我看你小子就是想偷懒!不好好干!这些年我供你上学,没少花钱,你倒好,不想上就不上了!啥道理都听不到心里!这些年你吃的墨水都吃到狗肚子里了?退一万步,就算考不上中师,上咱村带几年课,不还有农转非么?”

“农转非几年没工资,村里每月只给三十块钱!将来转正说不定要花钱!”健鹏蹲在地上闷闷低说。

“花钱我愿意!”玉顺梗着脖子说。

“花钱咱家有么?”健鹏说完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慌忙地改口圆场道:“我就是不想上学!学校太枯燥了!”

“你到底是因为心疼钱,还是真不想上,我是你爹,能不知道!我们家是没钱,再没钱也不用你操心学费!”玉顺说的铿锵有力,怕孩子犹豫,接着说道:“咱不是没钱,想有钱不容易么?我把这屯粮食卖了,够你上一两年学!”玉顺指指墙角的大屯,里面全是小麦。

健鹏犹豫了,小麦是老爹的命,卖小麦等于要老爹半条命,再难老爹没动过卖粮食的心,这次——,健鹏眼角思润,哽咽地低下了头,他心潮泛滥了起来,他多么迫切地想回到天堂般的教室!那里风刮布着雨淋不着,还能学知识长见识!可他不能——想读书的事,他只能埋在心底,老爹想卖粮,卖粮后又能怎样?能不能熬两年还不一定,以后家里的日子就不过了?健鹏狠狠心说道:“爹,啥也别说了,我就是不想上了!”

“你才多大个孩子!再有几个月就中招了,真考不上再说!”玉顺拿出家长的威严,用命令的口吻说道。

秀娥是玉顺的媳妇,她听着两人吵架劝道:“有啥事慢慢说!别吵!吵得四邻八舍不安宁,人家会笑话的!”说着一人递去一个凳子,让他们坐下慢慢说。

“咋啦?半夜吵吵啥?“玉顺娘的声音。

“奶,没事,你去睡吧“健鹏应声说道。

“健鹏回来了,咋大晚上回来了?吃饭没?该饿了!我给你做些饭去!“奶奶慈祥地说道。

“不饿,你别起来了!“健鹏听到奶奶起床的声音,忙阻止道。

玉顺闷闷地说道:“跟我说实话,你到底咋打算的?“

“我觉得考不上中师,高中也不想读,咱村家文上几年高中,没考上大学,不还是回来了!“

“人家回来代几年课,可以农转非,将来还吃商品粮!“玉顺气得扔下铁锹,一屁股坐在地上,剑眉紧锁,目光深远,若有所思,像为全人类的命运操心。健鹏静静地站着,抿着嘴巴再也不说话。

沉静的夜,玉顺的一家,一夜无眠。

同类推荐
  • 家有文盲妈

    家有文盲妈

    她出生于农村,并未进过一天学校。是文盲,心却不“盲”。不甘于被包办婚姻,去了外地打工。碰上了与她羁绊一生的人。果断的与他领证回家后。婆婆不喜,处处刁难。险些害的她第一个孩子夭折。娘家听闻,更是放言,若继续留在婆家,便要断绝关系。面对如此境遇,她没有退缩,苦苦找寻破解之法。三个孩子渐渐长大,她自己深受文盲之苦。立志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们考上大学。家里却又遭逢变故......本文现实向,妈妈也有青春。或许你想看看这个不一样,却也一样的妈妈的故事。简介无能,内容精彩~
  • 德语班上的恋爱

    德语班上的恋爱

    小说讲述一个女教师离婚后,为了重拾初恋的美好,意外地只身前往苏州。与此同时,苏州当地一个男青年失恋后,为寻找真爱参加了德语学习班,并爱上了这位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女教师也见证了她初恋的一场恋爱悲剧。小说以几个主要人物对爱情的求索为线索,探索了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和生存压力。全书两条线并行发展,中途交汇。
  • 测字伊心

    测字伊心

    测字伊心,以测字的力量,来唤醒世人的灵魂,伊心医心……
  • 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也很艰辛

    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也很艰辛

    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周崇墨从小到大,从出生到大学,一路走来的成长故事,其中以周崇墨成长为主线,以母亲叶秀竹贤惠持家善良做人为辅线,因一部“周家家训”而引起的一家三代人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生命有限,生活无限,在无限的生活中,要把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而不是选择抱怨,即使命运不曾取悦你,也要努力去做到内心的安静,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地去突破原生价值观所带来的枷锁和束缚。
  • 风把悲伤扬起在灰色的秋天

    风把悲伤扬起在灰色的秋天

    一次意外,她含冤入狱,五年青春就此浪费重新归来,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犹如一粒尘埃,随风而去。但她从不曾忘了,她叫叶明明,明天的明。不轻言放弃,含泪奔跑,誓要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笔色彩。向往的无比神圣的舞台蒙上了灰,前所未有的迷茫袭卷而来,她叶明明,在现实的漩涡中挣扎。“你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吗?”“我信,我无一刻停息的相信着!”………………后来,明天的明,变成了没有明天的明。
热门推荐
  • 王直方诗话

    王直方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方珍珠

    方珍珠

    5幕话剧《方珍珠》写北京曲艺艺人在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遭遇和命运,通过对比,歌颂了新中国对艺人的关怀和尊重,呼吁艺人们要自尊自重,团结起来为新社会服务。剧本的前3幕,写艺人破风筝和养女方珍珠在解放前的北平如何受欺侮,令人悲愤难平;后两幕的情节与前面的戏剧冲突有些游离,感人的力量稍有减弱。
  • 只因那时欢喜

    只因那时欢喜

    安若琳家中破产,晚上开车时竟然撞见了被追杀的他,一眼就误了终身。他得知她是仇人的女儿便想毁了她却不想,爱上了她……
  • 幽冥使者

    幽冥使者

    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经营的小店竟然是人间通往冥界的大门所在;自从一个美女神棍死皮赖脸的住进来以后,我就经常看见各种各样小鬼穿梭在店里……好好的门店竟然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鬼店!
  • 刑幕要略

    刑幕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气夫人:赖上冰山宫主

    霸气夫人:赖上冰山宫主

    晕,这样也能赶上穿越潮流,不过还算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一穿过来,就遇到帅哥,而且还是个大名鼎鼎的冰冥宫宫主,好吧,她命好,她认了,从此,开始了她在古代惊心动魄的生活……
  • 乱世煞神

    乱世煞神

    一名“能”隐藏了十三年的少年,一次十死无生的历练,四大神兽,另一个自己,天灾,地害,人祸,制裁审判,戮仙弑神,乱世为尊,我为煞神。
  • 魔法章

    魔法章

    这个世界还有的救,也许有的人会对这个世界很失望,也许几经不存希望。但请你看看这个世界...还是有友情与爱的。在这个魔法的世界存在愤恨爱...这个世界到底是对还是错...对于古老的龙族魔法究竟应该用它毁灭还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