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苗苗也没什么特别高明的技巧,只是她对现在流行的“断舍离”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发现了收纳小神器。首先说对“断舍离”的理解,大方向感觉就是扔扔扔,再加上“极简主义”,理智理智理智,不买不买不买。苗苗的理解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那就是善于利用已有的东西,不总是要去买买买,不要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实行这种理念的重要前提是把东西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清楚自己有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还有就是拿取方便,这样就不会盲目买买买了,也不会因为收纳得太乱或是太隐蔽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根据这个原则,苗苗采购了很多收纳小神器——透明不带盖塑料小盒,别看这小东西普通,真是有奇效,哈哈哈。这个收纳神器主要的理念就是可以使小物件做到分类清晰,使它们够呈现井然有序的状态。苗苗先是重点收纳了家中放洗漱用品、日用等产品的杂物抽屉,之前没有分类的状态是,很大一个抽屉,没有任何分隔层,所有东西又都是小件日用品,纵横交错得乱堆在一起,非常混乱,每次要找东西的时候,得满抽屉的扒拉,而且苗苗记性也没那么好,除了不记得这个东西在哪儿,也不记得到底还有没有。比如,牙膏用完了来找管新的,但是苗苗不记得还有没有牙膏呢,是不是该买了呢?经过一番整理,苗苗用了十几个形状不同的小盒,把所有日常用品分隔得异常清晰,所有东西都是按类别平铺的状态,一目了然,拿取非常方便。经过这一番收拾,苗苗也大致了解了家里的存货状态,比如刚才提到的牙膏,竟然有大大小小的九管。妈呀!
第二个理念就是善用立体空间,苗苗和猫熊的家不大,就更需要善用空间了。苗苗买了一个多层的透明收纳盒,这可是网红产品,用于放护肤品和各类发饰。另外,摆放的空间也是挤出来的,只占用了卧室五斗柜上面一个较边缘的空间,没办法,家里小就得合理规划每一块地方。收拾出来之后,不仅方便拿取,头饰那些BLINGBLING的东西都被按造型摆放在了透明的盒子里,本身就是一种很养眼的装饰,因为苗苗就是喜欢这种亮晶晶的感觉。
还有就是,按照使用的频繁程度选择摆放的位置。比如,可以压箱子底的东西,那就放在隐蔽的地方好了,反正N年也不会用到,而最经常用的当然摆在最外面,而较经常用的,当然摆在稍微靠里一点的地方,这个大家应该都懂的。
最后一点是关于衣物的,苗苗认为应该按季节划分衣柜的区域,当然前提还是要有足够的地方,像苗苗家里小的话,就会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少买以保证有足够的收纳空间。苗苗现在还能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每到换季的时候,就把全家的东西都倒腾一遍,比如要入夏了,妈妈就会把厚被子收起来,把成摞的冬天厚衣服塞到衣柜的里层,而把夏季的衣服掏出来。而到冬天,又做着相反的事情。就这样,一家三口的衣服和床上用品,搬来搬去,一个劲儿地倒腾,当然,还是那两个原因,家里东西太多,地方又小,所以苗苗小时候的记忆,很多都是在看着妈妈倒腾家里的东西,掏来掏去的,哈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童年记忆呢?
现在轮到苗苗自己了,她想继续做个懒人,就按季节把衣服分类,尽量少像妈妈那样辛苦。比如,这个格子就专门放冬天的衣服,那就永远不用来回搬了,再比如苗苗又在衣柜里买了双层的整理盒,所有夏天的短袖上衣都卷好放在里面,这样节省空间,也不用来回折腾了。
对于猫熊先生的东西,从来收纳都不是大问题,因为猫熊先生的衣服鞋等特别少,一共没几件,所以非常简单。苗苗对这一点感到很满意,而且苗苗也开始学习猫熊先生,不是特别喜欢的就不买了,这样保证自己有的所有东西都是特别喜欢的,并且省去了很多收纳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苗苗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收纳盒,先后整理了杂物抽屉、小工具抽屉、厨房抽屉等,虽然都是不小的工程,收拾的时候也扔了一些东西,扔东西的过程还是比较爽的,但是分类整理还是异常枯燥的,有时候也觉得烧脑,但是最后整理完的效果是真的非常好。家里整洁很多,东西用起来也异常顺手,有种“一劳永逸”的感觉,苗苗很得意。另外,苗苗也慢慢悟到,做任何事情,如果在最初进行规划的阶段,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设想和规划,就会省去今后许多的麻烦,小到家居收纳,再到工作方案,大到人生规划,事事如此,真是普世真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进行整理的同时,苗苗还把这些收纳成果的视频传到某站上,展示成果的同时,简单阐述了自己的“断舍离”理念,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收视率”飙升,粉丝数也有一些增加,给苗苗带来了不小的成就感,哈哈,一边做家务活儿一边自娱自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