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09100000125

第125章 掘地三尺

一年时间其实过得很快,尤其是对于每天都过得很忙碌很充实的人来说更觉得快。

兴启三年一转眼又过去了,西征军基本上只把葱岭以东地区的康居军全部剿灭了,尽管郭嘉马超等人守住了通往康居的要塞,可还是走漏了消息,过往的商人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就是战事,因为这个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即便是商人不说,逃回去的康居移民也会将消息传出去的,所以这样的消息根本无法封锁。

康居国王听说自己刚占据不久的乌孙和大宛的土地被汉军给抢走了不说,还把自己近二十万铁骑给消灭了,那是气的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即倾巢出动消灭汉军西征军以解心头之恨。国王虽然有点冲动可不代表他手底下的臣子都是白痴,臣子们上奏康居王天气已入冬季不宜出兵,况且汉军多半是适应不了这样严寒的冬季,很有可能会撤走,到时候汉军一走咱们再不费吹灰之力的把土地抢回来不是更好吗?抢回来之后再做好防御准备,汉军若是再来定然叫他们有来无回。

康居王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冬季偃旗息鼓养精蓄锐以待来年开春再出兵东进,将汉人赶回中原去,夺回失去的土地。

康居人的算盘打的确实不错,合情合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刘辨压根就没打算撤兵,而是就地练兵了,尽管天气严寒,每天雷打不动的让将军们拉着将士们出去跑步,全身披挂加上袭击的武器,别的不干就跑步。

刚开始为了适应严寒的气候慢慢跑,路程也短,等到将士们都适应了开始慢慢增加距离和速度。

一身厚厚的棉衣加上盔甲和武器足足几十斤重,这和后世的军人武装越野大同小异,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那真是无可挑剔,尽管还是有极个别身体素质跟不上的,但不影响整个西征军训练计划的完成。

零下三十度的气温在没有足够的保暖条件下那真的是会冻死人的,还是能冻成冰雕的那种。仅仅靠着羊皮帐篷是不能够御寒的。

当吕布,郭嘉等人把三军将士是否撤离,还是继续驻扎,继续驻扎又怎么抵御严寒等等一系列头疼的问题递交上来的时候,刘辨气的差点没骂娘。一群只知道打打杀杀的蠢货还是被他骂出来了。身边的典韦木纳的看着刘辨脸上写满了疑惑,就差开口问刘辨一句:难道您还能让天气变暖不成吗?

看着典韦这憨货的表情刘辨就知道他想问啥了。

“恶来你是不是觉得这么冷的天气御寒没有足够的棉衣和房子仅仅靠帐篷做不到是吗?”

“额!陛下您怎么知道俺老典想问您这个?”

“你这憨货不都写在脸上了吗?朕又不瞎难道看不出来?”

典韦听完刘辨的话赶紧两只手搓搓自己的大脸,然后看看手里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黑墨汁啊!

刘辨被典韦的动作逗乐了差点没把肚子笑疼了。

“别在这耍宝了,去叫羽林卫的兄弟们就在此地刨坑,四个人一组刨出一个大坑来,深度要有三尺以上,宽度呢六尺以上,长度八尺以上,坑与坑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十尺,以屯为单位集中划分区域。现在就去,记住四个人一组,不得多也不得少,有多少组就刨多少坑,刨不好的朕让他们晚上喝西北风去。午饭前必须刨好。朕一会去看。你可听明白了?”

“陛下放心这等小事末将不会弄错的,末将这就去安排。”

其实刘辨早就考虑过过冬的问题,想在高寒地区操练出一支精兵出来没有经历过高寒区的冬季那就是没有经过锤炼的兵,算不上精兵。之所以留到现在才把方法拿出来,一来他是想看看古人对于抵抗严寒是用什么法子做的;二来那他还想看看底下这些将校有没有针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临机决断都的能力;人才通常都是这么发掘出来的,可是知道两支前出大军派人来奏请大军去留问题时都没有人提出来关于怎么御寒的问题。

这事说到底也不能怪那些将军和军师们,因为春秋时期起直到现在,除了他刘辨率军冬季行军和作战过,还没有一列冬季作战的先例,更何况还是这种超级寒冷的地方。*他也观察过目前将士们配备的帐篷基本上都是十尺见方的皮毛帐篷,这样的帐篷在中原地区的冬季可能御寒没有什么大问题,可在高寒区的西域这样的帐篷搭起来里面的温度比外面也高不到哪去。外面零下三十度,里面零下二十五度有多大区别?一样冻死人的。因此刘辨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地坑。

地上挖一个六尺宽,八尺长,三尺深的坑,底下铺上早就准备好的干茅草,上面搭上树枝再铺上厚厚的茅草,留一个进出的洞口即可,茅草上面再将挖坑多出来的干沙土洒上去,然后坑的正上方上面再搭建好帐篷,四人睡一个坑,四人所分配的棉衣棉被加一块足够他们很暖和的过夜了。这样土坑虽然听起来不太吉利。可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防风防寒,帐篷是防风防寒的第一道保障,土坑上面的泥土和茅草又是一道很好的天然防寒保温的材料。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可以预防火攻,除非是用火油大面积喷洒引起的火灾,否则就算烧掉帐篷也不会对坑床内的士兵造成伤害,泥土可以有效的防火。

这种情况下敌人假如不知道汉军睡在地下的坑床里就算是大军来攻营寨的话,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估计会以为自己中计了。

三个多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外面热火朝天挖坑的场面刘辨根本就不会去过问,他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得让将士们自己去琢磨出来一些心得,最好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征战岁月里衍生出更多更好的战斗经验,就算用不到那也能作为军队的一种作战经验传承下去。他要的只是结果。

当然不看过程不代表不注重结果,这不临近傍晚了,刘辨带着喜顺,典韦还有郭嘉与吕布两方过来汇报战况和找刘辨寻求御寒方法的成廉和宋宪。

“恶来你差人去将那些捆好的茅草搬十捆过来,再拿四名士兵用的被褥各一套,还有树枝最好是带树叶的树枝多弄些来,再让羽林卫校尉以上的将官来朕这里,朕只教你们一次,这么简单要是学不会活该被冻死。成将军,宋将军你们二人也随朕来,可要看清楚了,回去和你们将军、军师说,朕也会写好具体的方法于你二人带回去。关乎数万将士们的性命不可不慎重。”

刘辨一边安排着一边巡视着坑窝挖的尺寸深度等等细节是否够标准。成廉和宋宪本来就很少见到刘辨,听皇帝说的认真又严肃,赶紧双双抱拳施礼道

“末将遵旨!请陛下放心!”

“朕估摸着康居人以为咱们呐都被这严寒天气给冻回家去了,他们万万也想不到朕与你们能在这样严寒的天气下生存下来。因此等到了明年春天朕要给他一个个大大的惊喜啊!哈哈哈…”

“陛下睿智无双,天下无人能及,行军打仗更是计谋百出,令人防不胜防,那康居人不自量力敢于挑衅我大汉天威那是他自取灭亡。”

“不错,成将军居然能说出来这番话足已证明这几年的书没白读,说的好!那是他自取灭亡。”

不一会羽林卫的士兵就把一捆捆的茅草搬过来了,依照刘辨的指点坑底铺上了,接着铺上被褥等生活用品,坑面搭上树枝铺上茅草然后覆盖沙土,最后再将帐篷支起来。看到完工之后,刘辨就对成廉和宋宪说

“二位将军亲自下去体验一番再上来说话。”

“诺!”

“成廉和宋宪下去体验了,你们这些将校可都是我大汉军中佼佼者,将士们都是自己的生死兄弟,今日你们善待了他们,也许明日战场上他们中的某一员有可能会救你一命。朕把将士们交到你们的手里,不是让你们欺负他们的,千万不要让朕知道有克扣士兵粮饷的事情发生,解决士兵的需求也是将官们的主要职责之一,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军队何来的战斗力?怎麽样才能有凝聚力?简单的说就是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这样才能战无不胜攻不克。我汉军当下不缺吃穿,也不缺军械装备,缺都就是凝聚力。不要小看着小小的坑窝,它能提升将士们都凝聚力。一个人睡一个坑窝不管用,半夜三更要是有个什么事都没人知道,而且一个人的被褥还达不到御寒的要求;四个人睡就不一样了,四个人就是四份被褥,四床褥子都可以垫在下面,两个人盖一床被那就是,这样一来那就是相当于每人有四床褥子可以垫,两床被子可以盖,这样的条件下还会冷吗?

才刚刚下了一场雪,正式的大雪快要来了,记住了帐篷一定要支好了,不能被大雪压塌了,每天将士们起来之后第一件事就要清理积雪,尤其是驻地上坡的必须清理掉。”

刘辨在与羽林卫的将校们交代一些严寒天气下行军、驻军的一些注意事项,而下去到坑窝体验的成廉与宋宪也上来了,二人上来之后整理好了自己的铠甲赶忙向刘辨行礼道

“启禀陛下,末将对陛下发明的坑窝倾佩不已,虽简单易做,但收效却非常的明显,有了这个东西,就算这天气再冷点将士们也能安然度过严寒。”

“如此稍后随朕取了密函便回去吧!朕就不留二位将军了,路上注意安全。粮草自行带走,对了为何张文远比你们来的早还没有到?”

宋宪一听皇帝问起张辽赶紧施礼回答道

“启奏陛下,末将来时确实遇见张将军了,因张将军所携带物品较多,路途又这么遥远,加之刚刚下过一场雪,末将想以张将军谨慎的为人,但不会出现什么岔子,现在想来怕是据此不足三百里了。”

“嗯,如此倒是辛苦文远了。奉孝只是说文远押送贵重物品返回玉门关,但是一定要先见到朕,这个奉孝总是这么神神叨叨的。不过文远与玛依努尔两人的姻缘一事倒是做的不错。嘿嘿嘿…”

刘辨这么一笑,下面的将校们自然也跟着咧着大嘴乐了起来,不管什么时候军中汉子对于女人这个话题都是格外上心的,听到这样的好事自然也很开心,至少能给枯燥无味的军营生活增添些乐趣,哪怕只是嘴皮上的乐趣。

“汉升据此不远,差人去告诉他如何让将士们御寒,再把朕浆酒给他送去十坛,一应粮草辎重都给他送去一些。汉升年纪长些,朕怕他扛不住这里的风寒。喜顺去把朕的熊皮大氅拿来,也给汉升送去。”

黄忠这几天确实是在为将士们御寒的问题头疼不已,已经有一小部分将士冻伤了。他身为这支预备队的主将一仗没打就有损伤,实在是太丢人了,他认为小小的寒冷都抵挡不了简直就是笑话,要是传出去了还不被同僚们耻笑他?

他倒是让将士们劈了很多的死树作为柴禾每天晚上都点燃很多篝火,勉强的抵挡了几日,可这柴禾终究是有限的,哪有那么多的死树供你做取暖用的柴禾?

他又不好意思去向刘辨禀告自己这边的情况,他认为这样做那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身为主将就连最基本的御寒都做不到,还好意思觍着脸去向陛下求救?

黄忠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态在这个年代是很多高傲的武将很典型的通病。历史上的关羽就是有这样的缺点最终败走麦城被小人暗算身首异处。

刘辨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主动派人前去找黄忠,给他送所需的物资辎重。他其实可以叫黄忠过来的,但是那样黄忠会很难看,他这也是照顾了黄忠的面子,身为一个后世人的思维观念自然与其他人不同。哪有皇帝去迁就大臣的?如果有那就意味着这个朝代快要灭亡了。

喜顺派了一名小黄门押送着大批量的物资和皇帝御赐的熊皮氅,用了一天的时间到了黄忠的营地。

黄忠一听通传的士兵说是天使来了,赶紧全身披挂列队迎接,自己还亲自跑到辕门迎接天使。

“末将黄忠参见天使。”

“黄将军不必多礼,咱家不过是陛下的口舌,替陛下传个话而已,当不起将军大礼相拜!”黄忠一听这话知道这是个通人情世故的太监,没有那些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的臭德行,这颗心就放下来了,这样的人好相处也难相处,好相处的是只要是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不用害怕被小人诬陷;难做的是这种人很难被收买,且不讲情面。

“敢问内侍大人带来了陛下的什么旨意?黄某这就摆案接旨。”

“也没什么重要的旨意,只有陛下口谕一道,陛下说了:汉升将军年事偏高,但是为人耿直,凡事都想自己解决,可如今大军处在大漠深处防寒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此朕特地着人前来指点将士们挖掘坑窝以避严寒;另赠将军上好的酱酒十坛,朕的熊皮大氅赠予将军御寒,望将军保重身体来年春季也好大展身手,杨威西域。”

小黄门刚说完,黄忠纳头便朝着刘辨所在的方向拜了下去

“陛下啊!末将有愧啊!您待末将如此高恩厚义叫末将如何报答于您?末将受之有愧啊!今唯有贱躯一副可供陛下驱策,还请陛下莫要嫌弃,待到来年春季冰雪消融之时末将定为陛下,誓为朝廷杀出一片新天地来。”

“黄将军乃是军中宿将,言出必行,陛下很是信任,奴婢带来的这些人全部交由将军了,还有外面的粮草辎重和御寒物资请将军差人接收。交接完成奴婢便返回去了。”

“请内侍大人稍后,黄某这就差人接收,另外这天气严寒内侍大人不妨在此小酌几杯御御寒,黄某已经安排妥当了,还望内侍大人莫要拒绝,请。”

小黄门一看这架势,再拒绝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于是就来颗个顺水推舟对黄忠道

“那就叨扰将军了,咱家吃饱喝足路上也不会觉得寒冷,将军有心了。”

“哪里哪里!内侍大人请…”

张辽虽然内心极不情愿护送黄金和玛依努尔来后方,可是将令难违不得不来。一路上走走停停半个月时间总算是见到了刘辨。

“末将张辽叩见陛下!”

“文远辛苦,快快起身。此番乌孙一战文远与孟起可谓是居功甚伟啊!朕很欣慰当初没有看错人,文远之骁勇甚慰朕心,玛依努尔公主在哪里?让她来见朕,朕有话要对她说。”

“皇帝陛下,小女来了,不知皇帝陛下有何旨意示下?”玛依努尔直接从马车里一边回答一边跳下马车笑吟吟的对着刘辨施了一礼道。

“如今你乌孙百姓恐怕已十不存一了,复国估计是不太可能了,纵然复国了没有百姓人口,你也守不住这么大的土地,接下来还是加入我汉人的大家庭中来吧?朕欢迎你和你的同胞成为我大汉的子民,由朕来保护你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

“皇帝陛下所言不无道理,玛依努尔如今孤苦伶仃一个人,身边就还有这些忠实的奴仆,仅仅靠我们复国也是毫无意义,康居人经历了这等大败怎会不来?加入汉国小女有两个条件,皇帝陛下答应小女,那么小女便号召所有的乌孙子民加入大汉,成为汉人。”

“哦?说来听听,看看是什么样的条件,朕若是能够做到,那自然应允,朕若是做不到如何应允?”

“很简单,第一让玛依努尔亲手斩杀那个俘虏的康居将军;第二……”

同类推荐
  •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本书对世界上下数千年重大历史事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经济的改良与变革, 进步与保守的争斗与冲突, 新旧体制的毁灭与诞生, 理论学说的创立发展, 科学发明的艰难突破等等。
  • 狄唐实录

    狄唐实录

    拨开层层迷雾才能看见历史中的真实自己:狄瑞回到元咸享670年四月,回到老祖宗身边运用二十一世纪侦查学,协助办理各种扑朔迷离的案件……
  • 历史不忍细说:李国文讲最后的王朝

    历史不忍细说:李国文讲最后的王朝

    本书是李国文的历史散文精选集,选取了李国文著作中谈及中国古代著名文人的部分作品,篇目有二十余篇,其中包括李白、韩愈等诗人,也有张居正、谭嗣同等改革家。文章深入浅出,语言嬉笑怒骂,漫谈一代大师、风流才子与忠臣佞臣,并以严谨的历史相间叙说。
  • 大唐的土豪系统

    大唐的土豪系统

    身为一个穿越之人,必先满其愿望,打之肥脸,装之大比,方能登上九五至尊之位也。李恪:去他妈逼的九五至尊
  • 宦·难·江山

    宦·难·江山

    清人唐甄在《潜书》中曾这样描述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在他眼中,这些太监似乎并不属于人类,他们佝偻着臃肿的身体,喘着畜生一样的粗气,远远地看上去根本就没有人的形状;他们的脸看上去完全没有人类的特征,非男非女的样子恐怖至极;他们的声音也不是正常的人声,嘶哑而尖细。这些太监的灵魂孤独而阴郁,不能以寻常的想法去揣摩他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作为人的感情。如果说唐甄的这些话过于狠毒,那么他最起码还是说出了大多数人对宦官的直接感受。
热门推荐
  • 更路薄

    更路薄

    蛋民欧穆出生时,“蛋”字已经改为“疍”了。新政权建立后不久,一个京城的北方籍政府参事说,“蛋”字下面这个“虫”,是对这个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族群的歧视。对于这种说法,东南沿海有些疍民并不以为然,如今在香港,依然沿用这个“蛋”字,那儿的蛋民说,只有“蛋”字,才能表达他们在水上薄如蛋壳的命运。和无数祖宗一样,欧穆自然出生在搭建于海边的一种叫“茅竂”的屋子里。“茅寮”有些像现在湘西的吊脚楼,以木材,蔗杆,蔗皮搭成。没人确定欧穆是何时出生的。那天,一场罕见的台风整夜肆虐这个名叫沙田的渔村。
  • 万古太尊

    万古太尊

    一段神秘身世。一条封印右臂。一幅旷世奇图。一则亘古禁忌。人族少年王焱,自乡野而出,伐兽王,征妖皇,降冥帝,覆魔尊,杀天神!名彻五洲,声震六界!
  • 生肖守护神

    生肖守护神

    十二生肖,象征着十二个月份,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也象征着十二位守护者。十二位传承着生肖血脉的守护者。他们拥有着自身属相的能力,默默的守卫着东方。麒麟,东方的祥瑞,当拥有麒麟血脉的王者降临时,他将统御十二生肖为守护东方而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痞子麒麟,纵横人间,都市神话,十二生肖,尽在本书之中。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九天云渺

    九天云渺

    目之所及皆是你,心之所向皆为情。愿已真我伺神道,不愿生灵情断肠。云霄独自站在无边黑暗的星空中呢喃道:愿你们无忧!众生得乐!极天安然。
  • 错位沉浮

    错位沉浮

    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想要一份平凡的幸福,可当爱情错位,人生又岂能回到原点。
  • 极品全能剑仙

    极品全能剑仙

    剑法,与当代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墨心出生在这样一个剑术世家,却没有掌握高深的剑法。反而遭遇家道中落,成为孤儿,最后只有祖传的一个盒子遗留给了他。盒中召唤出的剑仙,号称墨家专属的剑仙。有此极品剑仙相伴,墨心从此会过上走向人生巅峰的生活吗?
  • 斩灵人舜生

    斩灵人舜生

    其实这么短暂的思考时间里,只是因为那女孩背着剑已经走出老远,萧景下意识就跟了去。萧景没想到,他跟着这女孩儿一直走进了轻缘,他觉得很土的那家店。......萧景思考着怎么机智的开口,那女孩儿说:“这个少年看到我斩灵了。”
  • 拳镇仙武

    拳镇仙武

    东海猎户弯弓射龙,邋遢道士敕神搬山,不正经的老和尚掌中须弥纳日月。中洲的女夫子独占鳌头,南边的高大老人武道神通。高山仙人万里剑,四海蛟龙百丈潮。任你千丈法相,万般道法,我自有青梅竹马,一剑破万法。若还不够,且看我阴神出窍,阳神夜游,拳镇九洲。