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认为,辞职之后,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经济上的问题了。不上班的“好处”千千万,致命问题就一条,钱从哪里来?再说简单些,除了完成使命,成就事业这些宏大的愿景,养家糊口或是养活自己其实是最基本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成年人世界里的准则中,第一条恐怕就是养活自己了吧。苗苗最近在看《全球通史》,本来是想梳理一下自己头脑中松散的历史知识,结果还是莫名其妙地扎心了。在古典文明中国文明部分,书中提到孔子思想中孝道的三个等级:“最高级是给父母带来荣誉;次一级是不使父母受辱;最低一级是仅仅能养活父母”。哎,苗苗想,虽然现在和古典文明时期完全不一样了,父母不需要自己养活,但是,自己现在不仅不能养活父母,而是反过来开始“啃老”了。自尊心还挺强的苗苗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苗苗现在除了“啃老”,还得“啃老伴儿”,左边“啃”父母,右边“啃”老伴儿。从小陪伴苗苗长大的两个小人同时跳出来,一个笑眯眯地说苗苗你多幸福,有三个人可以“啃”,另一个插着腰挤兑苗苗,你看看你多大的人了,还靠别人,要做个经济独立的成年人啊。苗苗的脸一阵阵红,是呀,自己似乎又变成了孩子,“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这样吧,苗苗想,为了减轻老伴儿的负担,同时尽量不“啃老”,先采取一些开源节流的措施吧。开源困难一些,除了一些基本的理财,苗苗开始炒股了。这也得益于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苗苗感觉对经济大势能有一些把握,也开始爱看一些财经类新闻了。炒炒股也是督促自己保持对最新经济形势的了解,再挣点买菜钱,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这不是最理想的“开源”方法,搞不好还会赔钱的,所以苗苗很谨慎。记得大富翁游戏中某个人物特别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见好就收”,苗苗也是,见好就收,怕赔本所以早早就收网,苗苗一直都是在“捞小鱼”,不敢贪心。
“节流”的话,其实是大有可为的。以前上班的时候,闲暇时间苗苗总想休息,不愿意收拾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苗苗和猫熊先生的小家虽然没建立几年,但是苗苗一直不断地买买买,也积攒了一屋子的家当,苗苗当初没有细细把东西好好分类,用心收纳。时间长了,苗苗其实都不记得家里有什么了。后果就是,有些东西用的时候找不到,有些东西重复购置,有些东西似乎永远不会被“想起“,成了压箱子底儿的宝贝。苗苗现在时间宽裕了,决心好好收拾一番。从书柜到橱柜,再到转角书桌、茶几柜和五斗橱,苗苗一路收拾下来,扔了一些破旧和过期的东西,腾出了一些空间。更重要的是,苗苗利用收纳小工具,将所有东西分门别类整理好,而且尽量将它们平铺开来,这样所有东西一目了然,好拿好放。另外,经过这次规整,苗苗清楚了家里都有什么东西,也清楚了它们摆放的位置。并且,苗苗和猫熊先生明确了置物规则,要求猫熊先生也配合自己,将所有东西哪里拿的放回哪里,不断保持这种规整的状态。举个例子吧,苗苗一收拾牙膏,发现自己之前在超市买的,网上屯的,国外买的,牙医送的,朋友给的,猜猜一共多少管牙膏?九管!对,你没看错,就是九。苗苗也是惊呆了呢,怎么会有这么多牙膏,不好好归置一下自己真是不清楚这个状况,没准儿下次去逛超市顺手又屯两管。哎,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苗苗跟猫熊先生说,这些牙膏咱俩吃都吃不完。这一“节流”的方法是,知道自己已经有什么,更好地利用这些已经拥有的东西,避免盲目买买买。别说,这一方法不仅让家里整洁了不少,也确实省了不少钱。
苗苗同时还将自己收拾小家的几段视频放到了某视频网站上,意外地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其中一段视频的播放量短短两星期破了千。苗苗暗自窃喜,看来自己这点小算盘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再进一步想想,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不论是人是物,身边的人好好爱,已经拥有的东西好好利用。
就像前面章节提到过的那样,苗苗始终不喜欢这种“坐吃山空”的感觉,再怎么“开源节流”,似乎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偶尔,苗苗开始怀念每月领工资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