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聪把袋子拽了起来,这是一个黑色呈方形的袋子,上面的搭扣有些腐烂了。他拿起来又翻了翻别的地方,确定没有其他的东西,就出去找另外三个人。
黄毛在船的底层查看,看到姜聪过来,打着手势招呼他。
姜聪过去以后发现,下面的仓库里放着许多枪支弹药,数量十分惊人。甚至还有一些巨大的炮弹堆放着,上面已经生了锈,如果全部爆炸的话,估计会把这片海域都炸开花。
黄毛拿出量尺递给姜聪,姜聪会意,接过尺子来到弹药的一侧,黄毛量好数据后,记在手臂上的记事板。又看了一下弹尾刻着的标号,大概数了一下数量,就招呼着姜聪出去。
此时鹰钩鼻从船的另一侧过来,表示自己什么都没有发现。
三个人转头去找陈凝,找了一圈才发现,陈凝正在研究船体外侧的标志。见三个人出来后,打着手势询问是不是可以回去了,三个人纷纷表示已经查看结束。于是几个人开始上潜返回。
上潜到一半的时候,姜聪看到自己的气瓶,已经亮起了警示红灯。他开始有些慌张,但是想到黄毛说的,不论发生什么,一定都要冷静。于是他压制住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继续上潜。
终于浮出水面,姜聪松了口气,摘下面罩上了船,他把找到的东西递给姜拓。
姜拓接过来,打开袋子。这是一个很老旧的包,但是密封性很好,只有少量的进水。姜拓拿出里面的东西,那东西外面用羊皮纸裹了好几层,打开后发现是一个本子。
本子有些进水,不过上面的字却都在,纸张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翻开本子,里面全部都是英文,只是姜聪几乎看不懂。他的英语虽然达不到一种母语的境界,但是好歹也不差,可却一句话都不明白。
“我怎么看不懂啊?”姜聪问道。
“你看不懂很正常,我也看不懂,这上面应该是拉丁文。”姜拓小心翼翼的翻看着本子说。
陈凝已经把相机里的照片传到了电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走过来。
姜拓把本子递给她,陈凝接过来看了看说:“嗯,不错,这是拉丁语。”翻了几页就放了下来,对姜聪他们说,“先收拾一下吧。”
几个人各自回去收拾。姜聪冲了冲身上的盐之后,就来到二层甲板上。此时陈凝已经换了一个吊带和长裤,身上披着一个驼色的围巾,坐在沙发上翻看着那个本子。
姜聪走到陈凝斜对面坐下,偷偷看了看她的手臂。上面的皮肤完好如初,仿佛在沙漠里从没有割破过。再看她的手腕,洁白一片,什么都没有。
难道是自己当时太渴了,所以出现了幻觉?姜聪想着,不由得直直的盯着陈凝的手。
察觉到姜聪的目光,陈凝看了他一眼:“有事?”
“哦,没什么。”姜聪有些尴尬的收回目光,抬手蹭了蹭鼻子说,“我就是想问问,本子上写的是什么。”
话音刚落,姜拓和李虎端着热茶跟饼干上来了,黄毛和鹰钩鼻也收拾完走了过来。刚刚的潜水时间有些长,几个人都有点冷,于是抱着热茶喝了起来。
陈凝喝了几口水,问道:“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我在下面的船舱里发现了十六枚炮弹,还有二十几把枪支和弹药。炮弹外表已经生锈,上面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记。”
陈凝听完黄毛的叙述,想了一下,然后对鹰钩鼻说:“把聋五叫来。”
很快,聋五上来了,陈凝让黄毛把刚才的话重新说了一遍。聋五听完皱眉思考了一会,又详细的问了黄毛,炮弹的形状和尺寸,再次陷入了思考。
过了好一会才问:“有照片吗?”
黄毛一听,把他拍的照片传到手机上,拿给了聋五。照片并不是很清晰,李虎在一边直接讽刺他:“你这什么摄影技术啊?用脚拍的吧。”
“你行你去拍,我不拦着。再说了,我是潜水大师,又不是摄影师。”
“拉倒吧,就你还大师,你要是大师那我……”
没等李虎说完,聋五说道:“这应该是英国的。”
“我去,这你都能看出来?”李虎把脑袋凑过去,看着上面的照片,摇摇头。
聋五点头说道:“嗯,根据照片和黄毛的描述看,这应该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所使用的。根据炮弹后面的信息和弹头的形状,我猜这应该是12英寸被帽尖头通常弹。不过我不是很确定,还有其他照片吗?”
陈凝一听,把电脑递给聋五,聋五一张一张快速翻看着,看到其中一张的时候,停了下来。
他把照片放大以后,确定的说:“这就是英国的沉船,这个锚的底部是尖的,这是英国船锚的特点。”
姜聪的大脑快速的过滤着信息,一边想一边皱着眉头问:“也就是说,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有英国军队的船只在这里沉入海底。英国人当时……打仗已经打到这里来了吗?”
“他们不是来打仗的。”陈凝喝光杯里的热茶说,“他们也是来找利莫里亚的。”
“你怎么知道?”李虎的问题脱口而出。
陈凝拍了拍手中的本子说:“这上面写的。1905年,一只英国的船队来到这里,负责寻找利莫里亚。这支船队中,有一个是英国的将领,这里没有明确的记载他的姓名,只是用中将来代称。
这次探索的发起人,本子里也没有提到,只是用老板来代替。不过字里行间能看出,这是一个极其有钱的富商。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寻找利莫里亚。只不寻找过途中,船队里的这只船触到了暗礁,沉入海底。”
“你的意思是,这是皇家海军利用富商作掩护,寻找利莫里亚?”姜拓听完以后问道。
陈凝摇摇头:“还不能确定。不过我个人认为,与其说皇家海军用富商作掩护,不如说富商利用皇家海军中的将领,把军队的船只私自开出,作为此次探险使用。”
“那也太腐败了!这都能随便借出来?”姜聪不相信的说。
“具体的情况我们还不知道,一切都只是猜测。不过,我想未必是借用军舰,有可能只是用一些剩下的船只,而船上恰好载着弹药。”
李虎想了一下,又说:“不对不对,肯定弄错了。你刚才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1905年。”
“那不对,照你这么说,这本子在海里泡了一百多年了,这都没烂,上头的字还有?”李虎像是打假办一样,说出自己的怀疑。
陈凝把本子递给李虎说:“这个本子上的纸张,使用特殊皮质材料制成的,上面的字应该是碳铅写的。再加上本子外面有羊皮纸和皮包,所以才使本子的损坏降到最低。”
“但是,1905年,那么早就有人去海里找宝藏了吗?”黄毛也好奇的问。
李虎一听,接了话:“我说你他娘能不能有点历史常识,你不知道郑和下西洋吗?那还是明朝呢!”
“你他娘才没文化。人家下西洋是去外交又不是去找宝,那是一个性质吗?”黄毛也不甘示弱。
姜拓在一旁回答:“其实潜水寻宝很早就出现了。公元前400多年,希波战争中就有人利用屏气潜水的方法进行寻宝。《史记》中也有‘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的记载,所以‘泗水捞鼎’也是汉墓中出现最多的壁画之一。
后来,在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下,西方人对于海底的探索更加频繁。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富商们对于海底宝藏的探寻和收藏兴致大涨。所以1905年,有人来寻找利莫里亚,是完全有可能的。”
姜聪一听,看着桌上的本子问:“那他们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