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扶仙随着姬卿脱离了战场来到了上空门,上空门坐落在山脉之中。宗门总部在主山脉的问道峰之上,秦扶仙自山脚看向此峰。
问道山那继过天空的云朵,赤紫交辉,瞬息万变,有的象万马奔驰,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凤凰展翅,有的象孔雀开屏但见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云霞雾霭相映,岚光宝气闪烁。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起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着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俨然仙家气派。
早在登峰之前姬卿就早已变换回了长老面容,所以秦扶仙这一路才能畅通无阻,不过登峰路中他所看到一些年轻才俊个个如同一轮烈日散发血气,不过看见秦扶仙之后自动收敛身上气息以免这名“普通人”被气息镇住,并向姬卿点了点头。同样姬卿作为长老也点了点头,不过在秦扶仙看来这些弟子看似无比强大,实则不如那所遇到的第一个修真者赵九歌。毕竟他也是一个大家族的顶尖弟子怎么可能连随便路过的弟子就比下去呢。
“我说,”我看向周围那仙气缭绕的景色,心不在焉地对姬卿说道,“原本认为你们上空门应该比之赵家弱上一筹,但看了这些弟子从社会学上推断所得的结果与从赵九歌这个顶尖弟子身上投入资源的消耗比代入人类的底线思想。我发现大体上你们两者在弟子培养方面相差无几啊。也就是说二者的资源投入和总量也是相差无几的。可是你也承认了我所推论的你们上空门较弱的事实。莫非弱不在弟子身上,而是你们这些长老技不如人?”
姬卿虽然不明白所谓社会学和其他专业名词的意思,但也可以模糊理解,顾名思义嘛。所以他哈哈一笑:
“弱是事实,但比较的对象不同。”
“你这话的意思是?”秦扶仙眉头一挑,不过他话锋一转,“之前所谓的命内之人也是如此,虽然我不清楚这里的消息的性价比是怎么样的。但是牵扯到命运总该不会是什么烂大街的消息。而且你们上空门总是莫名戒备什么,我不得不怀疑你们有着别人不知道的消息来源啊。”他将目光恋恋不舍地从美景上移开。
姬卿闻言,脚步停下。秦扶仙看向他,他也与之对视。这名长老终于有了上位者的气场,“你既然猜到我门传承悠久,自然可以联想到必收藏有上古典籍。而上古年间神道昌盛,预言者也不是未曾出现过,而我们则掌握着一道预言。”
“哦?”秦扶仙咬了咬手指似乎在筹划什么,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姬卿,“这句预言是怎样的?总不至于是说天地即将毁灭这种烂大街的说法吧。”
姬卿干笑一声,没有回答,而是别开了脸。秦扶仙瞬间惊了。“我去,这么俗的吗。”
姬卿咳了一声,似是要化解尴尬,“也不尽是,”顶着秦扶仙怀疑的目光他还是说了下去,“异域天魔即将降临,会给世界带来终焉这样的。”
秦扶仙是彻底惊了:“这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世界毁灭吗?况且没有指明具体时间你们为何现在就如此着急。”嘴上说着,他极其心虚地咬了咬手指,毕竟严格说起来他也算是异域天魔,不过按照一般剧本他肯定是主角这类。所以这灭世者大概不是自己。
姬卿答道:“并不是我门太过紧张,而是确实肯定了在神州发现了时空异动,有大能推测时空异动可能和其他位面有关。而根据预言,已经有极大的把握确定这一世就是预言中的乱世了。”
“等等,”秦扶仙突然开口,“你说是说得有理有据,但是神州在哪,神道为何物,赵九歌所言之体修为何,你可是只字未提啊。”他眯起了眼,将眼中的一闪而逝忌惮掩藏。他可不会愚蠢到毫无保留的相信别人。况且明明现阶段他自身的作用接近于零,但姬卿以至于上空门还是对他如此重视。这份重视背后到底是善是恶就不得而知了,现阶段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无缚鸡之力,所以也只能寄人篱下。毕竟通过一些条件反射还有记忆片段来看,自己前世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啊。
姬卿没有看到他眼中一闪而逝的忌惮······是不可能的。如他般长老实力,心念完全可以看清秦扶仙的每一个动作,甚至可以看清他的毛孔。修仙之人自要与天争,修为有成者哪个是真正地善人。真善人除了那些无敌之辈或背景通天者,其他早就死光了!不过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回答了秦扶仙的问题,丝毫没有烟火气。
“都忘了你还不知道这里的基本常识,令牌给你,自己去藏书阁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吧。”姬卿笑了笑,将令牌丢给了秦扶仙,“我已接引到了,等你了解一定程度后再来找我。”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原先还残留着忌惮瞬间消失。恢复了淡定,他踌躇原地。“果然还是相互交易吗。”秦扶仙是刻意将忌惮表现出来的,还刻意搞成所谓传说中反派人物表情中的“一闪而逝”,他可不相信作为一个修行有成的姬卿会没有注意到,能走上高位的,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既然对方看出来了可没有点破,基本可以断定是在利用他了,毕竟对方只是透露了一个预言。而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里,而他们为什么会知道,却没有给出回答。本着既然救了我一命就不去计较的心思,秦扶仙放下思考这个问题转而思考另一个。
姬卿既然点出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那么基本自己在他们眼里也算得上异域天魔了。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可以直接判断呢,预言吗?知道自己是异域天魔却人就救下自己,尽管有相互利用的成分,但他们显然清楚我的作用,那么本着世界毁灭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不是说明可能排除我是异域天魔了,但从逻辑上讲自己就是啊。莫非他们认为异域天魔仅仅是神州境内的?看不清,秦扶仙摇了摇头,轻叹一声。
随后将心思压下,拿着令牌蹦蹦跳跳上山了。果然不久就从云雾缭绕之间窥得一缕真容。看到屹立在群殿门前的那巨碑。秦扶仙第一次生出震撼之感。石碑上龙飞凤舞写着一行字:
上善若水,五蕴皆空(并非狭义上仅仅指佛家)。
这八字,就如有仙人执笔一笔一划,,恍惚间有种利落的洒脱镌刻在字里行间,清隽有力。却给人以内心上的片刻失神,而过后则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平静,有一种存在无声无息,就在清宁的世界氤氲的花开。风羁草色随心倾,如梦浮生禅心静。这是心灵的升华。
秦扶仙将心中的其余情绪抛下,深深呼了一口气。越过石碑,已得见藏书阁。而正前一名老者静坐。他一脸沧桑,不复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额上条条皱纹,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身着紫青道袍,无比朴素。俨然一副俗世老者形象。不过他没有丝毫放松,宗门不可能真的让一个凡人看管藏书阁的。
当秦扶仙到来时,老者仅抬起眸看了眼他手里的令牌,瞬间又垂下眼帘。但就是这一瞬间秦扶仙如同被洪荒猛兽盯上,没有一个人能与这老者所带来的威慑大。这人看似平平淡淡,他估摸着已经是看破红尘,返璞归真的大能了。
待他闭眼后,秦扶仙才放松开来。也才发现自己手心已布满冷汗。他吐了口浊气,后迈向书阁。
············
藏书阁内良久无声,只有老者酣睡之声与书页“哗哗”的声音。
浪费了秦扶仙如此多的时间,但收获也不小,他已近对整个九州的格局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此界名为九州,分东西南北四方。中州坐落中央。
中州乃天下中央,大道共存,求同存异。
东有道州、神州。乃仙神法修者所居。势力由宗门家族层层掌控。
西由佛州与凡州构成,乃佛门圣地,弘扬佛法。亦有体修门派,至强者,短发斩山岳,肉身媲星辰。更有甚者,尸身万年不朽。由王国皇室掌控,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南部有灵州、遐州。此地人迹罕至,乃妖修聚集之地,多为森林覆盖,亦有山脉连绵。走兽飞禽数不胜数。散沙罢了。
北为骸州弑州,此地鱼龙混杂,多是魔修狡黠之辈甚喜之。多次讨伐战在此爆发,血流无数。据记载,曾有旷世奇战,仙人征伐魔道,神道衰败在即。待佛门将大势聚集,魔道子弟与之征战三月不息,横尸遍野,多少英雄豪杰埋骨他乡。妖道趁乱世兴起,直逼中州。四方因魔道贼子无暇支援,中州因万法皆纳,其中反贼内外狼狈为奸。险些垂败,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一代神人横空出世,以百万信仰铸就无敌真身,成就天下第一人。败退妖军,护中州无恙。而魔道随剑走偏锋,性格乖张。但大势所趋,必败无疑。此战奠定了至今以来的天下格局,可正是如此,茫茫大势以划分明确。神道已受制,已无法再现昔日辉煌。
神道者,聚信仰修己身,心志诚则无敌,但人数制约,上限望眼欲穿。那一战的神人也只是神道的回光返照,落日夕阳的余晖罢了。
仙道者,与天争。夺天地之造化,钟己之神秀。上空门便为其一。于此汝等便可窥得其中一二。
凡道者,体修也。以肉身争天下,修者基数最为庞大。高深者,肉身断山岳,只手覆星辰
妖道者,采日月之精华,蜕变神异。得道者不知凡几,昔有三足金乌化为烈日,幽冥狼化作皎月。妖族受其荫。故长久不灭。
佛道者,与神道有异曲同工之处,聚信仰证本心,万法皆空。汝即汝,吾亦汝,一句道之。
魔道者,修七情六欲。无不是心思狡黠者,无所不为。视自甚高,贬低他道。邪道哉······
此间大局明了,秦扶仙对于天下大势也不算两眼摸黑了。不过大道存六,故境界之说一直存有争议,时至今日,总算有了一套通用的境界划分。
第一境,佛曰明心,仙曰练气,神曰聚信,妖曰通灵,凡曰淬炼,魔曰斩情。经万年整合,现统一称为:
烘炉境。
以肉身为烘炉,万般道法根源起步。先炼血气,血气为火。炉内养火,达肉身极境。
第二境曰:明心
欲得道,须知得何道,何为我道,我道为何。明本心,便是铸就大道之基,重中之重。
第三境:归虚境
血气神火淬炼本心,纳血气真气为一点,以烘炉烈火灼之。其名金丹,后自斩金丹,以肉身烘炉包裹金丹爆炸之威,化内为虚,如天地混沌时。以内养外,借外保内。此际才是人与天地距离最近之时。
待化为虚无后,蕴养自身元神于其中。衍化混沌,铸就元神不朽,此时的修道者便可元神离体,已超脱肉身肘制。其名曰:蜕凡
第五境后只得其名,秦扶仙并不知道其中要解。
第五境:真灵
第六境:万象
第七境:宙极
第八境:不朽
第九境:登仙
(前三章写的过于详细了,以至于有点水。后面我尽量避免。。。。。。)
ps:科幻的转折点应该在前中期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