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400000016

第16章 流动性泛滥与中国泡沫(8)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利益。中国绝大多数人所争的,是利益,而不是权力。这也是我们得以“维稳”的基础。因为不是要争夺执政权,所以利益之争通常被视为人民内部矛盾。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呢?就是用人民币可以解决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我们才得以“维稳”,但我们为此付出的开销实在不低。

中国的这种以政治权力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为基础的刚性稳定缺乏弹性,在有些学者看来存在系统性的风险。

再读明斯基

明斯基的研究表明,现代金融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根源在于追逐利润的投资、融资等市场行为的不稳定。投资决策是基于现在对未来的预期,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投资者的情绪在乐观与悲观之间的忙乱冲动会影响投资总量,进而通过支出乘数影响总产出和就业。

而投资者的情绪很不靠谱,很容易发生变化,在不稳定的经济中投机会压倒投资。如果投机的泡沫在爆发之前被成功抑制,那么在投机者看来,之前的冒险行为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就为以后可能发生更频繁、更剧烈的泡沫创造了条件。金融机构正常的逐利行为总是会持续不断地扩张流动性,推动投机狂热。

明斯基认为“大萧条”是资本主义的失败,至于何时会再次发生,明斯基的答案是“暂时不会”。因为“大政府”和“大银行”在起作用。

所谓的大政府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作为“反经济周期者”的斗士角色,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政府规模不断扩大,干预经济的力度不断增强,政府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大,在发生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和增加投资支出的政策来增加总需求,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私人投资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所谓的大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在战后也得到了强化,中央银行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能够更加积极地加以干预,使得金融波动的程度大大减轻,从而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不稳定是现代金融的正常产物,持久的稳定是不可能达到的,即使采取了适当的政策也不可能,因为这会改变人们的预期和行为,而新的行为很可能形成新的不稳定。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明斯基明确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认为即使政策确实实现了暂时的稳定,那也只是开启了新的失衡的大门,实际上是为更大的危机创造了条件。

其实,泡沫也好,危机也好,本质上都是经济体的一个自我修复过程,是经济重新增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熊彼特认为,“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企业家的创造性冒险活动不仅给企业家,也给全球经济的每一个成员带来了不确定性,动态失衡是经济中的常态。

在熊彼特看来,每一次的经济萧条都有可能孕育一次技术革新,而技术革新又将会带来下一次的萧条。因此,创造与毁灭同属于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在这其中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在毁灭带来痛苦时给人们提供一点镇痛剂,或者是延缓毁灭爆发的时间,却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毁灭的发生,因为毁灭与创造同源,没有旧的毁灭也就没有新的创造。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古典经济学家眼里,政府只是“看门人”,地位不高,管事不多,最好少插手经济的事情;后来凯恩斯出来说,市场有缺陷,政府得管一管。政府地位因此有所提高,可以与市场相提并论,但因为政府被市场压抑太久,很多经济学家也总在一旁暗示政府有缺陷,很多时候会失灵,政府因此还很不自信,在市场面前少不得谦虚一下,说经济主要还是归市场“无形之手”管理,政府的“有形之手”主要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而不是替代市场。

再后来,一些政府变得强势起来,因为手里有国家机器,有法律武器,另外还有自己的国有企业,因此走向了对市场强制干预的道路,比如日本、东亚、拉美地区等国家。但很遗憾的是,“有形之手”过度介入经济遭到了“无形之手”的强力反击,最终强制干预均以失败告终。而以政府完全替代市场的世界性实验,在20世纪末就已经结束。

明斯基的理论里,暗含了一个根本的命题,在一个政府作用越大的市场里,由于政府的干预,泡沫危机爆发的频率可能较低,但危机的破坏性可能也就越大。这一点,日本泡沫、东亚泡沫、苏联与东欧的经济增长泡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证明。明斯基是悲观的,他认为根本不存在一个无缺陷的市场经济制度,更反对建立福利制度和政府为刺激经济而进行的投资。

在他看来,对总需求进行微调是不可能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产生有害的不稳定性和通货膨胀,福利事业也不好,易产生通胀,而且会形成制度化的失业。他对经济发展开出的“药方”是更低投资、更高消费、提升就业以及运用制度和监管来减少不稳定性,但很遗憾,“明斯基医生的药方”一直不太受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待见。

中国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泡沫是中国最典型也是最大的泡沫,房地产泡沫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2010年中国房价收入比为7。76,京沪深分别为17、15和16。但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却说这不算高,因为中国国情决定了大家都喜欢房子,都要买房子,所以多高也都不算高了。

还有的专家说确实有点泡沫,但是是“结构性”、“局部”的,局部地区有雨,并不意味着全国就发水灾。他们忘记了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二元结构的社会,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事实上是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的;他们也忘记了房价高不高本质上不是他们说了算,也不是统计局说了算,而是由潜在的购房者收入水平决定的。

自然,房地产商以为房价永远都是低的,至少还会有十多年的涨势,他们的看法另当别论。你能让王婆说她卖的瓜价格高吗?当然不能,房地产商不比王婆傻,他们都是“精华素”。

但凡能睁开眼睛,且眼睛没有太大问题的,都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泡沫。2011年第一季度,中央银行针对全国50个城市的2万户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承受”的居民比重高达75%2011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1年3月16日。当然,也不排除中央银行调查的多数都是穷人,如果取样都是房地产商的话,90%以上大约都会认为房价还很低。

日本泡沫时期流行“炼金术”,这是中国道家的玩意,看来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最终他们真还是辗转到了东洋列岛。只是日本人不知后来中国“炼金术”在人世间变成了“炼房术”。现在,我们来慢慢梳理一下现代的“炼房术”怎么就炼成了泡沫。

房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得益于两大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97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包住房投资建设,以实物形式向职工分配近乎无偿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没有房地产业,只有建筑业。

1979年,我国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先后经历公房出售试点、提租补贴试点。1990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以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199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至此,我国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首次勾画出了房地产市场体系框架。全国很多地区骤然掀起了房地产热潮,海南、广西北海还出现了严重的泡沫。1993年下半年以后,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海南、广西北海的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此后的海南省用了8年时间才基本消除泡沫时期留下的隐患。

过度扩张后的紧缩带来了经济的不景气,加上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崩溃论”一度在西方甚嚣尘上。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宣布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一系列配套的支持措施先后推出,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2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23702万平方米,较1997年增长超过2倍,销售金额高达4958亿元。不过这时候的房价很平稳,涨幅不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调控声成为涨价的协奏曲

2003年年初,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迹象,为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中央开始了对房地产业的调控。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严控土地储备贷款发放,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等,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

中央银行的措施在社会上一度饱受非议。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事实上否定了中央银行的调控政策,明确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上年增加30%,房价也出现大幅度上扬。房地产投资持续过热,政府开始收紧土地供应,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发出《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04年8月31日前将历史遗留问题界定并处理完毕。8月31日后,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

相关部门同时实施了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投资门槛,严格项目审批,控制拆迁规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结果不但未能稳定住房价,反而助推了房价的持续上涨。2004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19%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国商品房价计算而得。远超过前几年3%左右的涨幅,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涨幅更大,上海平均上涨24%,个别地段甚至超过50%参见《联合早报》2005年3月25日的报道。

从2005年开始,一些地区的住房价格又快速攀升。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提出了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八项措施,简称“国八条”,将稳定住房价格提到政治高度。但“国八条”的根本目的只是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不是打压房价,住房价格上涨反而因此出现新的动力。5月,国务院又颁布“新国八条”,要求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但其着眼点依然在于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此后取消了一些配套的税收政策,取消了一些政策优惠,房价涨势却完全未能遏制住。2005年,全国房价继续上涨19%。2006年年初,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房价再次大幅度上涨,新旧“国八条”抑制房价的作用宣告失败。

2006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国六条”,要求政府切实负起责任,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相关的税收、金融政策也出现收紧态势,但此时的地方政府财政已经被房地产所“绑架”,很多地方财政收入均来自土地出让,想让地方政府自断财路的房地产调控,自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调控声成了房价上涨的伴奏。

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2005年中国十大新闻的第一条就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措施”,2006年年初,北京16家新闻机构对10个热点进行“猜猜看”游戏预测,排名第一的谜语是“房价是涨还是跌?”大众持续关注,不仅是因为房价高涨,更是因为大众在这场房地产活动中逐渐从投资变成了投机。自2006年开始,全国房价逐渐失控,2007年,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了通宵排队购房的现象,一些开发商也开始囤积居奇。

持续的调控,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心理预期。进入2008年,有些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在2009年推出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信贷大幅扩张,新增贷款当年达到10万亿元,过量的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房价再次出现疯狂上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年时间里就上涨了一倍,通宵排队购房现象又出现了。

海南省再次出现购房热潮,海口、三亚,甚至是一些临海的县城,半年时间内有的房价就上涨了一两倍。根据统计局及国土资源部的统计,2000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价同比上涨25%,创出历史新高。进入2010年,涨势依然持续,杭州房价涨幅达35%,深圳房价涨幅31。7%,厦门和北京房价涨幅则皆为29。7%。多城房价仍纠结。理财周报,2011年3月28日。1989—2010年全国商品房房价走势。

房价大幅上涨的同时,成交金额也成倍放大。1989—2010年商品房销售增长情况,如图2—8所示。

因为房价上涨,中国涌现了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在大城市只要有一套不错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千万级富翁了,中国的中产阶级被大批制造了出来,成为社会坚强的稳定器。而《福布斯》公布的2009年中国富豪榜上,房地产商占据了38。5%,中国靠房地产真正地富裕了起来。

房地产泡沫的国际比较

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2007年之前,全球许多国家的房地产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房价涨幅无疑是较大的。

资料来源:各国中央银行、统计局数据。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很多都在2007年后出现了下跌,爱尔兰泡沫破了,澳大利亚泡沫也破了,美国泡沫不消说,简直是不堪一击,只有中国的房价在2008年后继续大幅上涨。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貌似深奥的经济学道理映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组成一幅幅快乐又富有智慧的经济学生活长卷。让你在轻松好玩中掌握经济学的精髓,让经济学成为弥掌控生活和工作的左膀右臂。
  • 生态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态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态经济学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旨在解决人类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演化。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科,不是经济学或生态学的子学科,甚至不仅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而且包含了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相互结合。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这也使得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其实,粉丝经济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品牌社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维,即必须先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席位。反之,如果没有粉丝,在未来就必然没有市场!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给了我们一双理性的眼睛,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什么要听从老人的『门当户对』理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为什么有人逢赌必输,输了还赌。开启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我们将最终获得一经济人一的理性与智慧。
热门推荐
  • 魔宠的黑科技巢穴

    魔宠的黑科技巢穴

    多姿多彩的位面世界,深海生物,丛林异兽,远古的元素妖宠、飞禽…千门万类的魔兽与精灵。主角穿越后开挂,收服一只只梦寐以求的珍贵魔宠,饲养进化,掀起一波波*风暴的故事。“叮!孵化提示:检测到摩拉海蛇蛋将在4小时31分钟后孵化,此时进行胚胎干预,融入水属性兽核…将有39%的几率,进化成摩拉海龙。有57%几率进化出风暴海潮技能…有2%几率进化成未知的新物种!”养宠欢乐多,神兽排排坐。——本书魔宠怪兽流,不过不只有宠师和魔兽,还有各式各样花活,欢迎入坑。
  • 冷总裁之棋子新娘

    冷总裁之棋子新娘

    “到底还要怎样你才会满意?”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站到他的身边,现在,她什么都没有了,爱情,友情,亲情,这些,全部被他掌控着,她再也没有了自由,也再也没有了动力。“记住,想要你的妈妈一直好好的活着,你就是我上官漠然的女人。”他从沙发里站起来,连看她一眼都没有,那苍白的脸,他没心思,也不敢去看。可笑,说的那么好听做什么,她哪里是他的女人这么简单,她分明就是他的阶下囚,他的女奴,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她自己却傻笑起来。本来他说过互不干涉,可是那晚上,他却把她迷醉在他们的双人床上,本来他说不需要她给他生孩子,可是那一天,他却从医院把她拖回家,并且派人监视,那一次,她被狠狠地伤害,他不仅夺走了她的初次,更夺走了她原本的幸福,那一天,天崩地裂般的,父亲被他害死,母亲被他囚禁,她的世界,成了一片漆黑。可是,即使他把她伤害的体无完肤,有天,她却依然发现,她爱上了这么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究竟,老天想要怎样,她随波逐流着,等待着………….========================================喜欢的亲们一定要加入书架哦!群号:15826562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傲世总裁追妻记》《冷总裁的前台小姐》《总裁的极品妻》《美人上钩》《冷总裁之惹火宝贝》《弃妃的怒放》推荐好友的文:《特工帝后风九少》《通缉替身前妻》《误入总裁房》《弃妃门前帅哥多》《撒旦的赖账老婆》《兽夜》《七煞女帝》《妃天大盗》《弃女也疯狂》《贪吃肥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死亡指标

    死亡指标

    南岭煤矿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山沟里。在沟中间稍微宽广的地方,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俱乐部。这些年,俱乐部像是一个红颜已尽的风尘女子,难得有人光顾。原来的售票处已经改作饭店,租了出去,过去的接待室也变成了医疗室,成为这里职工创收的资本。不过,今天的俱乐部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热闹非凡。凌空悬挂着一条条彩带,俱乐部的顶端飘扬着一面面彩旗,空中的大气球上拖着两条巨幅标语,上面分别写着:全矿上下总动员,安全生产一千天;质量标志达特级,新的一年把礼献。大门口,头戴红缨帽、身着武士装、手握鼓锤和铜钹的庞大的锣鼓队在那里严阵以待。
  • 我在八十亿年后晒太阳

    我在八十亿年后晒太阳

    穿越到八十亿年后,林天涯就是想每天晒晒太阳,无惊无险过一生。但残酷的现实,却一把把他推入波澜壮阔的生活中……注:这是一本主角被失误魂穿,为了活命,无奈崛起,在星际争霸的大时代中,活成一个传奇,不小心在历史书中,留下一系列痕迹的都市向未来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5~7岁孩子爱读的性格启蒙故事

    5~7岁孩子爱读的性格启蒙故事

    5~7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最佳时期。本书编写了5~7岁小朋友爱读的性格故事,主人公有善良的小猴子、诚实守信的小熊、自信的小蝴蝶、感恩父母的小松鼠、积极乐观的小鲤鱼等。不仅呈现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而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养成好性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 这样表达,一开口就让人信服

    这样表达,一开口就让人信服

    沟通是一种技巧,更可作为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不得体的话,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
  • 南情爱北楚

    南情爱北楚

    南情爱北楚,用生命去爱。是爱,躲不开。是恨,怨不得。南情北楚,却如同南辕北辙,她再多的爱,唤不回男人一颗冷绝的心。然北楚也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真的爱上那个在他眼中向来就是恶毒卑鄙的无耻女人。
  • 走错时空的人

    走错时空的人

    《走错时空的人》是西娅·林的第二部小说,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一对年轻情侣波莉与弗兰克面对死亡所做出的牺牲,以及在爱情中的失去、寻找、背叛、坚守,作品融入了科幻、爱情、社会问题和生存等元素,演绎了一个末日世界中的爱情故事。虽有穿梭时空情节,却不是一部硬科幻作品,更侧重于对一段爱情关系中自我的思考:面对被时空捉弄而与恋人错位,我们是否能坚守自己的初心?本书于2018年6月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入围了2018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短名单,并迅速售出多国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