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2200000060

第60章 开蒙扫盲

眼见募来的军士已经在石永年等人的指挥下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营房,朱允炆知道,就算此时他离开了夷洲,也不用害怕夷洲可能会有任何风险。

当然,要是倭国或者高丽官府发大兵来攻,几十甚至上百战船齐至,这一百火铳当然顶不住。

不过朱允炆估计,他们对夷洲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夷洲目前的财富,甚至不足以抵偿他们如此大规模作战的军费。

朱允炆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兴办教育。

历代帝王对于开启民智都没有什么兴趣,朱允炆可以算得是一个特例了。

鸡笼港中原本并没有什么官办学校,不过,教书先生倒是不少。一些较为富庶人家的孩子,便请了先生到家里来教。

不过既然远走海外,这科举是再也没有了,因此教育行业也十分萧条。

朱允炆在港城中找了一个较大的宅院,宅院的旧主已经另搬往他处,反正也是空置,听说朱公子要出钱购买,爽快地把宅院送给了朱公子。

不过,这家宅院的旧主如果知道十年以后此地的房价,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这是后话。

依照着朱允炆对后世学校的记忆,宅院很快便被修整成了一所学堂的样式。这种原始的学堂,朱允炆也懒得再具体分年级,只是简单地划分了开蒙班和扫盲班。

开蒙班对城中所有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免费开放。来开蒙班上学,学堂每日还管两顿饭,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即使是留在家中帮忙,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此这开蒙班招生十分容易。

至于开蒙班中的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九比一,朱允炆暂时也没办法干涉。只是交代雷彦,今后要想办法渐渐扭转百姓的这种奇怪观念。

至于雷彦有没有办法,朱允炆也吃不准。

开蒙班以识字能写文章为主。朱允炆顺手抄来一本《大诰》,对教书先生道:“能读懂这个,你们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每毕业一个学生,十两赏钱。”

所谓《大诰》,便是朱元璋用通俗白话文写就的大明律。

朱元璋规定,犯罪者如果家有《大诰》,可以减刑一等。

因此大明国几乎人人家中都有这本书,此番出海,虽然不是人人携带,毕竟也有个三五本漂来夷洲。

朱允炆的目的很简单,所谓开蒙,能读懂白话文就完事了。

至于那些四书五经,既然教了也没用,教书先生当然也就不会再教。

如果你真心喜爱,当然也可以把先生请回家里,慢慢学习探讨,对这种好学之人,朱允炆当然不会禁止。

但朱允炆最需要的,还是自然科学能够有长足的发展。

朱允炆搜肠刮肚,无奈前世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大都已经忘记了。憋了数日,才憋出一本集自然科学之大成的小册子。

这小册子中的内容以数学为主,主要是阿拉伯数字计数法,以及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一些简单的面积、体积公式等。再要往深了写,朱允炆可完全不记得了。

剩下的,则是物理和化学。

物理这方面,朱允炆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牛顿第二定律,勉勉强强能解释清楚。又思考良久,想起一个欧姆定律出来。

朱允炆本来以为,依靠磁石和铜丝就可以发出电来,让夷洲跑步进入电气时代。谁知道实践之下,跟书上写的完全不一样。

也不知是自己记错了,还是所用的材料不对,总之,朱允炆不管怎么鼓捣,就是没有任何跟电有关的现象出现。

既然没有电,欧姆定律也就成了屠龙之术,不写也罢。

至于化学,朱允炆能记住的就更少了。

朱允炆掌握的化学知识,甚至还不如一个靠谱的方士多。

只有一条,朱允炆觉得一定要写明,倭铅有另一个名字,叫锌。

倭铅这个名字,朱允炆觉得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总让他联想到东海的倭国。

只要是从开蒙班毕业的识字学生,人手发给一本这样的小册子,作为毕业礼物。

至于他们能领悟多少,就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反正,也没有人能够教得了。

至于扫盲班,朱允炆则准备的十分充分。

虽然自然科学知识快要忘光了,好在汉语拼音方案倒是记得十分熟练。

对于这些大龄文盲或半文盲,短时间内让他们认识几千个汉字,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但认识几十个符号的读音,就简单得多了。

用这些符号,就可以表示出几乎所有的汉字。虽然重音字甚多,但毕竟总比目不识丁的睁眼瞎强多了。

显然,这扫盲班的效率比开蒙班高多了,以至于高到甚至不需要专门的先生来教。

实际上,扫盲班的先生,本来也是文盲。

朱允炆把汉语拼音方案写成书后,测试性地选了几个较为聪明的文盲进行教授,果然,不过一个月,他们就基本完全掌握了这套通俗易懂的方案。于是,朱允炆便任命他们成为扫盲班老师。

扫盲班三个月一期,不仅不收学费,毕业通过测试还发给三两银作为误工补贴。

当然,如果你一个月就学会了,那么当然可以提前毕业。

安排好军队和学校两件大事,朱允炆明白,自己是应该着手回到华夏了。

这次回去,带着一千条枪,以及从藤原良平那里赚来的几万两黄金。

朱允炆觉得,情况会跟他走的时候大有不同。

五条铁甲船,给藤原良平开走了一条,如今只有四条了。

不过,朱允炆倒是收获了藤原良平的大大小小六条座船。依照朱允炆的估计,这六条船恐怕再也不会有人问自己要了。

那海盗秀一的座船规模也不小,此外还有两条小船,虽说不及旗舰壮观,装百八十个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因此,朱允炆回銮的船队,已经是大大小小十三支船的规模了。

海盗秀一一夥这几日作为俘虏,帮朱允炆铸造制钱和鸟铳,着实出了不少力。朱允炆本来打算送他们一条小船,叫他们回归倭国。没想到,他们却不愿意走了。

这倒也是,如果在倭国吃得开,谁愿意出海为贼呢。

眼见过鸡笼港如今的繁华景象,回到倭国又是前途未卜,这几十名海贼便自愿留在了夷洲。

朱允炆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既然愿留下,一律发给正常的身份证明。

反正鸟铳队已经形成了战斗力,也不怕海贼们聚众闹事。

同类推荐
  • 如何扳倒女帝

    如何扳倒女帝

    我叫李易,我祖父是李治,我亲祖母是萧淑妃,我叔是皇帝,我爹是亲王,他有十二个儿子,我行九。那个我现在名义上的正统祖母是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她要杀我全家!哎,她老人家心存善念又改主意了,年幼的孩子不杀,只杀我爹的前九个儿子,等等,我排行第九~(╯‵□′)╯┴─┴我不想死!我要活下去!我要更好的活着!
  • 女权世界之大男当嫁

    女权世界之大男当嫁

    群:586998980现代AI工程师猝死,魂穿大周朝。这是一个女权世界,三国鼎立。白子玉初到异世界,刚满十六岁,要出嫁了!出嫁?神马情况?喂,那个导演,这穿越剧本明显不对啊!这里是男频,是不是拿错了?难道不应该是让我娶一个,啊不,是至少娶一个公主吗?什么?没拿错剧本?是真的要让我出嫁?呵,笑话……这根本就不是男主角该有的戏码!……大周朝,女大将军府邸,内外一片喜庆。白子玉憋屈,咆哮道:“开什么玩笑?我可是正儿八经的纯爷们!怎么可能嫁给你一个女人?!”云无忧好奇道:“郎君不似一般男子,某甚是喜欢……”“???”白子玉一脸懵逼。
  • 汉末理想家

    汉末理想家

    汉末天下,硝烟弥漫,群雄四起;或为保全性命,或为成就功名和霸业,人们彼此争斗不休;也皆因此陷入并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追求理想化的世界以及自我坚持的理念的苦战之中。这里没有系统,没有超强外挂,只有一个空怀大志,但自身行动能力与志向相差甚远的热血青年,无凌驾天下的武艺,也没有无出其右的诡计;却误入了这汉末群雄四起,纷乱的天下,如何保全性命?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完善自我,披荆斩棘的道路中艰苦奋战,实现理想?……
  • 啸马西风

    啸马西风

    萧冉穿越了。金銮王朝,一个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却处处存在的王朝。有人说,历史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到底是不是这样啊?看看死废宅萧冉是怎么在这片王朝乐土书写自己的传奇吧。
  • 邀约天下

    邀约天下

    萧明穿越到异域大地,成为扬州萧家的三公子萧明,为挽救萧家而被苏溪爱上,不料苏溪后来死去。因苏溪之死,萧明远走三十三盟,在那里,喜欢上了小眸,小眸因救萧明而中百日毒,生命只剩下百天,只能用生命来续一场邀约……
热门推荐
  • 纸上的时间

    纸上的时间

    总有一个人,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总有一个人,总以为自己看透了身边朋友的爱情,却不知不觉的爱上了那个笑起来像个孩子的男孩。初见,他瑟瑟发抖的坐在椅子里。再见,他见她在舞台上大绽异彩。原来不知不觉中,缘分已经悄悄降临。
  • 远方的远

    远方的远

    作者以当代影视圈为背景,探讨了现代人的迷惑与选择,也深入讨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和谐。我们有了太多的选择,反而无从选择了。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是想要这,想要那,但什么都要不到的一代。如何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是我们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 云中记

    云中记

    川籍茅奖作家阿来新书,献给“5.12”地震死难者的安魂曲。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的力气在消散,他要回到那个即将消失的村子,与亡灵为伴。然而,神迹出现了,他创造了一片世外桃源……
  • 故将别

    故将别

    一载千秋,无双国士。万里山河,王之权臣。卿本红妆,奈何宿命,终得死里逃生,逆袭而来。赫连川:“我的便是你的,你若想要我这条命,拿去便是。”齐淮:“阿越你记住,只要我还活着,你便永远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任何人都伤你不得!”
  • 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协同发展,更多强调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服务,疏解过度集中的功能和要素,以城市群、都市圈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书以2035年为战略愿景期,着重研究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问题、战略目标与战略路径。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经典译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经典译林)

    《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是关于一个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之间的斗争故事,追溯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在许多艺术斗争中演变的历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雨引归处

    风雨引归处

    江湖潇洒饮浊酒,仗剑天涯不归路。这是一个守候寻找的故事(大胆入坑,小甜)
  • 话江湖之唯我独尊

    话江湖之唯我独尊

    这是一个武侠世界,在这里有丐帮的掌出降龙,佛门的金刚伏魔,移花的玉女痴情,以及神秘的逍遥御风……是谁在谈笑之间,伏尸百里,是谁让各大门派纷纷变色,连番退让,是谁引起的武林大乱,又是谁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服我尽管来战!因为我叫毕行,所以我言出必行!
  • 生活中的关系学:中国式人情隐规则

    生活中的关系学:中国式人情隐规则

    关系学,纵另一方面脱,就是如何做人的学问。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叮嘱,先做人后做事。否会做人的人,就否会又大事可作。做事是一种技巧,做人则是一种德性,然尔,技巧易学,德性难修。学技巧靠的是聪明,学德性则靠的是悟性。《生活中的关系学》告诉你的就是做人的德性已及处逝的诀窍,谓你编制一张高智能的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