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000000020

第20章 有一颗清净心,你会更闲适(2)

春来百花香,秋来月色美。夏天凉风爽,冬天雪花飞。一年四季,看不完的良辰美景,赏不完的风花雪月。但是,“若有闲事挂心头”,就会被它蒙蔽,再好的良辰美景,也是形同虚设。

什么是“闲事”,闲事,就是烦恼和欲望。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我们剪断了绳索,解开了心结,去除了杂事后,就是《心经》所说的:“无心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妄想,究竟涅槃!”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欣赏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就可以充分体验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乐趣。如果你的心中阳光灿烂,还会有冬天的存在吗?

清净心

《维摩诘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心是净土,净土是心,离心无净土,离净土无心,心与净土不二。

懂得以智慧、慈悲来处理问题,心里就不会经常打结,心能清净,不管处身在任何的状况中,都可以保持稳定、自在的心境。

心净,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巧遇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欣喜地对她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并以香花供佛,依据经典,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这是应该的,每天我来寺礼佛时,感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一样的清凉,但是,一回到家中,就开始心慌意乱。请问禅师,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才能够在琐碎烦闷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后的花梗很难吸收到水分,鲜花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道理也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只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掉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这里所说的“心”并不是指身体的心脏,而是指无形的心性。如果心性多劫,便会生出诸多烦恼,密密染污,所以不净,故有种种之污秽现相。如水腐孑孓生,木腐菌霉生,水木不腐,方是好水好木,自无出孑孓菌霉,心断烦恼,便是净心,自无污秽现相。贪嗔痴灭,心则清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皆为净土,其心若不净,皆是秽土,净秽在心,不在国土,发心向佛道,是生净佛国土。

世间的污垢与清净,只是心中所起的分别之心。没有污垢之想,又没有清净之想,心中才不会有贪恋与忧苦。因此,静下心来,自我检视,自我学习,自我认识,像照镜子一样不时地反观自己,升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如诗云: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心清如水即是佛

一痴师太向三个徒弟宣布,要在她们当中挑选掌斋师。

掌斋师是看秧庵掌管膳食财务的神职,庵内几百号尼姑居士的饮食起居以及一应开销全由她负责。一旦师太圆寂了,掌斋师就自然接替师太,就任看秧庵的当家师。看秧庵的前任掌斋师是一痴师太的师姐,法号一傻,3年前就圆寂了,掌斋师由一痴师太自己兼任,因此掌斋师一职实际上空缺了3年。现在,一痴师太要挑选新任掌斋师,也就意味着她要挑选当家师的接任人了。这让徒弟慧明心里暗暗地感到高兴。凭着师太平时对她的喜爱,掌斋师非她莫属,这在看秧庵里的尼姑居士们看来,简直就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连慧明自己也认为师父一定会选中自己担任掌斋师。

在这座看秧庵里,慧明待了15年,也就跟了一痴师太15年,天天打坐念经,潜心修行,简直就是一痴师太的影子。她对佛家经文不仅熟背如流,而且领悟得既快又准,师太对她的这份悟性是极为赞赏的。为此,慧明也在心底里感到一丝甜甜的自豪。

相比之下,20年前就进了看秧庵的大徒弟慧清,尽管练功打坐、念经修行比慧明刻苦,也能领会一痴师太的点拨,但比起慧明灵光的快速反应来,还是要逊色一些。为此,一痴师太没有少责罚慧清。

再看小徒弟慧悟,简直就是一个木瓜。她身世凄惨,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路旁,幸遇一痴师太路过收留下来,这才在看秧庵长大。她平时也不太说话,一副木讷的样子。

一次,师太问她们三个师姐妹:“本庵为何称看秧?”慧清想了半天才回答:“世上草木,皆自秧苗始,不加看护,岂能茁壮?”慧悟则在师太的一再追问下才回答:“在我佛眼里,我永远是秧。”只有慧明回答得最快:“世上万物,莫不经风霜历寒暑,否则难以成器。佛家子弟不经磨难,怎能修得真身?”师太听了慧明的话,就微微点了点头;听了慧清的话,没作任何反应;听了慧悟的话,居然把眼睛闭上念起经来。

一痴师太与众尼姑居士们约定,三天后在庵里当众挑选新任掌斋师。尼姑居士们都认为师太是在走过场。慧明自己也认为师父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直接指名不就得了?但师父既然要她们三个师姐妹站出来挑选,那就还是得做些准备,否则被师姐师妹抢去了掌斋师,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三天后,一痴师太把全庵的尼姑居士召到了庵堂里,观音大士的塑像坐在莲花蒲团上很慈祥地望着大家,师太用与观音同样的姿势坐在观音大士塑像前的蒲团上。她闭着眼睛,默念了一阵,又突然睁开眼睛说:“开始吧!”

慧清上前,捧着一碗清水献给一痴师太:“掌斋如掌水。”师太接了,放在座旁。

慧明上前,献上一碗饭:“斋饭斋饭,斋即饭,饭即斋。”师太也接了,放在座旁。

轮到慧悟,却见她空着手上前,朝师太打个躬就退下。

师太问:“慧悟,怎么不说话?”

慧悟缓缓地转身,轻声说:“斋在心,饭在心,水也在心。掌斋即掌心。”

一痴黯然无语,旋即起身:“慧悟,从今天起,由你担任掌斋师。”

整个斋堂一时都呆了。

慧明吃惊不已:“师父,我……”

一痴目光深邃地看着慧明,语意深长:“心清如水即是佛,了无牵挂佛无边……”

我们要想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我们要想成佛,就是成就大智大觉。从哪里做起?即从心地清净做起。心里不清净,这就是障碍,这就是烦恼。

佛性本来清净

明朝有一个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烧香拜天。这是中国的宗教——拜天,反正佛在天上,神、关公、观世音……都在天上。管他西天、东天、南天、北天,都是天,所以他拜天,最划得来,只要一炷香,每一个都拜到了。这人拜了30年,非常诚恳。

有一夜感动了一位天神,站在他面前,一身发光发亮。还好,他没有被吓倒,这个天神说:你天天夜里拜天,很诚恳,你要求什么?快讲,我马上要走。这个人想了一会儿,说:我什么都不求,只想一辈子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穷,多几个钱可以游山玩水,没有疼痛,无疾而终。这个天神听了说:哎哟,你求的这个,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要官做的大,财发的多,都可以答应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没法子给你。

要说一个人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有钱用,世界上好地方都逛遍,谁做得到呢?地位高了,忙得连听《金刚经》都没有时间,他哪里有这个清福呢?所以,清福最难。涅槃翻译成寂灭,虽然包含了清福的道理,但是一般人不大容易接受。实际上,涅槃是一种境界,就是“长乐我净”的境界,是一个极乐的世界。那才是“我”,我们生命真正的“我”。

清福难享,这是一种哲理。正因为难以享清福,因此也就只好降低“福”的标准了。幸福在不同人的眼里标准是不同的,人与人是不可比的,也是无法相比的。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自己拥有一个率真的快乐心灵、知足的心态就是拥有一个幸福的世界。虽然没有多少金钱,没有任何权势,没有多大的声名,但在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努力做到拥有平凡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心态,争取每一天的日子都能在快乐中度过,这就是享清福。

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当年,禅宗四祖道信将衣钵传付与五祖弘忍之后,离开了黄梅双峰山,单人轻舟,顺江而下,不一日,到达了白下(今南京辖区内)。他弃舟登岸,来到了五色祥云笼罩的牛头山幽栖寺,道信大师问寺里的僧人:“这里可有修道的人?”

一个僧人听得道信如此之问,不高兴了,乜斜了他一眼,悻悻地说道:“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的人啊!”

四祖道信一笑:“啊,你说,哪个是修道的人?”

这位老僧想了想,恍然大悟似的一拍膝盖,说:“嗨,我想起来了!从这里向深山更深处走十里,有一个名叫法融的僧人独自住在那里。由于他整天只是坐禅,看见别人从不理睬,更不站起来迎接,所以大家都叫他‘懒融’。据有人看见,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衔花的神异。莫非,你找的是他?”

果然是懒融,他对四祖道信的到来视而不见,依旧端坐如故。四祖问他呆坐着干什么?他说观心。四祖不动声色地说:“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对这个学佛参禅的重要话头,法融无法应对,便乖乖站立起来。当他得知问话者是大名鼎鼎的四祖道信时,连忙施礼。

山里已经十分清静了,但四祖却非常奇特地问道:“除了这里,还有更安静的地方吗?”

法融不明四祖此话中的玄机,竟将四祖引到了他安歇的草庵——他认为更清静的地方。

这故事四祖问了懒融两个问题,均蕴涵着凛冽的禅机。“观是何人,心为何物?”如同怀让开示马祖一样,磨砖不能成镜,观心岂能成佛?

第二个问题,“除了这里,还有更安静的地方吗?”四祖实际在说,你法融日夜劳神费力将自己限制在清静中,正是为了所谓的清静而忙得不亦乐乎,热闹非凡啊!心灵的真正清静,不在于外境的清静与热闹,而就在我们的内心。

宁静平和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

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静是宇宙雷霆之力

长沙和尚一日在山中小径信然漫步,兴致盎然。

回到寺院门前时,首座问道:“师父,你到哪里去了?”

长沙答道:“到山里散步去了。”

首座又问:“去到何处?”

长沙随吟一偈:“去随芳草,归逐落花。”

何等悠然自得的游戏三昧的无心化境。这种境界超越了无功用、无作之作的境界。

首座又道:“真是春风得意,长庭信步啊!”道得极为真切,可见底蕴不浅。

长沙答道:“胜于秋露滴荷叶啊!”答得也极为巧妙,暗中压过了首座自以为得意的底蕴。既舒心,又自然,一个与美好的自然化为一体的禅师形象活脱脱呈现在我们眼前。

宁静不是退却,也不是放弃,而是一种静观其变然后出手制敌的策略。冷静地处事、生活是一种达观的哲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是一种貌不惊人的大智慧。

身静是末,心静是本

烈日炎炎的夏日,老和尚正给小和尚讲佛理。

老和尚说,心头火烧毁的往往是自己的心,所以要制怒。“心静自然凉啊!”老和尚讲。

老和尚刚刚讲完佛理,小和尚便虔诚向老和尚请教:“师傅,刚才你讲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心静自然凉啊!”老和尚说。

“心静之后是什么?”小和尚又问道。

“自然凉。”

“什么是自然凉?”

“心静。”

“哦,心静自然凉。”小和尚小声念道,接着他又问:“师父,自然凉前面是什么?

“心静。”

“心静前面是什么?”

“心静前面已经没有了。”老和尚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哦,心静后面是什么?”

“自然凉。”

“自然凉?自然凉前面是什么呢?”小和尚不停地问。

“混账东西!你这哪里是讨教,分明是在胡闹!”老和尚气不打一处来,额头已经全是汗了。

平常心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工作生活,只要能保持一种淡泊清静的心境,守住一片温馨的宁静,就能够理智、从容,就会发现人生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生活时时有温馨的笑靥。

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

慧能离开弘忍后,在岭南老家隐居修行了十几年。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八日到了南海,住在法性寺。法性寺中有位印宗和尚,正在讲经,慧能也常去听讲。

有一天傍晚,一阵风吹动了幡。有两位僧人触景动议,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各执一端,很不相契。

慧能听了,开导他们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

恰好,印宗听到了慧能“心动”说,也颇感震惊,就把慧能请到自己的室内,询问“心动”的根据。慧能谈了自己的见解,印宗大为佩服,不禁问道:“行者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你师傅是谁?”

慧能就把他在黄梅求法的经过如实告诉了他。印宗听罢忙行弟子礼,想拜慧能为师。慧能当然婉转拒绝。印宗再讲法时,对座下众人说:“我虽受了具足戒,都还是位凡夫,今天我遇到一位肉身菩萨。”说着向慧能指了一下。

正月十五,印宗召集当地名僧大德,亲自为慧能剃度。原来慧能得了法衣后,遵照五祖的嘱咐,一直保持行者的身份。慧能受戒后,就在法性寺里弘扬东山法门。

风吹幡动,风动、幡动都不对,是因缘和合所以动,但是这种动只是动的幻象,因缘和合决定了动的真实性在于人的判断,在于心的感受。因此,只有“心动”这一点才是最真实的。由此推来,大千世界本无所谓动无所谓静,一切全在人心的感受。

既来之,则安之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道场。

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为最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上视。

某年,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引导的卓成禅师道:“老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回答道:“喔!那尊佛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

信徒听后,很好奇地又问道:“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又不飞去呢?”

卓成禅师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再问道:“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禅师回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卓成禅师随意的回答,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一动不如一静”,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多么肯定的生活。人,在动的世间,没有一刻的宁静,就是睡觉的时候,独头意识都会起来活动,所以才有梦,静中的境界才是广大的、平等的;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的、富有的。

倾听内心的声音

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大声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出他那只心爱的手表。

许多伙伴也提了灯,与他一起寻找。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等这些人去吃饭的时候,木匠的孩子悄悄地走进屋子里,没一会儿工夫,他居然把手表给找到了!

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是怎么找到的?”

孩子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一会儿,我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同类推荐
  •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畔,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吉林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妙因寺史话》一书,作者根据历史档案、地方文献资料的记载,通过对当地实地调查,详细记录了清初藏传佛教传入前郭尔罗斯后,妙因寺的兴建、传承、毁坏及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妙因寺活佛的转世和影响,以及重建后的妙因寺寺庙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壁画艺术等。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十善业道:洗心禅2

    十善业道:洗心禅2

    佛教中讲究十善业道,而何为十善业道,简单说来即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此观念对于我们平凡人修身养性,把握幸福人生有何启示?本书中,贤宗法师心怀慈悲,娓娓道来,用自身所悟为读者宽解心中疑惑,助其获得快乐人生。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热门推荐
  • 北大微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

    北大微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

    古代中国的先民,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居住的地区就在天下的中心,观察太阳在地上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确认这一点。但古代的神话中又讲,“日下无影”的地方才是天下之中。同样的问题,不仅中国有过,在印度,在巴勒斯坦也都有过。这是想象,还是神话?它怎么又会与古代的天文观察有关?其中是否还有更多宗教的或者政治文化的意涵?讲演者将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的材料,提出这些问题,不指望得到肯定的结论,但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 Curious Republic of Gondour

    Curious Republic of Gond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神武傲娇系统

    神武傲娇系统

    天空的血月,神秘的妖域。这一切,为什么像是被别人安排好的。杨凌寒带着自己的信念,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战场之旅。“如果人妖两族,必有一族凋零,那就让我来为这个选择,做一个满意的回答吧。”杨凌寒
  • 高空之境Ariakeno

    高空之境Ariakeno

    《高空之境》前传——《高空之境:破晓行动》。遥远的未来,核威胁解除后,各方势力混战。十八岁的君主立宪制公主唐洛晨有机会得以接触外界,从此踏上了与战火接触的外部世界。和兄长唐洛潇、青梅竹马罗璟文一道开始了一段波折惊险的征途。战火结束后,他们留下的,不只是和平,更是神秘的云神壤——CloudGodSoil与奇幻的代码异世界——BTSKI......
  • 忆往初,化清风

    忆往初,化清风

    那一天,他在梦中重新开始自己的前世……“你前世负了一人,重新开始,望不负她”后来,遇见了她……年少轻狂,老后,只是想听一句“你回来了”罢了……终是我负了你……若是能重来啊……『前期发糖,后期高虐』『女扮男装』友情提示:[接受不了后期虐文的,慎入]
  • 灵纹魔尊

    灵纹魔尊

    他被自己最挚爱的人,自己最好的兄弟联手杀害,死于非命,转世重生,血誓杀回,一路坎坷波折,经历过爱恨情仇,迷茫过酒肚断肠,那风风雨雨,淬炼了他意志更加坚韧不拔,觉醒时,风云变,练神体,造神魂,身带阴阳掌轮回,五行任我造万物,逆天噬神血刃敌,尸骨成山君踏顶,俯视苍生任我行!
  •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特此声明:女主腹黑,逐渐往全能方向发展,坚决不虐女主,女主无敌。****身为庶女,处处不受待见,连丫头婆子都敢给她脸色看!身为庶女,爹忽略娘不在,大娘欺负姐姐踹!身为庶女,被放狗咬被推入河,生死垂危还不给药!身为庶女——凭什么啊!才九岁,容易么!睁开眼,商墨真替身体的主人打抱不平。既然穿来了,不好意思,祸害遗千年,是时候风水轮流转。她向来活得很邪恶,拽得很低调。老戏码是吧,她配合着演啊!陷害是吧,她熟啊!设圈套是吧,她擅长啊!下毒是吧,握手握手,有研究啊!商府上下吓得瞠目结舌,懦弱温顺的七小姐何时变得如此深藏不露了?***********yy文分割线************【一句话语录】商墨:“我的理想是做一只米虫,如果有时候太拽太邪恶太锋芒毕露了,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丫的把姑娘我惹毛了!”孟陵狂:“这个世界很大,总有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就在那看着你。”明祁寒:“竟敢偷到帝王殿来了,小淫贼,莫非你已想通,只有朕才养得起你这只大米虫?”【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奶娃娃踩倒别人和扑倒别人的故事。风流潇洒恶毒耍乍,要从娃娃抓起。----------新文推荐----------《藩王的宠妃》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