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5700000010

第10章 描云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年在作家的笔下,描画云彩的文字少了。也许这个问题你连想也没有想过,当然就不会发现云彩何时飘出了作家们的稿笺。认真一想,道理也很简单。一是作家们在中国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大转型时期,早已提前进城了,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不再“看天吃饭”。于是另一个晴雨表—股市行情代替了云朵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略,就是现代都市只有灯火辉煌,没有晴空万里,大气污染是城市病。哪位作家按老习惯想起要描写一下云海,灰蒙蒙的天只会让他慢慢改掉这个奢望。

我因为写诗,不由自主地对云彩格外留心。这种关心云彩的毛病,让我发生了以下变化:当我作为一个市民在城市生活的时候,我是一个业余的环境保护者,我对生活条件的评价标准,放在首位的是,有没有一块较为干净的云天。我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这是一个几乎无可挑剔的城市,但就是天空实在难有一回真正晴朗,更难让人见几朵有形有状有边有沿的云。我在那个城市写过一本随笔集《秋天的伤感》,写了这个城市的秋景“看不到雁南飞,黄叶落,荷花残,但也为一种淡淡的忧伤所袭扰。坐在六层楼的写字台前,窗前少了阳光,天蒙蒙的,不时从彤云中洒下几丝细雨,让那些水泥墙们变得冷涔涔的……”这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状态”描述,它表明我的“关心云彩”的诗人气质,在现实生存条件中的无奈。在现实中缺少的,我会在诗中去寻觅,这就让我进入创作状态时,特别注意云的美。云彩也就从生活的变成美学的了。

作为审美对象的云,是有不同品格的,有的很生活,有的很空灵,有的让人忘记了自己,有的又好像与人有同样的性情。回忆我生活过的地方,两个高原上的云彩非常让人动情。一是大凉山中的西昌,这个高原小城现在因有个卫星发射场而举世闻名。这个小城有个美名“月亮城”,我少年时代随“下放改造”的母亲在这个高原小城生活过较长时间。虽然家处厄境,但少年不知愁,常为这里的高天流云所吸引。我就读于一所农村中学,每周都有一天上山去为学校食堂割柴草。在山坡上最好的享受就是仰面躺着,望云起云落的无穷变化。大凉山地貌复杂,气流变化猛烈,云彩也就风貌万千,格外地有生气。在这个好像被世界忘记了的大凉山腹地,一切都像四周“刀耕火种”的土地,使人觉得生活的钟摆不会再动了。只有这些云彩让人产生幻想,想那些与镰刀和茅草无关的事情。另一块高原上的云彩也给我深刻记忆,那是陕北高原上的云。天是蓝格莹莹的,云是白格生生的,悠悠地飘来,又悄悄地飘走,像一群羊,只是少了个拦羊的后生。大凉山的云剽悍而多变,奔突驰飞,挟雷持电。陕北的云则多是循规蹈矩,平和安宁。这与它们面对的山形相似呢,还是与那里的民风相近?

这些都是平民百姓的云,那些名山胜地的云,则与之不同。泰山的云,曾让我写下这样的诗句:“疾!泰山飞云……/乱!云飞泰山……/狂!泰云飞山……/从深涧蹿出的幽灵/苏醒于露光曙色中/披着长长的纱巾/乘着时间之翼/向上腾飞/好个疾好个乱好个狂/活了这满山的树/满山的花与草/满山的石头/连石头上钢凿的碑文/也舞蹈为狂草劲书!”这样的云,是有了侠气、仙气还是帝王之气?我说不清楚,我觉得我的诗只记下了我的感觉,这感觉又恰似看云,可见而不可得之。有了距离就有了美,进了其中,茫茫一派连自己都找不到了。

描云的是谁?好像你和我都知道,想一想又确实不知。若有所知,则知那是无心无意地书写,休论是写意还是写实……

1996年6月

同类推荐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止学》知止的人生智慧

    《止学》知止的人生智慧

    本书对历代名家关于《止学》的多种解读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并将“止”的内涵更多地与现代社会生存环境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做到志有定向、外急不动、不急于求成,在充满诱惑的尘世中,怀有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无论是为政者还是从商者,或者学生,乃至为人父母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感悟。
  •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与许多高大上的人生指导不同,此书中大多观念,皆为作者曾经的思维误区之反省。传统、权威的不容质疑和不敢质疑,混混然地囿于“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一旦开始觉察与思辩,生命便又呈现鲜活的欣欣然。文化与文明日趋多元,对同样一个观念,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不同见解并列在一起,本身便是一件非常有趣又值得玩味的事情。况且,每个观念后面都给每个读者留了一席思考的空地……
  •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老舍在各个时期所写的38篇优美散文,篇幅有长有短,其中包括名篇《抬头见喜》、《济南的冬天》、《四位先生》等。本书内容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情,幽默俏皮,充满智慧,耐人寻味。随便挑一篇,读起来就会让你大笑不止。加上段纯的生动演绎,语言艺术大师和幽默大师老舍独特的京味语言和风格,一定会您回味良久。
  • 拾不起的琐碎

    拾不起的琐碎

    20—30岁是一个人的黄金十年,以后大半辈子的工作生活几乎是对这十年的发展和补充。这十年,我们坚守善良与真诚,不忘初心,满怀梦想,努力前行,追寻幸福。这十年,记录了我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承载着我们美好快乐的回忆。回忆是如此美丽,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本书借助朴实的文字,开启尘封的记忆,记录这十年一些美好的时刻和快乐的瞬间,送给曾经的你,送给未来的我,送给慢慢变老的我们。本书的主题是情,亲情、恋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正是这些情,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Bureaucracy

    Bureauc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

    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正式揭幕并首播,国民党当局称之为除陆、海、空军以外的“第四战线”。本书以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真实记录了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创建、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第四战线”在维护国民党统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社会纷纭复杂的风云变幻,具有独特的史料参考价值。
  • 晚夜Takemehand

    晚夜Takemehand

    世界树的枝叶在命运的操控下交织而又分开。作者Q群:720064129
  • 镇天命

    镇天命

    那晚,爷爷跟两个老头醉酒,逼死了一个女生……
  • 你是我的小传奇

    你是我的小传奇

    他以为她在玩欲情故纵。后来才知道,她是真的离开了。
  •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述论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述论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述论》是一部论述中国近代法律思潮兴起、流变、演进的专著。从近代法律思想发展之背景谈起,以鸦片战争作为历史分界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清代的思想家及其政治法律思想,修律给晚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冲击,造成了礼法之争,本书简述礼法之争的基本过程,并对礼法两派的观点做了概述。
  • 绝世烟华:倾城嫡小姐

    绝世烟华:倾城嫡小姐

    她是东菱大陆的墨家废材,她是天炙大陆的第一女皇,当她成为了她,风起云涌,命轮斗转。这一世,她有父母,有朋友,神兽相伴,神器相随,最期望的他却忘了她,是命运捉弄,还是命中注定?为他奔走的三世,第一世为皇,二世为兵,三世成了人人唾弃的废材,再见已是陌人。
  • 问米

    问米

    《问米》甄选了近年来葛亮创作的7篇具有悬疑感的中短篇代表作。在悲悯的民间叙事中,是人生的风姿百态,也是命运的横强与无常。娓娓道来之下,总能看到些许平庸又熟悉的样子,他们面目模糊、泯然众人,却被巨大的秘密裹挟着,在下一秒堕入深渊。自认聪明的,以破釜沉舟的信念,步入迷障。更多的人则在观望,终于亦步亦趋。他们是旅居越南的通灵师,是隔壁的奇怪邻居,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是我,也是你。面前是一片浩浩汤汤,自时代的跌宕,自历史深处的幽暗,或自个人的痛快与无涯苍茫。彼岸处,刹那间似有一两点星火。不明亮,但足够暖。
  • 同桌作业借我瞅瞅

    同桌作业借我瞅瞅

    前世贵为名门望族,到头却也没落得好下场,家破人亡,可笑的是他明明还有父亲,母亲走了不过问,他被送走了也不过问,甚至是死了尸体凉透了,也不见他父亲的身影,真可笑。这一世他不会再让相同的事再发生第二次,该走的路他正在走,该尊遵守的规则他正遵守着,别人的事她不管,他的事别人也别想插手分毫,他自己道,他自己守!《耽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