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72000000114

第114章 卷3-17章 召公虎 ? 贰(下)

太平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又是半年过去,时至周王静即位的第三年秋,虽无战事,但观兵之事却不可偏废。

刚结束的夏日大蒐,召公虎陪同周王静视察王师部队。

如今,太傅虢公长父正在东都洛邑整编成周八师,时有喜讯传来,看来进展还算顺利;而西六师中,大司马程伯休父年事已高,正抱恙在家养病,南仲、师寰代为处理西六师大小军务。

检阅完军队,召公虎见王师日渐威武雄壮,与三年前彘林之时大不相同,比之五路犯周时一不可同日而语,十分欣慰。

按当初兮吉甫在大有楼定下的中兴大计,富国之后乃需强兵,安内之后便要攘外。

如今,周王室财政在仲山甫的操持之下,已渐渐有富国之面貌,于是强兵便成了摆在召公虎面前的当务之急。

在南仲、师寰多年耕耘之下,兵源优质,士气高涨,周王师已然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威武之师。但美中不足的是,周王师在装备上犹嫌不足。

大周王师的装备,无非来自于两大核心资源,一为制作兵甲之铜矿,二为驱动战车之战马。

铜矿情形相对简单,自从楚国屈服后,汉江之南的铜绿山又恢复往日平静,冶炼出的优质青铜再次通过宛洛通道,源源不断运往洛邑,经过能工巧匠的锻造,制作成货币和兵器,押送到镐京城。

但提起战马,那便有些头疼。

当时天下出产良马之地不多,王畿之内所出产的马匹皆为小驷,矮小羸弱,中看但不中用,牵引轺车或许凑合,要服役充当战马便勉为其难。

而王畿之外、五服之内,能胜任兵车驰骋的战马,只有区区三个来源——

最次的战马产于晋国附近,昔日赵家村盛产的赵马便属此列。赵马日行百里,亦可负重,但自从赵家村被赤狄夷为平地,赵地战马便断了良种,若要恢复元气还需时日。

稍优者,乃是燕国之马,燕国乃召公虎祖先召公奭封地。燕马天下闻名,雄健善奔。但燕国山高路远,要想长途运输战马,至少要穿越十余个戎狄部落的包围圈,难以安全抵达镐京。

而最后的希望,也是最好的战马,在关中平原西面的陇山,为秦马。

陇山乃是大周王畿的西大门,过了陇山,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是天造地设的良马牧区。在那里,英勇善战的秦人部落世代以放牧为生,扼守关隘。

秦人自从祖先秦非子开始,便以擅长放牧著称,也正因为此,秦国才被封在大周西陲,作为附庸之国。而他们出产的良马耐力和速度俱佳,是周王师兵车最好的驷乘。

然而,近年来西戎诸部猖獗,常常组成联军入侵秦地,秦马多被掠夺殆尽,对周王师而言是极大损失。

鉴于此,召公虎心中萌生出一个弘大规划——扶持秦部落,开发西部!

事不宜迟,老太保召集仲山甫、兮吉甫、方兴入府,兴致勃勃地商议此事。

说起西陲之地,兮吉甫似乎比召公虎更兴奋,道:“不瞒太保,下官花了数年时间,已经采齐镐京王城之《王风》,周、召故地之《周南》《召南》,以及古公亶父旧都豳地之《豳风》,如今正准备前往秦地采风!”

召公虎欣喜道:“不知兮大夫对秦地可否有了解?”

“略知一二。”

“敢问秦地之风土人情、地理面貌如何?”

兮吉甫如数家珍:“秦者,陇西之谷名也,《禹贡》九州中,位于雍州鸟鼠山之东北。昔皋陶之子伯翳,佐禹治水有功,舜命作虞,赐姓曰嬴。

“嬴姓一脉非子,自从孝王起,便世代为周王室进贡战马。孝王曰:‘今其后世为国息马,余一人自当为其分土为附庸。’因秦人土地不及五十里,小于子男之国,故曰附庸。其后秦人以秦谷为邑,自成秦族。”

召公虎道:“此事孤亦有耳闻,嬴姓三脉,一支为东夷徐氏,一支为山西赵氏,一支便是这秦氏。嬴姓子孙大多骁勇善战,此前,孤已见识过赵札、徐翎之风采,确是不凡。”

兮吉甫道:“秦人亦然,今其族长乃非子之曾孙,名曰秦仲,勇武不逊于徐翎,忠诚也堪比赵札。”

召公虎微微点头:“前年五路犯周之时,秦仲戍守西陲,使得西戎诸部难越陇山半步。天子嘉奖有加,只是还没加封进爵。”

兮吉甫笑道:“太保深谋远虑,若欲西图,秦人便是千载难逢之棋子!”

“此话怎讲?”

兮吉甫道:“大周之外患,首推四夷。然东面之夷、南面之蛮、北面之狄,皆山高路远,一时威胁不到镐京王畿。唯独西面之诸戎,距离镐京城仅数百里之遥,戎人来去如风,于大周卧榻之侧窥视,天子难以安枕。”

召公虎叹道:“西戎部落鱼龙混杂,除了各戎人部落外,还有羌人、氐人等分支,劫掠不断、十分难缠。而坐观大周西线防务,除了秦人独悬陇山之外,也只有虢国而已,难以抵抗。”

兮吉甫道:“太傅虢公有意弃国迁封久矣,大周若要巩固西面藩屏,还需早作打算。”

召公虎抚须道:“如此说来,兮大夫是准备扶持秦人,以代虢国?”

兮吉甫道:“不才有三着棋,可保大周西陲防务无虞。”

“愿闻其详!”

“这第一,便是册封秦仲,抗击西戎。秦仲乃不可多得之良材,秦人忠纯,世代为周王室镇守西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册封其正式诸侯,定能激发秦人感恩戴德之心,众志成城,守土护国。”

召公虎道:“此乃良策,只是还需徐徐图之。”

老太保没有把话挑明,但众人多少能猜到其中难处——周天子初立,功德品行未彰,若擅自封立新诸侯,怕早知天下诸侯非议。且秦人未立大功,其心未测,只可先封之为西陲大夫,再图封国之事。

召公虎又问:“第二着棋如何?”

兮吉甫道:“秦人所富余者,战马也;所匮乏者,粮草兵器也。秦人如今进贡战马,此乃臣服之故,并不长久。若从长计议,当以粮草、兵器与之交易马匹,使秦人有利可图,大周之战马亦可源源不断也。”

召公虎道:“此策可行,秦人缺钱粮兵器便羸弱不堪,战马便多受西戎掠夺。若秦人无利可图,则所贡战马参差良莠不齐。兮大夫这一石二鸟之计,实是高明。”

兮吉甫道:“这第三,便是将大周藩屏从虢国再西推百里,至于陇山。秦人好战骁勇,陇山易守难攻,若能在陇右营建坚城堡垒,赏赐于秦人,定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

召公虎闻言大喜,然师寰却面有愁容。

兮吉甫看出其异样,问道:“师将军,可有不妥之处?”

师寰道:“我有一隐忧,大周如此倚重秦人,为其提供粮草兵器,为其营建坚城深池,倘若秦人与西戎私通,拥兵自重,岂不是养虎为患?”

兮吉甫闻言大骇,冷汗直冒,连称疏忽。

召公虎叹了一口气:“孤曾闻言,嬴姓渊源德厚,数百年后必得天下。此为命数,非人力所能阻挠。不论应在秦人、赵人,或是徐人身上,皆非我辈可以左右。如今大周西陲危急,我等不可因噎废食,顾此失彼。”

布衣五大夫见召公虎如此表态,也都起身作礼,不再疑惑。

召公虎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心中暗忖,西线防务如今只能倚仗秦人,难道还能指望太傅虢公长父的虢国吗?

次日朝会,召公虎将经营西陲之事奏报天子,周王静深以为然,便下旨召秦族族长秦仲觐见。

十日之后,秦仲风尘仆仆赶来,并进献良马五十匹。

周王静大喜,当即敕封秦仲为西陲大夫,领秦地方圆百里事务,秦仲拜谢。

所谓西陲大夫,并不属于朝廷序列的大夫职衔,而是赏赐给附庸国君的荣誉封号,以示鼓励。

周王静嘱咐道:“秦大夫,大周西陲边防大事,历来多亏汝祖孙数代之勤恳,还望再接再厉、不负余一人之厚望!”

秦仲拜道:“禀天子,西戎一日不除,鄙臣一日不敢将歇怠慢!”

召公虎仔细打量这位猛将,他年近五旬,一副尚武精神,器宇轩昂。

周王静壮其骁勇,又指着他身边的少年起了兴趣,问道:“这位小将魁梧挺拔,敢问姓甚名谁?”

秦仲作礼道:“此乃犬子秦康,年齿最幼,今年十有六岁,已击毙数名戎将,臣壮其勇,故而待他来目睹天颜。”

周王静喜道:“壮哉!秦人有如此父子虎将,怪不得西戎不得进逼半步。”

秦仲作揖道:“天子谬赞。西戎如狼,秦邑处于众狼之口,凶险至极、朝不保夕。臣随时准备同西戎贼人玉石俱焚,乃秦人职分也。”

秦仲说得很诚恳,一副视死如归神情,让在场君臣侧目。

周王静大加赞赏,以其为群臣与诸侯表率,设宴款待。宴席之间,周王静同秦仲言及太保召公虎即将帅师西征之事,秦仲感激涕零,畅饮不表。

次日一早,秦仲便携世子前来向天子辞行。

周王静奇道:“秦大夫,为何来去如此之速?”

秦仲面带愁容,如实禀道:“臣敢接到边关急报,西戎渠帅答达趁臣在京城,便率领西戎数万大军组成联军,进犯秦边。其前锋已至陇山,进逼我界。

周王静沉吟片刻,不知所措,便望向召公虎。

召公虎心中也是吃惊不小,西戎联军此番进攻秦地,虽不是直接与大周撕破脸皮,但秦地乃大周附庸,周王师不该坐视不管。更何况,既然周王静已决定开拓西陲,巩固陇山防线,那这场与西戎的遭遇战早晚要打。

于是,召公虎主动请缨道:“天子,捡日不如撞日,西戎不臣,孤愿将出兵计划提前,领西六师前往驰援!”

周王静少年天子,对此战事自无不允,当场同意。

再看虢公长父,往常他逢召公虎必反,但今日不仅毫无异议,倒还出班替召公虎说了一番虚情假意的饯别之辞。

召公虎知道他才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扶持秦人对虢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秦为虢国与西戎的缓冲,秦人强大,虢国便不会遭殃;再者说,秦人若得以封国,接过王畿藩屏的重担,虢国东迁之事便顺理成章,周王静再无借口阻挠。

既然太保、太傅两名元老同意出兵,其余公卿大夫更无异议。

秦仲见大周如此庇护秦人,不禁热泪盈眶,叩首称谢不已。

召公虎感其诚,于是道:“烦请秦大夫先行一步,回封地固防。孤明日点起宗周六师,随后便到!”

秦仲不敢怠慢,赶忙带领亲兵,日夜兼程西行不提。

召公虎也告辞下朝,直奔军营,由于大司马程伯休父突然病重,便留其在镐京养病,命程仲辛、程仲庚兄弟俩率虎贲卫士,留在王城戍卫。

同时,命南仲、师寰即刻点起西六师,并召兮吉甫、仲山甫、方兴入营,布衣五大夫一齐随军出征。而少师显父、少保皇父也干起老本行,调配粮草、兵器不提。

次日一早,周王静率百官齐聚太庙,为王师授兵。

与两年前面对五路犯周时的匆忙慌乱不同,如今周王师军容强大,周王静已然淡定许多。

临行前,周王静托付道:“太保,余生母太后,乃是西戎姜姓部落之后,此次太保不辞劳苦西征,若有姜戎之下落,可否为余探明?”

召公虎道:“孤谨记于心,不敢相负。”

周王静再无挂念,下令擂鼓出征。

同类推荐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清末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清末

    该书为《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外番同人小说,书中沿用姓名和事件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接下来就由鱼汤来写楠姐在清末的故事……传说从……………………………………………………………………………嘿嘿啥都没有(づ ̄?? ̄)づ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
  • 桃花县令

    桃花县令

    陶骅看着身上绯红色的官服,欲哭无泪。“搞毛啊,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修仙修着,修着就变成了一个文官!花玺晨凉凉开口道:“因为你是第一名啊,老虎王给你争取来的,家主都插不进手。“这我明白,这些我忍忍就过去了。可是为什么你们就是苍骑县丞与千户,我就是个烂桃花县令!明明我才是武力值最高的那个!宫乾一脸正经“对呀,因为你是……诶诶,别打别打,我错了,错了还不成!”天降大任于斯……去你丫的!阴谋再多,一力破之!
  • 水浒之问鼎

    水浒之问鼎

    武林穿越水浒世界,成为了武大郎,看武林与潘金莲最后的命运如何?看武林如何摆脱武大郎的命运,不被谋害致死!看武林如何纵横捭阖,打造铁甲骑兵!在这群狼环视的世界,打造汉人的荣光!
  • 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

    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

    在“近代前编(1840—1919)”中,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新”字。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创新,鉴别一部学术著作价值高低的标准,同样要看它是否具有新意。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白寿彝先生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充满新意的,无论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特征。首先是体现出了“通”,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了“通”。白先生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说:“中国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状况等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史,而从总相上看又是阻碍西方帝国主义东侵的历史。”由此可见,白先生是打破了以往著述的常规,把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融通起来考虑的。
热门推荐
  • 我的异界主神生涯

    我的异界主神生涯

    来自地球的年轻人苏添,偶然之间获得混沌神格,降临到这片奇幻而瑰丽的世界。这里,旧日的神序已然崩塌,残存的记述千疮百孔。身为混沌主神的他,要如何聚拢信徒,发展神国,令世界重拾上古的信仰,重建昔日诸神的荣光?【书友群群号:773705961】
  • 玄真子外篇

    玄真子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时空的相会

    穿越时空的相会

    陆如心表示很迷惘,她什么时候结婚生子的?她明明还是一个学生。难道在那次意外中发生了特别的事情?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妖兽?为什么她还要去升级打怪?某狮兄:“小心心,你怎么可以忘记我?之前你在兽世和我结侣,我穿越时空来找你。我等你很久了。”某小萌狮:“妈妈,你怎么可以忘记我?我是你最爱的小宝宝。”(兽世反穿,男主兽夫带娃来到现代。番外会是一篇兽文。期待甜心夫妇的甜蜜重逢,宠文包甜。)欢迎阅读旧作:《重生之军嫂很强大》欢迎阅读新作:《宠妻入骨:战少的天后娇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梦魇

    诸天梦魇

    百鬼夜行中,与妖周旋;罪恶之城内,点燃硝烟!金戈铁马上,一骑当千;超能狂乱间,决战终焉!于旧神处,聆听低语;云霄之上,斩落仙躯!通天高塔,谁人登顶;高魔世界,猎杀神灵!——————————单人原创无限流,穿越诸天,化身梦魇!
  • 寄同年封舍人渭

    寄同年封舍人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同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大同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大同史话》是浓缩了古城大同2300多年发展变化历史的通俗读本。本书引言高屋建瓴,引发共鸣,开宗明义地介绍了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生在大同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全书深入浅出,以叙事结合引述典籍的方法分别展示了大同古城的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名胜景观以及现代风貌,使人感到了巨观、锁钥、古都、名城特有的精神风貌。
  • 诸天神帝

    诸天神帝

    神王重生,重走修神路,修至尊神级功法《混沌至尊神灵诀》。凭借着自身上古记忆,各种神仙法术,炼丹炼器等手段。从一个默默无闻,受人欺负的散修,逐步成长为一代至尊神帝。
  • 乐清天下

    乐清天下

    开心赴约却发现交往多年男友劈腿,她和另一位苦主同时成为感情局外人,这场约会也成了黄泉会。再度睁眼,人已身处元庆王朝,肩付血海深仇。拜个师,便宜师父有感情恩怨待报。交个友,冰山友人有家庭纠纷欲除。敢情这年头,谁身上没几个仇就无法在江湖混?人的一生不外乎爱、恨、情、仇、生与死,平乐发誓这一次不再活得如此窝囊,要有怨報怨,有仇報仇,要放縱恣意,天下遨遊,再也不為另一個人傷心難過,再也不對其它人投入感情。“什麼?你居然是.......。”
  • 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

    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学之旅的随笔集。多次往返日本,你知道京都、金泽、镰仓何以成为日本三大文艺胜地?如三岛、太宰、岛崎、紫式部等作家与清水寺、三鹰、马笼宿、箱根有何渊源?夏虫色、琉璃色、踯躅色是什么颜色?谷崎润一郎的墓地,为何分立着刻有“空”与“寂”的两块墓碑?作为“文豪之家”,日本几乎每处都与为人熟知的作家作品们紧密相连,从东京、镰仓,到伊豆、京都,跟随洁尘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走在日本的土地上,也走在文学的城堡里。作者以个人的旅游行迹为线索,对日本文学进行了重新梳理,遂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