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89500000179

第179章 一八七,大功毕成

皇帝也是好不容易盼来了前方获胜的喜讯,满心欢喜,无以言表,于是立刻打发王守礼前往永寿宫向太后、皇后奏告大捷。

同庆堂里,等到消息的宰辅们个个都是喜形于色。想想战事开启之初,皇帝和朝廷只知道胡人倾巢出动,汗王也里温率队亲征,声势浩大,足有一举踏平江南之意。朝廷因此急于知道胡人南侵的详情,却一直得不到前线的确切奏报,皇帝和宰辅们搓手踱步,两眼直瞪,那叫一个急煞人也。

虽说军情每天都在传递,不过都是关于部署、设防的老生常谈,具体胡人前进到哪里,打下了哪些地方,太宰上呈的书状总是语蔫不详,这让朝廷怀疑太宰张成义是不是没有掌握到胡人胡骑的动向。或者为了保存实力,避敌不战,放任胡骑一路南下。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倘偌胡人的一支劲旅出奇不意地突破防线,长驱而入,趁着中原腹地守备空虚,踏马淮上,窥伺江南,则京师震动,人心惊怖,怕是难免。

这之后征北将军方蜀山的上奏更是验证了朝廷的担忧,方蜀山奏称,其部已经跟先头南下的小股胡骑相遇,并打退了逆胡的几次进攻。

皇帝有些按捺不住,直接下旨给了宪原,要他速速查明敌情,并把太宰的部署、措置的细节,以及用意,具体详告中枢,以便朝廷对症施策。

幸而监军使宪原不负皇命,将太宰张成义“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计划合盘托出,朝廷这才对太宰的谋划略知一二。只是宪原对于胡人的动向亦不十分了解,只知道东胡汗王亲自挂帅,八部大人挥师协从。

根据他的打探,由大汗自帅的亲卫铁骑约莫有三万之众,给养充足,装备精良,能征善战,是逆胡南侵的主力,不容小视,至于跟从汗王南征的八部大人,其手下人手不一,大者过万,小者只五六千人,都是自备弓马、自带粮草,战力远逊于大汗所领的精骑,这样算来,胡人将士合计十万,其中精锐之士三万,另征调民夫十五万,沿途运送粮草,充担使役,眼下东胡各部兵马正在集结之中,调征粮草,打造军械,诸事皆耗时日,这一路赶来,少说也要一旬半月。

至于太宰张成义,督率上下挖壕堑,筑土障,修城垣,置堡垒,编户为甲,合甲成保,以安固乡里,守护地方,此外打造强弩,锻制陌刀,日夜操练军士,演习阵法。

磁州魏州并澶、相二郡,此前已为征北将军方蜀山收复,其地深入敌境,征北将军亦知干系重大,自将二万精兵,亲临敌前,严阵以待,以防逆胡突袭。

太傅方大用,以宰臣身份经略安抚三秦,时下又奉旨兼任晋阳留守,臣驻节洛上曾往长安巡视,竭力说服太傅大人能与太宰弥合分歧,共御逆胡。太傅欣然首肯,并与臣言,正积极布局,将引兵攻入三晋,以报答陛下深恩。

宪原的奏报总算解开了皇帝的部分疑虑,但皇帝对太宰的措置颇有些不满,他对在场诸相大人说:太宰所谓,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岂不是敞开国门,任敌出入?这若是围不住,其所言围而歼之岂不等于空话?逆胡此番来犯,已是倾尽全力,欲毕其功于一役,一旦有所突破,其进退迅捷,来去如风,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试问官军又如何抵挡?

太保周如喜沉声说:皇上明见,当务之急应该责成太宰正面迎敌,与逆胡一决死战!不能任由胡骑入境,此战关乎全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左相戴有忠说:胡人长于奔袭,拙于攻城,如胡兵突入,当坚壁清野,据城固守。只要无力攻城,无处抢掠,胡人无利可图,终将退走。

戴有忠此言,皇帝并不认同,他反问诸臣:胡人此来,是为财货,还是天下?若为财货,朕自然可以舍之,若为天下,朕岂能轻言放弃祖宗打下的江山。太宰如不能御敌于国门,朕自当御驾亲征,以抗外侮。

皇帝敢夸下海口说御驾亲征,自然也是经过一番推敲盘算。京师禁军计有四万多人,除交给宪原三千作为随扈开赴洛上,又分兵二万给了金吾卫大将军汪国璋,令其前往寿春驻防,此地襟江控淮,历来是江南门户,屯兵于此,既可为前方的太宰压阵助攻,又可防备胡兵突进,一路直迫京师。

留在京中的二万禁军,皇帝本打算让骠骑将军马行原掌领,朝中也只有马将军上过阵,打过仗,只是想想又总不放心,马行原系唐逆旧属且与张成义结党,把这二万禁军交给他,等于把身家性命都托咐给他。这个险到底能不能冒?皇帝反复权衡,最终疑人不用,将京师城防和宫禁守护合二为一,皆归龙骧卫大将军、驸马陆怀节制,以京兆尹崇恩副之,执掌城防警备,骠骑将军马行原则在御前赞画军机,听候差遣。

京师之外,镇守荆湘的骁骑将军方镇川有三万人马,其作为后备,朝廷已令其开拨到江夏鄂州,就地征召民夫,扩编人马,随时听候朝廷调用。而被皇帝寄与厚望的许成龙如能及时赶到吴郡,其麾下将士亦有五万。这样一算,除了张太宰、方太傅、方征北所督的兵士,朝廷另有可用兵将过逾十万。

有兵有将,心中不慌,朝廷凭此实力,实在没有畏首缩脚的道理。太宰张成义要是抵挡不住,召集剩下的兵马也能跟逆胡周旋一番,许成龙、方镇川都是久历沙场,能堪一战,逆胡远来,师老兵疲,胜算无几。再说江南水乡泽国,城池坚固,不利于胡骑推进,如果相持不下,逆胡无法长期驻足,终究还是要返乡北去。

这样一想,皇帝与宰执们都是信心倍增,因而一日里连下数旨,频频催促太宰备战迎敌,抢得先机,继而拿下燕冀,尽逐胡虏于四野八荒之外。

皇帝私心忖度,太宰手下的兵马过于强大对朝廷而言实非好事,借敌人来消耗消耗,对于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大有益处。眼下决不能让太宰放纵胡酋,或者挟敌自重,要迫他进兵,他若不进兵那就是怀有私心。

皇帝把这层意思通过密旨传给宪原,而宪原在回复的奏书中表示,目前而言,太宰并无畏敌避战之举,人员军备皆已就位,车骑将军储定安率其所部,由上党进攻邯郸,征北将军方蜀山频频袭扰敌军,亦颇有斩获。太宰按兵不动,乃是示敌以弱,逆胡所仗无非弓马,只要破其铁骑,其军自然溃散。若战事起,自己身为监军当亲上前线督战。

宪原的回奏言之有物,皇帝这才稍稍安心。宰辅们也说,逆胡倾全力而来,太宰与之接战,决非一役能够成功,朝廷应静观事态,预先谋划。倘若前方不敌,当责令太宰回师,固守于江淮一线,以保京师无虞。金陵天子所居,宗庙所在,急需调集人马,加强守备,万不可分兵远戍,分散力量。

面对逆胡南侵,太宰有太宰的安排,朝廷有朝廷的措置,都是在情在理,言而有据,皇帝身处两者之间,只能省时度势,相机而行。

等待的时光最是难捱,皇帝坐卧不宁,饮食不安,内廷令王守礼虽然急召太医诊治调理,但是并不能缓解皇上内心的焦虑。

等到前线的捷报传到宫里,这突然取得的大胜,完全超出了朝廷和皇帝的预估。皇帝开始并不敢信,询问身边宰执的看法。戴相也跟皇上一样将信将疑,陆相皱眉不语,周太保则是言之凿凿,认为这必是太宰以小胜冒称大捷,投机取巧,蒙弊视听,企图欺瞒天下,朝廷应该行文切责。

只是这之后捷报频传,将朝中君臣的疑虑一扫而空。张成义和宪原先是联名告捷,然后又各有上奏。其中皆称逆胡的主力已被击溃,河北丢失的州县悉数光复,敌人一路败退到保州燕京一线……

太宰奏称,大军奋勇击敌,穷追不舍,车骑将军储定安率领的前锋已进抵至中山、安国,自己也将幕府行营移驻真定,待稍事休整,将围攻保州。

监军使宪原亦告知朝廷,收复的州郡,已派遣使臣前往安抚宣慰,所到之处,父老妇幼,倚门盼望,争献牛酒财帛,劳军助饷,载歌载舞,敬谢皇恩。

另外征北将军亦向朝廷告捷,在先期拿下冀州之后,现在又收复沧州,眼下正往河间进发,当与太宰配合,齐头并进,直取燕京。

胜利来得如此突兀,满朝文武都争相庆贺。皇帝从最初的狂喜,到慢慢的冷静,心中不免又要暗自斟酌一番。

从普庆年开始,靖逆、唐逆、东胡,三大祸患,轮番肆虐,山河分裂,妖孽横行,上下苦困,想不到于今都给解决了。

官军收复河北,三面合围,逆胡盘踞的保州、燕京,已是一块绝地,想守也未必能够守住,一旦弃城北返,则至多成为边患流寇,再也无力动摇朝廷的根本。皇帝现在所要思考的,这外患一去,内忧立现,将来如何调和文武,制御臣下?

太宰击败逆胡,光复河北,其功至伟,朝廷又如何议行封赏?太宰持节开府,坐拥大军,屯驻之处,虽藩镇封疆亦居其下风,若是尾大不掉,朝廷何以裁制?

如其率军回京,再掌国政,君臣之间能否相容相让?莫非唐逆去后,朝中又来张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皇帝现在对于操控兵权之人,深怀戒备。皇帝也忘不了太宰领兵离京时,自己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除了太宰张成义,关中的方大用方太傅、巴蜀的赵思诚赵郡王,都有裂土称王的野心异志,假以时日,其羽翼丰满,未必甘于雌伏。

这些问题摆在皇帝面前,一日解决不了就一日梗阻在心头。想起自己在派宪原出任监军之际曾赐给他一道密旨,允许其在必要时便宜行事,若太宰不能以国为念,私纵逆胡南侵,挟敌自重,背弃朝廷,宪原便可恭行天罚,取而代之,以统领兵士。

皇帝施出此招,本意是防止最坏的局面发生。将不听命,与敌合谋,危害社稷,朝廷自然不能听之任之,所以预先做好防范。幸而宪原做事谨慎,一再上书为太宰辩白,又列举太宰种种措施,以此消解皇上的疑虑,这才没有发生临阵换将之事,也因此成就了太宰张成义的不世之功。

大胜之后,皇帝凭空又添了几桩心事。这事无人能与之商议,暂时也只能搁在心里不去想它。

“逆胡终于被打垮了,赶跑了!好,好,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好消息!你回去告诉皇帝,要献俘太庙,告祭祖宗,朝廷这回一定要大肆庆贺一回!当年先帝在时,就常为逆胡犯境侵掠所苦,想不到今朝一战能平天下。”

听完王守礼的奏报,陈太后眉开眼笑,连声叫好,当下又说:逆胡败亡,实乃上天赐福,除厄消难。昔日庄肃皇太后入寺礼佛,为国修行,其心诚善,臣民感戴,哀家亦曾发愿,若是官军获胜,将建罗天大醮,奉祀九天仙真,三界诸神,一来护国佑民、延寿度亡,二来消灾禳祸、祈福谢恩。

王守礼道:太后娘娘愿心广大,恩泽众生,积下无量功德,如今国家中兴,三教昌盛,天下太平,实有赖于太后娘娘荫庇护佑之洪福。

陈太后笑道:国有大庆,宫里这回可要借机热闹一番,想想过去的三年,日子过得凄凉冷清,好在守得云开见月明,往后自然是越来越顺。

王守礼笑道:太后娘娘历事几朝,撑持大局,化逆为顺,也是功不可没。

陈太后说:前时国家多难,上上下下苦苦撑持,既然连圣上都自身难保,自然也就顾不上大家。现在总算天下太平,又赶着国家喜庆,好歹也要打赏犒劳一下身边的内侍宫婢才是。尤其是那些从长庆宫跟过来的老人,这些年日子过得清苦,逢年过节都没有额外的赏赐,应该要予以奖掖提拔。回头你见到皇后,把这事也跟她说说。

王守礼陪笑道:太后娘娘想得周到。这事奴才岂敢不放在心上。

禀告过玉霄长生殿的皇太后,王守礼又赶紧赴清凉殿向皇后奏报。陈太后那里,三言两语的几句恭维就能让她老人家心花怒放,笑口常开,而皇后娘娘这边却要打起精神奏事,半点不能含糊马虎。

果然汪皇后听了捷报,心里松了老大口气,于是追问起获胜的详情。

王守礼对此并不太清楚,只是预先做好了功课,当下照本宣科,将太宰张成义的上奏择其要处大说了一通。

太宰张大人训练了二千敢死壮士,手持陌刀,列队成墙,刀锋所向,锐不可挡,胡骑纵进,则人马俱碎,其后又精选三千神弩手,三百步内,穿甲裂胄,所中皆死。张大人先是示敌以弱,巧布却月之阵,待逆胡纵马挺进,先以神弩疾射,遏其攻势,再遣死士,持刀列阵,奋勇冲击,逆胡抵挡不住,阵脚大乱,人马自相践踏,遂大溃而逃。而太宰沿途预先设下伏兵,一路追击掩杀,逆胡一败再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退走至保州、燕京,闭门固守,不敢再战。

张太宰因此上表奏捷,此役共斩首二千余级,俘敌五千,其中小王二人,部帅三人,逃来归附的民夫丁壮四万余人,缴获的辎重粮草在万车以上,河北州郡收复十之六七,逆胡受此重挫,当收敛凶焰,不敢生事。

汪皇后双手合什,笑道:此战劳师动众,本宫亦日夜忧心,总以为要经年累月,旷日持久,不意一战功成,天下就此太平。太宰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也是劳苦功高。

王守礼躬身说:前时太宰致书朝廷,说起这谋兵布阵之事,朝中诸大人皆不以为然,认为太宰避敌畏战,企图自保,皇上为此忧虑,频频下旨催督,谁承想太宰行事如有神助,一招即制敌于死地,满朝文武如今都争相庆贺,共祝大捷。

汪皇后点点头,说:我也听说皇上操心国事,总是睡不安枕,食不知味?这下前线大捷,总可以高枕无忧了吧?如今皇上的胃口好不好?进膳香不香?

王守礼回禀说:前些日子,皇上忧心于国事军务,自是茶饭不思,彻夜难眠,如今听闻前方大捷,皇上兴高采烈,比往常更难入眠。一日三餐总不定时,老奴只好随时给预备着,圣上一声传膳,立马排开桌案。此外只有略备些小食,供皇上充饥裹腹。不过宁妃娘娘和康妃娘娘听说皇上食欲不振、胃口不佳,也都做了洛上风味的菜肴呈给皇上,皇上尝过之后,总觉得不如以前寿妃娘娘的手艺。

汪皇后一笑,说:难得宁妃康妃有这个心思。皇上既肯笑纳,口味应该不差。

王守礼含笑道:娘娘有所不知,凡事开动了头,立马收刹不住,宁妃康妃二位娘娘从此轮流给圣上进呈菜品,圣上到也乐得受用,这一来,弄得御膳房反到清闲了下来。

汪皇后感慨道:这热闹景象宫里可是好些年没有见到过了。要是周太后还在,少不得要大张旗鼓,普天同乐。

王守礼说:可不是么?老奴刚从玉霄殿太后娘娘那儿过来,太后陈娘娘也觉得宫里现在冷清得很,说正逢国有喜庆,应该合计着好生热闹一番。太后娘娘正筹思着还愿酬神,要办什么罗天大醮。

汪皇后若有所思,淡淡说道:逆胡败走,天下归一,海内安然,如此看来,皇太孙嘉礼应该要提上日程,国有所本,则民有所依,尊卑长上,早定位份,内外皆能安心释怀。

王守礼道:娘娘有什么吩咐,只管差遣老奴。

汪皇后笑道:到也没什么特别烦劳王大令的地方,等皇上哪天有了闲空,王大令趁便给提个醒也就是了。前些日子我听说王大令替陈康妃求情的事就办得不错,康妃托人也算是找对了人。

王守礼一惊,赶紧说:这都是皇上看在康妃的孝心孝行的份上,法外施恩,跟老奴可没有半点关系。

汪皇后说:托人办事,疏通关节,此亦人之常情,王大令举手之劳,替人消灾挡难,也是存好心、办好事,一心为善,就是皇上也都有求人的时候。

王守礼不安道:娘娘如此说,老奴可万万当不得。

皇后淡淡一笑,说:国有大庆,远戌的流人当逢赦而归。陈康妃这么殷勤侍候,皇上感念其心,法外施恩于其家也是有的。

王守礼拱手说:娘娘明见,按理,录入军户,远戌边关,非特恩殊旨不得赦还。此等事实非老奴能够妄言。

汪皇后定了定神,说:胡虏败走,人心复安,皇上只怕要返驾永寿宫了,一家子终于又能聚在一处,想想这么些年也真是不容易,但愿此后天下太平,诸事顺当,上上下下都能够安闲度日。

同类推荐
  • 醒余醉

    醒余醉

    ------武朝年间,湖广、江西遭遇百年罕见暴雨,多州县被洪水吞噬犹如泽国,主人翁赵烁野钓不幸上游水坝坍塌……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 本书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期间,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他个人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较量、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政治经济侵略与思想和技术启蒙的对立统一等重大矛盾,无不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这部回忆录里。
  • 大文豪

    大文豪

    久经商战中勾心斗角,推杯把盏中尔虞尔诈的文学青年陈凯之回到了古代。放眼看去,这里尽是歌楼酒坊,灯红酒绿,才子佳人。好吧,暂时这些和陈凯之没关系。寒门少年一枚,身份尴尬。且看这寒门少年如何一路逆袭,成就大文豪的精彩之路。
  •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想要表达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但能否一语中的,决定权其实在解读者的手中。《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超值金版)》为你一一解释。
热门推荐
  • 异界之英雄登场

    异界之英雄登场

    意外来到异世界,并且身怀英雄联盟系统,于是那些联盟中的人物,在他的召唤下逐个登场。“盖伦,那个人花里胡哨的,你去处理一下。”“亚索,有人比你还快乐,你自己看着办吧。”“嘉文,有人想要拼爹,对此你怎么看?”
  •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本书以谜团为主线,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使读者加深对二战的了解和理解,本书强调谜力,同时也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到二战中诸多的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地叙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及其真相。
  • NBA之超级环指王

    NBA之超级环指王

    当17~18赛季结束之后,老詹首次离开东部,来到了西部的老牌豪门湖人,开始了自己的湖人生涯。而这边,已经注定王朝没落的骑士在选秀大会上用8号签不可思议地选择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2米控卫林风,而在被选中之后,林风身上的环指王系统也被正式地激活!随后,NBA迎来了史上最强的天朝球员林风,他也开启了自己的环指王生涯。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萌物入侵公爵请注意

    萌物入侵公爵请注意

    【呆萌萝莉顾念希强势来袭,公爵大人准备好了吗?】宠她的一次方:她受委屈,他单枪匹马挑战二十个小混混只为替她讨回公道;宠她的二次方:“念希喜欢糖果吗?我送你一个糖果屋好不好?”“可是……可是我的生日还没到啊!”;宠她的N次方:当她牵起别人的手说要订婚的时候,他冷笑,沉默的低着头在心里说道“宫谦辰,承认吧,看到她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嫉妒的发狂。”不一样的男神给她不一样的感动!总而言之,宠顾念希就要宠的不动声色。
  • 陛下不爱我:恶妃逼婚太子爷

    陛下不爱我:恶妃逼婚太子爷

    手也牵了,抱也抱了,亲也亲了,豆腐都被他吃光了,却想擦擦嘴巴就算数?!做梦!管他是太子还是未来的皇帝,不论他后宫有多少女人,她都会一一摆平!
  • 外星穿越之绝对宠夫

    外星穿越之绝对宠夫

    且看星际第一杀手穿越异世大陆,如何将强大的男主宠成奶狗,大有将夫管严发扬光大的趋势。
  • 静训传

    静训传

    李静训: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父亲是柱国,我祖父是上柱国。至于我母亲这边就更厉害了,我母亲是公主,我外祖母是皇后,我外祖父是皇帝,我舅舅是皇帝,我舅公是皇帝,我曾外祖父是皇帝,我大曾姨祖父是皇帝,我四曾姨祖父还是皇帝。然并卵,最后还是挂了。再次醒来,她成了一个五岁的女娃娃,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秦叔宝,一个叫程咬金。且看她如何带着两个哥哥,推翻大隋王朝,为她的亲人报仇雪恨!
  • 归藏剑仙

    归藏剑仙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归藏剑阁三十二代弟子宋明庭天赋平庸,悟性愚钝,却凭着大恒心大毅力一步步赶上同门。然而就在宋明庭一步步赶超同门之际,归藏剑阁突遭魔宗奇袭。一夕之间,山门被毁,同门凋零。此后宋明庭便开始了一百多年的逃亡生涯,然而纵使他如何挣扎,最终却还是难逃死亡命运。再次醒来,宋明庭却发现自己正躺在年少时期常练功的水潭底……本书严肃向,正剧向,主配角智商正常,反派有风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