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400000007

第7章 逃不掉的泡沫大破灭(6)

俄中央银行1998年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1~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有若干诺贝尔经济学家参与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本来豪赌俄罗斯债券利差会缩小的,不料俄市场如此不堪一击,崩溃使得债券风险溢价大幅提升,该公司方向赌反了,只好破产。好在美联储出手援救,才阻止了恐慌与危机的继续扩散。

因为个体的合理预期,全体就变成了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保罗·萨缪尔森: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经济学的最后一位通才”,2009年12月13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4岁。所说的“合成谬误”,大家因此相继走向了泡沫,并在泡沫中毁灭。

泡沫破灭的导火线

泡沫破裂总是有原因的,但事实上,每一次泡沫破灭之前,都很难找到投资者心理预期突然发生绝大转变的踪迹。绝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沉浸在美梦中,泡沫就破灭了。

引起投机者心理预期发生巨大转变的常常不是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偶然的因素,包括:银行或大企业因投机失败的突然倒闭、庞氏融资的曝光、流动性的大幅收紧、信用骤停、批量投机者的自杀等。

历史上所有的泡沫,不论兴起也好,破灭也好,本质上都是一种金融现象,破灭的根本原因也很雷同:资产价格已经被推到一个荒谬的不可持续的高度,红利本身完全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资产市场演变成纯粹的“博傻”,过度交易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资产本身的红利,而是为完成交易而交易。但其破灭的导火索却又大不一样。

泡沫导火线探秘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仅仅持续了一个冬天,其兴也勃,其灭也速。开春了,郁金香新的种植季节到了,投机者不是守财奴,自然不愿意将昂贵的财富埋到土里,于是泡沫快速破裂。

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破灭的导火线则更简单。有一位叫孔蒂的亲王要求以他自己的定价购买新上市的密西西比股票,好大发一笔横财,却被约翰·劳拒绝,亲王恼羞成怒,就用三辆马车公然拉着纸币到劳氏的皇家银行要求兑换硬币,并沿途散布小道消息。权威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先例一开,人们对纸币的信任瞬间崩溃。

英国南海公司事件,则是因为市面上畸形繁荣,骗子公司太多,英国国会于是颁布旨在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打扰的《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泡沫法案”,规定股份制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当大批“泡沫公司”被宣布为非法,并予以取缔后,人们如梦初醒,南海泡沫也因此破灭。

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因为一场热带风暴而破灭。这场热带风暴导致四百多人死亡,卷走成千上万座房屋。刚开始被视为“具有镇静作用”,是地价暴涨健康的喘息机会,佛罗里达除遭到风暴之外,什么都没有改变。可惜,风暴改变了泡沫走向,这场泡沫破灭多年之后甚至被视为华尔街大崩溃的前兆。

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在华尔街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导致了世界性的大萧条。对于华尔街崩溃的原因,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流动性是导致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主要原因,因为它是1929年后破产的主要原因”。〔澳〕David L Western。泡沫·膨胀·破裂:美国股票市场。张德远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76。还有人认为是一系列事件叠加的累积效应,如在此之前美国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联储缓慢而坚决地将利率水平从1928年的5。5%左右提高到9。5%〔澳〕David L Western。泡沫·膨胀·破裂:美国股票市场。张德远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80。早期的伦敦股市下降以及更严格的借款条件等。

从1928年开始,华尔街明显出现了过度交易,当年的成交量是1927年的1。6倍,同时保证金交易显著增长。根据当时的做法,投资者买股票可以由经纪人提供短期贷款,自己只需交纳10%的保证金。1926年年初经纪人贷款规模在20亿~25亿美元,到了1928年年底达到60亿美元〔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1929年大崩盘。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4。贷款利率也从5%左右持续上涨到12%,1929年股市暴涨时期,贷款利率更高达20%。保证金交易明显加大了股市的投机性和波动幅度。

1929年9月3日,道琼斯指数达到历史高位的386点后,开始出现高位大幅震荡,欲涨乏力。10月24日,市场开始恐慌,谣言不断,道琼斯指数大跌20%,11个知名的投机商自杀身亡。当时伦敦的一些报刊这样描述纽约城里的情景:投机者从高楼窗口往下跳,行人灵巧地在坠楼身亡的金融家尸体间穿行。其后,虽有银行家出来护盘,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也发表谈话:“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即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建立在踏实和繁荣的基础上的。”但5天后,也就是10月29日,华尔街崩溃了。

在这次崩溃中,投机商的鲜血应该是泡沫破灭的导火索。任何大规模的投机,最后支撑市场的只剩下普遍的信任感和极度的乐观情绪,而这种盲目的情绪在面对投机商鲜血时将极快地发生巨大逆转。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信号表明投机泡沫的严重性了,1929年8月9日,美邦储备银行将贴现率调高至6%,利率的提高成倍放大了用保证金交易的风险,一些高投机性的投资信托公司因无法再筹集到资金而宣告破产。

至于后来有人说“先知”成功预言了这次崩溃,那其实只是所谓“楼梯上的智慧”,事后明白罢了。纽约的一家报纸早在1928年3月28日就曾庄严宣告“华尔街的牛市昨日崩溃,爆炸声响彻世界各国”。1929年9月5日,有一个叫罗杰·沃德·巴布森的美国金融统计学家说股市要跌10%,于是市场很快就有了“巴布森突变”的说法,可惜周末股市又涨了。

巴布森是矛盾的,1928年年初彻底看空市场,但在9月转而宣称,如果胡佛当选总统,1929年将持续繁荣。与此同时,市场上更多的则是看多的声音,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928年10月甚至还说市场“达到了一个具有永久高位特征的股价”,许多著名的专家教授对市场都怀着“有科学根据的信心”。

在看多的气氛中,被淹没的理性的看空的呼声其实非常之高,而在大崩溃之前,每次的下跌其实都证明是进入的良机,看空的言论更多的只是被别人取笑。著名的哈佛经济学会在1929年年初一直坚持市场已经被高估,并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地预测经济将发生轻微衰退,可市场却总是拂了哈佛经济学会的好意。到夏天,该学会实在顶不住压力,终于放弃自己一贯坚持的观点,承认预测失败,并转而认为经济终将持续走好。我们不能因为某人的看跌恰好发生在下跌之前,就认为他是一个神明。

在经济泡沫的长河中,看跌其实一直伴随着泡沫的成长,泡沫的高度事实上就是建立在被消灭的看空者基础之上的,泡沫有多高,被消灭的看空者就有多少。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资产泡沫,我国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很多人相信这是一场日美之间的金融对决,日本战败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美国强迫日元升值。但在这一点上,西方研究者颇为不认同,在他们看来,日元升值是一种必然,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最多也就是加快了这一步伐,所谓的“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也很短,1986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了增长。

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在“日元升值萧条”中做了重大误判,采取了错误的长时间的货币扩张政策,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降息,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并一直维持到1989年5月。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这些资金迅速进入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同类推荐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

    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

    本书以15-18世纪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为纵轴,以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为横轴,探讨了澳门在这一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澳门及其贸易的发生、发展是15世纪世界性海上格局变化的直接结果,也是16世纪环球贸易航线合龙的关键点,而更为重要的是,澳门的存在使这个以全新环球航线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与中国经济体有了持续稳定的联系,并由此展开互动,影响了各自的发展轨迹。
  • 田野脉动:铁岭农村发展实践与探索

    田野脉动:铁岭农村发展实践与探索

    本书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视角,以专题研究方式,从不同侧面对近年来铁岭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理性分析,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岭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对策、举措进行了研究探讨。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本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白领阶层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颢的另类视角。
热门推荐
  • 致先生的99封道别信

    致先生的99封道别信

    我谨希望,当故事结束的时候,你的痛苦也会结束。
  • 前生2

    前生2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一见云生情

    一见云生情

    南柯一梦,误终生。无中生有,皆是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王传说之死神

    龙王传说之死神

    穿越在龙王传说里,成为唐舞麟的哥哥在这个世界搅动风云的故事。看唐明耀如何改变唐舞麟最后的命运成就死神
  • 夜少,你老婆超凶的!

    夜少,你老婆超凶的!

    【女扮男装+女强+男主病娇,双c双宠】明栈穿越了,成了一个男装大佬。男装大佬就男装大佬吧,明栈也想体验一下帅起来没男人什么事优秀操作。可是,每天盯着她的那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忍无可忍,明栈找某男摊牌:“别盯着我,我超凶的!”某男只是静静的看着明栈,认真而执着。
  • 庸吏庸言

    庸吏庸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罪娇妻:潜婚冷情总裁

    替罪娇妻:潜婚冷情总裁

    慕容鸢忍辱负重,不明原因却在姨母死前床榻前发誓,永远埋藏当年车祸的所有真相……与玺墨城在签订婚姻契约之后,克服重重困难,先婚后爱感情逐渐升温……原来最爱的人该是自己最恨的那个人……
  • 这个院长很无敌

    这个院长很无敌

    【火热无敌爽文】“院长,教我玉女心经吧。”“院长大人,什么是双修呀?”“师傅,快教我功法吧。”“院长,大师姐抢过了我的underpants,你给我要回来呀。”面对这一群萝莉御姐女神级的徒儿,杨凌笑颜:“徒儿们乖,一个一个来,要不然为师顶不住哦。”“师傅,我也想……”“不,你不想,你是男的。”穿越到玄天大陆的杨凌,坐拥逍遥书院,收尽天下所有顶级功法,为了壮大书院,于是,杨凌便一路收尽天下极品资质高徒,从此,便和徒儿们过上了欢(mei)乐(xiu)无(mei)比(sao)的日子。——————————————————————————读者群:949959058
  • 剧团里那点事

    剧团里那点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必不可少的情节。有的人演了一辈子喜剧,却以悲剧结尾;有的人演了一辈子的悲剧,却以喜剧落幕。这就是所谓的戏剧性。“文化大革命”那年,郝秀梅刚念完高二,学校就停课闹革命了。郝秀梅是郝大赖的老闺女,他没让郝秀梅跟同学们出去串联造反,而是让她回队里当了社员。郝大赖本名叫郝永泰,他这人性子好,不论怎么逗他、取笑他,他总是赖赖唧唧地不火不恼,大伙就给他取了这么个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