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500000032

第32章 诸奸并发丁相徙边 一病长眠李妃谢世

真宗既崩,遗诏太子赵受益,灵前即位,更名做祯;皇后处分军国事,辅太子听政。刘后即召王曾入殿庐草制。王曾奉诏,援笔直书,于“皇后处分军国事”一句,在“处分”二字上加一“权”字。丁谓见了,争道:“适才谕旨,明明说‘处分军国事’,你怎么增改为‘权处分军国事’呢?这个‘权’字须要去了。”王曾正色道:“皇帝年幼,太后临朝,这已经是国家的否运;加入个‘权’字,庶几还可以昭示后人啦!况且增减制书,本是相臣的权衡,处身表则之地,岂可不郑重将事,先自混乱典型呢?”丁谓不觉悚然,不敢再争。制书草定,呈入中宫,刘后看过了,即时颁发中外。遂奉太子赵祯,就真宗柩前即位,是为仁宗皇帝;尊刘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因宋朝由太后临朝,这是头一次,中书、枢密两府,乃会集合议仪制。王曾请依东汉故事,太后与皇帝,五日一御承明殿,太后坐于皇帝右侧,垂帘听政。丁谓想要擅权,不想与同列与闻机要政令,不赞成王曾的建议。会议便无结果。丁谓不待复议,潜结内侍押班雷允恭,用私意拟定一种仪制,密奏刘太后。刘太后不察丁谓是为自己要弄权,以为是忠心附她,就依着丁谓私拟的仪制,降手敕颁给群臣遵照。手敕云: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则令允恭传奏禁中,划可以下。

王曾叹道:“两宫异处,把权柄归宿在一个宦官手里,祸端隐兆于此了。”于是雷允恭便由此恃势专恣,而丁谓更是权倾内外。两人的气焰真是灸手可热咧。满朝诸臣,都不敢与两人抗争,还亏得王曾一个人正色立朝,两人尚有所忌惮,不曾生出大变祸来。当下封泾王赵元俨为定王,赞拜不名。定王系太宗第八个儿子,素性严毅,没有人敢侵犯他,都尊称他为八大王。命丁谓为司徒、兼侍中尚书左仆射;冯拯为司空、兼侍中枢密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真宗临崩的时候,对刘太后说惟寇准、李迪两人可托大事,刘太后含糊应了。至是,刘太后因深憾李迪当日谏阻真宗不要立她为后,丁谓亦切恨寇准尝奏真宗说他是佞臣,遂不听真宗遗命,诬两人是朋党,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李迪为衡州团练副使。朝论虽多替两人呼冤,可是没法挽回了。

这时丁谓奏命为山陵使。雷允恭为都监,一同营办真宗葬事。判司天监邢中和谓雷允恭道:“而今山陵上百步的地方,实是个好地穴,照地理的法则判断,一定宜子孙,像汝州秦王坟一样,但下面不免有石头有水。”雷允恭道:“先帝只得一个子嗣,倘得似秦王坟墓,使后世多子孙,何妨移筑陵寝呢?”邢中和道:“山陵的事体很重大,踏勘覆按,必费许多日子,恐怕赶不及七月的葬期啦!”雷允恭道:“你尽可移改上去,我走马入见太后奏明就是。”雷允恭一向很骄横的,无人敢违拗他,邢中和只得依他。雷允恭即日回朝,见刘太后奏明改筑陵穴事。刘太后不胜骇异道:“这是桩很重大的事体,怎么可以轻易更改呢?”雷允恭奏答道:“能够使先帝宜子孙,有什么不可以?”刘太后意甚不然,谕令出宫与山陵使商议再处。雷允恭便出宫与丁谓说知。丁谓正要在他跟前讨好,连忙赞可道:“都监说是可以的,这当然是可以的。”雷允恭又入宫奏复刘太后,山陵使无异议,刘太后这才照准了。雷允恭遂命监工夏守恩领工徒数万开挖。起先两日,挖出多半是石头,到第三日,正挖间,忽涌出一泓清水,把地穴顿时变成一口池塘。工徒大哗。夏守恩见了,恐怕不能成功,命工徒中止工作,奏请朝廷旨意。丁谓庇护雷允恭,依违不决。恰好内使毛昌达从山陵回来,见丁谓把事迁延着,便直接启奏刘太后。

刘太后即诏责问丁谓。丁谓不能再隐瞒了,才奉请遣使踏勘。

使臣回奏,请复用旧地。刘太后乃诏王曾复视,王曾复视回来,请求单独奏对。刘太后即召王曾入内。王曾奏道:“臣奉旨复视山陵,果是不能移改,上穴实不可用。丁谓包藏祸心,使雷允恭把皇堂移入绝地,这计谋真乃狠毒极了!”刘太后大惊,怒甚,立召冯拯,命即捕拿丁谓、雷允恭等,一并治罪。冯拯听谕,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庇护丁谓,不由得迟疑起来。刘太后愈怒道:“怎么这等迟疑!尔亦与丁谓同谋吗?”冯拯忙叩头不迭,回奏道:“臣怎敢与丁谓同谋?只为皇上初承大统,先帝还未奉安,遽诛大臣,恐惊骇天下视听,是以少加思维,想筹得个较宽大的办法呢。”刘太后怒意稍解,道:“如此,且先去拿下雷允恭等再议。”冯拯遵旨退出,发卫士拿下雷允恭、邢中和等,即时鞫讯定谳,一同伏诛。随即抄没雷允恭家产,竟抄出丁谓委托雷允恭令后苑工匠打造金酒器密书,及雷允恭请托丁谓荐保管辖皇城司暨三司衙门划稿,并呈中宫。刘太后见了这些证据,决然道:“丁谓实在是个贼臣。如果是个正直忠纯的,怎肯交结宦官,做此等不法的事呢?若不即行重办,不能整肃朝纲了!”次日,宣谕近臣道:“丁谓身为宰相,乃与宦官交通,人格卑污已极。他前附雷允恭奏事,都说已与卿等讨议停妥,所以一概昭允,而今对证起来,竟是他一人作为的,且营办先帝陵寝,擅行改易。若非王曾按视明白,几误大事。这等贼臣,真乃罪不容诛了!”冯拯、曹利用等,恐怕罪将及己,俯伏奏对道:“自从先帝登遐,政事统由丁谓、雷允恭两个议定,说是得旨禁中,臣等莫敢争辨虚实,所以一概照行。幸赖圣明烛察奸状,这真是社稷的幸福啊!”任中正犹想保全丁谓,进奏道:“丁谓虽是有罪,但是受着先帝顾托的重任,还是要请求援律议功才是。”王曾驳斥道:“丁谓真忠,应不得罪宗庙,尚可议功吗?”当下即召中书舍人草谕,降丁谓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并罢任中正,出知郓州。擢王曾同平章事,吕夷简、鲁宗道参知政事,钱惟演枢密使。这吕夷简,乃吕蒙正子,曾官开封府,颇有政声;钱惟演系吴越王钱俶子,博学能文,与杨亿、刘筠齐名,曾任翰林学士兼枢密副使。于是刘太后垂帘听政,改命冯拯为山陵使。真个祸不单行。先前有女道士刘德妙出入丁谓家,真宗崩后,丁谓引入禁中,侈谈祸福,刘太后颇有几分信她。丁谓既败事,刘太后疑心是丁谓教使,便拿问刘德妙,尽吐丁谓奸计。刘太后大怒,遂再贬丁谓为崖州司户参军。丁谓为人,机敏有智谋,且善文章,与孙何齐名,王禹称称赞他是韩、柳以下不可多得的文才,徙居崖州三年,但事浮屠,不谈朝事,因得刘太后怜念,转徙雷州。

又五年。复徙道州,后致仕,病殁于光州,总算是还得着善终。

不必提了。十月,安葬真宗于永定陵,以天书殉葬,庙号真宗。

总计真宗在位,改元凡五次,共二十六年,享寿五十七岁。

十一月,罢钱惟演为保大节度使,知河南府。残年已过,乃改元做天圣。元年五月,议定皇太后仪卫,与皇帝一样。一日,刘太后问鲁宗道道:“唐朝的武后,人怎么样?”鲁宗道奏对道:“武后是唐朝的罪人,险些儿弄得把唐朝的社稷倾覆了。”刘太后默然。又一日,有小臣方仲弓请立刘氏七庙,刘太后召问诸辅臣,大家不敢对答。鲁宗道独奏答道:“刘氏若立七庙,将何以处赵氏嗣皇呢?”刘太后悚然改容,乃停止前议。复一日,刘太后与仁宗同幸慈孝寺,想乘辇先行。鲁宗道趋前挽住,谏奏道:“夫死从子,经义昭然。国太母仪天下,不可以乱大法,贻后世讥议。”刘太后忙命住辇,待仁宗车驾先行,自己随在后面。自是刘太后左右用事的人,都畏惮鲁宗道,称呼他做鱼头参政。这时冯拯早因病罢休,复召王钦若入相两年。刘太后不信怪诞,王钦若便毫无建白,未几病殁。仁宗谓王曾道:“朕观王钦若作事,实在是奸邪,讲不到忠正两个字。”王曾奏对道:“正如圣鉴。”乃擢参知政事张知白同平章事,知河阳军张曼为枢密使,晏殊为副枢密使。六年,张知白、鲁宗道相继去世。刘太后因两人是朝里正道忠诚的臣子,不胜嗟悼,都亲临吊奠。张知白赐谥做文节,鲁宗道赐谥做简肃。曹利用举荐尚书左丞张士逊同平章事。不久,听得赵州兵马监押曹汭,醉后竟身着黄衣,令人呼万岁。朝廷震怒,把曹汭锁系到京,立毙杖下。这曹汭系曹利用的侄儿,内侍罗崇勋遂谮曹利用附他侄儿为逆,不可不问。刘太后命捕曹利用,发交廷议。张士逊为曹利用辩护,进奏道:“这事完全是曹汭的不肖行径,实与曹利用不相干。”刘太后怒道:“尔感激曹利用荐举的恩德,当然是这么说啦!”张士逊语塞。王曾因奏道:“这事着实与曹利用无涉,愿国太明察!”刘太后道:“卿誓奏曹利用骄横无状,怎么这事忽又替他辩护呢?”王曾奏对道:“臣而今替曹利用辩护,乃是就事论事,不敢苟同。曹利用素日恃宠矜功,做事每多不循朝典,所以臣奏请圣明诰诫,使他知过改过。现在要牵连他侄儿曹汭的罪案,说他为逆,臣倘附和此议,臣亦不免借故行奸,臣怎能逃得国太圣上的神明呢?”刘太后颜色少霁道:“卿的忠诚实是可嘉!但曹利用身为国家大臣,又且受国厚恩,有侄不能教训,使他努力报效,反生出此等逆迹,处曹利用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这总算是应该的吧?”王曾奏答道:“圣论允当。”乃罢曹利用为千牛卫将军,出知随州。张士逊亦连罢职。曹利用出都,复坐私贷官钱的罪案,改徙房州。曹利用甚是气愤,至襄阳驿,遂自缢死了。遂任吕夷简同平章事,夏竦、薛奎参知政事,姜遵、范雍、陈尧佐为枢密副使。

七年六月,忽大雨震雷,玉清昭应宫竟被雷火烧成一片瓦砾场。刘太后听报,传旨把守宫的官吏系置御史狱,流泪对辅臣道:“先帝尊天奉道,竭力造成此一座宫,而今一夕烧毁得只剩长生、崇寿两个小殿,如何对得住先帝的遗旨呢?”范雍抗声道:“臣意不如一起烧了它。先朝尽天下的财力,才得造成;电火一夕,便化灰烬,可见非关人事,实是天意。若是因为还有两殿存在,又去修葺,那便民不堪命了。殊不是敬惧天戒的办法!”王曾、吕夷简同奏道:“范雍的奏议很对。”中丞王曙亦奏道:“玉清昭应宫的建筑,本来就不合经义,所以天变来致警告。愿国太把这地方废除了,并且罢撤这种祀事,以顺天变。”右司谏范讽又奏道:“这事真个是天变,守宫的官吏着实无罪,不当置狱,敢求国太宽贷!”刘太后与仁宗听了,同时感悟,遂减轻守宫官吏的刑罚,罢除诸宫观使,二殿不复修治,改为万寿观。七年冬至节,仁宗率百官上刘太后寿于会庆殿。刘太后遂与仁宗同御天安殿受群臣朝拜。秘阁校理范仲淹因上疏谏诤,谓天子奉亲于内宫,自有家人的礼则;而今与百官同在一起,北面去朝拜,未免有亏君体,低损主威,不好垂法后世。仁宗不报。八年二月,范仲淹又上疏请求刘太后归政。疏略云:陛下拥扶圣躬,圣断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贤圣,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

疏上,刘太后亦不报。范仲淹做秘阁校理,乃是晏殊举荐的,而今听得范仲淹上这等奏疏,不禁大惧,召范仲淹诘责道:“怎么这等狂率?倘然太后加罪,岂不累及举荐的人吗?”范仲淹正色答道:“我范仲淹谬承公荐,总怕不称,羞辱了知己的人,不想反倒因忠直,得罪于门下了!”晏殊大惭。于是范仲淹遂请求外补。刘太后照准,出判河中府。

越年,改元做明道。元年二月,李顺容病剧,刘太后心里很明白她受了委屈,便把她进位宸妃。仁宗虽然年纪已长,因为李宸妃默处先朝嫔御中,不肯说出自己实生仁宗,而宫中的人,又没有敢说明的,所以还当做刘太后是他的亲生之母,不晓得是李宸妃。是月,李宸妃竟一病薨逝了。刘太后想用宫人礼治丧,移棺出外。吕夷简进奏道:“臣听说李宸妃薨逝了,怎么没听得内旨发丧呢?”刘太后道:“宰相亦干与宫中细事么?”吕夷简奏对道:“臣待罪宰相,宫里宫外,事无大小,均当与闻。”刘太后不悦,遽引仁宗退入。少刻,刘太后复出,立帘下召吕夷简问道:“死了一个宫人,相公却这等郑重其事,是何道理?”吕夷简奏答道:“他宫人死,臣还可不问;李宸妃薨逝,臣万不能不问。”太后大怒道:“相公想离间我母子么?”吕夷简答奏道:“臣怎敢?但国太不想保全刘氏么?如果还想保全刘氏,那么李宸妃的丧礼非从厚不可。”刘太后想了想道:“卿言很是。”吕夷简又谓罗崇勋道“李宸妃诞育圣躬,而今丧事不能成礼,他日定必有因此事得罪的,莫谓吕夷简今日没有直说。李宸妃必须用后服装殓,用水银实棺,方保得安全。”罗崇勋把这话入白刘太后。刘太后大悟,乃依照吕夷简的办法,用一品礼成殓,殡于洪福院中。这正是:身后哀荣谁管得,宫闱秘事总难言。

要知后来有人奏明仁宗,李宸妃是他的生身之母,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 徐国春秋

    徐国春秋

    嬴宝宗,徐国世子。国破家亡,兄弟羁旅,亡国之君又会有怎样的际遇……
  • 大宋七星院

    大宋七星院

    他,本是七尺男儿,却拥有不死之身,却成为一名衙属。他武侠中是衙属,但在朝政中,却是一名王爷。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风云阁

    风云阁

    大秦帝国内忧外患,风云阁应时而起。史上风云阁最年轻的阁主能否带领风云阁再创辉煌,既是乱世也是盛世,是灭亡还是突破……
热门推荐
  • 我的纨绔世子妻

    我的纨绔世子妻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会医善毒,极品的特工穿越了女扮男装将军府世子,然后将一国太子勾到手的故事……正经版简介:外人眼中的诸葛云汐,是嚣张纨绔,奢靡享受,贪吃好色的纨绔公子。外人眼中的公子煜,是神秘莫测的煜澜阁阁主,是亦正亦邪的红衣少年。朝堂、江湖、战场甚至神秘小岛,他都要掺上一脚,没有人知道他为的只是心中的白衣少年。当恢复红妆,众人才知道,红妆倾城,当世无双。江湖上的墨白公子,是让人胆战的存在,无情门的门主,一袭白衣,却偏偏残暴无情。甚至传言他吃人肉,喝人血,唯独面对面前的红衣少年时,脸上挂着宠溺的笑容,似水的柔情,墨色褪去,白色浸染。 奉你为上,甘拜下风。 1v1sc无虐
  • 神相赊刀人

    神相赊刀人

    以刀立信,以信行道。赊出去的是刀,收回来的是命。
  • 噬魂神决

    噬魂神决

    人有三魂七魄,当一个背负仇恨的男孩,转世重生后先天多出一魂一魄,会走就怎样的传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拥王者的女儿

    拥王者的女儿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玫瑰战争:拥王者的女儿》故事聚焦在有名的“拥王者”沃里克伯爵的两个女儿身上,为了实现父亲的野心,两名少女的人生之路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不会平顺,在不断的政治斗争中她们象棋子一般被各方势力利用,虽然最终其中一人坐上了王后的位子,但也付出了惨痛的血的代价。
  • 君临天下:落跑王妃哪里逃

    君临天下:落跑王妃哪里逃

    一听见茶杯打碎的声音,碟衣赶紧进去,“紫苏!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了,你有多久没去帮病人看病了,为了一个白玦你就这样子,你值得吗?你看看最近大家都为了你都累成什么样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老爷夫人想想啊,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知道你喜欢白玦,爱到骨子里了,但是他已经有了妻室,那是高贵的公主咱们是比不上...紫苏坐在地上伤心地流泪,心想:是啊,碟衣说的对,他既然不爱我,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便不再相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客老师:再黑我试试

    黑客老师:再黑我试试

    她除了学习就是打游戏,一次闲聊,她得罪了IT界风云人物,从此她再没有安逸的网游打BOSS生活,第一次她游戏里莫名成了抛夫的毒妇,她大呼:“黑客,敢再黑我试试。”好不容易遇到终极大BOSS,刚爆完准备捡宝,电脑突然蓝屏,她猛敲键盘:“黑客,我恨你一辈子。”电脑里突然多了一些电影,她暴怒:“黑客,你死定了。”黑客终于有了回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不过那些电影你多看看到是可以培养我们的感情。”她暴走,之后总结,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
  • 暮间未来

    暮间未来

    一本脑洞大开叙写00后的未来,带着时间与希望,并相互致意。这是一个平行世界,几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就像是真实发生过那样,或者就是一场梦,很长的梦。我不知道该怎么更好的表达这个故事了,也只能这样了。未来和现在交织在一起,跨越百年。他坚信最终会找到答案,这是他的执念。日月星辰,弹指一瞬。各位乘客,请拉好扶手,注意脚下,我们发车了!在黑暗中探寻最终的黎明时光,在天明之前找到我爱的你。滴滴滴,发车啦!目的地,未来!
  • 青龙案

    青龙案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出身优渥的齐女子不断打怪升级,欺男霸女的故事。看多了男子修炼的故事,便萌生了写一个关于女孩子修炼的小说的想法。
  • 武侠之至尊帝王

    武侠之至尊帝王

    先帝驾崩,太子即位、刚登上皇位却发现原来只是冰山一角,七大王朝,百家小国纷纷出现,且看一代少年天子登上皇位,在乱世之终一统天下,成就一代明君,开创太平盛世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重生八零学霸小神医

    重生八零学霸小神医

    【甜宠、爽文、神医】新书《八零兽医能掐会算》已发,欢迎大家品阅支持。-----陆晓夕重生回到高中时代,获得祖传的针灸奇术。这一世,她决定自强自立、努力学习当学霸,打响神医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