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7000000006

第6章 磁州煤矿的失败和开平煤矿的初步成功

磁州[1]煤矿和开平煤矿大致在同一个时期开办,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相同的经营目标及方略,都归属于直隶管辖,都是李鸿章领衔创办的。但是,磁州煤矿没等到正式出煤就停办,开平煤矿却获得成功并奠定了开滦百年基业。导致这两种结果有多种原因,追溯这段历史可以总结企业经营的经验教训。

光绪元年(1875)四月间,李鸿章领旨试办磁州煤矿,随后朝廷“屡次委员[2]往查磁州煤铁”,但不久就“中止”。“旋闻滦州所属之开平镇煤铁矿产颇旺”[3],李鸿章遂于光绪二年九月十八日(1876.11.3)“面谕”唐廷枢,让他去勘察开平煤铁情形。次日,唐廷枢便乘坐小轮船从天津大沽出发到开平勘察,随后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光绪四年六月二十五日(1878.7.24)开平矿务局正式成立,1881年秋正式出煤,当年达到3613吨,次年日产煤600—700吨。

两矿的三个相同之处

第一个相同之处:磁州煤矿与开平煤矿创办时间虽然相隔一年多一点,但都属于洋务运动初期,都是受那个时代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而开办的。

第二个相同之处:两矿生产方略均为煤铁并重,都被要求挖出煤以后,还要用煤来炼铁,从而搞“成龙配套”的“大而全”煤铁企业。李鸿章洋务派具体的要求是在磁州挖出煤炭后“就地设机,铸生铁、冶熟铁,并压铁成片,引铁成丝,以备制造之用”;对开平煤矿的最初要求照样如此,所以唐廷枢给李鸿章的报告中说,“拟于直隶开平设局,名曰‘开平矿务局’,专为开采开平一带煤铁等矿,并就地熔化等事,余外生意概不掺越,以专经营。”这似乎已把采煤和炼铁当成了密不可分的同一件事情。接着又说:“拟先开一煤井,建生铁炉两座、熟铁炉二三十个,并锤铁、拉铁机器备全”。

第三个相同之处:两个煤矿都是资金严重不足,都需要到国外购进挖煤炼铁的机器,且开办铁厂的实际费用都成了支出大项而高于采煤的支出。磁州煤矿创办时计划筹资30万两白银,用其中13万两购买英国的挖煤机及熔铁机器,后发现光购买熔铁机器就远远超过全部计划资金;开平煤矿创办时,唐廷枢“拟集资80万两”。后来算出购买制铁机器需30万两,还不算盖炼铁用锅炉厂房及铺设小铁路,总之仅“开办铁工”一项就得需要50万两以上。这炼铁的任务对磁州煤矿和开平煤矿来说,都同样是沉重不堪的大包袱。

两矿相同之处主要是这三条,那么不同之处呢?换句话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矿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两矿的四个不同之处

第一,地理位置的差异。

路途远近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直接关系到开矿的成功与否。李鸿章兴办煤矿最初的意图在于除去挖出煤就地炼铁外,主要还是解决天津机器局、上海制造局等沿海的工业以及港口之轮船炮舰急需煤炭的问题。天津是耗用煤铁的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天津距开平近,而距离磁州却要远很多,按照李鸿章的说法这是磁州煤矿失败的首要原因。

光绪七年(1881),李鸿章在奏折中追忆磁州煤矿的情形时说:“磁州煤铁运道艰远,又订购英商熔铁机器不全,未能成交,因而中止。”也许由于是给皇帝的奏章,不便于详细剖析吧,所以有许多问题这个负有领导责任的李大人并没有说清楚。磁州既然距天津“运道艰远”,那么当初决定在磁州建矿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这个首要问题吗?他接着说磁州煤矿停办不久后听说(旋闻)“开平镇煤铁矿产颇旺”,这样说就更有问题了。47年前,道光皇帝就知道开平煤田在开采,唐廷枢来考察时也见到了不少正在开采的煤窑,而且小有规模。如果说李鸿章等舍近求远到磁州开矿,是在不知道“开平镇煤铁矿产颇旺”的情况下去的,那么洋务派们也太官僚了,开矿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做仔细调研,就冒失地在遥远的磁州筹资建矿了。

有史学家说,李鸿章舍近求远是听信了英国人海德逊(即菴特生)的话。海德逊1869年描述说从开平到天津的道路很难走,“煤窑窑主和车夫们都索价较高。”他计算开平煤运到芦台再运到天津的费用,“最低的价格在天津将为十两九钱五分三厘一吨,还没有包括厘税。”1874年春,海德逊到磁州踏勘。磁州之漳河、滏阳河、芒牛河三大河流穿境而过,水上交通运输尚可。所以,海德逊认为磁州“虽距津远,而由水路运载……甚便”。他将两地情况“禀知中堂”李鸿章,李听后有了开采磁州煤矿的打算。殊不知海德逊的这个认识太肤浅了,磁州的运费要价低而开平的要价高,这只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以前土法开采时煤少可以靠水路运输,机器开采后煤多了主要还得靠陆路运输,否则就得整修从磁州到天津数千里的河道,这笔开销肯定也小不了。而且就算拓宽加深了河道,也未必能解决北方冬季结冰期水上交通断绝的问题。可惜的是,洋务派们当时并没有对这些情况认真分析。

后来的事实证明,开平煤矿因距离天津近且地势平坦,购买土地还比繁华的磁州价格便宜,所以修路挖河投资较少,这一切使得开平煤矿投资见效快、效益好。

第二,两地民情和社会状况各异。

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遇到的开矿阻力大小也不同。这一点李鸿章并没有用文字进行描述,但后来的史学家查阅了当时的报章资料,使我们能了解一个大概。据当时《捷报》记载,开矿消息在磁州一传开,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磁州民情哗变,因当地人民对于地方官府占用民地大为不满”。《申报》也报道说:“因欲用西国机器以开矿,故各滋事以冀抗拒焉”。老百姓认为机器开矿会破坏本地风水,当时风水先生之说在乡下“群然共信”,此外开矿还将占用耕地,从而破坏后代人的生计。洋务派和商人们对老百姓说:“使用机器实民之利赖,从此可大为挖取,而用人必多,是则一方必臻于丰盛,将见僻静之小村而亦得变为大镇矣。”他们觉得开矿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只是开始时这种好处不明显而已。如果是在今天,洋务派和商人们的说法和作法会被认为是招商引资搞发展,当然求之不得,但在那个时代却难以说服当地百姓,最终双方还是发生了地方民众与官府的冲突。

导致磁州这种哗变和冲突的结果,与其当地历史也有一定原因。查明朝时磁州本归豫(河南)省彰德府,滏阳河发源于磁州境内的神麇山,而直隶的邯郸、永年等县历来都以滏阳河水灌溉,雍正年间磁州壅闭上流,使下游邯郸、永年用不到水,这样一来两地就发生了纠纷。清政府为了解决矛盾,遂于雍正四年将磁州划归直隶广平府统辖,政府认为这样做会使滏阳河这块肉烂在同一个锅里,就打不起架来了。但是,矛盾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处于两省之交的地理位置和延续未决的矛盾发展,致使磁州境内教派、会党林立,争讼械斗时常发生。如有一年磁州大营村与邻近的曲沟村又因水利发生争执,“两造各执一词,屡经互控,案悬未结”,大营村赴京告状,一直告到了都察院。磁州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此复杂,也难怪李鸿章领旨试办磁州煤矿时导致“磁州民情哗变”了。

据查,在洋务运动初期,因为地方民众闹事儿导致煤矿流产的事情屡见不鲜,当时《申报》刊文说:“江宁之煤矿言明将开有日矣,旋闻官与商争而止;又闻乐平之煤矿言明绅民均愿开矣,旋闻委员与地方官不合而止。今岁又闻镇江之煤矿言明商民均愿开矣,旋闻邻县之绅士不愿而止;又闻广济之煤矿言明本地之民愿开矣,旋闻武穴之商民不愿而止”。

那么开平的社会状况怎样呢?据开滦档案馆存的《袁通报告》中说,开平矿务局的铁道也曾被当地老百姓扒走,因为他们说火车经过田野冒出的黑烟落到庄稼叶子上,影响了产量;而滦州煤矿住宅区的树木也曾被老百姓盗伐殆尽。但是,这些都是开矿很久以后的事情,早期则未见这样的记录,不像磁州煤矿开矿伊始就遭遇“民情哗变”。相对于十分繁华的磁州来说,开平当时地广人稀[4],矿井所在的乔家屯只有区区18户人家,与磁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闭塞荒僻,闹事的相对少一些,当然也有闹事的人,但肯定不多且容易对付,这就使得开平矿务局最初成功的路上少了很多绊脚石。

第三,体制的不同。

有资料显示,当时磁州煤矿是6座官办的煤矿之一,而开平煤矿是两座官督商办的煤矿之一,官办和官督商办二者管理体制大不相同。

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大体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种方式。其中官办就是企业投资与管理均由封建官府负责,官督商办则由商人投资,往往开办初期要垫借部分官款,由政府委派官员监督管理。至于磁州煤矿这个官办企业具体是怎样运作的,可能流传下来的资料不多,笔者无法查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开平煤矿的管理,注定要比磁州煤矿的灵活而先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开平煤矿是最早采用股份制的官督商办企业,经营销售等一切业务按买卖常规来办,其管理方式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尽管开平煤矿的股份制还不十分成熟和规范,也不能完全摆脱官方羁绊的阴影,但它的资金基本上来自股东,股东多少有一些权利,决不同于纯官办的企业那样呆板而活力不足。举例说吧,官督商办的开平矿务局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在社会上发动有钱人入股集资,而官办的磁州煤矿可能只有一条路,即伸手向清政府要钱,须知清政府国库空虚是没有钱的。就这一点,优劣立见。

第四,各自的办矿方略灵活度不同。

开平煤矿灵活机动而随时变更,而磁州煤矿相对死硬,这一点表现在对待“煤铁并重”方针的态度上。如前文所说,当时清政府急需煤炭和钢铁来富国强兵,所以李鸿章要求磁州煤矿和开平煤矿都要在挖煤的同时兼炼铁,在煤井附近设熔铁炉,用挖出的煤就地炼铁。挖煤和炼铁的机器也要一起向国外购进,希望搞成龙配套的煤铁一体化企业。这个想法本无可厚非,但建造铁厂的熔铁机器比挖煤机器昂贵,本来煤矿资金就不足,如果购买昂贵的熔铁机器,必然拖垮煤矿。另外,冶炼钢铁的技术含量要比挖煤高很多,炼铁的洋人技师本就十分难找,可洋务派们不懂业务,偏偏要煤铁一齐上,其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开平煤矿审时度势,煤炭先行,创办者唐廷枢等人对于炼铁则一开始就主张炼铁厂“宁可迟迟开办,不可草草误事”,所以开平煤矿一直没有购进熔铁机器和正式操持炼铁厂。随后几年,该矿根据自身生产发展的要求彻底放弃了炼铁的计划。相反,磁州煤矿一开始就在购进熔铁机器的价格上,同洋人中间商海德逊(蓭特生)争执不休,以至于几年以后李鸿章还对海德逊耿耿于怀。磁州煤矿坚持不放弃炼铁计划,一条道走到黑,也是导致它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释

[1]磁州——今河北磁县的旧称。

[2]屡次委员——委员,委派官员。多次派遣官员。

[3]见《开滦煤矿志》第一卷第364页《李鸿章向皇帝呈报开平矿务开办情况之文》。旋闻,不久听说。

[4]1869年海德逊考察开平时的笔记记载:他一路上看到的是十分荒凉的景色,开平有些地方连一栋房舍、一棵树木都看不见,有些地方只有几块地种着麦子和黍子,大部分地上是野草,到开平附近才看到一些农田、树木。开平镇当时规模和程度尚未成为发达的手工业城镇,只因地贫粮少才促使人们为寻找生计而办了一些陶器等手工业。但当时直隶南界的磁州人口相对稠密、耕地较为集中,手工业较为发达。

同类推荐
  • 大唐的裂变 华夷天下

    大唐的裂变 华夷天下

    石敬瑭驾崩后,其子石重贵耻于向辽人称臣,与辽国开战。然而因其用人失当,辽人得以南下乱华,刘知远则趁机在太原建立后汉,随后赶走辽人,入主中原。刘知远驾崩后,其子措置失当,被郭威夺得皇位,建立后周。郭威驾崩后,其养子柴荣励精图治,先是威服后蜀、南唐,后又连胜辽国,正在他要夺回“燕云十六州”之际,却得暴病而卒。禁军统领赵匡胤趁机篡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 鲨鱼锁水口

    鲨鱼锁水口

    《西藏文学》继青海、四川、甘肃专辑后,这次推出了云南作家的专辑。这是《西藏文学》编辑部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这本纯文学刊物,表现其它省的藏族地区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文学的形式,以人物的命运起伏,以时代的变迁为背景,用艺术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本专辑选登了纳西族作家蔡晓龄的小说《鲨鱼锁水口》,作家以敏锐的艺术嗅觉,为我们建构了现代物质文明建设背后,隐藏的人性幽暗和光明;央金拉姆以《情舞》给读者再现了云南藏区的民风民俗,对传统“情舞”给父辈带来的爱情伤痛进行了反省。
  • 伤痕的记忆

    伤痕的记忆

    DDA,disaster detective agency的缩写,你可以叫它‘灾难研究所’,也可以叫它‘灾难侦探所’。总之,它是一个和灾难研究以及破解由于灾难而导致的离奇案件而有关的机构。叶镁是丁锌的双胞胎妹妹,她漂亮,聪明,能干,但是却有些性格古怪,难以接近。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成为DDA的最大幕后推手。在新闻圈和媒体圈都颇有影响力的她可是把DDA从一个低调的研究机构变成众人皆知的侦探机构的功臣。虽然,她的极力炒作时常让丁锌觉得烦感,甚至恼怒。
  •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的作者刘建东是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文笔老练而灵透,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入木三分。语言具有大地的敦厚气息。讲述的故事关涉亲情、爱情、友情,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这部小说集里的作品无一不通往人性幽曲的深处,不乏反讽的力量。独特的故事结构令人不由得佩服作者超强的文体意识和稳健的探索精神。
  • 挣扎

    挣扎

    名牌大学毕业的朴博,蜗居在大都市——新安市,身处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也算是常人眼里的一名白领,为了生活过得好些,为了努力攒够买房的首付,从公立医院跳槽到了一家当下最火的移动医疗公司上班,经历了种种新奇、荒诞的故事,经历了种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世态的炎凉和百态的人生,然而,买房的首付,依然遥遥无期。为了生活,为了不确定的未来,为了将人生过得像样点,身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他,和妻子顾佳,努力地挣扎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挣扎在一个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大都市,不懈地奋斗,执着于相信生活总会好起来的信念,坚守在房价高不可攀竞争异常激烈的大都市,默默地守望着什么。
热门推荐
  • 古罗马神话(上)

    古罗马神话(上)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雄兵连之武器大师

    雄兵连之武器大师

    这是一个关于魂穿人士在雄兵连位面修行的故事
  • 门泊东吴

    门泊东吴

    不过是爱上一个人,就十恶不赦吗?爱本就是地狱,但如果是你,我愿意闯一闯。一人为神,高高在上。一人为人,不得善终。命运本就不公,你以为你是神,就例外了吗?能多看你一眼,众口唾弃,遗臭万年又何妨,能补全这份遗憾,天罚降身,灰飞烟灭又何惧。时隔千年,我的答案你看到了吗?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星海初日

    星海初日

    黑暗中,人们互相搀扶,相拥取暖,跟随希望的光芒,驱除前方的黑暗,在废墟中崛起,抒写人族星海篇章。
  • 农家俏神医

    农家俏神医

    【一对一温馨暖文】心心念念的未婚夫要退婚,趾高气昂的施舍侍妾之位。孙锦绣被人陷害推下荷花池,一朝身死,再次睁眼之时她变成了她。国际医药世家继承人孙雯穿越而来,从此痴傻村姑变身无良神医。少失考妣,兄妹三人穷困潦倒,仅余几亩酸土田,两间泥胚房。爷爷不疼,奶奶不爱,婶娘家贪心不足,欺上门来。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开荒山,种草药,在古代照样倒腾出个医药公司,彻底垄断医药市场,名扬四海,赚得盆满钵满。助幼弟走上仕途,帮长兄发展生意,顺便将自己那满脸的痘痘一扫而光,原来痴傻丑女竟是个娇俏美人!未婚夫贪婪成性,想要抢占珍贵药方。外祖家心安理得抢占她辛苦成果!抬脚,踹!送你离开千里之外!【ps:此文1v1】然后。。。然后。。。孙锦绣有一天忽然发现,她的身份原来并不只是农女那么简单【此乃温馨农家女励志成长文,讲述一介小小农家药女温馨的田园创业史】
  • 幸福来的太忽然

    幸福来的太忽然

    穷小子吴用从一个底层的农民忽然一夜暴富,成为亿万富翁,几经波折到一无所有,苍天呀,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三余堂散记(节选)

    三余堂散记(节选)

    读钟嵘的《诗品》,对一段话感受颇深:“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辉映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窃以为,此乃全书立论之基石也。?诗,一定要有“气”。?我对一首诗的判断,首先看其是否气韵贯通,气势灵动;然后再看其“气”之落脚处以及方向,至于温婉或磅礴则属诗人个体特征。“气”是诗人外化的情感,“气”要动,动才是创造。诗人“气”动,才能让天地、鬼神动。
  • 太执

    太执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微末之身,执着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