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74000000001

第1章 正文(1)

我不是大学问家,在电视方面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纯属一介布衣。请我来北大做讲座,是不是说明北大这个世界一流的讲座越来越开始趋向平民化了?(笑声)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比较简单,是一个案例的分析。都说电视是一个没文化的产业,但是它既然是一个大众媒体的宣传窗口,并且作为一种经营文化,它应该还是有一些归类和最基本的原则的,我们把它叫做游戏规则。

我今天想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剖析来看一看中国电视现在的栏目策划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里面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去改动它,我的题目是《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棚式”。这大概是我首创的一个新名词吧。

大家可能还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在2000年,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出了这么一个事。当时请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谭盾先生和他的老师卞祖善先生在演播室里面做一档节目。当节目录了不到10分钟时,谭先生突然站起来,甩手走人了,把一百多个观众和整个剧组全部甩在一边,走了。谭先生说不行,这个节目我绝不做了,我一定不做了。刚才我在台上面说了,卞先生是我的老师,但我跟他的谈话不在一个层面上。这句话后来在网上普遍地发,跟了几万条帖。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一直是热炒的话题。这个案例出来以后,挺轰动的。广播学院后来还把这个作为一个典型的演播室里面出现的新型案例编入了教科书。

在后来有很多人问我,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不好回答。我做了十几年的现场节目,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无厘头的事。左思右想,对于这种现象我姑且给它起了一个名词,叫“棚式效应”。什么叫棚式效应呢?其实很简单,棚,大棚,演播室也。棚式效应就是大棚节目录制过程中产生出的乱了套的异端效应。(笑声)

你们看到的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综艺节目都是在大棚里面进行的。这种节目是90年代初才开始有的,80年代的时候没有。1991、1992年,中国第一台棚式节目《荧屏连着你和我》开播,当时轰动了整个媒体界,把它作为一个现象讨论,探讨。于是很多人去效仿,像《实话实说》也是属于棚式节目典型的例子。因为这种节目在以前中国的媒体里是没有的。它里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谭盾的这个事情是现场乱到了顶点的案例。但我认为,那一次的大棚里面发生的事情是90年代电视栏目操作过程的一个新的情况,虽说有极端的非人为因素,但结果是必然的。广院现在已经把这种出现在棚里的异端的现象作为必讲的课程。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比这个更恶劣的情况怎么办?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人该请,什么人不该请,怎么防止乱,乱了怎么办等等。罗列了很多以后在大棚里面可能产生的极端问题。

我再想说说批判。

批判,作为专业术语,判就是判断,判别,判识,等等,属于上层建筑意识领域的东西,比较抽象。理论的,平台的,思想的,思维的,一切总结为这个范畴内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是判。但是批就不同了,批是动真格的东西,老师给你批改作业,说你不及格,那是他有正确的答案。你判这个东西不行,那你就拿出一个比它更好的。一旦到了动真格的这一步,很多问题都会冒出来,所以说很多的学者发现有些问题,有些观点他不同意时,不敢轻易用批判二字。他说咱们可以商榷一下,写篇文章,商榷。其实他想批判,但是他能判,却未必敢批。除非你有比他更好的、更完整的观点,动真格的那一套行为模式,这个是需要花大工夫的。所以很多人不敢去批,只敢去判。

其实中国文人有这方面的嗜好,君子动口不动手。我认为在电视栏目里面,最好别用商榷,因为它不是理论的探讨。我跟你说一堆理论,说一堆概念,对它一点意义也没有。理论或概念不能在电视节目里面迅速产生出一个真实的产物,因为电视就是用每一个镜头语言,每一帧画面体现出你的理念。这是我对批判的解释。

我选定一个什么目标来动真格呢?副标题,鉴定央视《鉴宝》。

《鉴宝》就是现在中央二套新做的一个新栏目,以文物鉴定为主,收视率非常好。不知你们当中有没有人看过,能说说感受吗?这毕竟是中国第一个以文物鉴定为主的大型的综艺性栏目。

同学回答:感觉娱乐性比较强,不是特严肃的节目,抓大家猎奇猎宝的心理。

开宗明义地说,电视策划这个行当太难做了,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东西,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在今天的讲座上,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上的概念或大道理,那样会有“判有余而批不足”之嫌,你们一定会把我哄下去的。(笑声)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案例批判,比较实用的。通过剖析它,修正它,你可以表达出你对一个主题化电视栏目的策划、制作理念的全方位认识。我将从五个方面来批判《鉴宝》。

第一个方面是定位。

节目首先是定位。你写一本书,探讨一个问题或者是你想写一句话,都要定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鉴宝》这个栏目出台的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于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抱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古旧的东西了。家里的瓶瓶罐罐被拿出来擦拭擦拭,摆在很明显的位置,古玩市场里挤满了各行各业的人。这几年里,光我们北京的古玩市场就如同雨后春笋开了一个又一个。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这些东西价值几何,它们都记录了自己的家庭,家族,甚至是民族发展演变的丰富的信息。它是一个信息源,并且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痕迹和韵味。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这些东西都承载着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文化和文化后面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促使了个人收藏、艺术品拍卖、企业和私人博物馆收藏等等以文物收藏为主营内容的带有产业性质的活动风起云涌。但是收藏在过去可不是这样,没有钱的人,他是不能玩、不能碰的。也不是一般有知识、有钱的人就能随便去做的。而即使就算是个文豪,若手头不富裕,要成就收藏一癖,也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到今天,我认为,收藏真的是放下了阳春白雪的架子。截至2004年,收藏大军人数已有七千万左右了。2002年文物部门统计过,有五千万左右,一年涨一千万。但我以为这个数字还是很保守的,还没有算上那些隐性的收藏大军,或者是蠢蠢欲动的,准备参加这个军队的人。(笑声)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城市居民。古人说:“乱世藏金,盛世藏宝”。我们现在是太平盛世的年代,这个队伍迅速的建立,形成这么大的规模,是很正常的。“盛世收藏”,中国正在迎来历史上又一个文物收藏的黄金时代。应该说,“收藏热”的兴起,使人们看到中国社会进步的步伐。关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正在重新确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理性地恢复它的本来面貌。这说明传统文化真的已经开始重新在人们生活当中确立起它的位置了,过去它是不存在于这个领域的。它真正的价值正在生活中慢慢地被体现出来。但是,紧接着就出现了问题。

同类推荐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 余秋雨书法(第一卷):重大碑书

    余秋雨书法(第一卷):重大碑书

    余秋雨的书法温文尔雅,然而儒雅的书风中透入出强劲的笔力和丰富的节奏,加之所写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也有很多经典名作,可以说这是当代文人书法的风向标,必定引领着一种艺术潮流,相信会很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欢迎。本书所有的书法作品是余秋雨为全国各大名胜古迹写的碑书,并立碑在重大古迹的山光水色之间。内容有《炎帝之碑》、《法门寺碑》、《采石矶碑》、《钟山之碑》、《大圣塔碑》、《金钟楼碑》等。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恋上一座城

    恋上一座城

    本书是林徽因的建筑学论著,着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本书内容包括:《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故宫三大殿》《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平郊建筑杂录》《平郊建筑杂录(续》《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等数十篇作品。
热门推荐
  • 人类的生活:能源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生活:能源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张廷竹中篇小说选:江南梅雨天

    张廷竹中篇小说选:江南梅雨天

    《江南梅雨天——张廷竹中篇小说选》收录了5部中篇小说,其中三部是作者纪实性的人生经历。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又有对历史的忠实记录;既有对淳朴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与歌颂,又有对社会转型期的思考。因其创作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张廷竹被评为“时代激流的忠实记录者”。
  • 异域行星

    异域行星

    这是一个人与异类共生的世界......旦生2000年,伟人捷斯创造了第一个异人---一个有着异类与人类基因的共生体。旦生2300年,异人大战开始,由第一个异人路格炎斯组织的“天道”与异类之主布埃尔的地狱之国---伊斯希尔,战于天脊巅,战争一直持续300年......旦生2600年,异人组织“天道”胜利,并将原地狱之国-伊斯希尔占据更名为伊林萨尔。旦生3000年,旦生星的第二个卫星因引力失衡坠落,这一次灾难彻底灭绝了来自远古的异类......旦生6000年,六大陆形成,与其共生的是三大帝国与二十六个人类小国......我们的故事就是从三大帝国中的林萨公园(帝国)开始......
  • 末星

    末星

    我的女友叫做林梦,两年前消失,我一直在找她,最后我终于打听到,她成为了“鬼”。而后“鬼”开始入侵地球,面对这样可怕的境况,等待我们的到底是生?是死?
  •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 绝天笔神

    绝天笔神

    一手笔在握,一臂点上红,笔尖轻点破苍穹。绝天笔神再现,以一笔败尽江湖天骄,携知音红颜踏遍千宗万族。
  • 天使丶之契

    天使丶之契

    创世神创世之初,分1神6届———使,魔,宠,斗,人,冥。平行的6界周期性的会打开通道,当最弱小的人界被冥界入侵之时,晨希如何凭借天使的契约拯救人类呢?神界又如何插足此事?堕落天使对神界的背叛又如何结束?何去何从请阅读天使丶之契。
  • 台湾经济的奇迹

    台湾经济的奇迹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错为帝王宠:冷宫闲妃

    错为帝王宠:冷宫闲妃

    她说,即使为妾,也要做天底下最尊贵的妾。让那些不可一世的正妻们,一个个臣服在她的脚下!成功赢得三皇子的青睐,却只是侍婢。本是小姐之躯,却要为奴为婢,这让她如何甘心?!为脱身,一棍将他蒙晕,还慷慨的附赠一脸乌龟图。贼心不死的她将王府洗劫一空,正欲溜之大吉,怎料……
  • 道长的尸新娘

    道长的尸新娘

    一个神秘莫测的墓葬,一个沉睡千年的美人。道士玄风在和一群盗墓团伙的打斗过程中不慎唤醒了冰棺中的美人。他本下定决心要为苍生除此祸害,诛杀千年女僵尸,不料其中却出现了意外。就在要杀死千年女尸的紧要时刻,一个稚嫩的童声从她的肚子里传了出来,“爹爹,爹爹不要伤害娘亲啊!”手里的桃木剑迟迟不敢落下,是要为天下大义杀了妻儿,还是该承担起男人的责任?(本书有第二部,《道长求罩:约会僵尸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