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知府大人,一众人在满园春从早上待到了下午,终于在午后送走了最后一拨人,宋玉宁一家也回了家。
大家招呼客人都累了,最小的宋谦宁更是在马车上就睡着了,因此一回家大家就各去休息了。
晚饭也没有在一起吃,而是送到了各自的房里,宋远则是一回来就进了书房。
他难得表现出有些反常的样子,而沈氏知晓他的心事,没有多言,只是送去了吃食。
其实待在扬州三年,说没有感情是假的,只是宋远以为自己不会这么的在意这些,可今天知府大人的一番话,却让他忍不住了。
其实知府大人平日里有些板正,不会多说很多话,而今年他的身子越来越不好了,事物多是由宋远来处理的。
因此他们平日里见面也不是很多,可今日,他却在宋远离任的宴会上,不仅拖着病体亲自前来,更是推心置腹地说了那些话。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说的,他是知府大人,是这扬州城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就算他不来也没有人敢说什么,而他来了,还说了那些肺腑之言。
其实在外多年,宋远有时也会迷茫,究竟参加科举,自请出京,到地方任职,走一条和其他世家子弟完全不同的路,对吗。
自己多年的坚持会有成果吗,会有人懂得自己的内心吗。
恐怕在大多数人看来,自己是不太正常的罢,放着京里优渥的生活不过,偏偏跑到地方上来一点点熬资历,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自己就是个笑话吧。
可今天知府大人的话却告诉他,他的坚持是有意义的,他的付出有人能够理解,并且这个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目标。
这怎能不令他激动呢,他觉得自己沉寂了多年的热血都重新开始沸腾了,仿佛回到了当初那个一心要匡扶天下为国为民的赤子之时。
原来,充满荆棘的前路,却并不孤单!
宋远此刻觉得,未来是一片光明大道,即使开始时他有些担心,毕竟前任苏州知府是犯事离任的,而苏州府此时没了主心骨已经数月,自己一个新到任的官员,偏偏年纪轻,资历浅,想来初时处理政务应该不会太过容易,需的一段时间才可能上手。
可此刻,他突然不担心了,不政务熟悉又何妨,受到刁难又何妨,总之自己问心无愧,一心为国为民,因此,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没有什么能够打倒他!
这边的宋远正情绪激昂着,而那边的宋玉宁却很淡定地在看书。
对于离别,她其实是有些伤感的,而对于苏州之行,她则是既期待又有些担忧,思绪多了,她便不再去想,抛开了这些,翻开来了一本书看着。
这是她长期以来的调节方法,而她也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自己这种不太善于表达或者倾诉的人。
没想到疲惫来的如此突然,不一会儿,她便有了一些睡意,于是也不强求,洗漱了一番就睡了。
第二日,是个大晴天。
气温上升了很多,前些天那场倒春寒的影响已经全然不在了。
沈氏在忙着收拾行李的事情,而她也有意要磨炼一下女儿管家能力,因此将一些任务都交给了她,让她来完成。
宋玉宁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些事物,不过她也明白沈氏的良苦用心,因此也没有拒绝,去做了事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和现代不同,姑娘家不是只读书就可以的,要做当家主母的人未来都会管家,想要不被人诟病,就得提前学习,笨鸟先飞。
这个时候,有时候甚至一个主母比家里的男士都更重要,因为有些男士或许会赋闲在家,那个时候他们往往是不事生产的,而主母们却不会这么悠闲。
虽然男士不出仕,可各家的人情往来却是少不了的,外务要管,而一个家日常的生活也是她们的事情,内务也要管,自然不是很轻松。
因此很多人说娶妻娶贤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主母要承担的责任是很多的。
而古代人之所以这么重视嫡庶之别,一方面,是受了宗族观念的印象,重视嫡支,是为了保证家族传承之时血统的纯正。
另一方面,嫡庶之间受到的教养,所分派的资源都是不同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因着这些原因,嫡支渐渐有了庶出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而这其中,男方的区别还不是很明显,女方这边就门道多了。
这世间,地方大了,就什么事情都会有,尤其大户人家,谁家还没有几件辛秘,要是没有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的。
就说那些主母对待庶女和嫡女的区别。
若是遇到不好的主母,明面上不显,背地里动辄打骂,若是不受重视的,有些甚至地位和奴仆差不多。
若是遇上好的,丰衣足食已经是极好的了,若是想从主母那里学到处事经验和管家的能力,那是不可能的。
而往往自己的姨娘又都是出身不太好的,大多数自然见识有限,也教不了孩子多少东西。
因此,大户人家娶妻一定会娶嫡出,而庶出的,即使长相再貌美如花,也是可看不可用,俗称“花瓶”。
而那些男士,除了色中饿鬼以外基本上都不会去娶庶出的姑娘。
那么这些庶出姑娘的出路在哪里呢,基本就是两类,一是下嫁,既嫁到家世地位远不如自家的人家。二就是做妾了。
无他,这些男人都不傻,妻子的贤良淑德是必须要有的,因此娶妻娶贤,但美貌的妾也是可以有的嘛,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这看着很是残酷,但是从某些方面剖开来说,事实上就是如此。
在男权社会,女性的剩余价值就是这么被利用的。当然这其中也很很多文章可以做的。
对于妻子来说,若是有能力,管的住夫君,或者让丈夫心甘情愿只此一人,那么不纳妾的也大有人在。
而对于妾来说,若是自身战斗力够强,能得到重视,也总有许多比那些有名无实的妻子来的强的。
因此,这么看来,这也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若是想要自己不被淘汰,就得自身努力,做到让别人不能忽视自己的地步。
宋玉宁深知这个世界的残酷,尤其是对女人们的残酷,女人在这时能够有自己的意志,能够独立存活是多么的艰难,因此她才会敬佩那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大武周则天皇帝,所以她一开始就不会拒绝沈氏的良苦用心。
她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就是希望自己在未来时,能在这种事情有更多的话语权。
既然不能改变游戏规则,那就努力为自己多添一些参加赌注的砝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