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4500000004

第4章 尼德·兰

法拉古是一名优秀的海员,也是一名舰长。他指挥着一艘威力无比的战舰,也只有他这么优秀的舰长,才配得上指挥这样的战舰。他是战舰的灵魂,和它形影不离,好像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关于那条鲸鱼类动物是否存在于世上的问题,法拉古心里很清楚,并没什么疑问。他禁止别人在船上讨论这个问题。他相信这动物真的存在,这种想法源于信仰,而不是出于理智,这就像很多老实的妇女由于信仰认为这世界上有海怪一样。海上是存在这种怪物的,法拉古发誓要让它从海上消失。他清除怪物就像罗得岛[15]的骑士杜端尼·德·哥森[16]对待骚扰他海岛的大蛇一样,坚决给予迎击。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独角鲸被法拉古舰长杀死,要么法拉古舰长被独角鲸弄死,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对于舰长的这种想法,船上的海员们都表示赞同。他们在船上总是谈论、争辩和猜测碰见这怪物的各种可能,还不忘每天在辽阔的海面侦察。许多海员都争抢着去桅顶横木上去值班,如果没有侦察怪物这件事,他们谁都不会愿意去干这种苦差事的。每天白天,只要空中还有太阳,还能看得见光亮,海员们都会在船桅边挤着。尽管甲板被晒得发烫,脚掌踩在上面生疼,但他们还是站在那里一刻也不离开。其实,这时候,林肯号还没有行驶到太平洋呢。

船上包括舰长、海员和其他人在内的所有的人,都盼着在海上碰见海麒麟,然后用鱼叉刺死它,等它死后再拖到船上宰割了它。大家都在海面细心地侦察着,一点儿也不敢马虎。法拉古舰长告诉海员们,不管是水手,还是水兵和军官,谁先看见海麒麟并准确报告消息,就赏他两千美元的奖金。因此,我们都可以想象,林肯号上所有人的眼睛都更忙了,他们一刻也不敢闲着。

我呢,当然也不能落后,每天都亲自到海面侦察。这只船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把这艘船叫作“多眼号”一点儿也不过分。船上所有人员中,只有康塞尔和大家是不同的。他对我们每天都争抢着要去做的事情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他这种态度就像一盆冷水要浇灭大家的热情。

在前面,我曾经说过,法拉古舰长做事很细心,他事先已经把对付鲸鱼类的武器装备都装在了船上。这艘船加上这些武器比一只捕鲸船更要完备。我们船上对付怪物的武器,要什么有什么,小到手投的鱼叉,大到用于鸟枪的开花弹和用炮发射出来的铁箭,什么都有。前方甲板上更有大型的武器,那是一门装备完善的后膛炮,它的炮身厚厚的,炮口窄窄的,威力无比。早在1867年,万国博览会中就展览过这种炮的模型。这门大炮非常宝贵,最早产于美国。它能发出的锥形炮弹最重能达到四公斤,最远射程能达到十六公里。

可以这么说,林肯号上的武器应有尽有,全是歼灭性的,更妙的是“鱼叉手之王”尼德·兰也在这条船上。

尼德·兰来自加拿大,专门从事叉鱼职业。他的双手十分灵敏矫捷,在这种危险的行当中,还没有谁能打败过他呢。他机智、敏捷、大胆、冷静,有高超的本领,除了狡猾的长须鲸和特殊聪明的大头鲸外,其他的鱼类都很难躲过他的鱼叉。

尼德·兰看上去四十岁左右,身材魁伟,高六英尺多,身体强壮,但神情有些严肃,话很少,脾气很暴躁,容易发火。大家都被他的风度所吸引,尤其是他的眼睛,更是两眼放光,炯炯有神,更凸显了他的面部表情。

我认为法拉古舰长把他请到船上来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他有着那样敏捷的一双手和那样有神的一双眼睛,这样的一个人能抵得上船上所有的人。在我看来,他就好像一架有着高强度的望远镜,多远的风景都能尽收眼底;他还像是一门大炮,随时都能发射。

虽然他是加拿大人,但也相当于说是法国人[17]。尼德·兰看上去很沉默,跟人接触不多,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一点,他对我的态度与众不同,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好感。当然,我吸引他是因为我的国籍。为什么他一个加拿大人却相当于一个法国人呢?加拿大的一些省份到现在还说拉伯雷[18]的法国话呢,对我来说,能听他说说法国话,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鱼叉手尼德·兰的老家是魁北克,当这城市还是法国领土的时候,他的家里就已经有很多勇敢的打鱼能手了。

尼德·兰越来越喜欢和我谈话了。他向我讲了他在北极海中冒险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在描述自己打鱼和战斗的场面时,他会用诗一般的语句,绘声绘色地讲给我听。他讲的故事好像史诗一样错落整齐、气势磅礴。他讲自己的经历时,就好像是一位加拿大的荷马在大声朗诵北极的《伊利亚特》。

我之所以对尼德·兰这位大胆的鱼叉手大加描述,是因为我们在患难中建立了友谊,而这种友谊把我们深深地连在一起。啊!尼德·兰,你是勇敢的!我愿再活一百年,这样我对你的想念就更长久了!

现在,尼德·兰怎么看待有没有海怪的问题呢?我必须说,他不认为海上有什么海麒麟、独角鲸之类的怪物。在船上所有的人中,也只有他和大家的意见相反。当大家讨论有没有怪物和如何抓怪物的时候,他一般都是不参与的。但是,我认为总有一天他会谈到这件事的。

7月30日,在我们出发三个礼拜后,黄昏时,船到达了离巴塔戈尼亚海岸有三十海里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纬度和白岬一样。那时候,我们已经穿过了南回归线,再往南行驶不到七百海里,我们就能到达麦哲伦海峡。相信用不了八天,林肯号就能到达太平洋了。

我和尼德·兰一起坐在尾楼的甲板上,我们一边注视着这神秘辽阔的大海(直到今天,人们也无法到达它的最深处),一边闲谈。我们说说这个,聊聊那个,一会儿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巨大的海麒麟身上。我接着又说了我们这次远程航行或者成功或者失败的各种情况。后来,尼德·兰不说话了,只是我一个人在说。这时候,我就想要他谈谈自己的看法。

“尼德·兰,”我问他,“您为什么认为我们追逐着的鲸鱼类怪物不存在呢?您有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依据吗?”

在回答我这个问题之前,这位鱼叉手先是看了我一会儿,然后习惯地拿手拍拍他宽大的前额,把眼睛闭上,沉思了一会儿,接着说:

“我有我的依据,阿龙纳斯先生。”

“尼德·兰,您的职业就是捕鲸,而且您还是专家,您应该很了解海里的巨大哺乳类动物,按理说您应该知道这个巨大的鲸鱼类动物是确实存在的,可是您竟然不相信这件事。”

“先生,您这话说得一点儿也不对。”尼德·兰说,“一般人都相信天上存在彗星,它十分特殊,能横过天空;也相信在地球内部住着太古时代的怪物。但天文学家、地质学家等专家一类的人物,一定不会相信世界上存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家伙。我们这些打鲸鱼的人和他们一样。以前我追过很多鲸科类动物,也曾用鱼叉叉过它们,甚至杀死过好几条。但是,不管那些鲸鱼的力量有多大,样子有多凶,它们的尾巴和长牙有多厉害,也绝不足以把一艘汽船的钢板弄坏的。”

“但是,尼德·兰,你没听说过独角鲸用它的牙齿把船底钻破了的事情吗?”

“如果是木头船,那完全有可能,”叉鱼人回答说,“不过,我也没有亲眼见过这样的事情。现在,没有任何可以让我信服的证据,所以,我不认为像长须鲸、大头鲸、独角鲸这些巨鲸类动物真的能把钢板穿透。”

“让我好好给你说说吧,尼德·兰。”

“不,先生,其他的我都可以听您说,但这个我不相信。也可能这是一条巨大的章鱼……”

“尼德·兰,是章鱼就更不可能了。章鱼属于软体类动物,它们的肌肉一点儿也不硬,光听章鱼这个名字就知道了。要是章鱼,哪怕它有五百英尺长,它也不是脊椎类动物,就凭它的力量,是完全不会损害斯各脱亚号或林肯号这类船的。所以,人们所说的关于海怪的事情,都是没有依据的胡乱瞎说。”

“生物学专家,”尼德·兰说,话中带着点讥诮,“那么您还是相信海里有巨大鲸鱼类动物吗?”

“当然,尼德·兰,我再重申一遍,我之所以相信海里有这一类海怪,是因为我手里有真凭实据。我认为在海里一定存在一种哺乳类动物,它有着非常坚实的躯体组织,属于脊椎类动物,它和长须鲸、大头鲸或海豚一样,长着一个角质的长牙,长牙有很强的钻穿力量,足以钻穿船的钢板。”

“唔!”尼德·兰哼了一声,摇摇头,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气。

“先生,请您注意,”我接着说,“我的忠诚老实的加拿大人啊,如果海里真的有这样一种动物,那么它要想在海洋底下存活下来,就要在几英里深的海底活动,所以它一定具有坚硬无比的机体。”

“为什么它一定要长着坚硬的机体呢?”尼德·兰问道。

“这是因为深海底水的压力很大,它们要想在那里生活,就必须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抵抗住强大的水压。”

“真是这样吗?”尼德·兰挤了挤眼睛,盯着我说道。

“当然是这样了,这里有一些数目可以证明。”

“啊!数字啊!”尼德·兰说,“人们总是爱随便拿数字来给自己看好的事做证明!”

“尼德·兰,我说的是有真凭实据的,而不是只是说让你看些数字。让我来好好地跟您讲讲。我们都得承认,一个大气压力相当于三十二英尺高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其实,这里所说的水柱的高度是最小的,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是海水,而海水的密度比淡水的密度大。尼德·兰,听我说,当您潜入水中以后,您上面如果有三十二英尺的水,那您的身体就要承受一个大气压的压力;您的上面有六十四英尺的水,您的身体就要承受两个大气压的压力……这么推算下去,三百二十英尺的海底深处,压力是十个大气压;三千二百英尺的海底深处,压力是一百个大气压;到了三万二千英尺深的海底,约两里半的深处,压力是一千个大气压。也就是说,当您潜入到三万二千英尺的深度时,您身体每平方厘米的面积就需要承受上千公斤的压力。那么,诚实的尼德·兰,您能算得清您身上得有多少平方厘米的面积吗?”

“当然是很多很多了,阿龙纳斯先生。”

“您身上大约是一万七千平方厘米的面积。”

“有这么多吗?”

“实际上,一个大气压的重量要比每平方厘米的一公斤重量还要重一些。现在,我说您身上有一万七千平方厘米的面积,也就是说您身上需要承受一万七千五百六十八公斤的压力。”

“我怎么一点儿重的感觉也没有呢?”

“您当然没有什么感觉了。因为您身体中有相等压力的空气支撑,要不然,您早就被这样大的压力压扁了呢。现在,由于您内部和外部所承受的压力相等,两者就相互抵消了。所以您才不会有重的感觉,但要是在海底就不一样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尼德·兰回答说,“因为水在我周围,它们是永远也进入不到我的身体里面的。”

“对的,就是这样,尼德·兰。所以,如果这样推算,假如您在海底下三十二英尺里深的地方,就要承受一万七千五百六十八公斤的压力;在海底下三百二十英尺深的地方,就要承受十七万五千六百八十公斤重的压力,相当于前者的十倍;到海底下三千二百英尺深的地方,您要承受一百七十五万六千八百公斤重的压力,相当于原来的一百倍;在海底下三万二千英尺深的地方,您要承受一千七百五十六万八千公斤重的压力,相当于原来的一千倍。照这么推理的话,您在那里会被压成薄片,就像我们把您放到水压机的铁板下再拽出来一样!”

尼德·兰喊一声:“天啊!”

“这么说,我诚实的尼德·兰,假如海底深处有这样一种脊椎类动物,它身体的长度和宽度都达几百米,那么,它的身躯面积有数百万平方厘米。这样的一种动物在海底生活,将会承受千百亿公斤的压力。现在您自己算一算,它们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非常强有力的骨架和机体,才能承受住这样大的压力!”

“你这样说,它们的身体得用八英寸厚的钢板造成才行,就像铁甲战舰一样才能活在海底。”尼德·兰回答。

“您说得很对,尼德·兰,现在您想想看,要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物体,到了海面之后,以非常快的速度撞上一只船壳,那么它产生的破坏力会有多大呢?”

“嗯……也许……您说得很对。”加拿大人回答。

听我说完上面的数字,他开始相信海里真有巨大怪物的存在了,但他并不愿意马上就承认自己是错的。

“我这么说,您还有什么怀疑的吗?”

“生物学专家,您这么说,使我相信了一件事。也就是说,假如在海底下真有这样的动物存在,那它们身体的力量一定是非常强大的。”

“可是,固执的尼德·兰,如果像你原先所认为的那样,海底根本不存在这样巨大的动物,那斯各脱亚号所遭遇到的事故又该怎么解释呢?”

“这也许是……”尼德·兰迟疑地说。

“你说吧,我听着呢!”

“因为……这是假的!”这位加拿大人说道,他在无意中背出阿拉哥[19]的这句非常有名的回答。

他的这个回答说明不了什么,只是说明这位鱼叉手很固执而已。我并不再追问他关于海怪和斯各脱亚号事故的事了。船底上有个洞,这是确实存在的,我们必须要把这洞堵住。当然,我承认,船底有一个洞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这洞的存在绝对是有它的原因的。这个洞并不是暗礁撞击形成的,而是某一种动物的长牙或其他的武器把它穿破的。

最后,归纳一下上面所举的各种理由,我可以总结出这个动物的属性:它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鱼类,鲸鱼目。它所属的“科”,和长须鲸、大头鲸、海豚相同,至于它的“属”,应列入的“种”,都要等将来才能彻底弄明白。而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把这个神秘的怪物解剖掉。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发现它,然后由尼德·兰用鱼叉捉住它。

同类推荐
  • 人类失踪之谜

    人类失踪之谜

    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这些谜团中,有几百年前发生的毁灭性劫难,也有近几十年发生的不解之惑。前苏联宇航员是如何神秘地蒙难的?海上飘来的七具尸体和六个西瓜意味着什么?遇难的飞机为何会发出“天空打开了”的奇怪信号?在妻子面前行走的丈夫突然无影无踪,他被人间蒸发了吗?“沙漠之狐”把无数黄金和珍宝隐埋在了哪里?……本书将科学详尽地为读者们介绍这些已解或未解开的人类失踪的谜团,为你展现事件的详细经过和鲜为人知的奥妙。
  • 森林朋友圈:给我点个赞

    森林朋友圈:给我点个赞

    小狐、小熊、小刺猬和绵尾兔是一圈好朋友。晴朗的一天,小熊提议一起分天空,每个人都分到了最合心意的一片天。忽然,一阵风吹过,天上的白云搅在一起,大家的天空乱成一团。于是,三个好朋友吵起嘴来。他们能和好如初吗?你如果跟伙伴生气了,会主动和好吗?宽容、互助、体谅、赞赏……让森林朋友圈里的点滴故事,告诉你朋友之间最重要的事。
  • 校园三剑客·飞碟入侵(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飞碟入侵(经典版)

    杨歌被“外星人飞碟入侵”的噩梦缠绕了两个多月。这一天,噩梦变成了现实。阳光中学被来自野狼星的异形占领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被飞碟底部发射的绿光击中……杨歌运用超能力逃出学校去搬救兵。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警察、学校门卫、校长尽管从外形上看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但都行为诡异——他们被异形控制了。杨歌带着秦关博士返回学校,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白雪及时研制出了“野狼克星”……
  • 少年棋王

    少年棋王

    《中国孩子阅读计划名家原创:少年棋王》语言清晰、明快,作者用一种轻松、温馨的口气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励志的故事。毛超峰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变故,下棋时的冷嘲热讽和无法想象的困难,但他却有着坚强意志,不为所动。毛超峰是不幸的,但又幸运的,遇到了许多好心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赢得了“少年棋王”的美誉。这不仅仅是棋技上的荣誉,更是成长中难得珍贵的荣誉。
  • 踢拖踢拖小红鞋

    踢拖踢拖小红鞋

    《踢拖踢拖小红鞋》包含了金波、张之路、秦文君、曹文轩、孙幼军、刘先平六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的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是目前国内首套集合了历届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作品的精品荟萃。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内容简介:对抗疲劳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季昌群编著的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生活起居等方面例举了100个对抗疲劳的妙招,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
  • 航行轨迹

    航行轨迹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在这颗孤独的星球你是我的航行轨迹,我愿意为此变得更加优秀,不为别的,只想能够堂堂正正的看着你站在你身边。那天她向他告白,“陆行之,我喜欢你,一直都很喜欢。”她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优秀校友站在台上说:“每个人的相遇都不容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要好好保护身边的幸福。我是A大法律系10级毕业生陆行之,谢谢大家。”原来我在爱着你的时候你也同样爱着我。你是我的航行轨迹,为了你我愿意在黑暗中变得更加强大。你是我的命中注定,为了你我愿意孤身一人只为你的到来。
  • 相见欢似远方

    相见欢似远方

    哥哥控还是男友控?相识一场,却持刀相向;一个阴谋,却牵连甚广。她——公玉屏幽,要让伤害他的人,血债血还,如若无果,便让这乱世纷扰起,万人为他陪葬……可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你看到的那样吗?
  •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本书收录了萧红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 “鬼火”的真相(趣味化学卷)

    “鬼火”的真相(趣味化学卷)

    化学是一门富有活力的科学,犹如生活中的魔术师,总是变着法儿的给我们呈现出奇妙的微观世界,同时它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重生影视巨星

    重生影视巨星

    重生的小明星宋晚发现如果不多学学勾搭金主的办法,是没法撩到阅尽千帆的男神的!等到男神撩到手后,她惊恐的发现她的阅尽千帆的男神其实是个容易脸红的极品小鲜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白莲花升华史

    重生之白莲花升华史

    容如雅是一朵纯纯正正的白莲花,但是最后竟然败给了一个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黑莲花,直到被黑莲花给谋害了,容如雅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本小说里面的炮灰。好在祖上传下来的传家宝是一个空间并且让容如雅重生了。其实这就是一个白富美级的白莲花被一朵黑莲花谋害以后重生,带着空间然后虐渣男渣女追忠犬的故事。
  • 花都开好了

    花都开好了

    《花都开好了》由饶雪漫编写。饶雪漫,很多的时候,被人们称作雪漫。在电波里,这是一个很亲切的名字。所有爱我的人,都这样叫我。曾有人让我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我说:聪明。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聪明地工作,聪明地写作,聪明地活着。所以我快乐,并懂得拒绝一切的不快乐。
  • 强宠重生小甜妻

    强宠重生小甜妻

    前世,顾九漓放着绝世好老公不要,看上一个渣男,最后家破人亡,甚至连累历泽萧一起惨死老天给了她一次弥补的机会,顾九漓使出浑身解数去撩历泽萧“老公,要抱抱”“老公,要亲亲”“老公,老公,我们来生小包子”“好”听到这句话,历泽萧“嗖”地站起来毫不犹豫抱起顾九漓上楼“……”原来顾九漓觉得历泽萧高冷孤傲,不食人间烟火,在经过历泽萧无数次压榨之后,骗纸,大骗纸!于是,顾九漓偷偷开溜,还没上飞机,就被历泽萧拦在飞机场“乖,我们回家继续生小包子”“……”她可以拒绝吗这世间没有比你更美好的东西,你若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历泽萧我曾负过你一次,此生我必生死相依,不离不弃——顾九漓甜文【1V1双洁】欢迎入坑
  • 很残酷的规则

    很残酷的规则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九日,关于“好诗的标准”问题的研讨会在“第一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颁奖典礼之前举行。来自外地和本地的专家学者,就“好诗的标准”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的发言整理如下(记录未经发言人审理)。阿毛(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杂志主编刘醒龙到广东佛山讲课还未赶回来,受他的委托,由我来主持今天的会议。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诗歌界对于“诗歌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此起彼伏,但一直未达到过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