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9100000002

第2章

2008年11月3号(农历十月初六),我在外地出差,堂侄子在老家举办婚礼,我来不及赶回老家,没想到父亲却一直在惦记着这一天,说这个喜酒他一定得喝。由于一来一回将近二百公里路程,还是很消耗体力的,别说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就是年轻人有的也受不了。我在电话里劝他,并且还让母亲帮着劝他,上了岁数最好不要出远门儿了,但无论如何他也不听劝,他早已拿定了主意。

我知道父亲的心思。虽然住在城里有子孙守着,但是农村老家,那片他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却是一个永远的牵挂,永远的眷恋,永远的寄托,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回老家看看,能和一大家族的人团聚,他无论如何是不会放过的。最后,我只有安排我的一个朋友小王,让他抽出一天的时间,开车专程接送父亲。我还特别跟父亲交待:一定要当天去当天回,千万不能多喝酒。

我也理解父亲的心思。城市里虽然综合条件好,但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农村缺少城里的繁华和热闹,缺乏各种现代生活的条件,但城市也缺乏农村的简单和宁静,缺乏农村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要说父亲那一代真正农民阶层的人,就连我们这一代人,觉得在城市里呆久了也是挺烦的。这些年,城市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城市里的各种交织越来越密集,楼房膨胀、人口膨胀、车辆膨胀,整日里睁眼看到的都是人流、车流、商摊、霓虹灯,听到的都是鸣笛声、叫卖声、音响声,闻到的都是机动车尾气味和饭馆地摊散发的油烟味,促使人们有时也想逃离城市生活,去亲近自然、吸闻乡味。白天欣赏绿油油的农田旷野,夜晚在静谧的村头农舍和闪烁的繁星下,听一听蛙声、蛐叫或蝉鸣。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已经成为了城乡的“变性人”,已经离不开职场,离不开了繁华和喧嚣,离不开了快餐、快捷、快速的快生活。人的思维也很怪,身处繁华的环境吧嫌太喧闹,身处宁静的环境又嫌太寂寞,多数人都是得陇又望蜀。

后来据小王说,那一天父亲特别开心,因为在我们这一家族,父亲年龄最大、辈份最高,我父母也是他们这辈人中唯一一对健在的老人。作为社会细胞,家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往往需要有一个长辈来维系,长辈就是家族中宝贵的、必须珍惜的财富,并且这种财富是唯一的,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拥有的。亲属们把父亲看的很重很亲,父亲就是维系我们这个大家族的一个精神支柱。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的活动当中,小到一个集体或团队,大到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没有凝聚力,不能缺失主心骨,否则,就不会有什么希望和生命力,也必然会出乱子。

在宴席上看着一大群孙男娣女膝前承欢,父亲把路途的劳累一下子全抛到了脑后,吃的比往常都要多,酒也免不了多饮了几杯。

婚宴结束,父亲忽然兴尽悲来,要给我爷爷奶奶、大伯二伯上坟扫墓。亲戚们都劝他,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就不要去上坟了。但父亲却执意要去,他的理由是:“难得回来一趟,这回上坟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回呢。”

听了他这句话,亲戚们都有些伤感。

多年来,父亲从没忘记祭奠先辈,搬到省会之后,他对于故土和故人的怀念反而更深了,每年他总专门安排一些时间回乡下呆一呆,尤其是清明节和农历的十月初一,他都要回到老家给爷爷奶奶、大伯二伯上坟扫墓。我们当晚辈的,好多年也不回老家一次,理由总是有,工作忙、应酬多、没时间,等等,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接地气的都市生活,早把老家的一切给淡忘了。父亲对于故土和长眠在故土里的先人们有着深厚的情感,一直埋在他的心底,是永远都不会散去的。

上过坟之后,不知为什么,父亲在回来的路上一直不断地唉声叹气。小王问他有什么心事,今天不是挺高兴吗?父亲也没说什么原因,仍旧只是时不时地叹气。晚上回到家,父亲便早早地上床休息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开始闹肚子,看了两次医生之后,闹肚子总算止住了,但是没过几天,又不排便了,并且吃饭开始呕吐。母亲断定父亲是在那天的婚宴上吃坏了肚子,还埋怨他当初没听大家的话。

回想起来,这其实就是父亲发病的最初征兆。

从外地出差一回来,我就马上带父亲去第十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并没有查出什么大问题,医生的初步诊断是老年功能性肠梗阻。按医生的建议,父亲住院做了灌肠,用了几天的药。很快,肠道一通,排便正常了,父亲感到一身轻松,马上就要出院回家。大夫和我们家人都劝他在医院再呆几天,观察一下病情,但父亲说什么也不肯住院,他认为自己病已经好了,不愿意多花一分冤枉钱。可是回家没几天,父亲的病再次发作。他自己仍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没必要去医院,但我心里已经开始有点紧张了。

父亲一向都是如此,一则仗着身体硬朗,再则光怕当冤大头花了冤枉钱,偶尔有个头疼发烧什么的总是硬挺。有时挺不过就自己到门口药店买几片药吃吃,还嘱咐母亲不要告诉我们。有时病了几天还没好,母亲有点害怕便告诉了我,我就劝说父亲有病了千万不能挺,可他却埋怨母亲不该给我讲。实际上,父亲不仅是怕花钱,而且还怕影响儿子的工作。平时和父亲在一起,他总是离不了交待一个事:就是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这一次,在父亲的不断埋怨中,我强行安排他到解放军医院检查。初步检查的结果和上次大同小异,医生建议住院,用药排便,并进一步观察病情,然后再确定治疗方案。父亲仍旧不愿意住院,我和父亲争执了很久,后来他总算让步了,却不愿意住大医院,还是怕花钱。当时我按捺不住,还跟父亲顶了几句。

回想起来那天的争执,直到现在我依然十分内疚。

老人的固执起来总有他的原因,我们当儿女的,都应该耐心些,再耐心些。父亲一生节俭,过惯了苦日子,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消费观念,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潜意识之中,即便是面对疾病。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共性。父亲性格外向,是个十分宽容、十分随和、也十分健谈的人。而父亲的这种性格没有被我完全继承,我却性格内向,并且说话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灵活不足,方法简单,总是急躁易怒、缺乏耐心,尤其在自己的家人和身边人面前更是有甚,这是我平日里最大的毛病和缺点。父亲耳提面命,教训过我无数次,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并没多大改进。

后来,我终于把父亲安排到了武警医院。住院之后,医生根据父亲的症状采取了内治外治并举的措施,输液加灌肠,但效果并不明显。父亲的病情一直在加重,最痛苦的就是不能进食,还不断呕吐,吐出的都是绿色的胃液,有时想吐却吐不出来,他就用手抠。我们看到父亲难受的样子,就想阻止他,可父亲一直说胃里又酸又苦,只有不断的吐出来才会舒服些。其实有病的人都有体会,想呕吐而吐不出是非常痛苦的事。

住院之后,我通知了哥哥和侄子侄女,大家轮流照顾父亲,白天大多由哥哥照顾,晚上大多由我陪护。我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带到医院,他一如往常地责怪我,说我乱花钱。但是,我买的躺椅他却反常地表示很满意。因为这把椅子坐上去很舒服,到了晚上就相当于一张床,我陪护他的时候也用得着。况且,它是件家具,将来出院之后,带回家照样可以用,他认为这样花钱才算是好钢用到了刀刃上,钱花的值。

得到病中老父亲的赞许,我忽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欣慰。

几天后,父亲开始排便了,身体也恢复了正常,能吃能喝,精神好了,心情也好了,甚至还悄悄把自己的衣服洗了。这下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我们和医生商定,让父亲再住几天院,补补身体,巩固一下就准备出院。父亲比我们更着急,他早已归心似箭了。

就在我准备办出院手续的时候,没想到父亲的病情再次复发。

整个过程和上次一模一样。

一丝阴影从我心底荡过:已经换过三家医院,换过几个医生,而父亲的病情根本没有得到控制,有可能连真正的病因都没有弄清楚。

我白天工作忙,只能在必要的时候来医院过问一下治疗方案,和大夫交换意见。晚上只要单位没有特殊的事情需要处理,我都来陪护父亲。陪护期间,父亲忘记了自己的病情,反倒把我当成了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絮絮叨叨地一会儿说我睡得太少,一会儿说我盖的太薄,甚至自己悄悄地起床去大小便,他怕惊动我,怕我休息不好,耽误第二天的工作……我忽然意识到,自打成年以后,我几乎没有这么亲近地和父亲相处过。

父亲呕吐起来特别难受,医生决定给他下胃管,用一个负压容器通过胃管把胃里的东西抽出来。开始父亲不同意,经过我和医生反复做思想工作,他总算答应了。那么粗的管子从鼻子插下去再到胃里,的确很不舒服,一开始父亲极不适应,等适应之后,也不呕吐了,他才感觉到了这胃管的好处。

这次旧病复发,父亲的情绪明显低落了,与住院之前已经判若两人,他明显的消瘦了,整个人也显得衰弱了许多。为了安慰他,我一再跟他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身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其实我心里十分着急,几乎每天都催大夫想办法。而又过了几天之后,父亲对我的安慰开始有些怀疑了。

以往,父亲从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但这次的病症非常少见,他开始怀疑可能是年轻时得过胃病落下了病根。经过转院和住院的来回折腾,又持续这么多天,换了不同的医生,还用上了他从没见过的医疗器械,可病情仍旧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一再发作并加重,这一切都让父亲感觉到,问题没那么简单。

父亲在与小王的言谈话语中,流露了对这次生病的怀疑,并且有一天父亲睡觉时嘴在蠕动,好像是在嚼东西,醒来时,小王问他,他说梦见我爷爷在让他吃红烧肉……父亲好多天没吃什么饭了,都是靠输入营养液支撑的,身体也越来越消瘦。他是多么想吃点饭呐,可现在什么也不能吃,什么也吃不了。

父亲渐渐流露出对健康的渴望,他渴望尽快病愈,回到以前正常的生活中去,所以他告诉我:“身体要紧,该花的钱也得花,只要能治好病。”父亲还告诉我:如果花钱多可以动用他的积蓄,他在银行还存了两万多元钱…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酸楚楚的。这种念头是父亲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这也说明了他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父亲一贯节俭,而且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平时有个小病从来不肯去医院,也不肯给我讲,总是怕花钱、怕影响我的工作,现在父亲特别疑惑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我和家人更加着急。

我向父亲做了保证,让他放心,看病是第一位,根本不要考虑钱的问题。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给父亲治病,只要能让父亲好起来,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父亲当然对我十分了解。父母需要花钱的地方,我从来都不会缩手缩脚,而是父母过于节俭,该花的钱他们也拦着我不让花,为此我倒是时不时还会和父亲有些争执。

我知道父亲的想法,依他的性格,他希望能够自食其力,用自己的钱来治病。平日里他更是这样,除了过年过节我们给点钱买些东西,他们什么都不让买,也不要我们的钱。有时我一片孝心买来了吃的或者用的,他和母亲总是问花了多少钱,价格是多少,我也总是“打打折”胡乱编个数,可他们还是唠叨我“乱花钱”、“不应该”、“买得贵”等等。

果然,父亲很快把老家孙辈中的老大孟达叫来了,他要孟达替他要回别人用他的五千元钱。这也许是父亲在留后路,这件事以往家人没人知晓。

孟达很快就赶来了,他让父亲放心,这件事他一定会办好。

孟达是我的堂侄,大伯家的长孙。大伯生前是镇人民医院外科大夫,医术高超。孟达接受传授并有所所发扬,在老家开着一个私人诊所,诊所虽然不大,但在方圆百十里都小有名气。外科是他的绝活,他尤其善于治疗疑难杂症,而且经常有省内外一些中小城市的病人慕名而来,跑到村儿里找到他求医。他有能力、有主见、有威信,而且交际面广,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我们的大家族中他虽然辈份低,却是最能支撑门面的一个,是我们整个家族的一个“靠山”,遇到需要有人出面的事,通常都会让他来处理。

孟达与我父母的感情非常好,平日里时常来省会探望父亲,看一看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扯扯家长里短,让两位老人十分欣慰。父亲在住院之前,孟达已经来过好几趟,住院之后,对于医院所提供的治疗方案和检查结果,在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要听听孟达的意见。父亲一直对孟达非常信任,很多事父亲不跟我讲,怕我为他操心,但是他什么话都能跟孟达说,大事小事都爱和孟达商量。

当天晚上,孟达和我拉家常时试探着把话说开了,他小心翼翼地问我:“三爷得的会不会是大病?万一有什么不测……”

听了大侄子的话,我沉默了许久。

因为我大脑里一片空白,我从来没这么想过,尽管父亲已年近九旬。

其实,就是在这几天,我有几次做梦都梦到了父亲,还梦到了伯伯,很奇怪,很可怕。那些梦,我不敢讲,不敢想,更不敢信。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摆脱不了的自然规律,生而为人,无论是谁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道理这么浅白、这么简单,但是一旦和父亲联系起来,我忽然发现,我的理解力和承受力马上变得和孩童一般,因为从没想过父亲会离开自己,于是竟然一厢情愿地和天真的孩子一样,想着父母会永远地陪伴着自己。

记得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次列车旅程,很有寓意:“一次长途的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和下车。旅途中有时会有事故发生,有时会有意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列车。我们以为我们最先见到的那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会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着我们。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车,留下我们,孤独无助。他们的爱,他们的情,他们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无从寻找……”

孟达的话,我没有任何回应,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第二天,哥哥把我单独叫到楼梯口,我们在长凳上一起坐下。坐定之后哥哥却没有开口,闷头点了一颗烟。我大概猜到了他想说什么,等他终于鼓足了勇气要开口时,我打断了他,没让他把话说出来。

现在我不愿意往坏处想。

看到我的态度,哥哥没有再往下说。多年来,家里的事,哥哥总是让着我,尊重我的意见,我也习惯了做主,习惯了拿主意,尽管我是老小。

看着哥哥,我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转过脸去,顷刻间泪流满面。

同时,哥哥也在我背后轻声抽泣起来。

忘记了在哪本书中,看到过著名学者顾随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初读之下,我惊叹于这句话和我的感受竟如此相似。

如果把后半句改为“以忧患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就完全概括了我的人生感受。于人于事,我从来没有以悲观的心情去面对,对我来说,把“悲观”换作“忧患”则更为精准。

所谓“无生之觉悟”,是说我们生而为人,应该觉悟到时间与空间都是永恒的,在这永恒与无尽之中,人是多么渺小,人生是多么短暂。但是与这种“人生苦短”的觉悟并存,人还应该抱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建树“有生之事业。”

对于工作和家事,我从来都是责无旁贷,遇到难题,我会习惯性地站出来,做主并承担责任。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我对前途、对生活永远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在乐观的同时,我又时时处处怀有一种忧患意识,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习惯先从最坏处着想、从最坏处打算。

完美的人生,不但需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还需要充满忧患的自省意识。成功人士总能将二者把握好,并处理得的恰到好处。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支持我们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而忧患意识,则总能让我们时时清醒,避开隐患,绕过人生的诸多误区和陷阱。

整个人类的发展和每个人个体的发展,有很多共通性。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不正是因为人类缺少忧患意识所造成的吗!而对于个体的生活而言,有了忧患意识,工作中多考虑困难才会保证顺利,事业上多考虑挑战才会保证成功,遇到事情要多考虑后果才会保证平安。对于一个特殊岗位来讲比如领导岗位,忧患意识更为重要,因为领导干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担当的安全风险更大,一旦疏忽大意就会铸成大错,甚至成为千古罪人。

对于父亲的病情,我既作如是观,但又总是抱着主观臆断的心情:把忧患排除在外,保持乐观的期望。总是往好处想,从不往坏处想,也决不会往坏处想。从意识里,父母亲人身上,不吉利的事根本就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发生。

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虚弱下来,二十天来很少进食,几乎全靠营养药和营养液注射维持身体所需,精神状态每况愈下,而最让我焦躁不安的是:父亲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到现在还没有确诊。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我们决定给父亲做一次专家会诊。

有问题就找关系,这是国人的思维定式,我也不例外。征得医院的意见之后,我们开始动员一切力量外请专家。在朋友和同学的帮助下,我相继联系到了多位省内著名专家。会诊之后,专家们做出了十分不乐观的预测。有专家建议采用先进设备排查、排除肿瘤,有的甚至建议直接手术后再依情况处理。

尽管不祥的可能性如同一块铅版,冰冷而又沉闷地压在了我的心头,但我仍不相信父亲会得什么大病,我仍旧抱有希望,因为父亲平时身体那么好,怎么会突然有大病呢?

12月1日,医院安排给父亲做了一次PET-CT检查。

PET的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一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PET技术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的形态方式,对人体内部进行显像,而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创伤,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最佳手段之一。PET-CT则是将CT与PET融为一体,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以呈现全身整体状况,灵敏度高而且定位精确。这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武警医院引进的PET-CT设备在省内还是第一台,其原理是在人体内注入一种特殊药物,一定时间后,用CT扫描成像,如果身体哪个部位有恶性肿瘤,成像部位便会明显区别于正常部位,因此查肿瘤十拿九稳。

这天,我和哥哥用轮椅推着骨瘦如柴的父亲,从医院主楼乘电梯到楼下CT室外排队,等待检查之前的药物注射。做这些准备工作时,我的心始终像悬在半空,可在父亲面前我还得装着很轻松,还要不断安慰开导他。我的心里一直祈祷、一直期望着好的检查结果,仍然不往坏处去想——一丝一点都不!总认为往坏处想是不吉利的,是不允许的,是绝不可能的。这就是亲情创造的人的特殊意识,这种意识往往发生在至亲至爱之间,或者是对最崇拜的偶像之间。

父亲被推进了检查室。

等待诊断结果时,忐忑,焦急、揪心,所有这些字眼加起来都难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终于,检查结束了,我鼓足勇气,打起精神面对大夫,等他宣布检查结果,没想到大夫说结果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来。

这一天,对我来说漫长得难以忍受。

第二天,是参加上级的一个会议,不便请假。如今的会议真多,从上到下几乎天天都开会,有时一天几个会。文山会海年年批可山仍在长、海仍在扩,所谓重要会议主要是有重要领导参加和讲话,其实许多会议总是那老一套,发发言、颁颁奖、讲讲话、拍拍手、照照相,规格高的还会有多媒体、图片展和聚聚餐。其实有的会议发一个文或开个电话会即可解决问题,但那样总显得不够重视不够正规,只有发上一摞子文件、用上一整天时间、花上一大堆钱财、费上一番功夫的隆重的气派的会,才体现了成果,体现了面子,体现了重视。因为有丰富的材料,有珍贵的镜头,有完整的“经验”等等。难怪有人编了一些讽刺会议的段子“开会歌”很形象:“开会再开会,不开怎么会?本来有点会,开了变不会。小事开大会,大事开长会,有事协调会,没事务虚会。上旬工作会,下旬座谈会。周一办公会,周末报告会。前天表彰会,昨天动员会,明天代表会,后天现场会。上午专题会,下午交流会,晚上分析会,夜里电话会。成事庆功会,败事总结会。开工誓师会,竣工剪彩会。过年团拜会,过节茶话会,娱乐联欢会,喝酒聚聚会。上班就开会,下班夜总会。大会套小会,装傻谁不会,现在你会了吗?”。还有一则《会议真谛》: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解决重大问题不开会;会上投了谁的票没人知道,会下一定要让他知道你投了他的票;上会讨论的事不一定是真干的,真干的事不一定上会讨论;会上发表的意见不要太当真,会下交换的意见一定要当真;开会的人一般不干事,干事的人基本不开会。

参加这样的会本来就有点无聊,加上父亲的检查还没个结果,我心不在焉。会议一结束,我就急切地赶到医院。大夫说初步诊断怀疑是恶性肿瘤,但准确的结果还要再等一天。

在难以言说的煎熬之中,又度过了同样漫长的一天。

我们最不愿接受的,但必须面对的、最后的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

同类推荐
  • 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

    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

    本书共精选作者近20年来创作的149首诗歌。内容涉及故乡、亲情、友情、爱情、职场生活、时代变迁、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等。作品或明白如话,或幽默诙谐,或短小精悍,或汪洋恣肆,语言精炼优美,情感真挚自然,洋溢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是了解当代中国人生活与情感的一面镜子。
  • 被重置的人生

    被重置的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白血病男孩阿布在治病期间记录的对过去的回忆和治病的过程,从开始得病的绝望,到希望,到最后的平静,共分为“死前写个回忆录”“希望记事本”和“被重置的人生”三个部分。文章乐观、积极、幽默,不知不觉成为了很多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改变了很多健康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
  •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通过对残存的漫灭不清的断壁残垣的记叙、追述、考辨与反思,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和体悟,读解了这些辉煌的遗迹里面蕴藏着的丰富意味,复活了一个个曾经流芳溢彩的历史传奇。作者将如今散落于人们生活中的闪烁明灭的蛛丝马迹加以仔细的辨识,引向了一个个苍茫历史中的鲜活而丰富的人物,使人了解个体创造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又深刻体味到历史的无可奈何和人生命运的难以言喻。
  •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是山药蛋派人物之一。此次由山西省作家协会编选的“山药蛋派”经典文库,精选其中优秀的文学经典,力求打造成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
  • 崩溃

    崩溃

    菲茨杰拉德撰写的一系列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散文。1936年分为三篇发表在二、三、四月刊的《时尚先生》(Esquire)上。开篇即写道:Of course all life is a process of breaking down.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美国小说家、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及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说,作品主要探讨青春、绝望与时代等主题。
热门推荐
  • 青梅煮酒盼你来

    青梅煮酒盼你来

    青梅竹马的感情,景笙以为陆礼承会是她的此生伴侣,可他却狠心离去,与别的女人携手殿堂。“我要结婚了,和苏家小姐。”“为什么不是我?”“景笙,你还不配。”传闻苏默安知书达理,大家闺秀的样子她都有,这样万里挑一的女人,难怪陆礼承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礼承哥,我祝你和嫂子百年好合。”喝下那杯喜酒,又苦又涩的滋味久久散之不去。景笙飞蛾扑火的爱情,在那场婚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 重回2000做明星

    重回2000做明星

    张小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从2020年回到了世纪之交,千禧年!与他一同回去了,还有一个娱乐第一人系统,而这个系统的作用,就是帮助他成为娱乐第一人!看张小平如何从一个寒门子弟,在系统的帮助下,一步步登顶地球,成为地球第一人。
  • 来自虚拟世界的女友

    来自虚拟世界的女友

    写什么作品简介?难道名字还不能说明一切吗?“5555”难受。《九阳神功》《伏虎拳》《独孤九剑》……。金手指发布任务,玩家完成任务后获得武侠功法。bug:(不交任务获得奖励,任务物品便成了他的私藏)欢迎加群码:933496603。放心追更,信誉保证。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

    科学一个神圣的词,一个让众多人前仆后继的领域,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里涌现出多少巅峰造诣的科学家。希波克拉特斯一个被柏拉图称为“科斯岛的神医”、被亚里士多德称为“伟大的医生”,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呢?阅读本书,走进那些巅峰造诣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于他们的成长中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 说谎者

    说谎者

    在谎言里我们得到了什么?是可能的信任,惩罚的减轻,还是要把自己混入到大多数之中?——艾?亚当斯《可疑和信任》被敲门声惊醒之前,潘林正在做梦。他梦见一片瓜地,有许多硕大的西瓜在他的面前慢慢滚动。整个梦都是蒙蒙的,就像曝光不足的黑白照片,可是那些硕大的西瓜却全部是彩色的,那么绿,那么诱人。在梦里,潘林没有忘记向四处看看,在确认没有人之后,潘林抱住了一个最大的西瓜。敲门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来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鸿宇苍黄

    鸿宇苍黄

    万族起源何处?众生所受何苦?众神终归何所?青葱少年雷元曦,背负家仇国恨,他将如何逆天成神,报不共戴天之仇、破异邪乱世之谋,兴万族昌盛之气,交挚友知己,杀奸恶邪魔,且看他如何掌自己的命、理众生的运。
  • 遇见美味的你

    遇见美味的你

    她是外表怂包的文思迦,他是外表禁欲系学霸CEO。她问他“你追人的方法就是八爪鱼式吗?”他“......你们女生不是就喜欢这样嘛?”看母胎单身如何被兄dei坑~
  • 两届大佬对着骚

    两届大佬对着骚

    十年前,她丧父丧母,众人唾骂。十年后,她重回于世,却还是遭数人唾骂,“你说重生就重生,为啥好不容易活过来了还这么弱?”本想着混一天算一天,但生活总是不如她的意,到处有人找茬。NPC:你不如我!莫玖:对!NPC:你别跟我抢!莫玖:好!NPC:mmp莫玖:没错!NPC:你……莫玖:真聪明!但是人嘛,还是要有胜负欲滴,就比如:……颜某:娘子,你知道心动的感觉吗?莫玖:不知道。颜某:来,我教你。莫玖:可以,但在外面,要说是我教的你!颜某:遵命!娘子一句话总结:最不正经的“小娇妻”泡最佛系的大佬。背景:架空现代,修真穿插
  • 太虚主宰

    太虚主宰

    三绝至尊李钦天,探索密境而丧生于太虚神钟之下,却不料魂穿一上门姑爷身上,从此开启废物逆袭之路!就算身怀绝症又如何?就算不能修炼又怎样?我有太虚神诀!你是天才?她是骄女?我有太虚神钟!天才打死,骄女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