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52700000003

第3章 入侵潜意识

◎ 一个人是能够从精神上控制他人思想和行为的。

◎ 施术者的意念力逐步战胜受术者的精神抗拒。

◎ 对职业催眠师来说,心理学理论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

◎ 为了实现“催眠”,必须通过一些技巧,来使受术者的精神进入最为被动的状态。

◎ 许多人认为只有意志较弱的人才能被快速地催眠,此说法不对,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却常是难以被催眠的。

本讲要点

催眠术的实践意义——催眠术是严谨的科学——催眠术与其他科学分支的关系——对于催眠现象的解析——用一个实例演示来说明催眠术的秘密

本书不涉及对“灵魂与身体”之间关系的探讨,不会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人在进行思维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时,大脑细胞所产生的变化。这些课题听上去或许非常有趣,但更适合放在文学领域中讨论。

当前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对催眠术在实践层面上的科学理解。迄今人们已收集了足够的数据,进行了大量研究调查,并将大量真实材料系统化地进行了整理,构成了如今的“催眠学”。

这一科学有其独特表象,受到自身学科规律的约束,不同于生理学、化学、物理或磁力学,而是有催眠学独有的法则。通过这些规则,我们可以肯定,人类有能力产生某种作用力,这样的作用力是恒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在类似条件下,总能得出类似结果。这就如同化学一样,在同样条件下,将同样的成分进行混合,每次得到的都是完全一样的化合物。

我们无法通过力学流程制造出化合物,只有化学定律才能左右化学现象。其他所有科学领域也都如此,无论两门学科间相似度多高,它们都有自身独有的定律和法则。催眠学或许看似与生理学、磁力学或电学现象联系密切,但表面的联系无法取代其学科独有的规律和特征。

催眠术证明一个人能够从精神上控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催眠术知识的起始点就是,我们能确切地观察到一个人是能够从精神上控制他人思想和行为的;而在施术者指示之前,已经受到控制的人通常无法取得独立思考和行为的能力。

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其现象,深入学习其基本原理,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催眠中最为寻常的场景。

催眠师坐在他将要催眠的受术者身前,他们都身体健康,心智健全,一眼看去,很难判断双方的身份,然而随后一方将发出命令,而另一方则服从。他们可能达成了统一,但却不是规定谁来指挥、谁服从这样直白。这一情景看上去像是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又像是根本没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一切却显得理所当然。一方扮演施术者角色,另一方自然是受术者。一方表明了自己的强势,另一方或多或少地看上去表示顺从。无人提及关于此事半字,也无人受到身体上的逼迫,然而,双方就是在如此默契中实现了催眠。

施术者指示受术者摆出某种姿势,他说话不多,但每条指示都得到立即执行。受术者完全可以收回自己的注意力,拒绝执行施术者的指令,可他却选择了服从,按照自己接收到的指令行事。

施术者做出几个动作,之后随意编造一个场景或情况,受术者听后会对其深信不疑,完全放弃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性。他会相信最为荒唐的谬论,只需稍做暗示,他就会投入极大的热忱执行施术者的指示,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实际上,受术者会执行任何来自施术者的暗示。

以上是催眠师从精神上影响受术者看法和行为的一个普通例子,我们需要充分理解这种影响力是如何获得的,服从性是怎么产生的。受术者从最初自主的顺从,变成彻底被催眠后无意识的服从,这种变化是逐步形成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有一个瞬间的变化点。

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往天平一端逐渐加重,来平衡另一端的重量。砝码一点一滴地施加于天平一端,到某个临界点时天平达到平衡,再之后另一端的重物翘起。与此类似,在催眠中,施术者的意念力逐步战胜受术者的精神抗拒,当催眠师的精神力量越过这个平衡点时,受术者的抵抗将消失,他就被催眠了。

下面我们通过比喻进一步加以说明。当催眠状态已经完全产生,施术者的意念力可以看成是天平完全填满砝码的一端;而代表受术者的一端则失去所有砝码,彻底失去了左右天平的重量。

在对陌生受术者进行催眠时,通常催眠师事先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意念力才能使受术者失去抵抗,而催眠的过程通常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受术者曾被成功控制过,那再次对他进行催眠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知道天平另一端受术者的抵抗重力,那么施术者就能迅速地添加相应的砝码将其翘起。

经验会告诉施术者需要投入多少力量来催眠受术者。有时,催眠师在面对某个受术者时,能迅速感知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其产生影响,哪怕是催眠技艺再高超也无济于事。

要有效地进行催眠,我们就必须了解自己该做什么。我们知道,对他人进行催眠是一个完全在精神上进行操作的过程,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这一过程。究竟什么才是思想行为,人们有自己模糊不全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往往比自己能够阐述出来的更为复杂和让人疑惑。

对职业催眠师来说,心理学理论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他们更关心如何操作,如何将自己的意念进行优化,以促进自己的工作。思想总是先于行动,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你的行为是没有经过明显的思想念力而发起的,有的思维也不会涉及任何行为。下文就是几个案例:

1.一个人看到葡萄藤架上结满了葡萄,该场景诱导出“吃葡萄”的念头,而这一念头诱导出“采葡萄”的意图。于是人就产生了与葡萄相关的思想活动,这些思想继而诱导出走向葡萄藤架、采摘葡萄和吃葡萄的行为,这就构成了由思想主导的有意识行为。换句话说,人的思想转化成为一系列物理动作,而后产生动作的结果。

2.儿童的指头在碰到发烫的火炉后立即收回来,这一行为就没有明显的思想指示。因为此时儿童的思想是被动的,他并未认真思考过,手指碰到发烫的炉子会被烫伤,所以一旦碰到就需要立刻把手收回来。“收手”这个动作是无意识的,是由于他无法保持手指接触火炉这个状态而形成的,即使他有意这样,也无法保持这个动作。儿童脑中的潜意识由疼痛发出,瞬间自动诱导出“收手”这个物理行为,这就是一个“无明显意识的行为”。而这样的例子经常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危险时眨眼,自己周围发生爆炸时无意识地闪避或跳开,睡觉时避免滚下床去,这些都是身边常见的“无意识行为”。这些指示由大脑瞬间发出,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

3.“不带明显行为的意识”,这样的例子对我们大家来说也不陌生,它频繁出现在每个人大脑中。在精神世界中,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多个角色;而在我们的“白日梦”中,自己可以是举世闻名的超级英雄,或者富甲一方的财富帝王。但可惜,绝大多数我们所畅想的场景只能停留在大脑中,绝难转化成身体行为。我们能够抑制自己的思想,阻止自己将头脑中的思想“变现”。当人失去这一能力的时候,他(她)就成了“疯子”,无法控制自己思想所引发的身体行为。

“潜意识行为”存在吗

我们可以将正常健全的心智类比为一台巧夺天工的机器,这部机器能够产生无意识的感念(即潜意识),而潜意识并不会引发这部机器中“思维部件”运作。我们按照自身的偏好,选择将思维传输至“行动部件”,或者阻止其传输至“行动部件”。当“思维部件”处于不活跃状态时,潜意识会快速地越过“思维部件”直接转化为行为,形成我们所谓的“下意识行为”或“无意识行为”。

记住上述示例和它包含的道理将有利于催眠术的研究和练习,帮助我们理解催眠背后的道理。受术者通常是心智健全的健康个体,有能力自主思考及自发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指示行事,这点无人觉得稀奇。他同样有能力抑制自己的行为,和其他人一样,他也常常做出无意识举动,受到脑中的潜意识驱使,将潜意识立即转化为身体行为而无须经过思考。

是什么导致了人被催眠

施术者使用物体、声音或动作引起受术者注意,希望受术者将其全部思想都集中于这些方面。受术者自愿将其注意力集中,不出多久,由于思维高度集中,他会很难再将思想置于其他事物之上,因此他的精神进入被动、不活跃状态,对其他事物表现出反应上的真空。

当受术者的精神进入这样的不活跃状态时,施术者快速而剧烈地发出一条暗示。这个暗示迅速作用于受术者的思维,受术者来不及反应就转化为他的身体行为,使该暗示如同下意识的行为一样得到执行。这与儿童不加思考,将手迅速抽离发烫的火炉是一个原理。

如同上文的案例3中情况一样,受术者可能会彻底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之中,而停滞一切身体行为,这样施术者则有机会突然对其施与暗示,使他之前的所有思想活动完全中断,随之而来的,就是深度的催眠状态。

在所有催眠展示中,受术者只需简单扮演正常健全人的角色,执行其最为自然的行为即可,该过程对他没有任何损害。当他将思想集中于施术者的影响时,其精神状态也在同样的影响中转换为被动状态,就像人在独处时将自己的思想放空一样。施术者所给出的暗示被受术者接受,并转化为身体行为,就像人对疼痛、快乐或者悲伤等感知所做出的反应一样,无须经过计划和思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举个例子,就相当于我们口中的“他不觉流下了眼泪”“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他疼得打滚”等是一个道理。这些作用于精神上的暗示是突然和没有预料的,相应结果也就自然随之出现。

施术者的暗示也与此相似,而受术者的行动也自然产生。所以我们需要时刻牢记,为了实现“催眠”,必须通过一些技巧,来使受术者的精神进入最为被动的状态。这是催眠的第一要素,绝对不可忽视。

接下来,果断而锐利地发出指导性暗示,如同得到“必须立即执行”的命令一样。只有第一个暗示瞬间成功地转化为受术者的身体动作,之后的施术者才能用稍和缓的方式给出其他指示。

一个关于催眠术演示的实例

下段文字将介绍一个实用办法,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确切的概念。直观教学或许是最为简单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如果能够恰当应用,却又极富实效。

我们用A和B代表两个电报员,他们并排而坐,用各自的线路向自己的目标(用X和Y来代表)发送各种不同信息。但A有个想法,他希望通过B的线路来发送自己的信息给Y,于是他用某个特殊的道具来吸引B的注意,并成功地吸引了B的全部注意力,于是他能够连接B的线路,所以A可以通过B的线路向Y输送任何A所期望的信息。

同样,A也可以不采用吸引B注意的方法,向B提出连线提议,然后B可能彻底拒绝A的请求,之后A会使用强迫手段获得使用B线路的权利。如果A的力量强于B,则他压倒B,然后传输自己期望的信息。

或者,A在向B表达了自己希望使用其线路传输信息的意愿后,B乐于接受,并停用自己的线路,将其置于闲置状态,从而使A获得满意的连接效果。

该案例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是最为有效的催眠术学习方法。我们假设A和B为两个个体的“思想中心”,而X和Y分别对应代表他们的“行为中心”。这就是说,当A脑中形成某个思想时,他可依照自己意愿将其传输至自己的“行为中心”,然后通过物理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希望。假设他脑中产生了“行走”的思想,并愿意将此思想付诸行动,此时他的思想会被传送至X,于是他会自然而然地迈开自己的步子,开始行走。在他一旁的B,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实现B自己的行为。

A希望催眠B,这就是说,他希望迫使B做出任何自己所指示的行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设法使B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个物体或事件上。当B的精神因此进入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时,A突然与B的思想“进行连接”,他的指示立即传输至B的“行为中心”,于是B就在无意识状态下执行A所指示的行为。

B或许无法完整地收到A的催眠要求,但因为畏惧心理或来自A更强的意念力量,B也可能被迫屈服,然后获得等效的催眠效果。

此外,B自己可能希望被催眠,并真诚地投入为其设置的情境中,这将对催眠顺利进行起到很大作用。通常来说,经历过几次催眠的受术者会抛开所有疑虑和恐惧,这会极其有利于施术者催眠的开展。

许多人认为只有意志较弱的人才能被快速地催眠,此说法不对,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却常是难以催眠的。但另一方面,具有很高才智的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能彻底放空自己的思想,如果他(她)对催眠充满兴趣,并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完全托付给施术者,那他们则可能是最为容易被催眠的人。除此以外,催眠易感性与智力高低并没有其他任何联系,而是由另外一些因素左右。

有时,在尝试催眠新的受术者时,施术者可能发现自己毫无进展,此时他将自己的精神完全集中于制造催眠上,一段时间后,相对于受术者而言,反倒是施术者自己进入了精神被动的状态,从而颠倒了双方的关系。此时原本的施术者成为受术者,被自己催眠。这样的情况极少出现,但却有可能发生。施术者尤其需要注意,特别是在反复催眠其他意志抵抗力极强的受术者时。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 逆思维心理学

    逆思维心理学

    本书教你打破惯性思维,学会逆思倒想,你定会摆脱平庸,创造奇迹!
  •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牧之编著的这本《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剖析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之道,针对在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充实,观点科学,操作性、指导性、实用性强,是管理者提高自身能力、轻松带出一流团队的最佳指南。
  •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本书以轻松实在的语言风格,巧妙性地运用创意引发出心理学中一个又一个好玩的点,将心理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创意心理作为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智慧,让与众不同的多样生活与趣味人生呈现在了你我他的面前。
  •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囊括了认知心理学、性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营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性心理学、婚姻心理学、怪诞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图画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二十几种心理学分支,数百个好玩心理学话题,内容新颖,案例有趣,讲解生动,方法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是一本实用、有趣的心理学书籍。
热门推荐
  • 明朝帝国

    明朝帝国

    朱启明穿越到了刚登基的崇祯皇帝身上。挽狂澜救大明亡国之势。 脚踢建奴,东征倭寇收扶桑。 制霸海洋统御四海万国来朝。 本书不需要互藏不用留言,喜欢看就收藏,没必要,谢谢。
  • 灭亡

    灭亡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 重生生活甜如蜜

    重生生活甜如蜜

    要论悲催。﹏。黔灵排得上世界第一一个跟头就把自己摔嗝屁了嗝屁后竟还重生到了七零年代不仅遇上了一堆极品还被迫绑定了腹黑系统某系统:喂喂喂!做人要讲良心啊!咱俩谁腹黑你心里没点ACD数吗!!!黔某人叉腰瞪眼:没数没数就没数!某系统委屈到变形:我都帮你撩小哥哥了,你还要我怎样T﹏T某小哥撇嘴冷笑:哼!让你当初不帮我媳妇打极品,现在活该你委屈!!!
  • 失控

    失控

    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
  • 状留篇

    状留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雕倚屠英雄传

    神雕倚屠英雄传

    看神雕侠侣后传,倚天屠龙记前传。本小说以金庸射雕三部曲为背景框架,撰写南宋灭亡至元朝一统后的江湖故事恩怨。可歌可泣的江湖战歌:血染江山英雄志,一寸山河一寸险。义胆忠魂破敌寇,不畏生死报国安。
  • 你要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

    2019年苑子文全新个人作品集重磅上市,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你找到自己,冯唐、桐华诚意推荐;图书附录20个苑子文亲答疑问,希望这些回答可以帮你找到前行的力量。我们好像总是在不满,在遗憾,在后悔,在做错决定后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别太难过,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不可能在人生的考场上把每一道题都选对,与其对往事耿耿于怀,不如为明天多做一些改变,抛弃世俗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你要相信,你也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可以给予陌生人善意与光明。你要相信,短暂的失败是为了迎接新的起点,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你要相信,你最珍贵,总有人连你的缺点都觉得可爱迷人。我们自卑,我们胆怯,我们勇敢,我们蜕变。亲爱的,你要好好的,岁月还长,别太失望。
  • 公主要追夫之国师大人好高冷

    公主要追夫之国师大人好高冷

    一位是集宠爱于一身的一国公主;一位是受万人敬仰的一国国师。当毫无公主仪态的公主殿下遇到温文尔雅的国师大人又会是怎样呢?但……直到了最后才会发现,只要两人中有一人陷入这“情”字一字里,回过头来才会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场被人设计好的“局”!
  • 我有一个属性板

    我有一个属性板

    ……吴用年龄:26实力:御灵徒体质:3.8灵力:3.6功法:第三版御灵者基础心法(小成)熟练度:34/500蛮牛拳(小成)熟练度:12/500……看着自己的金手指,吴用知道,他要牛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