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89500000152

第152章 一六0,疏不间亲

长庆宫的生活虽然看上去安富尊荣,但其实就是一潭混沌发臭的死水,所有的人全都如枯枝败叶一样给生生地浸泡在这潭死水当中,久而久之,也变得跟周遭的死水一样,呆滞,粘绸,滑腻。

每个人都不例外,上至贵人,下到奴婢,甚至包括王宁妃这样素来爽利的人。

王宁妃有时候也会象以前那些上了年纪的宫妃一样,默然静寂,不说不动,仿佛打坐入定的老僧。

王宁妃这倒不是在修练什么秘法,她很单纯的是在养息精神。时日那么长,做什么都没兴致,不闭目养神的话又能干什么呢?

只是王宁妃再静默也静默不过陈康妃,若是以王宁妃的看法而论,康妃陈娘娘才是这宫里最淡定最漠然的一个人。

这话应该怎么说呢?就好象她父祖陈学士和陈太傅的相继过世,陈康妃在听到这些恶耗后,眼睛都没有多眨一下,虽说眉头倒是拧了一拧,但是掉落的眼泪数数绝不会超过六七滴。这让王宁妃觉得很不可思议。想想她在吴寿妃亡故时曾经哭湿过整条巾子,甚至连红嘴鹦鹉小乖宝死时,她都那么伤心痛惜,怎么轮到自家的亲人,她就这么狠心绝情。

王宁妃搞不懂陈康妃,她一向都有点搞不懂她,现在则更加觉得她很怪异。王宁妃因此有些疏离她。但是宫里既然缺了康妃娘娘的怡乐殿这处能够平常走动的地方,宁妃娘娘能够随便出入的地方那就更少了,所以她就只好一个人呆在安和殿里学着闭目打坐,养心养性。

宁妃娘娘也是从老宦们讲古说今的闲谈中知道,以前先皇遗留下的那些妃嫔娘娘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打发深宫禁苑那冷寂而漫长的岁月,于是处于百无聊赖中的王宁妃就想试上一试。

只是一开始她那猴子屁股实在耐不得久坐,便坐上一柱香的功夫,她也至少要睁眼偷觑五次,可惜周遭没有什么能引起她的兴趣,她就只好把眼睛重新合上,然后在心里默念“阿弥陀佛”十遍、百遍、千遍、万遍。念到最后她觉得她与阿弥陀佛已经融为了一体,佛即是身,身即是佛,然而只要一睁开眼睛,脱离那冥思默想中的清净世界,佛就还是佛,她也还是她。想抛却的三千烦恼,依然缠绕在眉头心上。

然而凡事若能长久坚持,往往便成为一种习惯,宁妃娘娘即是如此,她现在每天都要闭目打坐,让自己在佛我两境里往返。佛的世界光明无量,亦显得人间俗世鄙陋不堪,王宁妃就这样从坐不住一柱香到现在能连坐三柱香,坐完了,心中无悲无喜,自然也就淡定漠然了。

只是这样的淡定终究无法保持恒常,自打进入正月以来,王宁妃就变得既不淡定,也不漠然,因为她也听说了吴王要加礼九锡的事。

一直以来,宫外的大事小事都是燕国大长公主给传递进来,但是现在除了燕国大长公主能够时不时的入宫请谒之外,宁安长公主也得以随时出入长庆宫的门禁。这当然都是拜吴王出征在外之福。而且那个狗仗人势的小人林重阳也因陈太傅父子亡故的原因给罢了执金吾一职。

要说吴王选中的这条看门狗当初可真是尽心尽责,别说是个人,就连鬼影子都放不进一个。所以听到他罢职待罪的消息,长庆宫里顿时一片欢腾;再后来被吴王誉为“智囊”的张太保也因贻误军机而黯然引退,朝政新换了陆太师掌领,而执金吾一职也由南营的征虏将军储定安暂时协理。

人事的变换使得一切都大不一样,宁安长公主因是陆太师的儿媳妇,所以征虏将军储定安特意给足了陆太师这个面子。本来这就是欺上不瞒下的行为,何况长公主也是个明白人,每次进宫时都例有喝茶吃酒的赏钱,而一月之内公主如能进宫三四趟,这赏钱便大大超过了当月的饷银,那些看门守户的士卒因此巴不得公主能够多进宫几趟,这样自己便能从中多沾点光。

只是两位公主显然是乌鸦而不是喜鹊,带进来的消息十有八九让人听了愁眉苦脸。这真是没法子的事,两位公主也委实是编不出好话来宽慰人心。单单是说到一个加礼九锡,便让听到的人如五雷轰顶。

跟长庆宫的贵人们一样,两位公主也是知道那些隐藏在加礼九锡之后的深意,身为金枝玉叶的天家贵胄,她们的担忧并不比长庆宫的贵人们少。她们忙不迭地传播此类消息,也大抵是出于内心的恐慌,因而大家凑在一起恐慌似乎总好过一个人恐慌。然而就算把整个长庆宫的人都聚拢到一起,也想不出可以驱除心头恐慌的法子。

上皇于是又开始喝酒,用金樽用玉盏,大口大口地灌,因为只有在醉乡里,他才不会让这些身外事给烦到。

而王宁妃也终于坐不住了,她想去看看陈康妃,在这大难将要临头之际,两个人的彼此贴靠似能产生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但是当她踏进怡乐殿的院子,一眼看到站在桃树底下的陈康妃时,她的心突然打了个突,隐隐约约地觉得陈康妃有些地方显然不大对头。

久违的场景一下子在脑子里复活,在陈康妃阴沉呆板的面容里,她似乎看见了张福妃毅然绝然的可怖和吴寿妃萧索清冷的可怜……

王宁妃当下定住了脚,有些不敢过去。陈康妃这会儿却转头看了过来,她阴沉沉的脸上刚开始还看不出任何表情,然而眼睛突然间就眨巴眨巴地动了几下,跟着由嘴角到眉眼都一点一点地挤出笑意来。

在王宁妃看来,陈康妃这张脸上显现的笑容是她今世所曾见过的最诡异扭曲的笑。她愕然看着陈康妃的嘴巴慢慢地咧开,然后腮边的两团肉紧紧皱缩上去,然而在那双耷拉的眉毛下面,却隐藏着两只看不到半点笑意的眼睛。

“你来了……”陈康妃低声嘟囔着,喉咙里象是含着一口痰,那似哭似笑的表情当场把王宁妃给惊住了,她畏缩着后退了两步,竟是头也不回地夺门而去。

回到安和殿的王宁妃闭起门来大哭了一场,她觉得有必要哭上这么一场,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明媚美好的日子,都曾经闪闪发光过,然而它一去就不复再现,这多么让人悼惜——于是王宁妃不可抑制地哭,那些纠结盘绕着的伤心啊,痛苦啊,绝望啊,都被自己这咸涩的泪水漂洗荡涤的干干净净。

哭过了这一场,王宁妃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她终于有所觉悟。心中那些舍得的与舍不得的,最终都将由不得自己,然而这又有什么法子呢?今生今世,譬如过往,逝去难追,来生来世,但求不入轮回……王宁妃咬着银牙,慢慢擦干了脸上的眼泪,认认真真地盘膝打坐起来,她现在六根清净,领悟多多,正是最适合修行的时候。

惶惶不可终日的上皇及诸贵人们此刻并不知道,在长庆宫高高的红墙之外,在永寿宫肃穆的朝堂之上,潜伏的暗流一直涌动不息。反映在加礼九锡的事上,那就是赞同者与反对者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而权摄国政的陆太师对此的态度显然又极为嗳昧。

陆太师的左右为难其实不难理解。身为满腹诗书的饱学之士,陆太师内心并不想做这为世人后代所不耻的贰臣,更何况这当中还夹杂着自家那身为帝婿的儿子。前朝的驸马若是逢上改朝换代,想想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但是陆太师又不敢直言谏阻,因为他猜不透姐姐陆太君的意思。

陆太君是陆家的姑奶奶,更是唐家的活祖宗,说起话来自有一言九鼎的效用,只要是她确定下来的一件事,任是八匹马也拉不回头。所以陆太师需要先行试探陆太君,待得知她的真实想法后,他才好决定自己是说服还是听从。

还好陆太君无意践位称尊,这让陆太师松了老大口气,既然陆太君自己没有非分之想,接下来的事应该好办多了。只是仅仅试探过了陆太君的心意,也并不能让陆太师完全放心。

陆太君虽说是唐家的主心骨,但毕竟是妇人之流,若吴王唐觉之一意孤行,为所欲为,陆太君的教诲自然不肯听从。而自己夹在当中,且又身处庙堂高处,事事皆绕不过去,然这鞍前马后的一场效力,亦不过是勉为其难地为人作嫁,到头来数数好处实在落不下多少。况且陆太师自身并不贪图这些好处,陆家乃钟鸣鼎食的簪缨之族,家世清华,出身高贵,依附新朝所能得到的好处未必就比旧朝为多,却要凭空担上恶名,损及声望名誉。

因此打从入值中枢,权理国政以来,陆太师紧锁的双眉便一直难以舒展,其实自从川中成都出了赵思诚弑君背主的事后,他的这颗心就整日惴惴不安。陆太师担心坏事一但有了开头,便会接二连三的不断涌现,而发生在成都的逆谋未必就不会发生在南都,只是陆太师自己非但不想掺合其中,反而千方百计地要力图避免。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陆太师既然重返台阁,再执权柄,尽管仅仅是暂时摄政,但若能好好筹划一番,也还是能够做上几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善事。

只是陆太师凡事易于多想,往往肩上的担子越重,心里的顾虑就越多,以至于每谋一计,每行一事,都要反复考量权衡许久。再说国家大事本来就是有轻有重,有缓有急,随时需要自己去拿捏其中的轻重,区分先后缓急,只有做到了胸中有数,一切才可以有条不紊,顺水顺风地加以推行。

但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所谓知易行难,象陆太师现在最大的苦处,在于满朝文武十之八九皆是吴王和太保的私人,自己行事一旦稍有不慎,自然难逃众人的法眼。而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遂行自己的私愿,其难度之大,亦可想而知。

所以每当这遇事难决,心浮意躁的时候,陆太师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陈太傅。他和陈太傅虽算不上是志同道合,但内心却也相知相敬。本来太傅老大人若是在朝,倒是现成的好帮手,只可惜陈太傅性情燥急,不明白凡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莽撞冒失,结果出师未捷,还幸好死得其时,否则当不知牵扯连累多少无辜。

由洛都到南都,陆太师从最初出仕时的小小黄门郎做到如今的三公国老,这一生几番起落,历经风雨,早已练就一副金钢不坏之身,而凡事借别人之口之手,去达成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愿,正是其所擅长的拿手好戏。

君子慎独,在庙堂上淫浸多年的陆太师深得其中三昧,就拿眼下这加礼九锡的事来说吧,若是打探不出唐家的真实心意,自己又岂能贸然行事。否则外遭吴王所忌,内为圣母所恨,皆因这一处不扎实,便落得两头不讨好。

所以陆太师故意以劝进相激,总算试探出陆太君的真心实意,而这其实是没法子的法子,假如当时陆太君不避不让,生受了自己的顶礼磕拜,这把戏岂不弄假成真了?

幸而老天有眼,宗庙有灵,让假戏没能成真,陆太师这才可以放下心头的包袱。如其所料,他现在终于满意地看到吴王唐觉之向自己的皇帝外甥所呈进的谢表。

吴王的谢表洋洋洒洒足有千字,其文不外乎是惊悉宫中欲以九锡嘉礼加诸臣身,闻之万分惶恐,自觉汗颜无地。然后情辞恳切地表示自己将谨守臣节,死而后已,最后又提醒宫中,皇帝幼弱,难免受人蒙蔽,但若有奸佞霄小之辈妄议加礼九锡之事,朝廷当以离间君臣,暗藏祸心论罪,惟其如此,方可使乱臣贼子知所畏惧,亦能识臣的寸心微意。

吴王的这番表白显然是迫于宫里圣母娘娘和家中太夫人的双重压力。开始他还觉得妇道女流果然量狭心窄,但推己及人的思想一番,便认为妇人之流的这些担忧疑虑,并非全无道理。况且吴王本人也并不把加礼九锡看得多重,这原都是手下人所张罗闹腾的,自己不过是听之任之而已,其实以吴王目前的权势威仪而言,也并不需要这些锦上添花的虚礼缛节来装点门面。

为了安抚宫里的疑惧和太夫人的责备,吴王只好采取这个反脸不认帐的态度。殊不知吴王的这番惺惺作态让手底下那些抬轿子、吹喇叭的人心灰意冷、大失所望。此前正是他们的摇旗呐喊,粉饰鼓吹,才使得这加礼九锡的事犹如板上钉钉,十拿九稳。要是吴王当初径直表明心迹,那么谁会闲得没事干,非要一心一意去做这种乱臣贼子、霄小奸佞才做的勾当?

至于张太保才初略看过吴王的谢表,头脑里便“嗡”地一下,立马知道这事自己是办砸了。他原只想一心讨好吴王,却不料因此得罪了宫中,这都怪自己一时疏忽大意,只想献媚取宠,且急于求成,偏偏忘了吴王所喜,正是宫中的大忌,如今吴王与宫中嫌隙尽释,而自己却以疏间亲,非但自讨一场没趣,恐更将为圣母、皇上所深恨。

因为得罪了宫里,太保张成义的日子现在变得很不好过。他蜗在宣和坊的私宅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事实上,宫里的朝会已经不再宣召太保大人参与其中。而圣母娘娘恨屋及乌,更是派出身边的内使来到太保的府上收缴了寿春郡夫人的腰牌。没了这个出入宫禁的腰牌,姚琉璃便不能随外命妇们一道进宫朝觐问安。

这样的处置实在让人意料未及,姚琉璃只要一想起来,眼中就要掉下泪来。

但是恶运似乎还不止于此,随着太保大人的对头林重阳新获朝廷任命为殿中侍御史,虽然是降了品秩,但其专事纠劾,可密折言事,若他怀了害人之心,到底防不胜防。何况林重阳一履新职,便直言要给太保一些颜色看看,以太保居家待罪之身,真要被这个对头星缠上,那可真是倒霉晦气到顶。

林重阳是个瘟神,朝官们避之唯恐不及,跟张太保一样,陆太师内心也是极痛恨此人,但是世事的诡异蹊跷之处正在这里。

林重阳的出仕新职,乃是陆太师亲自出面向圣母娘娘和吴国太夫人举荐的结果,甚至连林重阳转任殿中侍御史的新职也出于陆太师的悉心安排。当然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些安排,老谋深算的陆太师自有一番精明的算计。

在太师的心中始终藏着一杆品人论物的大秤,任何人任何事只要经过一番衡量,是非善恶便能分得毫厘不爽。而张太保、林重阳曾经的所作所为,都被他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以为,天下之所以纷乱动荡,人心不宁,便是由于有张太保这样的乱世祸害在其中挑唆搅动,好借着倡乱天下,来逞遂个人私愿。

陆太师至今记得发生在承运八年间的旧事,张成义以一个小小的参军司马硬是办成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这简直让人惊叹叫绝!而当年要是没有他,单凭一帮散兵游勇,即使能够围聚宫门,群起鼓噪,到底难有大的能为。

陆太师因此识得了张太保的厉害,因为识得厉害,所以陆太师才会折节下交,与他称兄道弟,互结通家之好。其实只要张太保能够一直这么厉害,陆太师就会一直与他交往下去,只可惜厉害的张太保终于也有失权失势的时候,所以陆太师决定不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他要放手整他一回,最好不过是把他打回原形——妖孽总归是妖孽,不管怎么变化伪装,其身子骨里总是透着一股凛凛的妖气。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陆太师自己便不会出手,他习惯于借助别人之手,而拟任殿中侍御史的林重阳现在就变成了他的手,这只手只要伸出去,铁定要把张太保象拍蚊蝇一样地拍死。

陆太师把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物降物,不是不报,时辰不到。陆太师觉得,等到那大功告成之日,陈太傅便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任命林重阳为殿中侍御史的敕书一经发布,朝野顿时哗然惊诧,但是吴国太夫人对此丝毫不加理会。

在她看来,林重阳能够出任新职,只是她和陆太师之间做成的一桩买卖。林重阳待罪居家,等候议处,如今既未议,更未处,只是搁置一旁。这除了皇帝可以特旨免其罪责而外,只有三公宰执能够出面保举荐任,而其所待议之罪将能暂获勾销,以此尽其材,观其效。

吴国太夫人知道,陆太师举荐林重阳,实是想卖好于自己,以此换取驸马陆怀在扬州太守任上再呆一年。

这委实是笔好买卖,怎么说陆太师都是有赚无亏。扬州自古产淮盐,所以一直都是天下最肥的要缺。陆怀在任上已逾一年,按理当调迁他职,只是陆太师以维扬地近京师,往来迅捷,自己年齿既老,故常有思子之念,因此若能将怀儿留任维扬,则两地往返时便能够公私兼顾,正所谓是两全其美。

皇帝因为陈学士之枉死,一直不肯原谅林重阳,吴国太夫人对此也使不上多大的力,而陆太师的保举荐任,正好化解了这个难题,媳妇林氏从此再不会唠唠叨叨,而林重阳也不必委委屈屈……

因此对陆太师的不情之请,吴国太夫人大度地一笑,一口便应承了。

同类推荐
  •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三国大驯兽师

    三国大驯兽师

    周帆穿越到了汉末,成了周瑜他哥,又多了个驯兽师系统,从此天下动物尽在掌控之中。公孙瓒你有白马义从,你等着,我组个黑马义从来玩玩。曹操你有虎豹骑,你等着,我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虎骑和豹骑。吕布你有并州狼骑,你等着,这个……狼骑兵我还真没有,要不组个象骑兵来玩玩。对了,吕布你小子别跑,把你那匹赤兔给我留下来。 新书《我在乱世开医院》已发,希望多支持一下
  • 诸侯荣耀

    诸侯荣耀

    上古时期,人类天子敕封诸侯以镇边地,守护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这就是诸侯的由来。数千年来,与异族厮杀,无数诸侯覆灭,却又有无数诸侯诞生。诸侯二字,乃鲜血铸就,重逾万钧,亦是荣耀所在!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重生之大唐无敌县令

    重生之大唐无敌县令

    大唐年间,太平盛世。国力强盛。然而看似强大的背后,却有着无数蛀虫藏于其中。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强敌环伺。迷雾案件接踵而来,是该束手就擒?还是发起进攻?交流QQ群801134485
热门推荐
  • 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奇妙的大千世界)

    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奇妙的大千世界)

    《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编写时力求详尽,资料确凿,还历史真实、鲜活之感,这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历史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共分远古、上古、中世纪、近代、现代五部分,时间跨度从原始社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受篇幅限制,二战以后的内容《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没有选取。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人物,有事件,有东方历史,也有西方历史,可以说是一本历史百科全书,对普及历史知识极有裨益。
  • 我给龍帝驱邪

    我给龍帝驱邪

    一个没想做魔王的快餐店夜班职员竟然是公主!
  • 路(京华三部曲)

    路(京华三部曲)

    小说着重描述了改革开放之后柳黪一家两代人在改革浪潮中的奋斗故事。无论社会怎样变革与转型,他们始终能够以宽厚的胸怀及平和的心态对待迎面而来的挑战与困境。小说通过铺述发生在他们身上及周边的或者微乎其微或者惊心动魄的故事,巧妙地把各时代的人物串联一起,内容深刻,故事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 高中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高中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本书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本书既有具体而实用的写用指导,也有优秀的范文点评,还有典型的病文的分析,在书后,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临者的同提供写作模板。
  • 道门振兴系统

    道门振兴系统

    佛道之争,自古有之。然佛门大兴,道门衰败。一座破败道观,一位以振兴道门为己任的年轻道士。“无上天尊,这位居士可愿入我道门?”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为犹太人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无数的犹太商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赚取财富的灵感,成为世界的超级富豪;无数的犹太学者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智慧的真知,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无数的犹太父母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培训孩子的诀窍,成为教育孩子成才的高手;无数的犹太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解决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
  • 宜麟策

    宜麟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骷髅兵

    最强骷髅兵

    茫茫无边的亡灵界,到处游荡着仿佛木偶一般的低阶亡灵。而在这之中,却有着一只特别的骷髅。。。群:725567364
  •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