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61500000151

第151章 事毕

此时的宁月并不知道,一年以后,当她随钟离到宣城时才知道何为钟离。

遥遥的看不到人影,姚传根,钟老祖等人才松懈下来,呼出一口气,终于走了。

看看天色以是未时,下午两点钟这样。在钟老祖翻了一番老黄历,选在申时正替姚家玉主持及笄礼。

同时,余里正也招呼大家先去吃好,喝好,共同庆祝这天,从此后杏花村要叫仁德村。

一时,大家放上了难得的炮仗,全村老少喜笑颜开,沉浸在喜庆之中。

从早到现在,所有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余里正有想说两句大概也没有人听,还是先吃饭吧!

何况做好的菜也不能久等,全会冻成冰块。天大地大,没有吃饭大,所有事情都靠后。

村里做得菜都是大锅菜,肉却是实打实的,炖的猪头和骨头肉早就给了那些个小馋猫。

申时,姚家再次人满为患。

钟老太祖婆做在偏堂屋的主位上,姚家玉跪在前面的蒲盘上,祖婆眯着眼睛拆散姚家玉的丸子头发,用一种竹子做的比平时用的梳子还要细密的篦子轻梳姚家玉头发,嘴里说着“令月吉日,始加无服,幼儿成德,唯尔得福。”

转身一跪,太祖婆唱道。

一跪,父母养育之恩。

二跪,长辈和村邻之恩。

三跪,表示自己长大,成为女子。

姚家玉随着王氏进去换了一身襦裙出来,在由太祖婆梳起头发用钗固定后,表示姚家有女及笄,可以求亲。

今天的姚家玉身穿桃红色的连体折摆裙,外穿乳白色绣青叶的对禁背心,头上一根杏花银钗,固定住后面弯坠的黑发。身高一米六二的姚家玉,显得亭亭玉,明媚亮眼,肤白秀丽。

正堂中一站,落落大方,迎视大家的吃惊,打量和窃窃私语。

村里不少的小伙们此时才发现,姚家玉的不同之处,怎么平时没有发现呢?

那些个大娘,婶子,媳妇们思考着自己家的弟弟,侄子什么的有没有那个可能性,上门求亲。

六兄弟拿出早就用面粉炸好的粉果请大家吃,钟氏对着各位乡邻道谢,王桃带姚家玉悄悄退下。

另一边的马车上,源叔打开布包一看,一个漆盒里面是用玉瓶装的七色花珠,另一个漆盒里是两根人参,边上还放了一包干菊花。

不用说,都是宁月从“乾坤府”里转移出来的。

秦文示意身边的内侍打开布包,里面是一顶包耳帽,一双手套,一双护膝。面料为青色细棉布看样子是同一块布料上裁下来的,纹路想同。做工仔细,棉花软软。

内侍刚上说点什么,秦文摆摆手。这个小太监是自己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这次带出来就是见见世面的。看他的脸色就知道瞧不上这三样东西,可秦文觉得姚家是有心人。

先不说姚家对于他的身份有没有了解,但有一点却让秦文感动。要知道,做为大内总太监,看着风光,其实最苦。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真的是名言。常时间的站立,秦文的膝盖以是大不如前,护膝正好用。帽子看着就暖和,在不当值时带上绝对顶顶好。手套更不用说了,护手的。

姚家给不起金银珠宝,却是给了暖心的一宝。

当然,如果换做是别人说不定会把这三样东西当成破***如边上的这小子。

看来,要让他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于得立打开的布包是陶瓷瓘装的茶叶和一瓘菊花,这两样东西都喝过,味道一绝,而自己也好喝茶这一口,也不知这家人是无心送的还是有心送的。

刘县令骑马,没有打开来看,心里也知道姚家送不上什么好东西,大概是一些土特产。不过,这次猜错了,姚家给的是一根人参和菊花。

因刘县令从头到尾也没有说什么话,宁月听出气神不足,所以给了人参。不管怎么说,事情好坏参半也有刘县令的功劳。宁月自以为的是刘县令累的,却不知是吓的。

送出去的这些东西,钟氏和姚家忠等人商量过,除了家里有的,就是人参的事情,钟氏认为是钟离给的,上次宁月带回来一堆东西,就看到宁月从里面翻出来的。

刘县令的不会去多想,只会以为是钟离给的,所以,两方都以为,有钟离背锅,宁月心里无压力。

一直到傍晚,大伙才把事情摆平,应该还给别人的去还,用的借的都要搞清楚,答谢的记下改天去答谢。

直到最后,姚家众人和刘大叔,朱七等人歇下,明天还有好多事情等着。

同类推荐
  • 念之江山如画

    念之江山如画

    (念奴娇讨论群:631982930)风烈.鼓我战袍战旗扬.乱世成殇.浊酒一壶豪饮.等不来群雄共煮青梅.你胸中本该容下.山河万里./这乱世.谈什么输赢.其实所有人.从步入这个局开始.都已经输的.一败涂地.“夜笙,你有何所愿?”“安天下,震四方,使强不敢欺弱,男不敢辱女,一生唯此心愿。”
  • 相思遍地万骨枯

    相思遍地万骨枯

    世人皆问,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记忆封印,万世深情,能否换得那人一个回首?曾有人问她,后悔吗?她笑得灿烂,眸中星辰闪烁,脑海里浮现那人的音容笑貌,坚定的摇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1v1有甜有虐,结局未想好。但如果你们喜欢会有你们想看到的结局。这个故事其实一直在我的心中盘旋,只是一直没有勇气写出来,不敢给他们一个结局,所以如果你不喜欢请绕道,因为这个故事于我而言意义非凡。
  • 清穿之皇贵妃

    清穿之皇贵妃

    她从冷宫宫女到皇贵妃走了十年,从皇贵妃到皇后却走了一辈子。如杂草卑贱,野火烧之不尽,待到来年又是春。打算重写,人物设定和异能要修改一下,谢谢大家不离不弃一直都在。
  • 倾世之才

    倾世之才

    少年征战沙场、走马天涯;中年贪慕名利、玩弄权势;暮年,可否与爱人执手安详?儿孙膝下承欢!
  • 跨过千年来爱你

    跨过千年来爱你

    遇到容湛,江采觉得用尽了八辈子的霉运!刚穿越就被虐的体无完肤,横着虐,竖着虐,站着虐,躺着虐。生性寡淡如江采终于爆发,腹黑帝王却笑的一脸狐狸样,提出奇葩要求。“帮朕把江山败光了,朕便放你走。”从此江采踏上了再生妲己褒姒之路,终于熬到国之将亡时。她与皇帝一同被讨伐至边境,荒芜战乱之地,蹦出千军万马伏地高呼‘恭迎皇上皇后’。嘛个叽,她一脸懵比,到底发生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革命故事。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 卡车

    卡车

    在巴黎街头女主人公拦下一辆卡车要搭车。女主人公上了卡车,便与司机滔滔不绝地聊了一小时二十分钟,无所不谈。而《卡车》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的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作家本人,搭车也正是她的亲身经历。
  • 主播大人萌萌哒

    主播大人萌萌哒

    【念念,我饿了~】【念念,我想你了~】【念念,抱抱~】…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粘人的男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给她苏念重新来一次选择的机会,她宁愿放弃那一百万的报酬!找工作的系统?呵,开玩笑,有工作系统会提示亲密度这种东西吗!【你们难道不是我得小心肝吗?】【我想让你们知道,我有多想你们~】我的主播大人!不娶何撩啊!可不可以不要乱撩粉丝!【早安,我的宝贝】每天日常的早安吻,抬头见到的就是叶里那低眉浅笑,苏念环抱着他的臂膀,回吻着,嘴角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有这样一个粘人的男人,也是蛮不错的嘛。
  • 产后十八论

    产后十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堂倒影

    天堂倒影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苏先生,余生请多多关照

    苏先生,余生请多多关照

    当红小花林酥然,一觉醒来,竟然一下子失去了五年的记忆,并且,暗恋多年的男神,竟然成了自己的隐婚丈夫,更有甚者的,自己还“偷偷摸摸”的,给了自己男神生了娃……如果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就有个与你男神长得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萌娃:管自己叫妈,请问,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林酥然对于这一认知,是非常懵逼的,要知道,她现在心理才十八岁!!!……十八岁的林酥然,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无比专情的小女孩,只不过,为什么她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一个花心大萝卜了?拜托,我只爱我家男神一人~
  • 快跑,他不是人类!

    快跑,他不是人类!

    高冷男主不是人类:死丫头,活的还没我零头长,给我好好整治她!携子私逃,却发现怀的不是人类!女主:我这是什么命?准小姑子假意接近,为外甥以及外甥他妈当贴身保镖:哥,你这针孔摄像头装的有点多!半妖,妖怪,人类,离异小女人原本的事业奋斗史,生生变成了肇事逃逸——跟妖怪做朋友——还有人争着要给娃当后爸的诡异生活!
  • 系统之误入末世

    系统之误入末世

    她在车祸后再醒过来时,已经穿成了另外一名同样刚刚发生车祸的女孩,还来不及庆幸随之而来的金手指,就发现是穿进了一本末世小说的世界。好在没有穿成主角、配角、路人甲乙丙丁之类,她只要演绎自己的剧本就可以了。作品中所提小说为作者虚构!本故事纯属意外,请勿尝试!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