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000000015

第15章 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明智(1)

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果“因果”两字,人人会说,但是它的意义不见得人人能懂。许多人只能认识“果”,不能认识“因”。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人在制造种种恶因的时候,不知道严重;一旦果报来临,才知道大事不妙,却是后悔晚矣。

前世今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诸苦由恶生,乐由善业积。苦乐随业尽,修善宜积极。

同声共哭的共业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婆罗门阶层的富翁,家财万贯,膝下有一独子,年方20岁,刚娶媳妇未满7天。有一天,夫妻俩到后花园赏花,丈夫因为爱妻心切,爬上高树要攀花,想不到树枝忽然断裂,人掉到地上,活活摔死。

当时全家人抱着尸体,悲痛欲绝,连来探视的亲朋好友都为之拭泪,他的父母、新婚妻子,更是哭得呼天抢地死去活来,怨怪老天爷不长眼睛,等依俗送葬后,全家大小仍然沉溺在悲伤的情绪里。

佛陀知道后,悲悯他们,便前往慰问,语重心长地告诉富翁说:“听我的劝告,万物万事都是无常的,有生就有死,祸与福也是相连的,现在这个孩子死了,但有三处众生为他哭泣,你知道他究竟是谁的儿子,谁又是他的双亲吗?”

富翁知道佛陀意有所指,因此停止哭泣,请求智慧的佛陀为他开示。

佛陀说道:“在非常久远以前,曾经有一个孩童手拿着弓箭,来到一棵树下,仰着头搭起弓箭准备射鸟,当时旁边有三个孩童鼓励他说:‘如果你真的能射中,才算真英雄呢!’这孩童就很得意地拉起弓箭,果然一箭就把树上的鸟儿射死了,当时旁边的三个孩童看了,都不禁为他欢呼鼓掌。

“后来经过无数劫的生死轮回,当时那三个在树下的孩童,一个有福报,现于天界为天神,一个在海中为龙王,另一个就是婆罗门长者你,至于当初在树下射鸟的那个孩童,前生在天界为天神之子,命终转生人间,成为你的儿子,在不幸从树上摔落而死之后,马上投胎化生为龙子,偏偏在他投胎刚化生时,却马上被大鹏鸟吃了,而那只大鹏鸟,便是以前被他所射中的那只鸟所化生的。

“现在,有三处在为这个儿子哭泣,一个是天神,一个是你,一个是龙王,你们都因为他曾是你们的儿子而伤心欲绝,这全是因为在前生,你们鼓励他射鸟杀害生命,射中了又大加赞美一番,所以今生,你们三个,同时在天界、人间、海中为他哭泣,这全都是因无知而鼓励杀生的报应啊!”

三个无知的小孩,为了偿还“事前鼓励射鸟,事后又欢呼鼓掌”的共业,虽然经过了无穷远的时间,但在因缘巧妙的驱使下,彼此虽然各在天界、人间和海中转换了不同的身份,但却以父子的“结合”关系,同声一哭,来了结那份终究无可逃避的共业。

有前因才会有后果,果与因从不间断。一系列生命的存在,一个接一个,与灯焰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一个元素灭了,另一个便接着生起,相续不断,中间没有丝毫的间断。

因果的可怕,在共业的显现上,尤其可以窥其不爽的原理,因为无论时空如何转换,身份关系如何转变,因果如何纤细,等因缘际会,所有的人、事物,都将摆在“因果”这架公正的天平上,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嗔怒造成的恶报

有一个中年男子,耳朵重听,且有严重的耳鸣,他深受耳疾之苦,已经有15年之久了,也就是30岁出头,他就深受耳疾的困扰。重听和耳鸣,虽然不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病症,但“重听”会严重地阻碍他和别人的沟通,让他无法轻易地随时听闻他想听的,“耳鸣”,会严重地干扰他自己的情绪,让他无法躲避他不想听闻的声音。

对一个正逢青壮年,事业刚待起步,美好人生正展现在眼前的人来说,罹患这么一种不大不小,却足以令他沮丧的病,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巧合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症,一种是想听听不到,一种是不想听却又不得不听,两种性质迥异的病象,却巧合地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这位中年男子,是一个脾气甚大的人,他的胸中好像有一座嗔怒的火山,随时都会爆发,而导致这种嗔怒脾气的,不是由于疾病的困扰,而是“习气”。

“这个今世有着嗔怒习气的人,前世,同样也有着嗔怒的习气。”佛陀说。

在前世,他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性情暴戾,颇难伺候,动不动就打人耳光,不止家里的佣人动则遭殃,在外,也仗着财粗势大,动不动就打人耳光。因此,在一生中,他不知打了多少人的耳光,但除此打人耳光的“嗜好”外,他的心地并不坏,也颇孝顺。

这样一个前世喜打人耳光,今生罹患耳疾的病症,颇符合因果律。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个中年男子之所以罹患不算轻的耳疾,与其说完全是由“业力”的作用,不如说是由“业力”和“习气”或“个性”相互招感所致。这个男子,前世由于嗔怒的习气,常打人耳光,当造下这样的业“因”后,今世由于嗔怒习气未改这个“缘”,当“因缘”俱足,耳疾的“果报”,就加速形成了。

因此,可以说,如果这个男子,今生能够稍改嗔怒的脾气,那么,耳疾的程度当可减轻,或做某种程度的转化。

今生今世有着嗔怒习气的人,前世,也有着嗔怒的习气。嗔怒,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无明情绪,有嗔怒习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无名怒火,随时都准备要发泄,而导致这嗔怒脾气的,是由“业力”和“习气”或“个性”相互招感所致,当“因缘俱足,由嗔怒造成的恶报,就加速形成了。

一个人的“命运”也是这样,因为命运的形成,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和今世的“个性”交织而成。很多命运上“注定”要发生的事,常常是借着个性里的一些物质而表现,好的命运,常借着良好的个性特质而显现,不好的命运,常借着不良的个性特质而显现。因此,与其说个性造就一个人的命运,不如说命运借着个性的特质,而显现出它欲显现的面貌。

因果分明

悟达知玄禅师还是云水僧时,有一天途经京师,看到一位西域异僧身患恶疾,无人理睬,于是就耐心地为他擦洗敷药,并照顾他的疾病。病僧痊愈后,就对悟达禅师说:“将来如果有什么灾难,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面找我!”

多年后,悟达禅师的法缘日盛,唐懿宗非常欣仰其德风,备极礼遇,特尊他为国师,并钦赐檀香法座,禅师亦自觉尊荣。一日,禅师膝上忽然长了个人面疮,眉目口齿皆与常人无异。国师遍访群医,都无法医治,正在束手无策时,忽忆起昔日西域异僧的话,于是就依约来到九陇山,并道明来意,西域异僧怡然指着松旁的溪水道:“不用担心,用这清泉可以去除你的病苦。”

悟达国师正要掬水洗涤疮口的时候,人面疮竟然开口说道:“慢着!你知道为什么你膝上会长这个疮吗?西汉史书上袁盎杀晁错的事情你知道吗?你就是袁盎转世,而我就是当年被你屈斩的晁错,十世以来,轮回流转,我一直在找机会报仇,可是你却十世为僧,清净戒行,故苦无机会可以下手。直到最近你因为集朝野礼敬于一身,起高傲之心,有失道行,因此我才能附着你身。现在蒙迦诺迦尊者慈悲,以三昧法水洗我累世罪业,从今以后不再与你冤冤相缠。”

悟达国师听后,不觉汗如雨下,连忙俯身捧起清水洗涤,突然一阵剧痛,晕倒过去,苏醒时,膝上的人面疮亦已不见,眼前也没有什么西域异僧。

参禅悟道,虽然明心见性,但轮回因果相报,却历历分明,谁也逃脱不了,报应有所谓现报、生报、后报,但不会不报。

三生石上旧精魂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了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了3年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3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13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3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李源再也没有心思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13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三生石上旧精魂(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

赏月吟风莫要论(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过去了);

惭愧情人远相访(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访我),

此身虽异性长存(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住问道:“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面的日子。”随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事茫茫(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山川寻已遍(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

却回烟棹上瞿塘(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再过3年,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推荐李源是忠臣的儿子又很孝顺,请给予官职。于是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这时的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80岁。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来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三生石”。

“三生石”在中国社会极有名,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顽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人们对前世与今生的信念,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嘴里芹菜的香味

黄山谷是江西省修水县人,他高中进士以后,被朝廷任命为黄州的知府,就任时才26岁。

有一天他午睡的时候做梦,梦见自己走出府衙到一个乡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婆,站在家门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口中还叫着一个人的名字。黄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热气腾腾好像很好吃,不自觉端起来吃。吃完了回到衙门,一觉睡醒,嘴里还留着芹菜的香味。梦境十分清晰,但黄山谷认为是做梦,并不以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梦到一样的情景,醒来嘴里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起身走出衙门,循着梦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门外,敲门进去,正是梦里见到的老妇,就问她有没有摆面在门外,喊人吃面的事。

老太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辰,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这样喊她。”

“您女儿死去多久了?”

“已经26年了。”

黄山谷心想自己正好26岁,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于是再问她女儿生前的情形,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太婆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以前喜欢读书,念佛吃素,非常孝顺,但是不肯嫁人,到26岁时生病死了,死的时候对我说她还要回来看我。”

“她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黄山谷问道。

老太婆指着一间房间说:“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我给你倒茶去。”

山谷走进房中,只见房里除了桌椅,靠墙有一个锁着的大柜。

山谷问:“里面是些什么?”

“全是我女儿的书。”

“可以开吗?”

“钥匙不知道她放在哪里,所以一直打不开。”

山谷想了一下,记起放钥匙的地方,便告诉老太婆找出来打开书柜,发现许多文稿。他细看之下,发现他每次试卷写的文章竟然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

黄山谷这时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亲,老家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于是黄山谷跪拜在地上,说明自己是她女儿转世,认她为母,然后回到府衙带人来迎接老母,奉养终身。

后来,黄山谷在府衙后园植竹一丛,建亭一间,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题像赞曰: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为他自己的转世写下了感想,后来明朝的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山谷这样的大文学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

学会布施

人们常因贫穷而产生恶毒之心,那么贫穷的根源究从何来呢?

它就是从贪得无厌而不肯布施修福,以致换来贫穷的下场。

就像我们虽有很多的钱财,却不懂得拿去投资、储蓄,等到山穷水尽时,我们就成了贫穷的俘虏。

懂得布施,就是离苦得乐的良方灵药。

你有七种东西可以施舍

有一个人,因为事事不如意,跑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

他说:“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快乐,这是为什么?”

佛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

他又说:“可我已经是身无分文,我用什么来布施!”

佛又告诉他:“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颜施,你可以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心施,敞开心扉,诚恳待人;

第四,眼施,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第五,身施,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第六,座施,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

第七,房施,将自己空下来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休息。”

佛最后还说,无论谁,只要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随形。

布施应当细水长流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100两银子。他说以此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功德香火钱。”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道:“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佛教还有什么护法长城呢?”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如何渡难关:智慧

    如何渡难关:智慧

    本书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重点讲述佛家的慈忍精神,而且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列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事物的两面、去除而后有、小不可轻、藏的大用等等。这些智慧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人们确实能增进生活信心和转化困境的勇气。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佛法与义理

    佛法与义理

    《佛法与义理》讲解佛教对命运、神通、知见、行为、因缘、因果、空有的看法,还分别谈了佛教奇理谭、佛教的真谛、佛教的特质是什么、佛教的忏悔主义、佛教的慈悲主义等问题。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热门推荐
  • 大秦第一吏

    大秦第一吏

    在大一统即将到来的前夜,大秦咸阳城里,一位工科学霸穿越为四百石吏之子,开始了他神奇之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鬼为宝宝寻娘

    小鬼为宝宝寻娘

    凌子的圈子:有时间的进来逛逛吧,嘿嘿!(若是作者,更要进哦,哈!)圈子连接:http://m.pgsk.com/小鬼系列文之《小鬼为宝宝寻娘》******——————————醒来第一眼…“你是谁?干嘛睡在我身边!”“你说呢?连自己丈夫都不记得,看来你病的不清。”“草?我怎么会有你这种鸟人丈夫,别给我瞎说,滚,给老娘的滚出去。”“你没看我们两身上都是啥?我能胡说吗?”低头仔细一看,本姑娘昏袭…再度醒来…“娘,你醒了!”“你在叫我吗?”“对啊,爹叫我转达给娘听,别睡懒觉,要不然他会继续陪你干昨天晚上的事情。”“陪我干昨天的事情?慢,小孩,你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你,还有,你爹是谁?”“我爹就是他啊,爹…”抬头一瞧,天地在旋转,再度昏袭…★醒来就是一丝不褂的跟一个陌生男子睡在一起,后冒出一个小娃来认她当娘;天呐,她一定还在做梦,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更可悲的是,没结过婚、没生过孩子的她,就被眼前这个看上去,不知道像什么的男人逼着背负照顾小娃和他的责任。她不活了,那有这样的世界,居然不分清红皂白就乱栽赃名义给她…这还少事,居然还被那对父子给利用,明知道他们是在利用,却傻忽忽的还为了他们父子放弃回自己的家的念头……她中邪了吧,要不然怎么会同意去当他的娘,做他的妻子呢!★☆★☆★☆★☆★☆★☆★☆★☆★☆★☆★☆★☆★☆★☆★★☆★☆★☆★☆★☆★☆★☆★☆★☆★☆★☆★☆★☆★☆★☆★☆★☆★☆★☆★★☆★☆★☆★☆★☆请继续关注本人之作:★★最新作品:穿越文——《真假夫君》——现代文——《美男属于我》——这作品是凌冒着危险,大胆的创作,希望各位要是看了,可别埋怨凌!!!!穿越文——《小鬼的宠爱》(完结文)青春校园系列——《彩色羽翼》http://m.pgsk.com/info/m.pgsk.com(完结文)现代都市系列——《爱上帅气哥哥》(完结文)穿越时空系列——《穿越之煌龙传说》(完结文)凌为各位推荐下友人的佳作:零的小白文——《娘子两岁半》很不错的,偶自己也有追着看呢,值得期待哦!古怪——《我不要穿越》一部与人之争,与鬼拉扯的可爱文文,值得各位去欣赏的呢!!!咖啡姐的《魅囚凰》虐文——偶有追,不错,各位也可以去欣赏一下!小怜怜的《律政俏妈咪》——
  • 逸辰不染

    逸辰不染

    他说:“你若愿当皇后,我便许你凤霞披冠;你若不愿,我便宠你一世如初!”我本欲说我不值得,但还未开口,耳边又响起他坚定的声音:“不染,等我回来……”……战场上,他一袭紫衣带血,我手执染血的蓝玉冰鞭,周围是一片厮杀声,我们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四目相对。他双目带着腥红,一脸痛苦的质问我:“为什么?”我面无表情,如同冬日的寒冰一样,不带半点感情:“你伤了小哥哥,我便杀了你……”……“逸辰,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不奢求你的原谅,但是你不要恨我好不好?”我哭着喊着。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姑娘,你认错人了吧?我为什么要恨你?”闻言,我嘴角尽量扯出一抹笑容,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很慌张:“逸辰,别开玩笑,你怎么可能会不认识我呢?”“姑娘叫什么?”他未答我的话,反而问了我的名字。我迫不及待的告诉他:“不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不染呐!”“那姑娘的名字跟在下倒是有缘!”他依旧浅笑着。“对对对,是有缘,你看,你叫‘逸辰’,我叫‘不染’,一层不染,多好的寓意啊!”这是以前他对我说的话,只是当时的我并未放在心上。“姑娘误会了,在下是想说,这世上从来都没有‘逸辰不染’……”
  • 重生逆袭,恶魔总裁别过来

    重生逆袭,恶魔总裁别过来

    她是夏家千金,婚前被亲妹与未婚夫背叛,爸爸背负巨债,为了还债她进入了暗黑组织成了职业杀手。五年来遭受非人的折磨,本想完成最后的任务便可重获自由,任务完成后遭到了组织的杀害。重生后,她是黎家的千金,双胞胎中的姐姐,黎昕诺,好吃懒做的肥胖花痴女。经历上一世的悲惨这一世她要卷土重来,运用信息资源来个资源整合,金钱帅哥统统跟着她团团转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折尘记

    折尘记

    乞丐一姐日常上班打卡,看着街头那个一身锦衣绸缎宝衣华冠的白衣少年眼睛都直了,我的乖乖,今日份的小肥羊终于是到点投放了,谁知这小肥羊还挺识相,算了,看你是个瞎子的份上姑奶奶就勉为其难的顺道罩罩你这孤苦无依的小肥羊吧!一个出生钟鸣鼎食,一个师从玄门名家;一个敢护,一个敢惯。“沈仙师,沈仙师!折折那丫头又把我儿子打了一顿,现在还躺在床上爬都爬不起来,您可得好好管教这丫头啊!”“不好意思啊,阿婆。她?我惯的,您请回吧。”这是一个原以为是你渡我,结果实际是我渡你的故事。
  • 性与性格

    性与性格

    本书是一部涉及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的西方学术名著。作者对男女不同性别在精神上的差异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妇女解放问题有深刻的见解。
  • 皎月终与星相伴

    皎月终与星相伴

    五年前,因为一场误会,苏韫清出国留学,宋安乐也成了别人的女朋友。再次相遇,宋安乐和他本以为成不了恋人还可以做朋友,结果一句好久不见都没说完,那人就离开了。后来宋安乐嫁给了苏韫清,有一天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情:“那天在机场,我给你说了一句好久不见,本来想着我们至少还是朋友,给你打声招呼结果你连头都不回就走了。”结果苏韫清生气了:“谁要和你做朋友,我可从来没有那你当朋友,你只能是我的另一半。”宋安乐:“……”
  • 唐颂天下

    唐颂天下

    阴差阳错来到大唐被误会为谪仙降临,王伦就顶着谪仙的名头到处造(zao)福(yao)天(zhuang)下(pian)
  • 难得的是你也爱我

    难得的是你也爱我

    刚才还如此轻佻的沈亦寒,此刻竟认真起来,问出了那句他一直在意的问题,“你是不是喜欢安阳?”“没有。”江庭染如实回答。沈亦寒这才满意的松开她,待她坐好,又不知廉耻的追问了句,“那你喜欢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